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香港媒体关注焦点
2002年2月22日‘理论政变’:共产党由对抗性改变成协调性
本周香港媒体就中国国内政治和社会局势发表了一些消息和评论。《香港经济日报》透露说,江泽民正在试图转变中共的执政理论基础,中共十六大将围绕全新的阶层划分,就中国重大现实问题重新调整中共政策,甚至修改中共党章。
报道说,具体说来江泽民希望将原崇尚暴力革命的对抗型政党,改变为协调型的政党,这个被党内保守派称为“理论政变”、对执政党性质有重大改变的理论修正,将成为十六大的主题,其对大陆政治经济社会的深远影响,不亚于十六大上的人事变动。
而江泽民也将借此奠定他作为中共第三代领导核心的历史地位,与第一代的毛泽东、第二代的邓小平并驾齐驱。
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
中国中产阶级的产生和崛起也是近年来国际舆论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因为这不但牵涉到中国的经济发展,而且从长远看还会对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构成影响。
香港《亚洲周刊》透露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研究结果,称中国已经出现了不断扩大的社会中间层和企业家阶层;这个由经济增长而产生的阶层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也奠定了中国迈向政治改革的基础。
文章说,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最大的成就是延续数十年的财富平均分配的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一个新的中等收入阶层快速增加,并日益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虽然这些被称之为“中产阶层”的富裕者占人口的总比例仍然很小,却因为这一阶层是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财富创造者,又是市场的主要消费者,这个阶层的成长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风向仪”。
文章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已经具备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构成部分,今后中国社会阶层不会大变,主要变化是各阶层的规模,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商业服务人员、经理及私营企业主等阶层会大大扩张。这项研究是由中共政治局委员、社科院长李铁映直接抓了三年的结果。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周东华教授认为,改革开放二十年,首次以官方的形式对中国社会深层结构进行客观描述、实证研究,这对准确认识中国国情,指导中国的经济建设具重要意义。周东华表示,调查结果显示出各阶层在权力、经济、文化资源的占有率,也显现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不是传统的工农联盟,而是庞大、稳定的中产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