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日本
日本国土由6852个岛屿组成,面积约37.8万平方公里,人口1.26亿,其中3500万生活于东京都市圈内。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中日关系应面向未来
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正在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共为期4天。12月28日,中日两国领导人在北京开始了政治会晤。两国过去几年一直紧张的关系看来有所缓和。
福田访华北京“春意盎然”
今天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抵达北京,开始了对中国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中国是福田上任以来正式出访的第二站,此前11月他率先访问了美国。福田在日本政界被称作“亲中派”,30年前同邓小平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恰好是福田康夫的父亲—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对此引以为豪的福田康夫这次出访中国被不少媒体称为,是继日本前首相安倍的“破冰之旅”和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的“融冰之旅”之后的“春天之旅”。
就中日关系前景专访德国日本研究所专家克莱恩博士
福田康夫9月当选日本新首相后,中日关系出现种种复苏迹象。12月初,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会晤日本外相高村正彦,展示了改善关系的愿望。今天,福田首相开始对中国的访问。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也将于明年开春访问日本。本台记者就此专访位于东京的德国日本研究所专家克莱恩博士。
蒂滕谈日本导弹拦截试验:中国是潜在目标
本周二,日本海上自卫队同美国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海域举行了联合导弹拦截试验。日本“金刚号”宙斯盾护卫舰试射了一枚标准三型拦截导弹并击中目标。这宣告着日本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掌握海基导弹拦截技术的国家。日美官方称,该拦截试验旨在防止日本受到来自朝鲜的可能性攻击。但分析人士指出,中国也是潜在的防卫目标。德国之声记者就此采访了德国的日本问题专家蒂滕博士。
日军二战在华暴行难否认
今年12月13日是日本军队攻陷中国前首都南京、血腥屠杀中国平民七十周年。“明镜”周刊回顾这段历史时写道:
约翰.拉贝:中国人的“活菩萨”
七十年前的今天(12月13日),日军攻陷当时中国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美丽的六朝古都瞬间变成了恐怖之城。三十万和平百姓和已经放下武器的士兵遭到了屠杀。在这样的人间地狱,一名德国人以他的勇敢、善良和智慧让人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他的名字就是约翰.拉贝。
一周港媒(零七年十二月八日)
本周,香港媒体关注的焦点主要包括:日本首相福田的对华思路渐露端倪;陈方安生获选后接到刀片恐吓;北京目前无意与陈方安生接触。
柏林科学政治基金会日本问题专家蒂藤谈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春暖花开待何日
随着安倍晋三离职,福田康夫接任日本首相,中日关系似乎出现回暖迹象。中国军舰“深圳号”访问日本,中国政府高层也有互访的计划。在目前的情况下,中日关系是否能够平稳发展,其中还有什么阻碍因素?带着以上问题,德国之声记者石涛采访了德国柏林科学政治基金会的日本问题专家蒂滕博士。
老龄化社会为日本广告业创造新市场
作为工业大国,德国和日本具有很多共同点,面临的很多问题也非常相似。其中由出生率下降以及人均寿命提高而造成的所谓“老龄化社会”就是其中之一。在很长时间里,只有医药企业对老年人感兴趣,而其他经济领域却对这个日益壮大的消费群体视而不见。但是,现在情况出现了改变。
Hu jintao besucht Japan in 2008
Hu jintao besucht Japan in 2008
中日关系有望迎来春天 活佛转世怎能听党的话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政以来,首次有一艘中国军舰到访日本港口。除此之外,中日领导人宣布明年年初将进行互访。首届中日战略经济对话目前也正在北京举行。种种迹象显示,人们大谈气候变化的今天,北京同东京之间的气候也在发生变化。新苏黎世报写道:
中日关系冷淡期结束胡锦涛明年访日
中日两国关系经过持续5、6年的政治冷淡期,现在又重新出现了好转。本周二在新加坡召开的东盟峰会上,中国总理温家宝与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举行了会谈,并表示,中日两国关系已经到达了一个转折点。本周三,中国驻日本大使崔天凯宣布,中国正在积极准备国家主席胡锦涛明年对日本的国事访问。德国之声记者报导如下。
青岛-日本-德国有一段战争和音乐的历史纠缠
德国汽车排放增大日本汽车环保最优秀
虽然宝马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去年下降了不少,但跟奔驰、大众三家一加权,德国汽车的排放是增加的:平均增加了0.6%。这是欧洲范围的“运输和环境”(T&E)协会周四在布鲁塞尔发布的一个调研报告说的。而法国和意大利生产的汽车降了1.6%的排放量。日本汽车甚至平均降了2.8%。德国之声据法新社报导如下。
“30年前日本也是仿冒冠军”
德国专利商标局局长沙德(Juergen Schade)刚刚结束对中国的访问。上周日,他在签署德中两局双边合作纪要之后从上海出发径直去往新德里,这也是日、中、印亚洲三国之旅的最后一站。“与亚洲国家开展紧密合作对于国际产权保护必不可少,”沙德表示:“在亚洲地区注册商标,寻求法律保护的德国厂商越来越多,反之,我们也收到了很多亚洲发明者的专利申请。”
使命不错,技术不行
中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升空后,法兰克福汇报报道说,“中国电视进行了现场直播,国家媒体发出欢呼,称这次发射是中国实力不断增长的标志”。该报接着写道:
美国、欧盟及日本在世贸向中国施压
美国、欧盟及日本在世贸向中国施压
德国日本的入常梦仍然只是梦
目前在纽约正在召开联合国大会。德国总理默克尔首次在大会上做了发言。她在发言中再次表达了德国希望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愿望。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德国的这一愿望今年仍要落空。美国表示支持日本入常,又明知中国不会同意。常任理事国扩展的事情都不用有什么动作,就这么拖延着,还会长时间地拖延下去。德国之声记者报导如下。
日本新首相福田康夫启程上路
本周二,日本国会众院选举温和的保守派人士福田康夫为新内阁首相,接替安倍晋三。在日本执政党-自民党于上周日选举福田康夫为该党新总裁之后,现年71岁的政坛老将问鼎首相宝座被视为稳操胜券。尽管福田康夫在参院举行的投票选举中低于其竞争对手,但按照日本宪法,众院的投票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新首相和新内阁将有什么样的方向呢?下面是记者从东京给德国之声发来的报道。
一周港媒(零七年九月二十二日)
本周,香港媒体报道中国新闻时关注的焦点主要有:陈炳德担任解放军总参谋长,而前总参谋长梁光烈上将内定接任今年已72岁的曹刚川国防部长职务;福田康夫内阁即将上任,对中日关系将有什么影响。
安倍下台不会影响中日关系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日前突然宣布辞职,成为本周的重大新闻。安倍下台后,中日关系将如何发展?本周香港媒体对此有评论。另外,中国齐齐哈尔发生退伍军人骚乱事件,也引起香港媒体的关注。
日自民党9月23日选举新主席
日本执政的自民党决定9月23日举行新主席的选举。根据传统,执政党的主席也是日本的首相。安倍以健康状况为由突然宣布辞职,使自民党有些措手不及。几名党内重量级人物已经表达了竞选该党主席一职的愿望。鹿死谁手当在一周以后才见分晓。
安倍放弃收拾小泉留下的烂摊子
本周一还信誓旦旦地宣称要继续执政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9月12日突然辞职,这一消息震惊日本朝野。德国《南德意志报》发表评论文章,认为导致安倍下台的直接原因并非备受争议的《反恐特别措施法》,而是前任遗留的历史问题以及党派内部的利益纠结。
汉堡大学日本问题专家曼弗雷德波尔谈德日关系
在结束了对中国的访问后,德国总理默克尔前往日本进行访问。周三,默克尔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举行了会谈,主要议题包括双边经贸关系,国际危机和气候保护。此前安倍由于面临一系列国内政治的棘手问题,不得不在本周重组了内阁。西德意志电台记者Schulte-Loh就德日关系采访了汉堡大学日本问题专家
德国忽略了日本商机
一直忙于开拓中国市场的德国企业忽略了日本提供的巨大商机。德国驻日本工商联会总经理霍夫曼(Manfred Hoffmann)深信,德日商贸关系本应得到更多的开发和利用。他在世人陶醉于中国热的同时致力于障显日本的价值。
专家看默克尔访日:中国让日本向欧洲靠拢
在结束了对中国的访问后,德国总理默克尔前往日本进行访问。周三,默克尔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东京举行了会谈,主要议题包括双边经贸关系,国际危机和气候保护。此前安倍由于面临一系列国内政治的棘手问题,不得不在本周重组了内阁。 西德意志电台记者就德日关系,采访了汉堡大学日本问题专家曼弗雷德.坡尔(Manfred Pohl)。德国之声译载如下。
安倍首相重组日本内阁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计划重组内阁。关于人事的具体变动目前尚不清楚。公众推测甚至有组建大联合政府的可能。
日本想拉拢印度抗衡中国?
日本正在谋求与印度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旨在抗衡中国在亚洲乃至世界日渐增强的影响力。专家分析,安倍晋三在访问印度期间提到所谓亚洲“自由繁荣之弧”时,是刻意忽略了北京。这两个亚洲大国会携手对抗中国吗?德国之声根据新闻社报道如下:
推销日本文化从娃娃抓起
动漫Cosplay、“视觉系”乐队激发着世界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对日本文化的好奇心,让日本文化在他们的孩提时代便产生亲和力。
美国会议案敦促日本向二战中慰安妇道歉
美国国会众议院于当地时间7月30日,以口头表决的形式,一致通过了一项谴责日本在二战期间强征亚洲其他国家妇女充当日军慰安妇的第121号议案,敦促日本就慰安妇问题进行正式道歉。此前,美国众议院外委会于6月26日通过由日裔美籍议员迈克.本田提出的相类似的议案。
日本参院大选:自民党虽败仍继续执政
在周日(7月29日)进行的日本参议院部分改选中,日本民众给了现任政府一个严厉的教训。首相安倍晋三领导下的执政联盟将参议院多数席位拱手让给了在野党。但是,这一失利还不能从根本上动摇安倍的执政根基,因为执政联盟在更为重要的众议员依然占据绝对多数。
参院改选:安倍料遇难关
本周日,日本将举行参议院改选。此次选举将决定自去年9月起任首相的安倍晋三的命运。因为,日本执政联盟有可能会在选举中失败,从而结束媒体明星小泉继任安倍的政坛生涯。不过,即使如此,政权更迭现在还为时过早。执政联盟在下院中依旧拥有多数席位,而下院的政治影响力比参议院更大。
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化工第二大国
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化工第二大国
外汇储备增长过快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外汇储备。刚刚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六月底中国外汇储备已达到1.333兆亿美元,比日本高出近50%,是所有欧盟成员国外汇储备总额的三倍。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外汇储备刚刚突破一兆亿美元大关时,就有许多经济专家提出警告,认为过于庞大的外汇储备将会给中国宏观经济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新苏黎世报写到:
尊驰在欧洲面临生死关头-让他遥想当年日本车
华晨退出纽约华尔街股市,原因是投资者们不感兴趣。德国之声中文网记者走访了德国出售华晨尊驰车的第一家车行,并电话采访了卢森堡的华晨欧洲销售总代理。已经有购买了华晨汽车而退车的事发生。被采访者觉得中国汽车的处境比30年前的日本汽车更困难,处于一种人人想要挤它走的外来户地位。
“七七事变”纪念日:访台湾导演陈君天
尽管反映国民党抗战的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还没有被允许在大陆公开放映,但是两岸三地看过这部影片的人却不在少数。台湾著名导演陈君天用了10年的时间,寻访了800多名抗战老战士才完成了此片的制作。陈导演在接受德国之声中文网采访时谈了对“七七事变”的看法,认为“对日本这个民族必须谨慎以对”,并称自己“以李登辉以日本人为荣为耻。”
就日本历史观和外交走向访日裔专家酒枝龙马
在“卢沟桥事变”纪念日到来之际,中日关系又被提上了国际社会讨论的中心话题。针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美国国会就慰安妇问题的决议不做理睬的强硬态度,就中日关系的走向问题,德国之声记者采访了德国全球和区域问题研究所亚洲问题研究室研究员酒枝龙马(日裔)。
让更多日本人知道七七事变
在日本,7月7日是“七夕”节。“七夕”是一个类似于中国神话故事中“牛郎织女”的传说。很多日本人,特别是孩子,到了七夕这一天就在彩色的纸条上写下自己的心愿。然而却只有很少日本人知道:70年前的7月7日,北京丰台宛平城爆发“卢沟桥事变”,成为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70年后的这一天,在日本也许会有人在七夕纸条上祈愿和平。德国之声中文网记者就此采访了一些日本人和德国专家。
美国要求日本向亚洲慰安妇道歉
6月26日,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以压倒性票数通过了121号决议案,呼吁日本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强迫数千名亚洲妇女充当慰安妇的行为进行正式道歉。
中国取代德国成为第三大汽车生产国
根据汽车专业杂志《欧洲汽车新闻》周末的一篇报道,德国已不再属于全球汽车制造前三名。中国在去年生产的汽车和货车数量已经超过了德国。而日本也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
欧洲政治中心专家谈中日关系
德国完成对二战期间强制劳工的官方赔偿
德国“纪念、责任与未来”基金会是一个负责向纳粹时期强制劳工进行赔偿的组织,本周一,该组织一位发言人在柏林宣布,德国完成了对强制劳工的官方赔偿。至此为止,德国总共向一百多个国家166万5千名在纳粹时期强制劳工的受害者偿付了43.7亿欧元的赔偿金。赔偿金来自德国企业的捐助。
农林水产大臣自杀,首相安倍人气度剧跌
日本农林水产大臣悬梁自尽,绿资源公团前任理事山崎紧随其后坠楼而亡。屋漏偏逢连夜雨,安倍内阁今夏的参议院选举或已无力回天。
捕鲸合法化的斗争激烈
在即将召开的国际捕鲸委员会的会议上,捕鲸国日本、挪威和冰岛计划软化目前实行的禁止捕鲸规定。为此,环保人士发动了猛烈反击。
“慰安妇没有索取赔偿的权利”
上星期三,控诉日本侵华期间日军暴行的南京慰安妇“活人证”雷桂英含恨去世。就在去世前几天,她接受了柏林日报驻中国记者的采访。记者以催人泪下的文笔在该报发表文章,在介绍了这位中国妇女悲惨遭遇后写道:
日本先伸出和解之手,中国也就没有拒绝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访问日本时强调要加强双边合作。对东海油气田等敏感议题,中日两国未能取得突破,而且此次温家宝在日本国会演讲也没有提到靖国神社的问题,但是温家宝却努力争取排除中日之间的政治争议,促进两国的经贸合作。
温家宝的“破冰之旅”
受历史教科书和靖国神社等问题的困扰,东亚两大强国-日本和中国的关系长期以来一直在低谷徘徊。而七年来中国政府首脑对日本的首次访问,被西方普遍看做是双方缓解紧张氛围的一次重大尝试。柏林出版的“每日镜报”写到:
在关注历史的同时,关注更为直接的现实问题
即将访问日本的温家宝总理,在北京接受日本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他期待此次访方将是改善中日关系的一次融冰之旅,强调中国对中日关系的重视,并邀请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今年内再度访华。
温家宝将于4月11日至13日访问日本
前一页面
第58 页,共6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