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日本
日本国土由6852个岛屿组成,面积约37.8万平方公里,人口1.26亿,其中3500万生活于东京都市圈内。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日本各地纪念"3·11"海啸四周年
周三是日本"3·11大地震海啸"四周年纪念日。日本各地民众和天皇夫妇参加了纪念仪式,向遇难者致哀。灾难至今仍有数万人住在临时避难所里。
默克尔访日 经济历史两手抓
德国总理默克尔周二结束了在日本的访问行程。启程回国前,她再次呼吁日本尽快和欧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并要求日本应调查二战期间的慰安妇问题。
村山富市:安倍若淡化道歉将使中日疏离
曾在20年前对战时侵略行为公开致歉的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周二表示,若现任首相安倍晋三不延续当年村山谈话的精神,将使日中和日韩关系更加疏离。
默克尔敦促东亚地区和平
正在日本进行访问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发出呼吁,希望东亚地区的冲突能够得到和平解决。在东京发表讲话时她指出,直面历史、坦诚过往是能够达成和解的前提条件。
二战结束70年 王毅吁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周日在回答是否会邀请日本首相参与二战结束70周年的阅兵式时表示,“不管是谁,只要诚心来,我们都欢迎”。
评论:中国的强国梦
德国之声记者Alexander Freund认为,要想“秀肌肉”,中国其实也可以选择别的方法。
“安倍谈话”需要找平衡?
关于是否延续过去历次谈话为历史道歉的论调,目前日本内部存在不同观点。
"灾难发生前,我认为日本不会有核事故"
日本核灾难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福岛核灾发生四年后,日本前首相菅直人在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对核能游说的后果以及如今的日本政府作出尖锐批评。
2015日内瓦车展 首发车抢先看
北美车展的余热未消,欧洲最重要的车展——日内瓦国际车展即将拉开帷幕。今年3月初的日内瓦车展上各大商家将携哪些新款豪车华丽亮相呢?德国之声带你先睹为快。
中日有望4月重启安全对话
双方将就海上安全、中国军费激增和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等议题进行会谈。
人质解救失败是日本处理不当?
两名日本人质遭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斩首引发民众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强烈批评:在人质危机的处理方式上,安倍是否出现严重错误,还是说日本太软弱?
中国或建第二艘航母
法新社消息,一家中国地方企业获得了建造第二艘航母的建造订单,这是表明北京增加其海上力量的最新迹象。不过这一消息在微博发布之后不久就被撤销。
国际社会向日本表达团结 一致抵抗恐怖主义
极端恐怖组织“伊斯兰国”(IS)杀死第二名日本人质引起日本和全世界震惊。日本首相安倍表示,决不饶恕恐怖主义。
IS最后通牒时期已过 人质生死未卜
恐怖组织"伊斯兰国"(IS)发出的最后通牒期限已过,日本和约旦人质是否能够成功获得营救?日方表示,谈判没有任何进展。
中国军队“将增强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能力”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周四(29日)于例行记者会上,提到将提升解放军打赢"局部战争"的能力。这是否跟近年多宗领土争端事件相关?
污染大物价高 外国游客"逃之夭夭"
世界旅游组织本周二宣布,全球旅游业去年再创新高,而香港《南华早报》报道指出,在全球旅游业强劲增长的背景下,中国去年入境游客数量出现减少。
“伊斯兰国”威胁杀害日本和约旦人质
一名日本人质遇害后,恐怖主义武装“伊斯兰国”威胁杀害另两名人质,提出的条件是:释放一名在约旦关押的女性极端分子。
中国今年举行阅兵式“震慑日本”
据《人民日报》官微发文以及香港《文汇报》报道,中国今年将举行2009年以来首次大规模阅兵式,纪念二战结束70周年。其目的之一是“震慑日本”。
日本外贸逆差创新高
日元汇率走势持续疲软。这对于日本经济而言可谓喜忧参半。
IS残忍“撕票” 日本政府加紧危机处理
日本政府对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杀害日本人质表震惊和谴责,强调不向恐怖主义屈服。
视频显示一名日本人质已遇害
遭到“伊斯兰国”挟持的其中一名日本人质或已遭到杀害。对此感到愤怒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表示不会向恐怖主义低头。
日本伊斯兰问题学者自荐担任解救人质谈判代表
支付赎金期限已近,日本两名遭绑架人质生死不明。日本政府发言人称,东京方面愿意考虑所有解决人质的可能性。
伊斯兰国威胁杀害日本人质
恐怖武装“伊斯兰国”显然劫持了两名日本人质。一段视频显示,极端分子要求2亿美元赎金。
日本将投入2亿美元协助受“伊斯兰国”影响国家
安倍晋三表示,如果国际社会无法阻止恐怖主义在中东地区蔓延,世界将会面临遭受“无法估量的损失”。
长江水道沉船事故造成21人死亡
中国官方确认,周四发生的长江福北水道沉船事故造成21人死亡,包括船上全部8名外籍乘客。
日本军费预算创纪录
与中国的岛屿主权争议背景下,日本政府周三做出决定,增加军事预算。
日中国防官员下周会晤
日中两国继续做出努力,缓和双边紧张关系,磋商如何避免海上潜在冲突。
调查:澳大利亚民众不愿卷入中日岛屿争议
一项调查显示,多数澳大利亚人认为,如果日本、中国及美国围绕东中国海争议岛屿发生战争,澳大利亚应宣布中立,不予军事参与。
明仁天皇:日本应该从历史中学习
2015年是日本二战战败70周年。新年伊始,日本明仁天皇在新年致辞中说,日本公众应该从该国上世纪的战争历史中学习。
中方开通“钓鱼岛”网站
本周二(12月30日),北京开通针对钓鱼岛(日称尖阁列岛)的相关网站,此举成为了中日领土主权争端中的最新进展。
元旦习俗 各有不同
辞旧迎新,各地的人们都会庆元旦,迎接新年的到来。不过各个国家的庆祝习俗十分不同。敲打后背,吃12粒葡萄,吃扁豆……您知道这都是哪个国家的过年习俗吗?
美日韩达成情报共享协议
美日韩组成情报联盟的目的在于,更好应对不断增长的来自朝鲜的核武器及导弹威胁。
“安倍2.0”雄心勃勃
在12月14日的选举中取得压倒性胜利后,日本首相安倍很快向大家亮出了自己的计划。
中国谴责黑客行为 未提朝鲜
中国外交部表示,中国反对一切形式的网络攻击行为。不过,中方并没有提及索尼影业遭黑客袭击的事件,也没有响应美国的要求指责朝鲜。
安倍晋三强调修改和平宪法
在周日的议会选举中获胜蝉联首相的安倍晋三再次强调修改和平宪法,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日本必须重新寻找自我
安倍晋三在国会大选中获得了大胜。本台记者Alexander Freund认为,安倍不仅仅应当将胜选看作对其权力的确认,他还应该勇敢地推动改革,直面令人不快的现实。
日本议会选举 出口民调显示执政党获胜
当地时间周日晚8点,日本众议院选举结束,各投票站关闭。第一时间公布的出口民调结果显示,目前执政的自民党获得了多数选票。不出意外的话,自民党党魁安倍晋三将继续出任首相一职。
从"五毛党"到"正能量"
周末的德语媒体,关注了依然紧张的中日关系以及中国网络上的“正能量写手”。
中国首次国家公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这个周六(12月13日)是中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习近平在出席公祭仪式上说,没人可以否认77年前的南京大屠杀,但是"举行公祭,不是要延续仇恨"。
日本大选在即 安倍胜券在握
鉴于处于弱势的反对党,被批评人士称为“矮子中的将军”的安倍很可能会赢得本周日举行的大选,但是该国对“安倍经济学”的忧虑却有增无减。
媒体:习近平将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据路透社报道称,预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本周六将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外交消息人士认为,他将掌握好分寸:在强调这段历史的同时,也会避免影响中日两国关系解冻。
威廉和凯特:英国外交的亲和牌?
威廉王子和他怀孕的妻子凯特昨天前往纽约进行访问,有王室评论员表示,这标志着这对剑桥公爵伉俪在海外代表英国的角色得到了提高。
凯蒂猫登陆中国
早就蜚声世界的玩具宠物凯蒂猫如今也落户中国,在离上海两小时车程的地方开设了一座主题公园。在新年正式开放之前的落成典礼上,游客已经迫不及待了。
东京启动在华化武销毁
据东京方面消息,一家日本在华机构周一开始销毁二战时期日本遗留在中国的最大一批化学武器。这是中日两国罕见的合作。
日将领促中日实现“危机管理机制”
日本自卫队最高指挥官周五敦促中日双方尽快启用“危机管理机制”。
日本称,中国船只又进入日本领海
据日方消息,在中日领导人本月10日会晤后,中国船只首次进入中日争议水域。
老龄化的日本与被剥削的外国劳工
人口老龄化的日本越来越依靠外籍劳动力,如何为其创造良好工作环境是日本必须思考的问题。
中国军方呼吁加强对话解决地区争端
中国国防部部长在刚刚结束的香山论坛上向外界阐述了中国扩充军队实力的发展思路。指出,中国愿意在缓和与邻国主权争端的同时,承担起更多的国际责任。
日国会众院解散,提前大选道路无阻
日本将举行提前大选。媒体相信,安倍首相此举是为赢得时间。俗称“安倍经济学”的现行经济政策运作差强人意。
日本将提前大选
日媒报道,安倍晋三首相宣布将提前举行国会选举
前一页面
第29 页,共6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