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日本
日本国土由6852个岛屿组成,面积约37.8万平方公里,人口1.26亿,其中3500万生活于东京都市圈内。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安保法通过后安倍内阁人气下降
日本参议院周末通过了备受争议的安保法案后,本周一公布的最新民意调查显示,安倍内阁的民众支持率明显下滑。超六成被调人都表示反对这项法案。
金立群:20多国等待加入亚投行
候任的亚投行行长金立群透露,超过20个国家在等待加入亚投行。他还暗示美日,亚投行大门对他们始终敞开。
北京严斥东京改变军事安全路线
日本国会参议院当地时间19日凌晨表决通过新安保法案,引起中国方面强烈反应。中方称,新安保法案的被通过,标志着日本军事安全路线出现重大变化,突破了和平宪法限制,中方将"密切关注"日方下步举动。
台湾:正面看待日本新安保法
日本参议院19日表决通过《安全保障法》,确立七十年来最重大的集体自卫权变革。台湾外交部表示正面看待,期待日本政府善尽追求和平的责任。
日本参议院通过安保法 放宽对军队限制
在经历连日的争论后,日本参议院周六凌晨通过了备受争议的安保法,放宽日本宪法对军队的限制,允许自卫队在盟友有难时在海外参与军事行动。
日本国会参议院特别委员会通过安保法案
日本国会参议院特别委员会周四通过安保法案。执政党与在野党在参议院和平安全法制特别委员会展开激辩,有代表们拳脚互殴,场面混乱。
日本抗议中国继续开发东海油气田
日本就中国在东海日中中间线附近开发油气田向中方提出抗议。日本担心其专属经济区内的天然气资源可能被钻取。
日本洪水泛滥泥石流成灾
受台风“艾涛”影响,日本关东和东北地区持续降下暴雨,东北地区两条大河发生决堤。日本全国共有3人死亡,28人受伤。
一个韩国人的战争记忆
83岁的金顺实出生在日本统治时期的朝鲜半岛,朝鲜人当时被当作二等公民。如今,金顺实已经在德国生活了40年,但几十年前的沉重记忆,却无法轻易抹去。
印尼决定取消高铁项目 考虑改建中速铁路
印度尼西亚政府周四进行了11个小时的磋商,最终决定取消建设高铁的计划。这一决定也给来自中国以及日本的投资者造成了困扰。目前,印尼经济形势疲软,而外国投资是该国经济为数不多的一个亮点。
澳欲加入美日印军演 越南菲律宾成战略伙伴
在中国以盛大阅兵展示自己军力的同时,亚太其他国家通过不同方式加强合作。
德语媒体:阅兵式的“谎言”和“真相”
带着一贯批判的态度,德语媒体关注了民族主义影响下的中国抗战史。
日本呼吁中国“向前看”
本周四,中国举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日本方面则发出呼吁,要求中国不要总是关注“不幸的历史”,而是要“向前看”。
潘基文为北京行"辩护" 日本称是草率决定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将赴北京参加抗战70周年纪念活动受到了日本政府的"关注"。面对质疑,潘基文对其下周四的北京行做出解释。
新数据重击安倍经济学
“安倍经济学”推行两年后,日本最新通胀和消费需求数据显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加大财政支出的措施除了导致政府债务增加外毫无建树。
奥巴马向安倍说Sorry
美国总统奥巴马向日本政府表示歉意。此前维基解密公布的文件显示,华盛顿方面曾对日本政府及企业开展过间谍行动。
中国大阅兵 嘉宾名单出炉
举行阅兵仪式本身足够引发关注,更具吸引力的是谁应邀参加,而最让人关注的谁远离这场活动。从中国周二公布的消息看,西方国家纷纷缺席。
专访:意料之中的拒绝
在战争纪念日之际,日中关系因历史和现实矛盾凸显艰难。日本问题专家蒂滕就此接受了德国之声的专访。
日本确认安倍晋三将不出席中国二战纪念活动
日本内阁官防长官菅义伟周一表示,首相安倍晋三将不出席9月初在中国举行的二战纪念活动。中国计划在9月3日举行阅兵式,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除了中国军队,俄罗斯、蒙古等国也将派兵参加阅兵。
俄总理登争议岛屿 “伤害日本情感”
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周六登上主权争议岛屿南千岛群岛,引起同为主权声索国的日方不满。
专访:“显示实力 传达信号”
中俄本周首次在日本海举行联合海上军演,再次引起人们对中俄军事合作的关注。瑞典安全和发展研究所的亚洲项目负责人,中国安全问题专家贝尔格(Bernt Berger)对德国之声中文网分析了这一合作的背景。
德语媒体:谁没有正视历史?
周四的德语媒体,关注了天津爆炸案背后的官商勾结、裙带关系,以及二战结束70周年北京下的中日关系动向。
朴槿惠将赴京参加二战胜利庆典活动
首尔方面宣布韩国总统朴槿惠将到中国参加二战胜利纪念活动,并且与习近平举行会晤。
日媒调查显示多数人赞成停止道歉
日本《读卖新闻》一项调查显示,多数受访者认同,未来不应再为战争过去道歉。不过,受访者对首相安倍晋三的二战纪念日讲话褒贬不一。
中俄海军首次在日本海联演
本周四(8月20),中国和俄罗斯海军将举行今年第二次大型联合军事演习。这也是中国军队首次在日本海海空域参加军演。
第二季度日本经济萎缩
日本GDP今年第二季度出现下滑,这是2014年下半年来的第一次。
日本天皇对二战表示“深切懊悔”
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日本举行全国战死者哀悼仪式,明仁天皇首次使用了“深切懊悔”的字眼。
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受抨击
今年8月15日是二战对日战争结束70周年纪念日,日本部分国会议员和内阁成员参拜靖国神社。中、韩等国纷纷表示谴责。
日本人又怕又爱的河豚料理
日本的美食爱好者热爱食用河豚。体内含有剧毒的河豚可说是一种“危险美食”。虽然河豚的肉质鲜美,但若处理不当可能造成致命后果。
评论:时间流逝,罪责永存!
Alexander Freund
在纪念二战结束70周年的声明中,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尽管作出了一些反省表示,但依然没有真正的和解姿态。德国之声记者Alexander Freund认为,其实大家本来也不指望持保守民族主义立场的安倍晋三能够作出真正的道歉姿态。
被日本视为“烈士”的二战战犯是谁?
在日本被视为“烈士”的14名二战甲级战犯的亡灵被供奉在日本靖国神社。这些战犯是谁?他们犯有哪些罪行?
二战话题:日本前政要都说了些什么?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今天就纪念二战结束70周年发表声明,对日本二战行为表示“深刻”反省和歉意。深受日本20世纪军国主义之害的中、韩等亚洲邻国予以高度关注。两国警告说,如果安倍不能像多名前首相那样深刻忏悔和道歉,势将严重损害日本对外关系。
福岛灾难四年,日本重启核电
国民对4年前发生的福岛核灾难尚记忆犹新,东京政府依然坚持继续利用核电;周二,位于该国西南部的川内核电站一号机组启动,多达24座核电站将陆续重启。
日本重入核时代
官司打到最后一刻。一些日本国民试图阻止川内核电站重启,但未成功。日本九州电力公司今天宣布,位于鹿儿岛县的川内核电站1号机组将于当地时间本周二上午10:30分重新并网发电。
朝鲜将启用平壤时间
朝鲜与日本和韩国将产生半小时的时差。
中国外长反驳菲日指责中国南海政策
在周四举行的东盟地区论坛上,中国外长王毅反驳了日本和菲律宾对中国南海政策的质疑。他还强调,中国将继续维护南海的航行自由。
日本首相有多大诚意“反省”二战?
随着二战结束70周年纪念日渐渐来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这一天发表讲话中的具体措辞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日本举行广岛原爆70年纪念
70年前的8月6日,美国轰炸机在日本广岛空投下一颗原子弹,广岛成为第一座遭核轰炸的城市。仅3天后,另一颗原子弹投到长崎。
安倍幕僚称“日本不应屈从外方压力”
安倍的一名幕僚近日表示,日本不应让其他国家将日本的战争过往作为外交资本。
日本也被监控?阿桑奇劝东京别抱幻想
维基解密网站周五公布名为“目标东京”的文件,称美国政府也对日本的政府和企业届进行了监控活动。
中俄将在日本海举行联合军演
中国国防部周四透露,中国与俄罗斯8月底将在日本海举行联合军事演习。这一演习将引发日本方面的忧虑。
北京大阅兵——谁敢不来?谁不敢来?
中国国防部近日表示,“多国”将参加9月在北京举行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不过在谈到具体是哪些国家时,北京三缄其口。
安倍用另类公关为新《安保法》造势
路透社报道指出,日本首相安倍利用电视节目、社交媒体甚至动画片的方式为自己更为大胆的防卫政策做宣传,争取民众的认可,不过到目前为止,这些措施还看不到收效。
中国称开发东海中间线附近油气资源“正当合法”
本周早些时候,日本发布了防卫白皮书,指责中国在东海争议海域附近采取单边行动,开发油气资源。而中国外交部周五回应称,这些油气开发活动是在无争议的中国管辖海域进行的;并且强调,中国不承认日本提出的“东海中间线”。
李登辉访日牵动中日关系
李登辉访日引发关注,此行的真正目的?对台、日关系的影响?
富士山设免费WIFI 山顶游客晒照片
日本作为旅游目的地受到空前的追捧。日元贬值、签证简化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该国。富士山当然是不少游客的必游之地。现在爬上山顶的人,和亲朋好友的距离也可以近在咫尺。
日经以8.44亿英镑收购《金融时报》
培生出版集团周四表示,该公司已同意将旗下的金融时报集团以8.44亿英镑的价格出售给《日本经济新闻》。
50年后重新开放的东京海滨浴场
东京虽然是一座海滨城市,但是50年来东京海边却严令禁止游泳。原因其实只有一个:东京湾实在是太脏了。不过这一情况现在已经发生改变。
日本公布中国开发东海气田照片 中方回应称日本制造对立
日本方面公布了一些有关中国在东海海域开发天然气田的照片。
东京强迫居民重返福岛
如果按照日本政府的计划,那么很快就将有数千人重返福岛核泄漏地区。因为政府认为核灾难发生四年之后,该地区重新变得安全。但是环保专家们敲响警钟。
前一页面
第26 页,共6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