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有个家,一个不需要男人的地方
在中国东部的浙江省,女性们聚集在位于乡村的共居空间,以逃避社会压力和男性的评判。
女性共居空间
在浙江杭州市郊临安区,有一个名为“可可的想象空间”的女性专属共居空间。这里的女性相互支持,可以自由谈论私密话题。同时,她们在可以眺望山景的厨房里一起蒸馒头。参与者每天只需支付不到四欧元的费用。
一个不必感到不安的地方
“我遭遇过不同程度的男性骚扰,甚至常常无法正常工作。”创办人陈雅妮(音译,Chen Yani),昵称“可可”,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说。这段经历促使她打造一个安全港湾。“那应该是一个让我不必感到不安的地方。”她说。
摆脱社会期待的自由
陈雅妮在临安开始改造一栋房子,那里距离上海约200公里。她猜想许多女性和她一样渴望一个能让人有归属感的地方。于是,她在春节期间组织了一次集体入住。共有十二位女性参加,她们都在寻求宁静、社群感,以及摆脱社会期待的自由。
回归自然,做个自己
“在家庭中,女性往往要照顾老人、孩子和家务,更不用说工作责任。”陈雅妮说。“她们需要一个地方,不必扮演各种角色,而是做回自己。”另一个重要环节是与自然的有意识连接。许多参与者在这里重新发现了这种体验。
不断扩大的女性网络
在这个“她的空间”,屋内有质朴的家具,墙上挂着书法作品,情调优雅。目前,已有120名女性缴纳了3980元(约475欧元)的会员费,加入这个不断扩大的群体。
让人放松的空间
这里氛围热烈,大家一起玩桌游、喝咖啡。一些女性希望通过交流获得支持,另一些则是为了防止骚扰。在中国,对酒吧、健身房和联合办公空间等性别分隔场所的需求正在增加。
批评者的声音
这些需求受到关注,也引来批评。批评者认为同性别社区可能导致两性分裂。陈雅妮不这样看。她强调女性有权拥有自己的空间:“女性是一个有着共同生活轨迹、面临共同问题的社会群体,她们往往更容易彼此理解,产生共情。”
女性书店咖啡屋“半边天”
除了杭州附近的这个项目,其他地方也已经出现类似的倡议。在北京,莉莉丝(音译,Lilith Jiang)创办了女性书店咖啡屋“半边天”。这是另一个专为女性设立的文化空间。从长远来看,这些非传统的生活方式也可能成为单身女性的一种选择,帮助她们在年华老去时不必过于担忧生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