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恐怖袭击
恐怖活动以制造大量伤亡、破坏以及动荡社会为主要目的,并以宗教或政治为主要诉求。通常表现为针对平民的大规模伤害、袭击公共交通工具和绑架等形式,是一种较极端的非对称作战方式。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华盛顿:国际反恐 中国“不给力”
美国外交高官表示,中国在国际打击“伊斯兰国”的斗争中表现过于低调,希望北京能为全球反恐多出点力。两国外交和国防高级代表将于周三在华盛顿举行会晤,除了反恐之外,朝鲜和南中国海问题也在议事日程中。
未遂恐袭:巴黎香榭丽舍大街警车遭撞
一名男子在巴黎著名的香榭丽舍大街上驾车撞向警车,有报道称现场还发生爆炸。警方认为,该起事件并非交通意外,而是恐怖袭击。
泽林视点:寻找安全
北京希望在打击伊斯兰恐怖主义方面赢得盟友的支持,因为恐怖主义给其"一带一路"项目造成威胁。德国之声专栏作者泽林认为,中国在这条道路上已经取得一些成就。
堪比电影——嫁给IS战士的美国FBI翻译官
这个故事听起来有些像好莱坞大片,但却是真人真事:丹尼拉·格林受命美国联邦情报局去监控“伊斯兰国”德国籍恐怖分子丹尼斯·库斯佩特,结果陷入网恋,最终甚至远赴叙利亚交战地区嫁给了这名监控对象。
谈论“小说”竟引发客机紧急降落
一个月来,一场摇滚音乐会被取消,一架客机紧急降落。事后证明,两次涉恐事件均属误判。虚惊之余,德国社会是不是在反恐问题上过于敏感了呢?
因乘客言谈“涉恐” 一客机中途迫降
邻座几名男子的谈话内容引起了一名乘客的警觉,于是他通报了空姐。机长闻讯后,出于安全考虑立即在科隆机场紧急降落。警方目前正在对三名男子展开调查。
将科幻变现实——新恐袭预警系统问世
伦敦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英国安全机构受到各方的批评。袭击者早就为警方所知,但对其危险性的研判严重失误。不久的将来这一状况会有所改变,包括德国联邦刑事局,将启用一种新的预警系统对潜在恐怖袭击者进行甄别。
七张图看一周大事
过去的7天,世界上连续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英国大选、科米作证、伊朗的恐怖袭击、伊万卡中国代工厂维权人士被捕……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多,以至于卡塔尔遭孤立、伦敦发生恐怖袭击都仿佛是很久以前发生的一般。
德黑兰遭遇恐怖袭击
什叶派大国伊朗周三(6月7日)遭到连续袭击,因为卡塔尔危机而风云诡谲的中东地区变得更加不太平。
恐袭阴影下的大选
法国大选后,英国大选也被恐袭阴影笼罩。最新的伦敦袭击更是激化了围绕特雷莎·梅和其 竞争对手、工党领袖科尔宾的争论。
伊朗议会、霍梅尼陵遭"伊斯兰国"恐袭
据伊朗官方媒体报道,该国议会大楼发生枪击事件。而在“革命领袖”霍梅尼墓地也发生一起自杀式袭击。有鉴于不久前还爆发了卡塔尔外交危机,中东地区局势更趋扑朔迷离。
铁锤袭警 巴黎圣母院广场疏散封锁
在巴黎圣母院前的广场上,法国警察向一名袭击者开枪,将其打伤。这名男子此前试图用榔头袭击警察。
伦敦恐袭嫌犯曾上纪录片“隔壁的圣战者”
上周六伦敦恐袭的三名嫌犯中,有一人曾出现在去年的一部电视纪录片上。伦敦市长呼吁警方“回应合理的疑问”。三名被击毙嫌犯的身份目前已被警方确认。
反恐战争持续 马尼拉获美国"一手"军援
菲律宾政府军在该国南部与极端伊斯兰武装的战斗持续不断。总统杜特尔特悬赏捉拿恐怖组织头目,与此同时,近来与马尼拉关系复杂的美国也伸出援手。
伦敦桥恐袭发生的那一刻
袭击者驾驶一辆厢式货车冲入人群、执刀杀人,伦敦的一个夏夜,刹那间成为悲剧之夜。
警方公布两名制造伦敦血案凶手身份
在恐怖组织“伊斯兰国”宣布对最新的伦敦血案负责后,伦敦警方公布了两名制造血案的凶手身份。
伦敦再爆袭击七死数十人伤
周六夜间伦敦中心地带发生两起恐怖袭击。一辆小货车在伦敦桥上冲撞行人;另外一起袭击发生在闹市区博罗市场。据警方消息两起袭击已造成7人死亡。
研究报告:世界更安全 美欧受威胁
一澳大利亚智库的一项研究报告得出如下结论,尽管有叙利亚战争、中东冲突、恐怖主义威胁和政治骚乱不断增加,去年,世界仍变得更安全。
摇滚音乐节遭恐袭威胁后继续举行
警方称大型摇滚音乐节“Rock am Ring”受到“恐怖威胁”,周五一度中断,音乐节场地被彻底清场,观众撤离。周六,主办方宣布,原计划为期三天的音乐节将继续举行。
华盛顿计划全面禁止笔记本电脑登机
美国政府考虑对起、降美国的所有航班实施禁止携带笔记本电脑登机规定。国土安全部长称,“存在着针对民航的大量威胁”。
埃及基督徒遭袭击 多人伤亡
当地时间周五上午,埃及南部一辆搭载科普特基督教徒的大巴遭恐怖分子枪击,多人死伤。恐怖组织“伊斯兰国”周六宣布对这起袭击事件负责。
曼城恐袭:炸弹袭击者的成长之路
媒体报道称,制造曼彻斯特爆炸案的自杀式袭击者阿拜迪在作案前几天曾在德国逗留。他来自利比亚,以难民身份前往英国,此后曾一度频繁往返于利比亚和英国之间。而他的成长轨迹在2011年前后出现重大转折。
菲军方同恐怖分子交火 杜特尔特火速回国
在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地区政府军士兵和伊斯兰武装分子持续交火。总统杜特尔特中断访俄行程火速回国。杜特尔特表示不排除将戒严令从菲南地区扩大到全国的可能性,以遏制伊国组织在菲律宾建立据点。
举国悲恸 英国提升恐袭预警至最高级
在曼切斯特人肉炸弹袭击事件发生后,英国政府将恐袭警戒级别从“严峻”提升至最高级“高危”;此外,据梅首相宣布,军队将协助警方保安。
特里莎·梅:袭击者展现“最丑陋的人性”
曼彻斯特爆炸袭击震动全球。英国首相梅称袭击是“令人作呕的懦弱行为”。而在国际层面,多国政治人物均对英国表达哀悼和声援,其中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曼彻斯特恐袭:“伊斯兰国”宣布负责
英国中部城市曼彻斯特周一晚间发生爆炸袭击事件,目前确认造成22人死亡,约60人受伤。大量迹象显示,本次爆炸事件是一次恐怖袭击。警方证实,男性袭击者本人已经在爆炸中丧生。恐怖组织“伊斯兰国”宣布对事件负责。
特朗普呼吁阿拉伯世界共同与恐怖主义斗争
在出国访问的第二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就伊斯兰发表原则性讲话,呼吁阿拉伯世界加强同伊斯兰恐怖主义作斗争。白宫已公布了讲话节选。
柏林恐袭案:疑作假,刑侦局官员成调查对象
柏林圣诞市场恐袭调查有了新进展:柏林州刑侦局原本可以在去年11月,也就是凶手阿姆里发动恐袭前以贩毒罪将其逮捕,但却没有这样做。不仅如此,恐袭发生后,州刑侦局有关人员还涉嫌改动阿姆里的贩毒记录,以掩盖可能的过失。
德国警方多州大搜捕打击恐怖分子
德国警方表示在德国境内多个联邦州内展开反恐大搜捕行动。莱比锡城内有3处住宅受到搜查。
法国选前挫败伊斯兰极端分子袭击?
总统大选开始前不久,法国警方据称阻止了一场袭击案的发生。他们诺曼底地区一处军事基地附近逮捕一名退伍士兵。这名皈依伊斯兰教的法国公民已经承认策划恐袭。
美国国务院再发欧洲旅行警告
美国国务院提醒本国公民注意,前往欧洲旅行或者在那里逗留的人必须保持高度警觉,因为欧洲持续面临袭击的危险。
德国新规:危险分子须戴电子脚铐
夏季休会前2个月,德国联邦议院批准了多项安全新法,其中包括电子脚铐法和民航乘客数据储存法,旨在改进反恐措施。
英国国会大厦再现恐袭警报
英国警方在距离英国国会大厦仅有数百米的地方逮捕了一名涉嫌恐袭分子,大约在一个月之前,伦敦刚刚经历了一起恐袭事件。
中共官员呼吁维吾尔青年"热爱祖国"
中共维吾尔官员周四在官媒呼吁维吾尔年轻一代,应当“热爱祖国”,学好汉语普通话,以助于摘掉“恐怖分子”这个标签。
维族人取名受限 人权组织斥北京管太多
北京出台新规定限制维族新生儿取名字。人权观察组织对此举提出批评,称这是一种荒谬的限制。
七张图看一周大事
朝鲜半岛触动全球神经;土耳其修宪公投结果引起争议;英国首相宣布6月提前大选;郭文贵爆料比《人民的名义》剧情更悬疑。
中尼联合军演 印度深感不安
本周日,中国和尼泊尔首次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法新社评价称,随着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这场联合军演可能会令印度方面感到恼火和不安。
反恐靠石墩?恐怕“靠不住”!
由于大型车辆频繁的被恐怖分子作为制造大规模杀伤事件的工具,也让数吨重的大石墩频频成了许多城市在举办户外活动时的安全防护设施。德国一机构近日做的“抵御能力测试”结果让人对大石墩的信任或许要打折扣。
惊魂未定便上场!球员难道不是人?
多特蒙德球员们在不到24小时之内经历了两次煎熬,先是大巴遇袭,再是球场失利。这样的安排是否妥当?比赛之后,相关争议仍未停息。
多特蒙德爆炸案一嫌疑人落网
多特蒙德球队对车遭遇爆炸袭击案发生后,本周三,警方逮捕了第一名嫌疑人。据报道,这名嫌疑人带有极端伊斯兰主义背景。
瑞典恐袭案嫌疑人认罪
瑞典警方逮捕的一名39岁乌兹别克男子对律师承认了自己的袭击罪行。4月7日,他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驾驶一辆卡车冲入人群,导致4人丧生。
基督徒在哪些国家受迫害?
基督徒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属于少数群体,而且在一些国家,基督徒还要面临排挤、打压、迫害等厄运。
瑞典恐袭嫌犯此前避难申请遭拒
瑞典警方确认了本周五在首都斯德哥尔摩发生的货车撞人袭击中的死者身份,并逮捕了第二名嫌疑人。
瑞典恐袭嫌疑人 情报机构“看走眼”?
瑞典警方召开记者会表示,已被拘捕的乌兹别克斯坦男子是发动周五袭击的嫌疑司机。此人之前已落入情报机构的视线,但是一直被视为“一个和极端组织没有明显联系的边缘人物”。
七张图看一周大事
习近平与特朗普的握手;美军空袭叙利亚;朝鲜半岛局势一触即发;瑞典首都遭受恐怖袭击。
恐怖阴影下的斯德哥尔摩
在斯德哥尔摩卡车袭击事件过后的次日清晨,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街道笼罩着悲伤的气氛。德国之声记者在袭击发生时就距离事发地点几百米,目睹了令人终生难忘的场景。
中国官员指责维吾尔干部“反恐”不力
一名维吾尔族高级官员在中国官方媒体中批评,以维吾尔族为主的穆斯林少数民族党员干部没有在反恐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俄罗斯恐袭频发 地铁首当其冲
俄罗斯地铁一再成为暴力袭击的目标。圣彼得堡地铁爆炸案令许多俄罗斯人回想起过往的血腥袭击。
威尼斯古桥成恐袭目标?警方逮四嫌
每年到威尼斯旅游的人多达数百万。几乎每个游客都要到著名的景点里亚尔托桥上走一趟。意大利警方称,这座古桥被一个恐怖小组当作潜在的袭击目标。
德内政部长:柏林恐袭本可能被阻止
德国内政部长表示,去年12月底发生在柏林一个圣诞市场的货车恐怖袭击是有可能被阻止的。他承认,在此之前安全部门在工作中有疏漏,因此未能及时控制作案嫌疑人。
前一页面
第8 页,共34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