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恐怖袭击
恐怖活动以制造大量伤亡、破坏以及动荡社会为主要目的,并以宗教或政治为主要诉求。通常表现为针对平民的大规模伤害、袭击公共交通工具和绑架等形式,是一种较极端的非对称作战方式。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柏林警方执行大规模反恐扫荡
德国出动250名警力和三支特别行动突击队,在柏林进行大规模反恐扫荡。
两名涉嫌恐怖分子在比利时被击毙
比利时警方周四在韦尔维耶市(Vervier)东部展开反恐行动,两名恐怖分子被击毙,另一人被抓获。。
“我们不能出现分裂”
默克尔认为,以伊斯兰为名义的恐怖主义是 “对神灵的亵渎”。
男子企图袭击国会山被捕
这名20岁的年轻人曾在社交网站上发表同情伊斯兰恐怖份子的言论。
德裔伊斯兰国恐怖分子:我们将占领整个欧洲
在采访中,一名德国裔的武装分子说:"总有一天,我们将占领整个欧洲。"
人权组织:“博科圣地”犯下迄今最大暴行
人权组织大赦国际称,“博科圣地”对尼日利亚北部巴加地区的大规模袭击是这一恐怖组织迄今所从事的最大屠杀行为,数百人惨死,数以千计的房屋被毁。
也门基地组织称为周刊枪袭案负责
基地组织也门分支在一支视频中宣称对《查理周刊》枪袭案负责。
全球媒体如何报道《查理周刊》再发行?
全球各地媒体报道《查理周刊》再发行的方式各异,部分媒体选择不刊登封面的穆罕默德漫画。
评论:我们都是共和国!
昨天,至少有350万人在巴黎、在法国各地举行悼念《沙尔利周刊》血洗事件遇难者集会和游行。它不仅是一次集体致哀,更是大团结的展示。德国之声评论员Barbara Wesel指出,有理由对此感到快慰,但未来才能表明,这一团结是否具有长期性。
欧盟计划加强外部边界安全措施
作为对巴黎恐怖血案的反应,欧盟将强化对外部边界的安全措施。各成员国内政部长昨天聚会巴黎,做出决定,尽快落实欧盟民航旅客数据交换协定。
巴黎恐袭:法国无法遗忘的面孔
袭击《沙尔利周刊》的匪徒与攻击犹太超市的枪手早已被安全机构列为观察对象。这三人曾有过交集,并且与圣战组织有联系。越来越多有关这些恐怖分子的信息被揭露。
言论自由万岁!
奥朗德、默克尔等多位国家与政府领导人在巴黎参加纪念集会。基地组织和“伊斯兰国”威胁继续发动恐怖袭击。
默多克争议推文惹非议
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不久后,媒体巨头默多克发表了一则推文称,即使是和平的穆斯林教徒都应该为“圣战者毒瘤”负责。此番言论在社交媒体上引起批评与讨论。
《汉堡晨报》遭纵火
周六至周日夜,不明身份者在《汉堡晨报》报社纵火,动机尚不清楚。
法国恐袭案女嫌事发前恐已潜逃
有消息指法国系列恐怖袭击案女嫌疑人可能在袭击事发前便离开法国。
《沙尔利周刊》下周三继续发行
《沙尔利周刊》惨案发生后数天,该编辑部将推出"幸存者特刊",下周三继续发行。
#我是艾哈迈德
讽刺杂志《沙尔利周刊》日前遭到枪袭,造成12人丧生。除了周刊记者外,还有两名警察殉职。如今社交网站上也出现对他们的悼念和支持浪潮。其中一名殉职的警察艾哈迈德是穆斯林。
基地组织分支威胁再袭击法国
法国的两起人质挟持事件结束不久后,基地组织分支在网络上发布视频,威胁再对法国法国袭击。
《沙尔利周刊》血案嫌犯被击毙
涉嫌袭击《沙尔利周刊》的二人在周五逃入巴黎东北部城镇的一家印刷厂后遭到警方包围。嫌犯对警方表示,他们“希望以殉教方式寻死”。傍晚时分,警方对嫌犯展开攻击,击毙二人,人质也获释。
巴黎血案采访:“我们不得不与恐怖主义共存”
德国之声记者采访前德国总理勃兰特演讲稿撰稿人哈普雷希特,请他谈对法国《沙尔利周刊》遭恐怖袭击事件的看法。
漫画家以"画笔为枪"反击恐怖分子
巴黎《沙尔利周刊》遭遇血腥袭击后,世界各地的漫画家纷纷拿起画笔作出回应。画风犀利的作品很快在网络上得到广泛传播。
警方追缉巴黎血案嫌犯 一人质遭挟持
法国内政部表示,几乎可确定在巴黎近郊挟持人质的暴徒为《沙尔利周刊》袭击案嫌犯。警方已封锁当地并派遣大批警力前往支援。
法国警方可能发现枪击案嫌疑人行踪
据媒体报道,法国北部地区一加油站老板称,他看到过制造讽刺漫画杂志《沙尔利周刊》枪击血案的两名被通缉嫌疑人。
悉数这些年来欧洲发生过的恐怖袭击
针对法国讽刺漫画杂志《沙尔利周刊》的枪袭事件震惊欧洲。过去的十多年间,极端伊斯兰恐怖分子已经在欧洲制造了多起血案。
评论:勇气的代价
讽刺艺术真的可以无所不为?一旦涉及宗教,哪里是自由的界限?—法国政治、宗教讽刺杂志《沙尔利周刊》被血洗事件发生后,很多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Rainer Traube认为,这样的问题并不恰当。
Je Suis Charlie(我是沙尔利)
法国讽刺漫画杂志《沙尔利周刊》枪袭事件发生后,大量政治家、名人、新闻工作者和普通人在社交媒体上纷纷表达对受害者及其家人的同情与支持。
期待与恐惧—圣诞节前的西非基督徒
自2011年来,圣诞期间尼日利亚北部的卡杜纳已经有100多人死于博科圣地发动的恐怖袭击,主要目标就是当地少数族群中人数较多的基督教信徒。卡杜纳居民沉浸在对圣诞的期待与恐怖袭击的恐惧的混合气氛当中。
谁是巴基斯坦塔利班?
南亚问题分析家古格曼介绍了该组织的打击目标、打击策略以及组织结构。
评论:塔利班厚颜无耻的逻辑
巴基斯坦城市白沙瓦(Peshawar)一所军办学校周二发生恐怖袭击,至少造成142人丧生,其中大部分是儿童。本台记者Florian Weigand认为,这起血腥袭击表明,即便巴基斯坦这样的保守的伊斯兰国家也无法逃脱武装伊斯兰分子的魔爪。
酷刑报告引发美国国内强烈反响
美国国会参院情报委员会日前公布一份报告摘要,指责中情局对涉嫌恐怖分子使用酷刑,并“系统性”欺蒙政界。有关情报机构在“911”事件后所扮演角色的争议再趋激烈
“刑讯报告”:CIA残酷刑求“收效”甚微
2001年“9·11事件”之后,美国中情局在审讯恐怖犯罪嫌疑人时采取的手法比此前人们所知的更加残酷血腥。美国政府目前公布的“刑讯报告”还明确显示,这些刑讯手段并没有换来多少有价值的情报。
中国新疆又判多人死刑
因暴力恐怖罪,多名涉嫌人士今天在中国新疆首府乌鲁木齐被判处死刑;同一天,著名维族学者伊力哈木·土赫提教授的多名学生也被判刑,再度凸显当局的“严打高压”姿态。
多国联盟部长磋商打击伊斯兰国战略
美国国务卿克里称,打击极端伊斯兰武装“伊斯兰国”多国联盟已获重大进展,但反“伊斯兰国”之战必须继续下去。多国联盟高级代表今天在布鲁塞尔磋商下一步战略。
法核电站上空频现无人机,引恐怖袭击担忧
过去两个月里,30多架民用无人机曾出没在法国核反应堆上空。绿色和平组织怀疑是恐怖分子在进行活动并呼吁关闭这些核反应堆。
尼日利亚北部清真寺遭遇严重恐怖袭击
尼日利亚北部城市卡诺的一座清真寺周五(11月28日)发生爆炸袭击事件,造成了大量伤亡。
为"伊斯兰国"打仗的德国人
德国政府似乎掌握了为"伊斯兰国"打仗的德国人的准确数据,并对此表示忧虑。
德媒:联邦情报局欲投3亿欧元加强网络安全
据媒体报道,德国联邦情报局计划进行大规模技术升级,加强互联网监控。为此,在2020年前共需3亿欧元资金。该计划尚须德国联邦议会的批准。
奥巴马的秘密信件
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致信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以争取后者一同打击“伊斯兰国”恐怖组织。
以色列忧虑“起义”重现
一段时间以来,以耶路撒冷为中心,发生一系列袭击事件,许多以色列人担心巴勒斯坦人暴力起义运动再现。最后一次巴勒斯坦人暴力反抗以色列的“Intifada(起义)”发生于10年前,导致数千人丧生。
美国务卿称加拿大议会枪击事件是恐怖袭击
美国国务卿克里表示,不久前在加拿大议会发生的枪击事件显然是一起恐怖袭击。
评论:我们不会被吓住!
尽管面临“伊斯兰国”袭击威胁,西方社会依然不应该放弃原则。
中国将建立反恐国家情报中心
中国拟定推出反恐法并修改国家安全法。反恐法草案中规定将建立国家反恐怖主义情报中心以及跨部门情报信息运行机制。
多国联盟加紧磋商打击“伊斯兰国”战略
美、土间围绕美军是否可以使用土境内军事基地争议给华盛顿国际打击“伊斯兰国”军事会议蒙上阴影。“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继续推进。
评论:美、土在反恐斗争中意见不一
土耳其表示,只有在奥巴马恢复打击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后,才愿意加入对“伊斯兰国”的战争。德国之声评论员Soric认为,安卡拉的外交政策舞台宛如市场。
海湾国家改弦更张
由美军主导的对“伊斯兰国”的空袭行动中也有5个君主制阿拉伯国家参与。
真主名义下的恐怖?
就在联盟向“伊斯兰国”的阵地发起空袭的时候,阿拉伯世界也展开了关于伊斯兰和恐怖主义关系的讨论。
新疆当局称轮台县爆炸案为“严重暴力恐怖袭击案”
新疆警方称,上周日(9月21日)在巴州轮台县爆炸、血腥冲突案中,至少有50人死亡
多国联军空袭“伊斯兰国”炼油设施
继“伊斯兰国”的阵地遭到打击后,其资金来源也要被摧毁。多国战机昨天首次轰炸了“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境内的石油设施。
法国人质已遭斩首
极端恐怖主义组织“伊斯兰国”及其分支继续行凶,一名法国公民在阿尔及利亚被杀害。
向所有温和力量发出的信号
维族知识分子的伊力哈木·土赫提周二因"分裂国家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前一页面
第20 页,共34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