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图像来源: Ann Wang/REUTERS
台湾
台湾是位于中国海岸之外的一个自治岛屿。北京将该地区视为中国的一个省份,但许多台湾人希望被承认为一个独立国家。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专家:中国芯赶超其他国家 至少还需10年
有全球最大半导体展会之称的SEMICON China在上海举行。美国对中国芯片出口管制的背景之下,北京加速推动本土产业,有业界人士认为,美国施加的限制越多,国内一些企业的发展越快。然而也有专家指出,想追赶上世界其他国家,中国至少还需10年。
防范中国威胁 台军出动爱国者等进行防空演练
3月26日台湾军方进行了一次防空演练,动用了美制爱国者导弹以及高射炮。台军表示,将加强训练以应对中国军方在台海周边地区的“入侵行为”。
欧洲及德国议会代表团访问台湾
上周刚在布鲁塞尔会晤了候任台湾副总统萧美琴,德台对话平台联席主席之一的包瑞翰又率领欧洲及德国绿党代表团访问台湾。
全球最幸福国家:芬兰霸榜 台湾远超中日韩
联合国发布《世界幸福报告》,芬兰再次蝉联第一。若单比较亚洲国家,台湾人的幸福指数仅次于新加坡,远胜中日韩等国。德国为何跌出前20了呢?
芬兰为何可以连续七年蝉联世界最幸福国家?
联合国2024年《世界幸福报告》显示,过去12年里,全球各地幸福感不均衡程度上升了20%。在143个国家中,德国和美国的生活满意度十年来首次跌破前20名。中国的排名从去年的第64位上升至第60位。台湾更靠前,排在第31位。
韩国民主峰会为何引发中国抗议?
韩国正在举行第三届"民主峰会",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前往首尔,总统拜登也将线上参与。台湾数位发展部长则在会议上有一个事先录制好的视频发言。
解码中国:走向太平洋的军事强国
中国计划给海军装备升级,建造两艘核动力航空母舰。这既是为了震慑邻国,也是为了在国际上“秀肌肉”、和美国“较劲”。
台湾太阳花学运十週年 林飞帆首度重返议场
想到台湾太阳花学运,第一个出现在脑海的画面是什么?这场撼动台湾社会的运动已经过去十年了。这十年间,学运领袖林飞帆从在街头冲撞的青年,到走入体制的政治幕僚。DW与林飞帆一起重返立院议场,听听他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他在这十年经历了哪些挣扎?此刻他是如何看待这场运动与自己?
德语媒体:特朗普若再当选 会把台湾送上刀口吗?
特朗普再次参选美国总统,若是他最终胜选,会给台湾问题带来什么影响?《慕尼黑信使报》的一篇评论指出,与美国的冲突越是激化,北京对台湾就越是咄咄逼人。与此同时,美国众议院以压倒性多数通过TikTok法案也是引起德语媒体关注的话题。
中国海警又到金门海域巡查 航入台湾禁限制水域
中国海警周五(3月15日)再度在金门附近海域进行“执法巡查”。中国国台办再次要求台湾民进党政府为“2·14金门撞船”事件承担责任,“给遇难者家属和两岸同胞一个交代”。
德语媒体:距离中国工业产品淹没欧洲市场还有多远?
德国《世界报》分析指出,“电动汽车只是工业产品浪潮中的一朵浪花,在不久的将来,这股浪潮可能会从中国席卷德国”。慕尼黑《信使报》发表文章分析,一旦特朗普再度当选美国总统,台湾会不会成为美国的“弃子”。
北京批美援台预算 吁放弃“竞赢”中国幻想
白宫11日公布明年度预算案,一方面欲抗衡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一方面要巩固印太盟友,其中也包含对台湾的军事援助。中国外交部怎么回应,跟美国的立场有何差别?
林飞帆:“太阳花”彻底改变台湾的命运
太阳花学运十週年,DW专访林飞帆。从蓝绿以外的学运领袖到后来成为民进党副秘书长,以及被北京列为“台独顽固份子”,十年青春飞逝,他向我们吐露当年的复杂心情。谈及“太阳花”意义,他说:台湾人要继续做台湾人,而不是中国的一部分。
萧美琴低调赴美进行“私人访问” 中国驻美使馆:“坚决反对”
即将于5月20日和赖清德一起宣誓就职的台湾候任副总统萧美琴日前低调赴美,民进党方面称她此行乃是“私人访问”。消息人士透露,萧此行也会在华盛顿会见一些美国官员,讨论新一届政府的工作议程。中国驻美使馆表示“坚决反对”。
客座评论:推“缩短入籍年限”陆配背锅
詹威克
台湾目前的法律要求,大陆籍配偶要在台湾住满6年,才能申请入籍;相比外籍配偶的4年,被国民党立法委员认为是歧视,所以要修法。这在台湾引发争论,到底这事关“公平正义”还是“国家安全”?
SIPRI:中国的邻国扩充军备 乌战改变全球军火流动
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最新报告指出,2019-2023年,欧洲的军火进口几乎翻了一番,基本是因为乌克兰战争。与此同时,中国的亚洲邻国因担心地区紧张情势而扩充军备。
墙外文摘:制止中国越线 赖清德当学菲律宾
有评论指出,赖清德的胜选为台湾提供了一个机会,使其对北京的军事侵略能够采取一种更透明的、类似于菲律宾的做法。同时,华盛顿还应与台北协调,以更有效的方式遏制中国的挑衅。
客座评论:金门水域撞船是迟早的事
詹威克
台湾海巡艇上个月在金门驱逐中国“三无”船只导致该船沉没、两人死亡,中方批民进党政府草菅人命,台方则表示未执法过当、且案件已进司法程序。但评论员詹威克认为,若仔细追究起来,两岸船只碰撞其实是一件必然的事。
客座评论:中国今年两会看什么
中国“两会”还有不到一周就召开。时评人邓聿文认为,由于今年不是政府换届之年,可能也没有大的政策宣示,本次两会的重要性似乎不如去年。不过,中国本身的分量决定了外界会关注这个一年一次固定的政治表演节目,以下是三个值得关注的点。
归属感与乡愁: “台湾游客奇遇中国移民”
来巴西讨生活的福建男人福安,挤在满是“中国制造”的小商品市场里,在仿佛永无休止的桑巴舞曲中,与太平洋彼岸的故乡渐行渐远。影片《睡觉时眼睛睁开》在柏林获奖。德国之声专访了该片导演妮莉·沃拉兹。
2024年中国两会有哪些看点
中国的人大和政协两会一周后即将召开。眼下中国经济增长迟缓,房市、股市低迷,民众和企业界期待政府会推出提振经济的新措施。
日台经济安保新起点:台积电熊本厂
台积电熊本厂风光开幕,也成为该公司在海外的首个工厂。从计画公布、动工到完工只约两年多时间,熊本厂不只是得到日本全力协助,也是美日台韩等民主国家在稳定半导体供应链上的新起点。
德语媒体:中国对台湾的小动作
金门翻船案发生后,中国海警宣布在厦金海域“常态化执法巡查”。德语媒体指出,中国正竭力试图模糊国界,在金门岛附近测试其在灰色地带的行动空间。比起事件本身,更危险的是中国正逐渐将台湾海峡的现实转向符合其利益的方向。
中企纷纷设立人民武装部为哪般?
人民武装部,简称人武部,是毛时代的产物,但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而逐渐淡出外界视线。去年以来,却有越来越多的国企成立人武部,甚至开始有私企加入这一行列,引起多方关注。
客座评论:台海局势今年或比预期的凶险
在发生大陆渔船倾覆后,赖清德总统面临考验。本文作者邓聿文认为,以当下两岸的民粹气氛,稍微处理不慎,危险就会到来。
专访:美国对华关系跟领导人和政党无关
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创始主任、中美关系问题专家李成近日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接受了DW采访,谈及中国在俄乌战争中所处的两难境地、美中关系现状,以及美国大选对于中美关系的可能影响等话题。
在慕安会看美中关系:强权竞争将世界推向新冷战?
慕尼黑安全会议18日落幕,讨论重点除了加沙及俄乌冲突,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的专场演说也是关注焦点。DW在场边访问中国专家李成,他认为美中关系在拜登执政下并未明显改善;而若特朗普执政,在台湾问题上可能有利于中国,但在贸易方面却可能对中国强硬。
中国是和平使者吗?
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中国外长王毅极力打造中国和平使者的形象。他表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愿意为结束俄乌战争付出努力。但很多欧洲政治家对中国的和平诚意表示质疑。
美高官:支持资助太平洋岛国 抗衡中国影响力
美国众议院高官麦考尔支持为美国盟友太平洋岛国拨款,以对抗中国的影响力。这些太平洋岛国此前警告美方,中国正积极拉拢他们、利诱他们舍弃台湾。
解码中国:无可避免的台海紧张局势
刚刚开始的龙年里,台湾海峡会太平无事吗?专家们普遍认为,双方剑拔弩张的态势将会继续保持。而对于美国来说,他们最不希望的就是在大选之年,世界上出现新的危机热点。
直播虚假绑架案 台湾网红在柬埔寨被判刑两年
两名台湾网红因发布虚假绑架事件,被柬埔寨法院判处两年监禁。今年8月,联合国警告说,东南亚有数十万人被犯罪团伙胁迫进行网络诈骗,通常是在酷刑的威胁下进行的。
长平观察:陈俊翰律师与“身为人的价值”
台湾知名律师陈俊翰因病辞世,引发台湾社会的广泛哀悼。时事评论作家长平认为,陈俊翰律师在“脱口秀风波”之后的回应体现了国际身障人士新权利运动的核心价值。
美众院中国委员会主席将卸位 传春节后访台
美国国会“抗中大将”盖拉格上週宣布不再竞选连任,由他所领导的“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未来走向也成为关注话题。台湾媒体报道称,盖拉格将于2月21日率团访台,并且将和赖清德及韩国瑜等人会晤。
纪录片《金门》获提名 角逐奥斯卡
美籍台湾人江松长执导的20分钟纪录短片《金门》日前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提名。这部以第一人称视角回顾两岸历史纠葛、探讨台湾人对战争态度的影片,去年12月初在《纽约时报》平台上架播出,引发巨大关注。
创新高:8枚中国气球逾越台湾海峡中线
新春伊始,台湾国防部周六(2月10日)表示,在过去24小时内侦测到8枚中共空飘气球逾越台湾海峡中线,创单日最高,其中1枚在台湾上空消失,1枚穿越
危地马拉:不与台湾断交 但与中国做生意
危地马拉总统阿雷瓦洛周四(2月8日)表示,危地马拉无意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并承诺同时加强与中国和台湾的关系。
北京停止向立陶宛公民发放签证
中国对多个欧盟国家实施单方面免签政策之际,却从1月24日起全面停止向立陶宛公民发放入境签证。2021年,台湾驻立陶宛代表处开设以来,北京同立陶宛的关系急剧恶化。
蔡英文农历新年谈话:让台湾与世界融为一体
在中国军方发布音乐视频敦促台湾“回家”,同时展示模拟导弹攻击的图像之后的第二天(2月8日),台湾总统蔡英文在她的农历新年谈话中感谢了国际社会对台湾的支持,表示 “将寻求合作与繁荣,让台湾与世界融为一体”。
台湾禁团客赴中旅游 业者:变成斗争武器
台湾观光署在春节前夕突抛震撼弹,以当前不适合台湾民众前往中国旅游为由,即日起禁止旅行社组团前往中国,让业者批评政府选前承诺跳票;中国国台办则称台方“出尔反尔、政治操弄”。
台湾首次成功从外国引渡台湾民众返台
台湾法务部2月7日宣布,已于今年1月15日从波兰成功引渡一名因涉诈欺遭通缉的刘姓男子回台,创下台湾自外国引渡台湾民众返台首例。
防卫战略要岛 菲律宾欲强化巴丹军事部署
菲律宾军方表示,计划在该国北部巴丹省(Batanes)加强军事部署。巴丹省与台湾之间相隔巴士海峡,距离不到200公里。随著中菲南海冲突升温、台海风险未解,巴丹省对于菲律宾的战略重要性只增不减。
危地马拉欲发展对中贸易 外长:维持与台关系
瑙鲁今年1月与台湾断交转向中国,让台湾仅剩的12个友邦的外交动向成为各界关注焦点。其中,中美洲国家危地马拉外长日前受访时表示,正在考虑与中国建立贸易往来,但同时也希望维持与台关系。
教宗向中国人民迎春节发出祝愿
教宗方济各周日在圣彼得广场上的午间祷告中,为中国民众即将迎来春节而祝福。
被疑为中国间谍 台湾赛鸽遭印度扣留后“获释”
一只因被怀疑是“中国间谍”的鸽子在遭到印度扣留8个月后获释。根据调查,这只鸽子其实是来自台湾的赛鸽。
客座评论:当韩国瑜拿下台湾立法院龙头宝座之后
经过两轮的投票,台湾新一届立法院院长确定由国民党籍、争议性极高的韩国瑜当选,这个不算意外的结果对台湾未来4年代表了什麽?
沙利文:(美中)领导人之间的对话无可替代
美国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在智库外交关系协会举办的活动上表示,白宫对华接触战略取得积极影响,美中两国都同意尽快安排拜登总统和习近平主席进行电话通话。但他也承认,两国在俄乌问题上分歧严重,在红海和朝鲜半岛局势上也未取得进展。
中国启用M503西向东航线 为何让台湾跳脚
中国民航局30日公告将启用M503航线W122、W123衔接航线由西向东运行,提升空域运作效率。消息公布后随即引发台湾舆论关注。这条航线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德语媒体:选举过后 台海局势渐趋缓和?
民进党人赖清德当选台湾总统后,台海局势将如何发展?亚洲杯小组赛,中国男足以“零进球”,提前出局,习近平的足球强国梦是否面临挑战?这些都是德语媒体所关注的话题。
客座评论:“驯服利维坦”与马英九的“海棠血泪”
华裔德籍汉学家吕恒君认为,台湾前总统马英九在大选前的访谈中就两岸关系“必须相信习近平”的论断,是对蒋经国政治遗产的忠实继承,其中不乏充满悲悯与希冀的深厚人性。如何回应中国大陆,好比文明世界如何驯服极权主义这头“利维坦巨兽”。
墙外文摘:王志安风波中的台湾大选“秀”
有评论认为,台湾选举文化花样百出,跟台湾早期的党外运动和街头运动有关。现在的造势活动代表着,台湾永远不会忘记,现在的民主是他们自己流血流汗争取来的。身障人士陈俊翰参选,可以用他的专业帮助很多人讲话,这就是普世价值在民主制度里的发挥。
前一页面
第9 页,共10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