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图像来源: Ann Wang/REUTERS
台湾
台湾是位于中国海岸之外的一个自治岛屿。北京将该地区视为中国的一个省份,但许多台湾人希望被承认为一个独立国家。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布林肯祝贺赖清德 北京:美方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严重错误信号
昨天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第一时间发表书面声明祝贺赖清德就任台湾总统,他同时称赞蔡英文在过去8年间强化了美台之间的联系。中国外交部对此表达强烈不满。外交部发言人指责布林肯的做法严重违背美国做出的政治承诺。
客座评论:赖清德520演讲为何触痛中国大陆当局?
邓聿文
政治评论员邓聿文认为,赖清德520就职演说公开把大陆说成是对台湾的威胁和对世界和平稳定的最大挑战,通篇没有"台独"二字,但处处是台独的身影。未来两岸的对撞会逐步升高。
德语媒体: 不亢不卑 维持现状
台湾新总统赖清德就职之后,台海局势能否出现缓和,亦或会变得更加紧张?德语各大媒体都希望从赖清德的就职演说中为上述问题找到答案。
德国会议员证实 萧美琴3月造访德南遭柏林拒绝
出席台湾新总统就职典礼的德国联邦议会跨党派代表团主席魏尔胥今天在一场记者会上证实,今年3月,当时仍是台湾候任副总统的萧美琴曾打算从法兰克福乘车前往位于巴伐利亚州的小城进行私人行程,虽然没有与任何政治人物见面的计划,但仍遭到德国外交部的拒绝。
赖清德就职演讲强调“互不隶属” 国民党:“新两国论”、“违宪”
台湾新任总统赖清德昨天在就职典礼演说中提出的两岸立场被在野的国民党视为“新两国论”。前总统马英九批赖清德的演讲“让两岸关系立刻面臨不可预测的风险与挑战”,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称赖清德的说法“违宪”。
客座评论:赖清德就职演讲用ROC对上PRC
詹威克
5月20日,曾经被形容是“台独金孙”、自称是“务实的态度工作者”的赖清德如愿以偿地宣誓就职成为中华民国的十六任总统,但是他的就职演讲内容,按照台湾的標准来说,却似乎不是那麽的“台独”。
德语媒体:孤独的台湾
台湾新总统赖清德宣誓就职之际,《时代》周报聚焦台湾日益缩小的国际空间。《科隆城市报》则关注了上周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中国之行。
蔡英文卸任台湾总统 拎两只爱猫搬离总统府
随着赖清德的宣誓就职,蔡英文也卸下了8年任期。这位台湾前总统在卸任前一天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今后她“会继续在不同的位置、用不同的角色,为台湾打拚”。她也张贴了与自己的爱猫爱犬在总统官邸最后的合照。
矿工的儿子 中国的眼中钉:赖清德其人
他出生贫寒,自称“务实的台独工作者”,北京则称他“和平破坏者、麻烦制造者”——中华民国现任总统、前任副总统、民进党主席赖清德身上有许多标签。未来数年,他将如何在国际聚光灯下驾驭日益动荡的台海关系?
赖清德正式就任 对中喊话:尊重台湾人选择
台湾新任总统赖清德20日宣誓就职,美国发声明表达祝贺,德国联邦议会也有跨党派议员在此时访台。中国方面则是在这时宣布制裁多家参与对台军售的美国企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强调“台独是死路一条”。国台办发言人称赖清德“充分暴露了其台独工作者的本性”。
普京结束访华 美台如此评价
俄罗斯总统普京结束访华行程。美国白宫淡化俄中元首会面的重要性。台湾外长则认为中俄正在相互支持扩张主义。与此同时,乌克兰总统呼吁中国出席瑞士和平峰会。
美驻日大使访与那国岛 强调威慑力重要性
美国驻日大使周五罕见造访日本西南靠近台湾的偏远岛屿与那国岛,强调加强威慑的重要性,并重申美国对其重要盟友的承诺。
赖清德就职演说将承诺稳健处理两岸关系
即将上任的台湾新政府国安高层透露,候任总统赖清德将在520就职演说中承诺维持两岸关系现状,延续蔡英文奠定的基础,并与各方合作确保现状不受侵蚀。
德语媒体:习近平欧洲三国行暴露“欧洲在地缘政治上处于第二梯队”
德国《商报》发表客座评论指出,习近平在欧洲之行中访问法国、塞尔维亚和匈牙利并非巧合,匈牙利就经常阻止欧盟就中国问题做出联合决议,充当特洛伊木马。因此“欧洲人在与中国打交道时越团结,就越能影响北京的行动”。
美国驱逐舰穿越台海 中方批美国“公开炒作”
距离台湾新总统宣誓就职已经不到两周时间,周三一艘美军驱逐舰穿越台湾海峡,引发中国强烈不满。过去一段时间来,中美正努力恢复军事对话,以减缓地区紧张局势。
客座评论:520前的大陆对台政策及展望
邓聿文
习马会后,大陆官方确立了对台怀柔的政策主基调,抛出"两岸同属中华民族"的论调。不过,时事评论员邓聿文认为,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是把球踢给赖清德。
长平观察:为什么违背民意废除死刑?
长平
在林昭今年的忌日期间,台湾正在因为宪法法庭辩论“死刑是否违宪”而展开废除死刑的广泛讨论。时评作家长平指出,生命权作为一种基本人权,并不需要透过投票或者民意调查来决定。
强调“和平通行权” 德外长不排除军舰穿越台海
两艘德国军舰即将启程执行太平洋任务,航线尚未公布。德国外长贝尔博克强调“和平通行权”适用于台湾海峡,被解读为不排除德方军舰穿越台湾海峡的可能性。
若特朗普胜选将会再次支持台湾?
曾获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派任驻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大使的吉尔摩在台湾表示,若是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将会再次支持台湾。
记者无疆界组织:全球新闻自由度仍在恶化
记者无疆界组织最新发布的新闻自由排行榜令人沮丧:在越来越多的国家中,民众无法获得独立新闻,其中36个国家的新闻自由度变得极为糟糕。
台湾称多架中国军机飞越台海中线
随着5月20日台湾新总统就职仪式的临近,中国方面针对台湾的军事动作也变得更为频繁。台湾国防部周五表示,侦测到多架中国军机越过台海中线。
摆脱对台湾芯片依赖 美国能办到吗?
拜登迫切希望将先进的芯片制造技术引入美国,并愿意为此付出高昂代价。美国想利用《芯片与科学法案》,斥资数十亿美元吸引制造商。但他们能与台湾竞争吗?
送走布林肯后 中国军机飞越海峡中线
据台湾国防部称,中国解放军于当地时间周六上午又在台湾附近区域进行海空联合巡逻,其中12架军机飞越海峡中线。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日前刚刚结束对中国的访问,强调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
国际人权专家:台湾人,勇敢废死吧!
台湾宪法法庭首度辩论“死刑是否违宪”,前联合国酷刑问题特别报告员诺瓦克(Manfred Nowak)在台接受DW专访。他强调,很多人说同婚不符合亚洲价值,但台湾还是做到了;有死刑的国家越来越少,也许最后只剩中国跟台湾。
美参院通过援乌以台法案 80亿美元助印太抗中
继美国众院之后,参议院也通过了援助台湾、乌克兰及以色列的法案,拜登表示24日将签署入法。对此,台湾、中国、乌克兰等各方怎么回应?
被害者家属成废死律师 台湾激辩死刑存废
台湾宪法法庭23日针对“死刑是否合宪”展开历史性辩论,律师、法务部、专家与大法官从死刑是否侵害人性尊严、判决是否具有“恣意性”等展开言词攻防。台湾会不会从此废除死刑,释宪最快3个月内就会有结果。
墙外文摘:蓝营访陆团与王沪宁对台新策
有评论认为,习近平在“马习二会”的“温情喊话”是王沪宁对台“迂直之计”之一。王沪宁主导联美制台是为了“防独”,拉拢非绿则是为了“促统”,其目的都是指向赖清德。
美国众议院通过总值950亿法案 援助乌、以、台
美国众议院通过对外援助法案,将向乌克兰、以色列及台湾提供总值950亿美元援助。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表示,该法案将能拯救成千上万人生命。俄罗斯则批评这将使美利坚合众国更加富裕,并进一步毁掉乌克兰。
布林肯下周访华 谈俄乌战争、台海、经贸
美国官方证实国务卿布林肯将于下周三(4月24日)再次访问中国。此前北京已表示欢迎布林肯访华。目前国际局势和美中关系均呈紧张势态,布林肯的议题清单相应很长。
蔡英文祝贺台湾变装皇后美国夺冠
台湾总统蔡英文祝贺台湾变装皇后妮妃雅赢得美国电视节目“鲁保罗变装皇后秀”冠军。台湾在LGBTQ+议题上的开放态度与宣称台湾是自己领土的庞大近邻中国形成了鲜明对比。
美菲军演在即 中国军机在台湾周边频繁活动
台湾国防部通报,周六上午在台湾周边侦获逾20架次中国军机活动。鉴于美菲即将于周一在南海举行联合军演,专家认为,通过加强在台湾附近的军事活动,北京可能试图阻止和阻碍台湾问题在安全领域的进一步国际化。
美国会将表决外国援助法案 拜登:对世界表态
美国众院议长强生宣布,国会有望于周末表决价值953亿的外国援助法案,其中涉及乌克兰、以色列和台湾。法案包含哪些内容?
肖尔茨启程访华:俄乌战争、台海局势成焦点
德国总理肖尔茨周六启程前往中国,展开为期三日的访问。在造访重庆和上海后,他将于周二抵达北京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强会晤并举行政治会谈,预计将谈及俄乌战争、台海关系及贸易议题。
台湾希望肖尔茨访华直言不讳
德国总理肖尔茨即将访华,中国对台湾的威胁预计是议题之一。民主政体台湾表明对肖尔茨此行的期待。
客座评论:习没矮化马 却矮化了台湾
邓聿文
习马二会落下帷幕,本文作者认为,中国大陆今后几年以经济发展为重,需要习近平亲自出面对台湾释出软调子为两岸紧张情形降温,于是,马英九充当了这样一个“工具”,而且乐于扮演这个角色。
客座评论:“功成”的习近平与“名就”的马英九
詹威克
台湾的前总统马英九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马习二会”落幕并回到了台湾。马英九“虽千万人吾往矣”、不计毁誉、不论成败,也希望能和习近平再次会面,这是为什么?两人说的话中又有何涵义?
台积电受重视 日本首相视察新厂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本周六视察了台积电在日本熊本的新厂。他在讲话中表示,相信这个项目将会产生积极的连锁反应。
玻利维亚向中国关怀台湾震灾 吴钊燮怒斥
在台湾发生地震之后,玻利维亚外交部发声明“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表示声援”惹怒台北。台湾外交部回应称,玻利维亚政府受到中国政府“蛊惑”,未能辨明真正应该关怀的对象。
欧美或对中国传统制程芯片采取限制
在美国实行对华尖端芯片出口管制封锁后,欧盟和美国开始对中国在传统制程芯片领域的主导地位感到担忧。传统芯片不涉及尖端技术,但被广泛地使用于日常科技领域。
台湾发生25年来最强地震 已12死逾千人伤
台湾3日清晨发生芮氏规模7.2的极浅层强震,是1999年“921大地震”以来的最强地震,随后余震不断。台湾总统当选人、现任副总统赖清德抵达灾情最严重的花莲勘灾。截至5日,地震已导致12死、逾千伤。
耿爽感谢国际社会关心“中国台湾地区”地震 台湾不满
中国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安理会一次有关儿童的会议上,提及“中国台湾地区”地震,并感谢国际社会表达的同情与关心。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外交部谴责这是利用台湾震灾在国际上进行认知作战的无耻行径。
台湾强震后救援持续 外界评防震有成
台湾在发生25年来最大规模强震后,4日仍持续积极救援,目前仍有超过百人受困。即便救援受阻、部分地区未收到地震警报,但多位美国学者对台湾的抗震及灾后应变能力表达高度认可。原因是什么?
里外难做人! 乐队“回春丹”称“中国台湾”惹风波
大陆摇滚乐团“回春丹”首次赴台开唱,行前在社媒上发文“从广西到中国台湾”而惹怒台湾网友,在台北的演唱会也引来大批民众举旗抗议,随后的演出也遭砍。而乐队急删IG贴文的举动并未止血,反而招致大陆网民呛声。
中国国台办:愿帮台湾救灾 网民:请派解放军
4月3日台湾发生强震后,海峡对岸的中国国台办也表示高度关切并愿意提供协助。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中国网民对受灾民众表示慰问。不过,也有不少网民认为“救灾要靠解放军”、“空军海军应立刻登岛”。
习近平与拜登通话 美财长耶伦本週访中
中美两国领导人2日进行通话,白宫强调两国定期沟通的重要性。习近平强调应“以和为贵”,但承认双方关系中的“负面因素”有所增加。针对经贸上的分歧,美方安排财长耶伦本週访中。
德语媒体:物美价廉不代表就有销路
性能出色、价格亲民的中国电动汽车是否会全面占领欧洲市场?《法兰克福汇报》认为,中国品牌暂时还欠缺拓展销路的软实力。《世界报》则把目光转向了台湾,赞扬十年前的太阳花学生运动阻挡了专制中国的扩张、支持了全球民主事业。
客座评论: “马习二会”是“老朋友”叙旧,不必期待北京有政策突破
时评人邓聿文指出,台湾前总统马英九4月1日西进大陆,这次和去年的一个最大不同,就是此行的政治意涵强。邓聿文认为,北上北京,如果同习近平见面,从马英九的角度说,大概是要提升他作为前总统的剩余价值。
解放军演习靶场疑仿台北总统府附近街区
本周早些时候,中国疑似在内蒙古模拟台湾总统府周边景物的图片在社交媒体上流传,引发包括美国媒体在内的广泛关注。台湾国防部也就此作出回应。
美议员访台 台湾:与中国竞争是美共识
美国众院军委会跨党派议员访台会晤蔡英文,把美台之间的战略关系称为“未来区域安全的关键”。与此同时,台湾外交部发布报告,认为支持台湾、强化与中国竞争,已是美国两党共识。
台湾、尼泊尔之后 泰国也将实现同性婚姻合法化
泰国众议院周三(3月27日)通过了同性婚姻法案,在成为东南亚首个实现同性婚姻平权的道路上,泰国迈出了一大步。
前一页面
第8 页,共10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