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图像来源: Ann Wang/REUTERS
台湾
台湾是位于中国海岸之外的一个自治岛屿。北京将该地区视为中国的一个省份,但许多台湾人希望被承认为一个独立国家。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媒体:美国将增加在台美军 协助台湾军队训练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不愿具名的美国官员指出,美国将增加部署到台湾的美军人数,以协助台湾训练和发展自我防卫。
德语媒体:让“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更响亮
《每日镜报》讨论了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对于台湾的影响,作者认为,中国不希望看到国际社会把台湾和乌克兰相提并论。 《商报》写道,中国已经露出了真面目,欧洲和美国应从在俄罗斯问题上所犯的错误,学到与中国的相处之道。
台美高官接连会晤 专家:突显美台关系重大进展
过去一週,台湾与美国高级官员进行了几场重要的国安会晤,让外界好奇台美关系是否又有新的突破。专家告诉DW,近期的趋势显示台美关系持续有重大进展,而这个趋势应不会受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影响。
报告:澳大利亚是中国经济胁迫的最大目标
澳大利亚智库的最新研究显示,中国过去三年采取的外交和经济胁迫,主要是针对澳大利亚、立陶宛和台湾。
客座评论:不一样的二二八纪念日来了
台湾的二二八纪念日从1997年成为“国定假日”之后,不再是隐晦的话题,而是官方主办的正式纪念活动,但是这次活动会因蒋万安担任台北市长,而跟以前很不一样。
如果美众院议长麦卡锡访台...
在慕尼黑安全会议现场,DW记者询问中国与台湾各自的代表,中国前高级将领周波与台湾台北市议员赵怡翔,他们如何看待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可能春天访台的消息,从他们的两人立场南辕北辙,看出华盛顿处理这趟行程的难度。
夏立言结束访中 称大家都不想有战争
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结束访中行程,20日召开成果报告记者会,表示此次访中并未谈及2024年台湾总统大选,也向中方表达两岸紧张情势令台湾人民非常不安。
中国未就气球事件道歉 王毅:美方歇斯底里
气球事件延烧至慕尼黑安全会议,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在周六发表的讲话中批评美国的反应“近乎歇斯底里并且匪夷所思”。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则指,王毅与他在慕安会期间密会时,并未就气球事件道歉。
墙外文摘:气球被美军击落,中国得偿所愿?
有评论认为,中国间谍气球在军事上意义不大。威权政治部署间谍气球的原因在于需要外部敌人才能将自己塑造成国家的保护者。但另有评论认为,实为"浮空器"的间谍气球的设计远比想像中的严谨。
金融时报:五角大楼高官蔡斯已抵达台湾访问
《金融时报》援引消息人士说法,称美国五角大楼专司中国事务的副助理部长蔡斯已经抵达台湾访问。蔡斯此次访台,正值美中关系因“气球事件”降至新冰点。台湾国防部长邱国正17日早些时候表示,有关蔡斯访台的报道“到目前为止还不确定”。
台湾外岛靶场捡到中国气球残骸
台湾国防部证实马祖东引岛靶场捡到一只带有简体字标示的气球。国防部初步判断,这是一只气象气球,而非间谍气球。国防部长邱国正指出会秉持“料敌从宽”的原则,研究后再做结论。
德语媒体:“如果中国对台湾动武,美国会采取直接军事干预”
德国电视二台著名的政治脱口秀节目“Markus Lanz”昨天讨论的话题关于美中两个大国的未来与前景。该电视台驻华盛顿首席记者在节目中表示,“与乌克兰冲突不同,如果中国对台湾动武,美国会采取直接的军事干预”。
中国制裁参与对台军售的美国两大军火商
中国商务部宣布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雷神导弹与防务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禁止其从事与中国有关的进出口活动以及在中国境内新增投资。
客座评论:“短腿的谎言”和“半危机”
“谎言腿短” 是一句几乎每个德国人都知道的格言。 意思是,凡是谎言不可能持久蒙骗人的。 这次气球事件看来又一次验证了德国的这个格言。但是,实际的发展表明,气球事件之所以到今天这样的程度,中方的谎言仅仅是整个故事的一个方面。
走过乌克兰战争前线:台湾志愿兵为何而战?
从送物资到正式参军,台湾青年吕子豪在战争前线看见了什么?挺进乌东战略要地伊久姆(Izium)的他,如何在战壕中生存?
台湾国防部否认有中国侦察气球进入其领空
台湾国防部称没有发现来自中国的侦察气球在台领空活动。这一表态等于否定了此前《金融时报》曾有数十次中国军方气球进入台湾空域的报道。
乌克兰抗战决心坚定 台籍志愿军:值得台湾看齐
俄乌战争爆发将满1年,期间约有10位台湾人前往乌克兰担任志愿兵,其中1名台籍青年曾圣光不幸战死沙场,震撼全台。随著台海局势升温、“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的说法甚嚣尘上,这些亲临战场的台湾青年,能带给该岛什么省思?
墙外文摘:“新时代总体方略”如何解决台湾问题?
有评论认为,王沪宁说的“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是一个很模糊松散的概念,最重要的是强调两岸关系的主导权掌握在北京手上——更精确的说,掌握在习近平手上。
北京将如何解决台湾问题
前中共中央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安全合作中心主任周波接受德国之声《冲突地带》节目访问,详述北京面对台湾的心态。
五角大厦:2030年前中国不会大规模犯台
美国国防部印太安全事务助理部长瑞特纳9日在国会表示,中国犯台并非即将发生或无可避免,并且确信中方在2030年前,不会大规模侵略台湾。
“准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会见夏立言
中共政治局排名第4的常委王沪宁周五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党会见了到访的台湾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王沪宁预计3月接替汪洋担任中国全国政协主席,也是中共中央对台工作小组副组长,负责实际对台政策和统战工作。
专访:气球、战争、台湾,北京到底怎么想?
周波是前中共中央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安全合作中心主任。他接受德国之声《冲突地带》访问,从最近的中美气球事件谈到俄乌战争中中国所采的立场,也分析了北京面对台湾问题的心态,并对中美急转直下的关系发出警告。
美国防次长卡尔:没有迹象显示中国两年内会攻打台湾
据美国《防务新闻》"早起鸟简报"本周一发布的专访,国防部负责防务政策的次长科林·卡尔1月31日表示,没有迹象表明中国未来两年内会攻打台湾。先前,美国空军机动司令部司令米尼汉在一份备忘录中预测美国将在2025年因台湾与中国开战。
客座评论:两岸关系难回春
中国经过3年疫情后全面解封,国台办致函台湾建议恢复两岸16个航点,台湾方面也有积极的回应。这是两岸关系破冰的开始吗?
台湾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即将率团访问中国大陆
台湾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即将再度率团访问中国大陆,届时将与新任国台办主任宋涛举行会面。有报道称,夏立言也有可能会见到中共政治局排名第四的常委王沪宁。
乌克兰议员:如中印继续购买俄能源 美国应予以二级制裁
周三,一名乌克兰高层政治家在华盛顿表示,如果中国和印度继续购买俄罗斯能源,美国应对上述两国实施二级制裁。他呼吁各方团结一致,共同反对莫斯科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国方面则在周六表示,与俄罗斯的“政治互信持续深化”。
美国扩大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
目前,美国的军事部署从日本延伸到所罗门群岛,旨在台湾和中国发生任何冲突时保障后勤支持。这些举动引起中国和朝鲜不满。看看美国在亚太地区做了哪些安排。
德语媒体:中国的试探性气球?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前夕,五角大楼宣称,他们在美国西北部发现了一个中国的间谍气球。北京方面则呼吁"在事实澄清之前,猜测和炒作将无助于问题的妥善解决。"
美中情局长:习近平因俄乌战争有所清醒 但莫低估其对台野心
美国中情局局长伯恩斯(William Burns)2日表示,CIA评估认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因俄乌战事情况而有所清醒,但如果因此而低估中俄之间的伙伴关系,将会是个错误。他还称,美国知道习近平曾命令军队准备好在2027年之前攻台。
中港书禁严,台湾会成为华文出版新基地吗?
《香港国安法》上路,许多香港文人为躲避日益收紧的出版审查,纷纷走避台湾以求自由创作出版。台湾相对自由开放,是否有可能成为中港议题书籍在华语世界的出版新基地?DW访问3位自中国、香港来台的出版社、书店经营者,聆听他们的经验与看法。
秦刚与日本外相通话 吁“谨言慎行”台湾问题
2日晚间,中国外长秦刚首度与日本外相林芳正通电话近1小时,讨论东海争议、中日关系、台海和平等议题,双方交流了哪些意见?对中日关系有何影响?
最新协议:菲律宾将增加四个军事基地供美军使用
美国与菲律宾达成了一项协议,菲方将增加四个军事基地供美军使用,有效地为华盛顿提供了加强应对对中国威慑的新阵地。
美军前印太司令访台 再提中国2027年前或攻台
正率团访问台湾的美国前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维森周四会晤台湾总统蔡英文。戴维森在两年前就曾预测,中国对台武力威胁最早在2017年就可能付诸实施。现在,他依然持同样的看法。
捷克新总统帕维尔:台湾总统主动邀请通话
捷克新总统帕维尔(Petr Pavel)接受DW独家专访表示,他很开心能接到蔡英文的祝贺电话,并强调台捷关系深厚、回答欧洲对台立场等问题。
台湾启动防御系统应对中国侵扰
台湾国防部通报,1月31日-2月1日,共有来自中国的34架军机和9艘军舰在台海周边活动。目前,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正在日本访问并称北约必须团结起来应对中国的安全威胁。2月5日至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将访问北京。
客座评论:习近平与普京——逼上梁山还是走上梁山?
迄今为止,尽管俄罗斯似乎在努力把习近平“逼上梁山”,但后者依然没有在军事上全力支持俄罗斯。但是,目前发生的一切并不利于习近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计划。这样,世界就有理由担心,习近平是否会自己主动“走上梁山”,联合普京。
台捷关系有望更加深化 专家:中国报复选项有限
捷克总统当选人帕维尔与台湾总统蔡英文1月30日通话后,各界都在关注捷克在他的带领下,是否会在对中国与台湾政策上出现根本性的调整。专家告诉DW,捷克跟台湾在安全领域有深化合作的空间,而中国能对捷克做出的报复也很有限。
中解禁台部分食品输入 陆委会:政治操作
中国解禁台湾63家食品业者输入,台湾陆委会主委(30日)表示可看出谁在做“政治操作”。
美中2年后开战?共和党高层:可能性极高
在美国空军四星上将27日发给属下的备忘录说中美将在2025年交战后,美国国会一位共和党高级官员29日表示,美国和中国因为台湾问题而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很高。
日媒: 习近平让“国师”接手创造一国两制替代方案
二十大落幕至今,新的中国对台策略部署已逐渐成形。继宋涛于去年12月底接掌中国国台办主任之后,近日有中共内部消息人士向日媒《日经新闻》表示,留任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沪宁将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一国两制”的替代方案。
蔡英文宣布任用新阁揆 内阁改组启动
台湾总统蔡英文27日召开记者会,正式宣布新任行政院长由前副总统陈建仁接任,内阁与国安团队的新人事安排也在同步进行中。台湾执政团队将有何新面貌?
陈建仁将接替苏贞昌担任台湾行政院院长
台湾前副总统陈建仁将正式接任行政院院长一职。台湾总统府发言人表示,预计27日上午总统蔡英文将对外正式宣布这一人事变更。
乌克兰与中国渐行渐远?
据China.Table报道,乌克兰副外长、前乌克兰驻德国大使梅尔尼克(Andrij Melnyk)呼吁乌克兰反思与中国的关系。中乌两国于2011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中乌关系微妙,两国领导人迄今没有直接通过话。
教宗方济各:对待中国要保持耐心
天主教教宗方济各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说:“和中国打交道,我们必须保持耐心。”他认为保持与中国的对话是教廷努力保护中国天主教徒的基本原则。
长平观察:对台军演是毫无意义的巨大浪费
美国众议院新任议长麦卡锡据称正在准备今春访台,中共可能会再次大规模军演。时评作家长平认为,和佩洛西一样,麦卡锡不会在访台之前写好遗书,中共对台军演是毫无意义的巨大浪费。
蔡英文致函教宗:战争绝非台海选项
台湾总统蔡英文日前致函天主教教宗方济各,强调两岸兵戎相见绝非选项。她也呼吁,中国应该尊重台湾人民对自由民主和主权的坚持。
客座评论:两岸战争风险高,但今年不会有事
多数观察家将台海可能的军事冲突列为2023年最值得警惕的全球地缘政治风险。从两岸新年前后的军事部署和动作来看,确实给人一种风高浪急的印象。不过,政治学者邓聿文认为,两岸在2023年应该会相安无事。
台湾的芯片超级霸主地位意味着什么?
台湾在最先进的芯片研发和生产领域全球领先。专家们认为,这是台湾抗衡大陆的战略王牌,不会很快失效。
墙外文摘:人口红利消失?学习台湾经验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渴望学习台湾1970年代国家中心发展模式;有评论认为,21世纪初台湾正在经历一场社会转型发展。这段经验弥足珍贵,值得中国借镜。
台湾驻美代表萧美琴:台湾从乌战争中吸取经验
台湾驻美国代表萧美琴表示,台湾领导人正从乌克兰反击俄罗斯入侵的战争中吸取经验,以抵御来自中国的任何攻击。
前一页面
第19 页,共10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