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图像来源: Ann Wang/REUTERS
台湾
台湾是位于中国海岸之外的一个自治岛屿。北京将该地区视为中国的一个省份,但许多台湾人希望被承认为一个独立国家。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豪掷数百万亿抢占市场 韩国欲打造全球最大半导体超级集群
鉴于美国在芯片领域与中国脱钩,韩国寻求在芯片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并为年轻一代提供高质量的工作岗位。韩国政府宣布将联合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共同斥资622万亿韩元(约合4280亿欧元)打造全球最大半导体超级集群,总面积近3万个足球场。
中美高层低调会晤 北京加大对台军事压力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和中国外长王毅在泰国举行会晤的同时,解放军海空军在台湾周边进行“联合战备警巡”。中方会后表示,双方就妥善处理中美关系重要敏感问题进行了坦诚、实质性、富有成果的战略沟通。美国则披露习近平和拜登将再通电话。
图瓦卢“挺台总理”选举失利
亲台湾的图瓦卢总理在周五的选举中失去议会席位,这加剧了人们对这个太平洋岛国可能准备在外交上转而承认北京的猜测。
下个奔赴中国的岛国?图瓦卢大选为何受瞩
图瓦卢週五举行大选,选后会否与台湾断交受瞩目。台湾指控中国“介选”的同时,美国呼吁各国扩大与台湾往来。这个人口不到2万的太平洋岛国如今成为美、中、台的外交角力场,选举结果甚至可能动摇西方太平洋阵线。
美国会访台代表团:坚定、真实且百分百跨党派支持台湾
台湾当选总统赖清德周四会见了赢得大选以来首个访台的美国现任议员代表团,表示希望美国能够继续坚定地支持台湾。美议员预计北京可能会在“520”之前对台湾“搞一些动作”。
祝贺赖清德激怒中国 菲总统表态“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祝贺赖清德当选下任台湾总统,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建议他“多读读书”。菲国防部长回应毛宁言论“低级下流”。在言辞交锋后,菲总统马科斯周一表示:“我们不赞成台湾独立。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
台湾侦获6枚中国空飘气球 创单日数量新高
台湾国防部周一表示,截至周一上午6时的过去24小时内,共侦测到创下纪录的6枚中国空飘气球飞越台湾海峡,其中一枚直接穿越台湾南部上空。
客座评论:《科目三》能够“舞统”台湾?
台北宁夏夜市准备举办《科目三》舞蹈竞赛、促进该商圈的知名度,但是惹来了争议,同时也令这个源自于中国抖音的“神舞”、“神曲”在社群媒体上受到热议。
太平洋又一岛国或背弃台湾?台外交部回应
太平洋岛国瑙鲁在台湾大选结束时就立即宣布与其断交,转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有消息显示台湾在太平洋地区的另外一个邦交国图瓦卢也有可能“倒戈”。
台湾民主的模样?两代海外中国人的选举观察
今年中国未有派团赴台观选,海外华人却似乎比往年更加踊跃。DW分别采訪2名来台观选的海外中国人,他们来自六四及白纸世代,有人在监督唱票那一刻感受到自己不是局外人;也有人在台海紧张的此际,对台湾民主萌生危机感。
客座评论:民进党三连霸的总统选举观察
台湾总统大选结果底定,香港媒体人曾志豪认为,这次选举“相当了不起”,不仅展现民进党内交棒顺利,也显示台湾选民更为成熟。此外,民众党的柯文哲崛起,也不容忽视。
长平观察:中共会宣布放弃统一台湾吗?
金正恩宣布朝鲜放弃与韩国和平统一,视韩国为“外国”和“最敌对国家”。中共会宣布放弃统一台湾吗?时事评论作家长平认为,“祖国统一、领土完整”并不是中共的“核心利益”。
太平洋剩余邦交国:我们与台湾的友谊坚如磐石
太平洋岛国瑙鲁宣布同台湾断交之后,台湾在太平洋地区剩余的三个邦交国纷纷表示与“中华民国(台湾)的友谊坚如磐石”。
总统大选后 台湾周边首次出现大批中国军机
台湾国防部周四表示,共侦获20多架次中国战机在台湾周边活动,其中有11架战机曾飞越台海中线。这是上周末台湾举行大选以来,北京首次大规模展示军力的行动。
达沃斯论坛 布林肯强调台海稳定关乎世界贸易
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美国务卿布林肯表示,台海若出现干扰将产生世界影响,"这是我们目前最不需要的"。他同时表示,中美高层今年将有更多互动。政商代表云集的达沃斯论坛15-19日举行。
中国官媒竞相报道中瑙复交
周三,中国官方的新华通讯社一名记者抵达瑙鲁,这也是瑙鲁宣布同台湾断交,并同北京建交后,首位踏上瑙鲁领土的新华社记者。不过,中国官方媒体立足瑙鲁的努力,在此之前就已全面展开。
否认金钱挖角瑙鲁 中驻澳大使称不寻求建军事战略
中国驻澳大使肖千週三召开记者会,否认中国以金钱挖角瑙鲁,并强调中澳之间有更多合作的空间。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如何回应肖千的说法?
德语媒体:我们的自由也在台湾被捍卫
《明镜周刊》专栏文章写道,台湾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国家之一,中国原可以之为榜样,却威胁"统一"。在民主与专制的国际对抗中,台湾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菲总统祝贺赖清德当选 中国外交部:建议马科斯总统多读读书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社交媒体上向赢得台湾总统大选的赖清德表示祝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称:“建议马科斯总统多读读书,正确了解台湾问题的来龙去脉,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客座评论:赖清德当选 美中能否共管台湾?
赖清德胜选。在时评人邓聿文看来,给中美关系出了一道新的难题。因为赖能否自我约束,不在台独路上走得过激过远,美中对此其实是没有太大把握的。
赖清德就任前过渡期 中国打"观望牌"
周末台湾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胜选总统,中国的反应颇为安静。有分析人士认为,在赖清德上任前的这四个月里,北京将谨慎计算所采取的举动。
台湾大选结束了,你还好吗?
1月13日台湾总统与立法委员选举结果出炉后,有人落泪,有人激动,有人为未来担忧,也有人淡淡地回归日常生活。DW记者在三个政党的开票之夜结束散场时,采訪了各党的支持者,他们分享了自己在得知结果后的感受。
瑙鲁与台湾断交 牵动中澳南太平洋布局
瑙鲁与台湾断交的背后,牵动著西方与中国在南太平洋的竞逐,特别是澳大利亚的角色非常重要。瑙鲁与台湾二度断交,据信与澳大利亚关闭在瑙鲁的收容中心有关。专家如何看待未来中国在南太平洋的布局?
德语媒体:台湾总统大选中的真正失败者
《新苏黎世报》在有关台湾总统大选结果的评论中指出,“周六选举的真正失败者是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因为他要为对台湾人(对中国)的抗拒态度负主要责任”。德国电视一台发表的评论指出,“只要战争没爆发,台湾人就无所谓”。
从德国对台湾历届大选表态 看德台关系变化
德国外交部在台湾大选后发布声明祝贺台湾选民和当选者,但未提及敏感的“总统”一词。以往德国在台湾总统选举之后多半会发布表态声明,仅2020年相对冷淡,德国之声梳理德国政府对近五届台湾大选的回应。
蔡英文接见美国访团 瑙鲁宣布与台湾断交
民进党的赖清德13日赢得台湾总统大选,外界相当关注美国与中国的态度。15日,美国派遣的非官方跨党派代表团在台湾拜会了现任总统蔡英文,重申对台支持。同日,位于南太平洋的台湾邦交国瑙鲁宣布与中国建交、与台湾断交。
客座评论:台湾政治未来的“三国演义”
台湾总统和立法委员选举落幕,未来4年台湾政坛以民进党、国民党以及民众党为三股主要势力。三党在这次选举中各有斩获,但是也会面臨重大的挑战。
墙外文摘:台湾如何避免出现中国式经济衰退?
有评论认为,“必须相信习近平”将让台湾经济和中国一样危险,台湾将会步上目前中国经济衰退的道路,包含通货紧缩、民间投资减少、青年失业率超过两成以及资金撤离所产生的货币贬值与股市崩跌等现象。
德国祝贺台湾民主选举 美国代表团访台
德国外交部称,台湾选举自由、和平举行,再次显示民主在台湾扎根。美国在台协会发布声明,两位前任官员将对台湾进行选后访问。
客座评论:一场令人刮目相看的选举
台湾这次选举,意义重大,因为它是民主国家中一个后来居上、学徒超过师傅的典型。但是即将担任第16届中华民国的总统赖清德任重而道远,他如何处理好跟对面中国大陆的关系将涉及台湾以及所在地区的未来走向。
选后分析:台湾准总统赖清德的必答题
台湾总统大选结果出炉,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以558万多票拿下胜利,但得票率40%是民进党除了2000年以外的最低,也失去立法院最大党的地位,被专家评为“惨胜”。接下来两岸有哪些急迫的议题?可能兵戎相见吗?
国际媒体看台湾大选:中美博弈的棋子
从罗马到维也纳、从孟买到纽约,全球各地的媒体周六都在关心台湾的大选。台湾能否作为民主阵营的最前线抵抗专制中国的侵袭?国际社会又应该提供怎样的支持?被夹在中美争霸之间的台湾,其未来究竟面临怎样的命运?
赖萧配胜选 赖清德:台海和平是总统使命
台湾1月13日举办总统大选,民进党的赖萧配以超过550万张选票赢得选举。赖清德在开票结果公布后向竞争对手致谢,同时表示,将维持中华民国的宪政体制,也承诺在对等尊严的前提下,与中国展开交流合作。
解码中国:打混合牌!北京如何干预台湾大选
经济施压,虚假信息宣传,发出威胁……北京方面使用了哪些方式试图给台湾大选带来影响?当然这些并未能阻挡赖清德成为新一任台湾总统。
德语媒体:不能让专制中国突破民主第一岛链
台湾在周末举行大选,德语报刊对此予以高度关注。《法兰克福汇报》认为,台湾选举结果高度影响中国利益,但这一事实不能成为北京干涉大选的理由。《明镜周刊》则呼吁欧洲人更鲜明地支持民主台湾,否则就会面临专制中国突破民主第一岛链的危险。
台湾2024大选登场 微博限制主题标签搜索
台湾总统及立委选举13日上午正式开放民众投票,中国网友密切关注,“台湾选举”标签也登上微博热搜,但该标签随后遭到搜寻限制。DW将持续更新投票当日的重大事件。
布林肯会刘建超 再提台海和平稳定
台湾大选前一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会见正在美国访问的中共中联部长刘建超。此前,白宫官员证实,美国将派出非正式代表团在选后访台,并强调这符合“一中政策”和之前的惯例。
港移民首投族 陈健民:对民进党失望 矛盾中含泪投票
“上一次投票我是在(香港)监狱里投的。”台湾大选首投族中,出现一群国安法后移台定居的香港人,当中包括香港占中发起人陈健民。大选前夕他接受DW专访,回答港人首投族心中所想的问题。为何来到新的家园拿著民主选票,他却说是矛盾、感慨与含泪地投下去?
德语媒体: 台湾大选事关全球安全
俄乌战争和以哈冲突令西方世界疲于应对之际,台湾即将在本周六举行总统大选。此次选举的结果,不仅将会对台海局势产生直接影响,对亚太和西方世界也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台湾大选倒计时 各政党进行最后的拉票冲刺
台湾大选进入最后的倒计时,各政党都全力以赴,攻抢选票。投票前夕禁止拉票助选,谁是赢家,选民怎么看?
中国经济胁迫加剧 对台湾大选结果有何影响?
台湾总统大选前夕,中国一方面中止ECFA关税优惠、打击化工产业,另一方面又重新开放石斑鱼进口,遭批“以商逼政”、介入台湾选举。 DW访问业界代表及专家,谈北京的经济胁迫策略在近年来有何变化,对选情实际影响几何?
国台办:赖清德“新局”是台海危局 台外交部批粗暴介选
中国国台办发言人周三呼吁台湾民众“认清民进党‘台独’路线的危害性”,做出正确选择。台湾外交部和主要阵营候选人做出回应。
长平观察:台湾人必须相信习近平吗?
“就两岸关系而言,必须相信习近平”,马英九在台湾大选前夕接受德国之声采访发表的主张引起轩然大波。时事评论作家长平认为,马英九论述的基本假定并不成立,是典型的“责备受害者”理论。
中联部长刘建超会美高官 北京释放何讯息?
台湾举行大选几天前,中共中联部长刘建超访美,并与美国副国安顾问费纳谈到台海与南海议题,此举被认为是美中双方恢复沟通管道的努力之一。此前,刘建超在纽约出席美国智库活动,称“不相信任何形式的战狼外交”,并表示“中国无意重塑世界秩序”。
马英九:就两岸关系而言必须相信习近平
台湾大选在即,前总统马英九接受DW专访。去年才访中的马英九反復强调,他8年任内台海平静无波,现在的备战思维恐带来灾难。他也提到了两岸统一的条件就是和平跟民主,要由人民决定。
台湾前总统马英九专访
台湾大选在即,前总统马英九接受DW专访。去年才访中的马英九反復强调,他8年任内台海平静无波,现在的备战思维恐带来灾难。他也提到了两岸统一的条件就是和平跟民主,要由人民决定,并强调要试图说服北京,“以武力作为最后的手段,可能永远也得不到台湾。”
港移民踏足台湾选战场:“在台港人两面不讨好”
台湾一度是港人展开新生的热门目的地,但对于部分人来说事与愿违,“香港牌”热潮亦已退却。对比2020年台湾大选,移台港人对于这次选举及四年来的生活感受复杂和矛盾。成为台湾人没多久的前香港区议员徐百弟,选择亲自参选一场几乎“必输”的立委选举。
台湾大选之际金门与厦门建桥更引争议
在金门修建一座连接厦门的大桥?一些金门居民赞成,认为会推动经济增长;也有一些特别是年轻选民反对,认为这会逐渐侵蚀金门的政治自由。有人问说:要发展,难道就只有与大陆连结这一种选项?
德语媒体:北京为何如此热衷于"抓特务"
1月8日,中国国家安全部宣布破获了一起英国军情六处(MI6)在华从事间谍活动的案件。不过,同近年一系列抓获外国间谍的案件一样,这一次中国官方也未公布更多案情的细节和被捕间谍的下落。
北京攻台有哪些可能的场景?
本周六,台湾将举行总统大选,引起国际高度关注。北京一再强调,这将是在“战争与和平”之间做出选择的一场选举。关于这场假想“战争”会以何种方式出现,专家做出了推测。
前一页面
第10 页,共10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