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日本,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2004年4月5日根据德国汉堡的石油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03年美国以8.95亿吨的年消费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一石油消费国的地位,而中国则取代了日本成为老二。2003年日本的年石油消费量为2.52亿吨,排名世界第三。按比例来说,去年全球消费的石油总量中,美国占了四分之一,中国和日本分别占了7%左右。
排在第四位的是俄罗斯,以1.26亿吨占世界石油消费量的约3.5%。紧紧排在俄罗斯后面的是德国,其年石油消费量为1.25亿吨。去年,德国进口原油1.06亿吨,价值202亿欧元。对于欧元区来说,欧元的坚挺相对缓解了石油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压力。
2004年世界石油价格不会降
近来,德国各加油站的汽油价格继续飙升,目前每升超级等级的汽油价格已经达到1.16欧元,德国的开车人叫苦连天,真可谓“怨声载道”。普通消费者抱怨石油康采恩贪得无厌,而石油康采恩则把责任推给国家:“德国汽油价格在欧洲实际上是最低的,每公升只有32欧分,价格中的绝大部分是以石油税的形式被国家拿走了”。这便是德国石油行业协会给出的说法。
德国石油行业协会说,鹿特丹港的欧洲石油市场上,石油购进价格已经达到了每吨380美元的历史新高。连续四年来,鹿特丹港的石油价格都在年初的时节呈暴涨趋势,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石油采购商在驾车高峰季节到来之前到鹿特丹进行大采购,因为美国国内的炼油厂生产能力有限,已经不能满足美国国内的需要。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国内没有再建新的石油加工厂,而石油的需求量却翻了一番。
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已经达到了每桶34美元的历史纪录。尽管如此,欧佩克计划每日减少开采原油100万桶,将每日开采量降到2350万桶,因为欧佩克国家预计本年第二季度由于气候的关系石油需求量会出现季节性锐减。另外,工业国家的石油库存量下降和委内瑞拉的局势动荡也拉动了世界原油价格上涨。
德国石油行业协会的专家估计,石油价格上涨的压力在长期内也不会得到缓解。专家们认为,世界石油市场正处在转型时期,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经济的成长使得亚洲能源的需求大增,并在中期内会引起石油供应的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