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对香港问题提高声调=政治行动主义?
2004年3月4日广告
新苏黎世报认为,中国政府在香港问题上提高声调与星期五开始的全国人大会议有直接关联:
“一年前就任的中国国家和政府领导人将首次汇报他们的工作。对香港发出强硬声音可以视作是人大开会期间共产党高层在奉行行动主义。中国也严厉谴责了3月20日将与台湾总统选举同时进行的公投,使公投尚未开始就蒙上了阴影。北京宣布,将对公投采取激烈措施,甚至不惜采用战争行动。这些警告和美国对台北的告诫显然都没有收效,看来现在北京要把其失望情绪发泄到香港身上。”
新苏黎世报引用了新华社对香港“爱国者”的定义后指出,北京的指责直指隶属于香港民主阵营的民主力量:
“北京最为恼火的是,最近一些民主分子表态支持台湾居民争取自决和独立的权利。在北京领导人看来,这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但北京也知道,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和英国,对香港经济具有重大意义,也对涉及香港自治体制的国际舆论起着巨大影响,香港民主力量的声音在西方世界受到很大的关注。”
法兰克福评论报也报道了新华社对香港“不爱国”人士的批评。该报说,新华社文章使中国媒体反香港民主阵营的运动达到了高潮。该报接着写道:
“北京的共产党担心,随着香港的继续民主化,他们将失去对香港的控制。2003年7月,五十多万港人游行,反对北京准备通过的国安法。今年九月,香港立法会选举。按照现行的选举制度,立法会由选出的和任命的议员混合组成。今年选举后,民主政党有可能首次在立法会占有多数。
虽然民主政党是香港最得人心的政党,但北京至今拒绝与它们进行任何形式的合作,不许民主党派的人士入境中国大陆。如果民主党人在立法会中占有多数,北京将不得不给他们在北京的人大中保留一个席位。观察家认为,北京的压力有可能使更多的人转而倒向民主党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