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伊朗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古称波斯。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伊朗核协议还有救吗?
美伊核问题冲突继续激化。尽管过去数周冲突逐步升级,但解决相关问题的钥匙恐怕是在欧洲人手上,可是时间并不多了。
客座评论:波斯湾冲突的有限升级
《法兰克福汇报》评论员赫尔曼认为,即使确实是伊朗快艇拦截了英国油轮,德黑兰也无意挑起战争。
升级铀浓缩 伊朗突破核协议规定上限
在美国退出核协议之后,其它签约国面对美国的制裁应对乏力。从周日起,伊朗将浓缩铀丰度提升到协议规定上限之上。此前鲁哈尼还寄希望于欧洲各方能够促成谈判,但是现在显然已经失去耐心。
反伊朗联盟:哪些国家会响应?
围绕不断升级的与伊朗冲突,美国目前正着力打造反德黑兰政权全球联盟。然而,不会有多少国家真愿意响应华盛顿的号召。
七张图看一周大事
特朗普金正恩第三次会面;美中峰会释放缓和信号,华为或被解禁;美伊对峙持续;德国总理健康引担忧;G20峰会闭幕,气候保护写进联合声明……为您回顾一周要闻。
G20峰会的5大热门话题
20国领导人已陆续抵达日本大阪G20峰会,各种非正式的会面已经展开。令人瞩目的话题从全球贸易到地缘政治和脱欧,连续不断。精彩的不只是会场上的正式讨论,而是场边各国对争议话题讨价还价后的决定。
德国对伊朗贸易一落千丈
2019年1至4月,德国与伊朗的贸易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8%,减少到5.29亿欧元,美国的制裁威胁是导致德国与伊朗之间的贸易额大幅下降的原因。
伊朗:不与恐吓者对话
鉴于美国与伊朗之间的纠纷,联合国安理会呼吁冲突各方开展“对话”。伊朗则坚持称与华盛顿对话"目前没有合适的氛围"。
蓬佩奥访沙特、阿联酋 为伊朗问题寻找联盟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出人意料地访问沙特和阿联酋,旨在确保两国在伊朗问题上与美国 “保持战略同盟”。此前,伊朗击落一架美军无人机后,紧张形势加剧。
媒体称特朗普曾批准军事打击伊朗
据美媒报道,特朗普曾批准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以报复此前伊朗击落美国无人机,但事到临头,这位美国总统又撤销了这一决定。
伊朗声称击落美国“全球鹰”无人机
海湾地区紧张局势加剧:伊朗革命卫队宣布击落一架美国无人机。美方则表示,伊朗领空内没有无人机。而在此前,德国总理默克尔称,有“强烈迹象”显示,伊朗方面袭击了霍尔木兹海峡的两艘油轮。
美国向中东增兵 中国警告勿打开"潘多拉盒子"
华盛顿向德黑兰加大施压:上周四发生据称是油轮遭袭击事件后,美国指责伊朗对此负责,并于公布了新的照片作为证据。紧张局势是否会发生激化?
评论:波斯湾战争不会有赢家
两艘油轮在霍尔木兹海峡遭到袭击后,美国将责任推给伊朗。华盛顿的指控究竟有多可信? 袭击的背后是否隐藏着其他的力量? 本台记者索利希就此发表了评论。
海湾局势升级 重要的参与方是谁?
随着两艘油轮遇袭,海湾紧张局势加剧,并有可能发生军事冲突。该地区的严峻局势与多个冲突有关。以下介绍若干最重要参与方。
“是伊朗干的!”
美英两国确信,伊朗是阿曼海湾油轮受攻击事件的幕后黑手。其它国家持狐疑态度。而德黑兰则称是美国在搅混水。
美国指控伊朗对油轮遭袭事件负责
本周在阿曼湾发生的油轮遭袭事件令外界对地区安全和国际能源供应感到担忧。美国方面指责伊朗对袭击事件负责,而伊朗外长则坚决否认。
美国第五舰队:阿曼湾两艘油轮遭袭
在阿曼湾,两艘油轮可能遭到袭击。据称至少有一艘船起火燃烧。
德外长赴伊朗斡旋 核协议还有救?
德国外长马斯访问伊朗,为挽救2015年核协议寻求“建设性途径”。
美伊紧张:德国外长寻求出路
若伊朗也与美国一样退出核协议,那么德国和其它国家便麻烦了。那时只能重返美国的制裁政策。德国外长此行能否力挽狂澜?
德黑兰:美国向中东增兵“威胁世界和平”
无论是特朗普还是五角大楼都强调,美国无意与伊朗发生军事冲突。但华盛顿最新的增兵行动还是引起了德黑兰的强硬回应。
民调:多数美国人相信同伊朗必有一战
路透社和易索普举行的一项民调显示,半数以上美国人相信“今后几年内”,美国会同伊朗发生战争。不足40%的受访者认同特朗普总统处理危机的方式。
特朗普威胁“正式终结”伊朗
华盛顿同德黑兰之间的对立令海湾局势异常紧张。而在此背景下,美国总统特朗普又向伊朗发出前所未有的强硬警告。
贸易谈判陷僵局 中方向美连发警告
中美贸易谈判陷入僵局之际,中国采取了更为激进的语态向美国公布了继续谈判的先决条件。虽然举行下一轮谈判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还未确定。但中国官方已经向美国发出“不要走得太远了”的警告。
德语媒体:美国为贸易战下一轮准备弹药
中美贸易战仍无缓解迹象,美国公布了剩余三千亿美元中国产品的征税清单。与此同时,美国对伊禁运令全面生效,中国如何回应也引起关注。
局势吃紧?美国从伊拉克撤出部分外交人员
随着与伊朗紧张关系加剧,美国提高了在伊拉克驻军的警戒级别,并减少驻该国的外交人员数量。德国国防部也宣布,将暂停在伊培训使命。
波斯湾冲突升高 欧盟愿保留伊朗核协议
伊朗宣布部分退出伊核协议、美国进而宣布进一步扩大制裁之后,波斯湾海域局势骤然紧张。欧盟表达他们的一贯立场,就是“继续支持伊朗核协议”。
美伊激烈对峙 华盛顿在中东部署战舰飞弹
五角大楼表示,鉴于伊朗发动袭击的威胁增加,美国将加强对中东的军事部署。德黑兰方面则表示,“美国不可靠”,不会与华盛顿进行谈判,并会部分退出核协议。
专访:美伊“军事冲突危险增加”
美伊关系再度趋紧。德国安全问题专家迈尔(Oliver Meier)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强调指出,欧洲应向美国表明:不会无保留支持对抗路线。
特朗普扩大经济制裁 伊朗盼欧盟解套
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布一个行政命令,对伊朗进行新一轮的经济制裁。 这个行政命令禁止任何公司或个人购买、销售、运送或营销来自伊朗的金属原物料。 违反规定者将受到美国制裁。
美国“退群”周年 伊朗宣布部分退出核协议
美国退出核协议一年之后,德黑兰也表示不再会履行协议中规定的全部义务。不过,伊朗这一决定的详细内容,目前尚不清楚。
伊朗动作频繁 蓬佩奥突访伊拉克
在伊朗动作频繁之际,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临时取消和德国总理默克尔见面的行程,拜访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他说,他有义务确保该区域的安全。
警告伊朗 美军排兵布阵中东
一艘美国航母和轰炸机编队将驻扎中东地区。美国国安顾问博尔顿强调,这一行动并非是对伊朗宣战,而是示警。
朝鲜试水外交新角色?
继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也向另外两个伙伴抛出橄榄枝。朝鲜、俄罗斯和伊朗因为共同利益正积极接触。
评论:新闻自由三建议
今天,5月3日,我们庆祝新闻自由日。德国之声主编Ines Pohl指出,其实,我们并无庆祝理由。如何持续性强化新闻自由,她提出3个建议。
伊朗考虑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本周日,伊朗外长对该国官方媒体表示,面对美国加大制裁力度,德黑兰正在考虑许多回应措施,其中就包括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目前,全球只有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南苏丹未签署该条约,朝鲜则是唯一的签署后又退出的国家。
普京:中国兄弟你莫怕 缺油时候还有我
鉴于美国宣布对伊朗原油购买国的制裁豁免期即将结束,国际原油市场正陷入担忧。在油价不断上涨、供应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正在北京的普京给习近平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美国制裁豁免令到期会对中国产生怎样影响?
特朗普政府已表示将不再给予伊朗石油的一些主要进口商制裁豁免。这一决定对中国和其他主要利益相关者会有哪些影响?
美国将彻底封杀伊朗石油出口
围绕与伊朗的核争端,美国决意不久后让伊朗的石油出口彻底瘫痪。北京对此向美国提出批评。对于中国而言,伊朗是一个重要的原油来源国。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近日明显上扬。
伊朗总统称美国是"国际恐怖主义元凶"
在美国决定将伊朗革命卫队列入"恐怖主义组织"名单后,伊朗总统鲁哈尼反称美国是真正的"国际恐怖主义元凶"。
美拟扩大伊朗制裁 石油买主恐遭殃
去年五月,特朗普大动作退出伊朗核协议,引发国际哗然。当时多个国家纷纷向美国寻求豁免,以便继续从伊朗进口石油。如今,一年过去,美国又往事重提,另添新意。
伊朗咖啡馆每月亏损,为何还要继续营业?
这家德黑兰每月亏损,却坚持营业。为了店里40多名“特殊员工“,店主宁肯贴钱也要坚持下去。
波斯新年:缤纷色彩迎新春
波斯新年“诺鲁兹节”(Nowruz)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节日之一。人们用歌舞欢庆这个日子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这一天也意味着新的希望和和平。
伊朗人权律师被判多年监禁及148记鞭刑
享有国际声誉的伊朗人权女律师索托德被伊朗法庭重判,他的丈夫发布消息称,索托德刑期总合高达38年,此外还要受148记鞭刑。
伊朗总统高调出访伊拉克
伊朗总统高调出访伊拉克,旨在加强双边的贸易往来。此行也显示出,即便美国实施对德黑兰的“最大压力”政策,伊朗仍可以用地区选项予以应对。
德总统为向德黑兰发贺电作辩护
联邦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因在伊朗伊斯兰革命纪念日发去贺电,受到在德犹太人组织的批评。
伊朗取消德甲转播 原因:裁判是女性
伊朗电视台因裁判为女性而取消一场例行的德甲实况转播。按照伊朗的审查标准,像足球球衣这样“露肉”太多的装束,女性不能在公众场合穿着。
前特工被指向伊朗出卖机密 美起诉双面间谍
一名美国前反间谍活动特工被起诉向伊朗出卖国家机密。美国官员谴责她的行为是对国家安全、军队和美国人民的背叛。
伊斯兰革命纪念日 伊朗以色列隔空叫板
伊朗庆祝该国伊斯兰革命40周年之际,也不忘威胁要军事攻击以色列。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立即对此做出了明确、强硬的回应。
德黑兰往事:四十年前的那一场革命
伊朗革命不但改变了这个中东重要国家的政治走向,也对地区政治乃至国际局势产生重要影响。
40年前的伊朗伊斯兰革命
40年前,霍梅尼以及支持者夺取了伊朗政权。这名政教合一的领袖巧妙利用人民反对巴列维国王的情绪,建立并巩固了延续至今的伊朗国家体系。
前一页面
第9 页,共4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