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驻德最高外交官的命运
2003年4月20日萨达姆政权驻德国的最高外交官穆阿加德.候赛因象以往一样舒适地坐在他的座位上。他背后墙上残留的钉子表明,这里曾经是悬挂萨达姆标准像的地方。这个位置显然在期待着新人。
几天前,候赛因作为伊拉克驻德国最高外交官,还是记者们最喜欢拜访的对象。当美英联军正在向巴格达挺进时,他坚定地相信联军必败。对伊拉克海外流亡人士们说的那些话,他一概斥之为谎言。坚不承认萨达姆政权对伊拉克人施加酷刑。
而现在他的立场转了180度。战争一结束,他就宣布,几十年来他真正的观念一直隐藏在心底深处。他说,他坚决支持他的同事把萨达姆像从墙上请下来销毁。他表示:“我终于可以自由地说话了。”
候赛因称,他知道在伊拉克施行酷刑和迫害已有几十年之久,但他无能为力,“人民早就不要萨达姆了,”用他的话说,是伊拉克人民推翻了萨达姆,而不是美国。
候赛因已经当了34年外交官,在萨达姆政权的一些重要大使馆任过职,其中包括一些阿拉伯国家,甚至包括伦敦。
现在,候赛因是一个没有领导,没有指示的外交官。他的家人生活在约旦阿曼,只有一个儿子在巴格达念书。现在,他象许多其他伊拉克人一样,在不知未来的空间里生活。据他说,大使馆的钱还够用一、二个月。
对德国政府来说,候赛因仍然是伊拉克在德国的最高代表。按国际惯例,一国政府倒台并不导致两国关系的结束。虽然从第一次海湾战争以来,德国与伊拉克的关系下降到了代办级。但这个代办仍然享有大使的待遇。
本次伊拉克战争开始前,伊拉克驻德国的四名外交官由于间谍嫌疑被德国政府驱逐出境。但候赛因没有涉嫌,因而得以留下。
直到伊拉克将来的新政府决定留用他还是撤走他之前,他决定留在柏林按自己的想法来搞外交。他说,他不是害怕回去后会受到新政府的迫害,而是为伊拉克人民服务,“我只是一名外交官。在萨达姆之前我就是,现在也还是。”
候赛因不断地重申他对他的人民,对德国,对工作的热爱,而只字不提他有什么罪或错。他说,伊拉克应该“按德国的榜样”来建设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