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习近平
2013年起,习近平任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长平观察:为什么习近平不对特朗普“舔屁股”?
长平
中美两国关税战升级,但同时又“眉来眼去”。时事评论作家长平就此对国际局势进行了分析。
德语媒体:特朗普败局已定
媒体看中国
美国总统特朗普几乎每天都会发布新的对华关税政策,中国也丝毫没有示弱,不断发布“以牙还牙”的反制措施。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正在不断升级。《日报》认为,习近平比特朗普更聪明。《商报》则指出,关税已经让中国产品失去竞争力。
西班牙首相访华晤习近平 促中欧经贸合作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于周五访问中国,这是他两年内第三次访华。在美国混乱的关税政策引发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背景下,西班牙政府正寻求吸引来自中国的投资。
媒体:解放军二把手被免职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共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的何卫东因涉嫌贪腐已被免去职务。何卫东被认为与习近平关系密切。但今年3月两会后多日未公开露面,引发外界猜测。
中欧领导人7月在华举行峰会
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Antonio Costa)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将在7月底前往北京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会面,举行中欧峰会。
客座评论:乌克兰曝光俘虏中国兵透露出怎样的讯息
张俊华
数百个中国人在帮普京当炮灰,此举并非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的原意,所以他们也希望中国政府解救。但中方否认了该事实的存在,实际上就是抛弃了他们。而且官方也给自己抹了黑。
暂停关税后特朗普将贸易战火聚焦中国,习近平会打电话吗?
特朗普宣布对高额关税按下暂停键,全球股市应声上涨,但唯独对华关税不降反至145%。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美国商务部长表示“两国领导人可电话沟通共同解决”,但专家认为目前时机尚不成熟。
德语媒体:贸易战已经爆发
媒体看中国
过去几天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几乎每天都会就其关税政策发布最新指令。中国方面刚刚宣布要对美方的霸凌行为“奉陪到底”,而特朗普就立即将对华关税提升到了125%。
德语媒体:特朗普的关税将盟友推入中国怀抱
媒体看中国
特朗普最新发布的关税计划中,东南亚国家也未能幸免。这些关税是否会损害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信誉,进而间接助力中国在该地区的经济与战略布局呢?
德语媒体:习近平的危险游戏
中美两国间“以牙还牙”的关税之争进入新的一轮。 周一晚间,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出威胁称,如果中国在4月8日前不叫停其反制性关税,美方将再加征50%的附加关税,并中断与中国政府的相关谈判。那么,这一次中国将会如何回应呢?
客座评论:北京改变了对特朗普政府的反应模式
邓聿文
本文作者认为,北京正面迎击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很可能是以战促谈。如果双方接下来就关税问题谈判,可以合理推测,北京也会持强硬立场,不会退让,至少不会作大的退让。
长平观察:特朗普抄了习近平哪些作业?
长平
特朗普在接受NBC新闻采访时表示,他“不是在开玩笑”,而是在认真考虑寻求第三任期。时事评论作家长平比较了特朗普与习近平在攫取权力方面的共同点。
各国媒体如何看特朗普的“对等关税”
媒体看中国
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了他的“对等关税”计划,涉及美国几乎所有的贸易伙伴。特朗普称这一关税计划将使美国“重新变得富有”,不过,各大媒体的反应显然没有这么乐观。
德语媒体:错乱颠倒的世界
媒体看中国
俄罗斯发动侵乌战争后,美国同俄罗斯的关系一度降至冰点。不过,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后,尽管俄乌战争并无任何缓和迹象,但美俄关系却正在快速升温。在此背景下,中国外长本周的莫斯科之行也就尤为引人注目。
德语媒体:习近平——自由贸易的捍卫者?
媒体看中国
本周三,美国总统特朗普有可能会宣布新一轮针对中国产品的新关税,此前,对中国产品的关税就已被提升了10%。而在竞选期间,特朗普甚至表示,他上台后,可能会对中国征收60%的关税。
德语媒体:观望中的北京
媒体看中国
1月20日上台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在快速撼动现有国际秩序,他疏远传统盟友、叫停对外援助,同时开始对几乎所有贸易伙伴征收高额关税。面对这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北京又会如何应对呢?
客座评论:稳住外资还得靠市场
邓聿文
习近平近期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被外界解读为北京进一步稳外资的信号。政治评论员邓聿文认为,最终能够稳住外资的还是中国市场的活力和当局提振消费的成效,否则外企不会冒着地缘政治风险而投资中国。
墙外文摘:习近平反腐,其实是在制造腐败
墙外文摘
政治学者裴敏欣认为,中共的反腐运动违背专业知识。习近平对经济的干预越来越多,对民间团体的打压、言论的管控越来越严。出现越反越腐的现象,一点都不奇怪。
客座评论: “长和”交易告终的两种可能结局
张俊华
长和公司的巴拿马港口的交易,是中美双方抢夺海运控制权的表现。旅德华人政治学者张俊华认为,李嘉诚很可能被迫屈服于政治。而中美之间的博弈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演愈烈。
长平观察:欧洲制裁俄罗斯别忘了中国的角色
长平
欧洲领导人本周在巴黎举行会议后强调继续制裁俄罗斯。时事评论作家长平提醒道,中国政府在俄罗斯侵略乌克兰战争中的作用,不能淡出人们的视线。
中国外长王毅下周访俄 深化双边合作并探讨乌克兰战局
中国外长王毅下周将访问俄罗斯,将与俄方就包括乌克兰战争解决方案在内的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会谈。正在北京访问的法国外交部长巴罗对中国外长王毅表示,中国应该“在说服俄罗斯拿出认真且有诚意的谈判方案方面可以发挥作用”。
习近平会见全球大企业CEO 再展魅力攻势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周五在北京会见参加发展高层论坛的数十位全球大公司高管。在国际贸易环境恶化、中国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习近平再次鼓励外商在中国投资。
向外资示好?中国释放五名美企员工
中国当局释放了一家美国企业尽职调查公司的所有被拘留员工,这些员工是两年前在北京被捕的。分析人士指出,此举似乎是外国对华投资大幅下降之际,北京向外国企业释放出的友善信号。
德语媒体:“美国低估了中国的科技创新力”
媒体看中国
瑞士《新苏黎世报》的客座评论认为,中国正在高科技领域奋起直追,而美国则严重低估了中国的创新能力。德国《商报》则关注到了北京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客座评论:司马南、李嘉诚、习近平,三个男人一台戏
邓聿文
最近围绕司马南和李嘉诚分别发生的两条新闻,虽然彼此之间并无直接关联,但却从某种程度体现习近平对于中国民企的态度和认知。
墙外文摘:DeepSeek对全球自由构成威胁
墙外文摘
有评论认为,DeepSeek 和类似的 AI 工具将使监控技术更加智能和廉价。这不仅可能延长中共的统治时间,也可能加速中国 AI 监控系统的国际扩张——对全球自由构成威胁。
客座评论:习近平对民企的爱与恨
张俊华
党媒说习近平一贯支持民企,那是言过其实。但习近平对民企确实既有爱又有恨,这直接跟他所处的地位以及他对社会主义的认知有关。当然,这里还带有某种机会主义的色彩。
巴拿马港口业务出售惹恼北京 TikTok交易或增变数
分析人士表示,北京对香港企业“长江和记”出售港口业务提出的尖锐批评,预示着中国政府今后将加大对美国买家收购中国企业资产的政治审查力度。
习近平或在中国发展论坛之后会见外企CEO
一年一度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将于3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有消息人士透露,今年与会的欧洲企业首席执行官的比例增加。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可能在会议后几天会见一批外国企业首席执行官。
墙外文摘:马斯克的T恤衫和西装都救不了特斯拉?
墙外文摘
马斯克穿着T恤衫、戴着棒球帽现身白宫。当年他去中南海见中国领导人时则穿着西装。 不过,两个大国的高层领导人的“带货”,都未能阻止特斯拉销量大跌。
习近平拒绝欧盟峰会邀请 中欧关系再添变数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拒绝出席欧盟邀请的中欧建交50周年峰会,改派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这一决定凸显了中欧关系因乌克兰战争、贸易摩擦等问题日益紧张的现状。
德语媒体:“美国优先”与中国的“强国梦”
媒体看中国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人大会议上,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提出的高科技发展战略又一次获得人大代表们的一致通过。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对促进经济增长几乎毫无功效,其目标是要让国家摆脱对西方的依赖。因为习近平坚信,落后就会挨打。
客座评论:“赵乐际事件”何以被民间放大解读
邓聿文
中国两会已经结束,本次两会称得上中规中矩、波澜不惊。但在两会的最后两天,中共第三号人物、全国人大委员长赵乐际却连接缺席政协闭幕式以及本应由他做总结的人大闭幕式,算是一个意外插曲,一时间引起舆论的关注和猜想。
德语媒体:“中国加几”才安全?
《法兰克福汇报》写道,特朗普的关税可能波及任何一个国家,以至于实行“中国加一”战略的企业开始考虑,究竟“中国加几”才足以去风险?《商报》评论说,中国出口受压,出路只有一条:推动内需。但这样做是有风险的,即便是集权国家也没办法强迫老百姓消费。
客座评论:2025中国两会,垃圾时间还是政策创新?
张俊华
每年一次的中国两会日前结束,对此今年两会的评论褒贬不一。旅德华人政治学者张俊华认为,说目前中国政治进入“垃圾时间”,远比说中国经济进入“垃圾时间”更确切一些。
中国人大会议闭幕 人大委员长因病缺席
本周二(3月11日)下午,中国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鸿忠主持会议并宣布,全国人大委员长赵乐际因呼吸道感染请假。这是数十年来中国人大委员长首次缺席人大闭幕会。
媒体:美中计划让特朗普及习近平在6月会晤
美中贸易紧张关系未解,美国媒体引述消息人士报道,美中正在商讨让特朗普及习近平在今年6月于美国会面;同时也有中方知情人士称,特朗普可能会在今年4月率先访华。
客座评论:经济和安全,习近平和李强更看重哪个?
邓聿文
从今次中国两会看,对发展经济可用得上“拼”字来形容。这本没有什么太奇怪的,因为经济没有起色,很多问题都难解决。然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也让当局担忧对国内安全尤其政治安全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干扰到对大力发展经济的定力。不过,从李强所作的政府工
澳大利亚前总理:特朗普对盟友的态度会为中国提供机会
澳大利亚前总理特恩布尔说,习近平会力求成为特朗普的反面:特朗普混乱无序,习近平会始终如一;特朗普粗鲁无礼,习近平会彬彬有礼;特朗普反复无常,习近平会坚持如故。
墙外文摘:“如果有必要,藏人的斗争将持续到我身后”——达赖喇嘛将发布新书
墙外文摘
达赖喇嘛在发布新书《为无声者发声》前撰文称,如果有必要,藏人的斗争将持续到他身后;“尤其是西藏境内藏人的不屈精神和坚韧意志,一直是我最大的鼓舞和希望”。
德语媒体:中国经济疲软的根源在哪?
媒体看中国
正在召开的中国人大会议,将经济议题列为了重点。《新苏黎世报》刊评指出,中国经济当前的疲软,主要因归咎于习近平前几年的政策失误,而其补救措施不可能完全见效。《法兰克福汇报》认为,彻底解决中国经济结构性问题的方法还是在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中国两会:李强工作报告著重强化内需
相较于去年,中国总理李强这次的工作报告更强调“消费”、“科技”、“人工智能”等关键词。谈到两岸,除了中国官方一贯的“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等说法,李强额外提到了“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的叙述。
美国对俄乌态度大变 让印太盟友转向中国?
特朗普上任后,在外交上强调以美国利益为主,让美国在全球的盟友担心,美国对其安全承诺会不会也受影响。与此同时,中国则是计画在外交方面投入更多资源。亚洲国家会怎么回应?
客座评论:特朗普“联俄”就肯定能“制共”吗?
张俊华
面对特朗普最近抛弃美国的西方盟友、轻易地向普京让步以及蔑视乌克兰的言行,不少人为此辩护,认为是他现在的“联俄”是为了更有效地“制共”,即对付中国。旅德华人政治学者张俊华认为,这两者之间根本不存在内在逻辑,今天的特朗普也不是当年的尼克松。
墙外文摘:特朗普说“习近平主席很聪明”,他是认真的吗?
墙外文摘
有评论认为,特朗普对中国问题的看法,可能与主流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共识截然不同,尤其是在如何与习近平打交道的问题上。一年之后,中美关系的发展将会让人们大吃一惊。
墙外文摘:马斯克送给中共的礼物,胡锡进表示赞赏
墙外文摘
有文章指出,美国政府关闭USAID及冻结NED资金,将让中国政府坐收渔利。不仅长期被中共视为眼中钉的公民社会组织陷入困境,而且趁机填补空白的中国援助方式,可能会对受援国的治理体系产生腐蚀性影响。
墙外文摘:国务院网站改版 美国支持台湾独立了吗?
墙外文摘
美国国务院网站删除“我国不支持台湾独立”陈述。有文章指出,此次网站更动的部分还包括对中关系,也可认知为是美国不再接受习近平治下中国对台湾议题所划下的“红线”。
墙外文摘:哪吒新形象 异性恋霸权的无限扩张
墙外文摘
有评论指出,中国的哪吒形象自诞生以来,历经数次变迁,从力图挣脱伦理道德约束的狂悖顽童,在短暂轻微的西化之后,再次回归更为深广的文化传统。取材于同一文本,并在形象演进上与哪吒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电影《封神》,在改编上与《魔童闹海》呈现出惊人的一
中美贸易战升级,美国农民能否扛得住?
特朗普宣布将于周二对中国商品再次加征额外10%的关税,中国官媒称,对美国农产品加征关税大概率会被列入中国反制措施。特朗普关税政策是否“将适得其反”?
与西方对抗?特朗普意欲何为
美国总统特朗普向俄罗斯抛出橄榄枝,却对欧盟和乌克兰冷嘲热讽。这为美国未来的外交政策走向发出了怎样的信号?
前一页面
第4 页,共8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