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中国
中国,为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政权的统称。现今在国际的行使“中国”主权的政权,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德语媒体:“硅盾”还能保障台湾安全吗?
媒体看中国
《法兰克福汇报》发表评论称,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高关税措施以及推动高科技企业回流美国的政策,不仅对台湾的芯片产业构成了威胁,同时也有可能会削弱台湾的“硅盾”,即芯片产业带来的地缘安全保障。
中国对欧直接投资多年来首次反弹
一份报告显示,中国2024年对欧盟和英国的直接投资自2016年以来首次增长,同比增长47%。不过对于这种增长能否持续,存在一些质疑。
台湾女性备战:避难包里该不该放保险套?
随著台海局势升温,女性如何应对战时性暴力风险,成为台湾社群平台上的热门讨论话题。台湾民防组织黑熊学院针对女性如何避难、准备紧急避难包,举办了讲座与工作坊,但其中一项建议:在避难包中放入保险套,引发争议。DW访问该组织共同创办人及相关培训专家,他们怎么看?
德国主教会议呼吁为中国信徒祈祷
每年5月24日,天主教会在世界范围内为中国的教会祈祷。今年,德国主教会议呼吁为“在压迫中仍满怀盼望的中国信徒”祷告,称其“勇气和创造力是值得钦佩的”。
中俄计划在月球修建核电站
按照计划,这座核反应堆在2035年落成之后,将为月球国际科研站项目提供能源,以支持对月球南极的研究和探索。
德语媒体:迅速崛起的中国军火工业
媒体看中国
《新苏黎世报》认为中国军火的价格相对低廉、不提政治附带条件,而且无需给出用途说明,使其在一些政治复杂或财力有限的国家中越来越具有吸引力。《法兰克福汇报》则关注了中国政府新近推出的公务接待中的全面“禁酒令”及其对中国职场酒文化的挑战。
全球首家国际调解院将在香港开张
中国官媒报道,全球首家国际调解院下周在香港举行签署仪式,中国最高外交官王毅将会前往出席。
客座评论:印巴空战是否会增强北京武统台湾的信心
邓聿文
政治评论员邓聿文认为,最近印巴空战中国出口武器的首次战场胜利,是否会极大增强北京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对台动武的可能性,这是外界在目前两岸紧张态势下评估北京的对台战略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中国会成为武器出口大国吗?
近期的印巴冲突中,中国制武器引起了关注。中国是巴基斯坦最大的武器供应国,也是全球排名第四的军火出口国。尽管北京对扩大武器出口有雄心,但专家并不乐观。
德语媒体:原材料 - 北京的王牌
媒体看中国
《法兰克福汇报》评论认为,随着中美关税之争暂时“休战”,中国也部分恢复了稀土出口,但中国此前叫停稀土出口这一事实本身,就已足以让西方警醒。《新苏黎世报》则回顾了香港首富李嘉诚同北京之间的恩恩怨怨。
中国工厂产出超预期 贸易战阴影下增长显韧性
尽管与美国的贸易战仍在持续,中国4月工业生产仍录得超出预期的增长;但国内消费与房地产市场依然疲弱,制约经济反弹势头。
墙外文摘:让自由亚洲电台消失正中习近平下怀
墙外文摘
自由亚洲电台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方贝指出,在美国放弃在中国提供自由、未经审查的新闻的同时,中国政府继续加强其全球虚假信息传播行动。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让自由亚洲电台完全消失,正中习近平下怀。
澳大利亚企业宣布成为中国外首家重稀土商业化生产商
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宣布在马来西亚生产出氧化镝,标志着全球首次有企业在中国之外实现重稀土的商业化分离生产,打破了中国长期主导的格局。
印度能否帮助苹果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苹果公司长期严重依赖中国工厂生产其产品。现在,这家科技巨头计划在印度大幅提高产量。
“休战”90天 中国对美出口商谨慎乐观
中美代表就暂停执行“对等关税”九十天达成协议,这对于过去一个月来对美业务几乎停滞的中国出口商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对大多数商家来说,现在毕竟只是暂时“休战”,未来的不确定性仍挥之不去。
欧盟:暂不重启中欧投资协定、维持对华制裁
4月底,中国解除了对多名欧洲议会议员及其人权小组委员会的制裁,引发外界猜测北京方面希望重启双边投资协议谈判。不过欧盟驻华代表团日前驳斥了这一猜测。此外,欧洲议会也表示,暂不会解除对中国方面的制裁,这一说法明显不同于北京宣称的“同步取消”。
又有老虎落马?广西自治区政府主席被查
5月16日,中共中央纪委发布消息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主席蓝天立因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中国国家反腐机构的调查。
德语媒体:“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
媒体看中国
《法兰克福汇报》指出,中美关税之争刚刚宣布“休战”,北京就发布了国家安全白皮书,也许这只是时间上的巧合,但白皮书发出的信息却非常明确:在北京看来,中国同美国以及西方阵营的对抗态势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曼谷大楼坍塌事故:泰国建筑大亨自首 中国高管被指控
泰国法院本周四对涉国家审计署在建大楼坍塌事故的17人签发逮捕令,其中包括工程师、项目管理和建筑承包商高管。据美联社报道,本周五被指控的17人中包括中铁十局泰国分公司董事张传令。
澳大利亚与印尼承诺加强合作 对中俄看法仍存分歧
国防专家指出,澳大利亚与印尼的关系“十多年来避免了严重危机,其合作持续地逐步推进,比以前更为稳定”,但是两国在对中国和俄罗斯的看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中国将对南美五国实行免签
从6月1日起中国将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五国实行为期一年的单方面免签政策。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巴西、秘鲁、智利等拉美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
在中国关押六年 杨恒均致信澳大利亚总理盼返国治疗
澳籍华裔作家杨恒均自2019年被关押在中国至今;由于他过去曾向家人透露自己虚弱且病重,他的健康状况引起外界担忧。近日,杨恒均在狱中致函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盼澳方能协助他返回澳大利亚接受治疗。
德国新总理:将坚决敦促中国为解决乌克兰问题做出贡献
德国新任总理梅尔茨于本周三首次在联邦议院发表政府声明,明确将继续对乌克兰的支持,批评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指责前任政府在移民问题上的失控,并强调与中国既是德国的制度性竞争对手,也是经济领域重要合作伙伴。
印度封锁中国、土耳其国家媒体X平台账户
印度封锁了属于中国和土耳其国家媒体的X平台账户。此举正值印巴上周军事冲突中,印度声称外国媒体传递假信息之际。
哥伦比亚加入“一带一路”
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巴西、秘鲁、智利等拉丁美洲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而该地区已有三分之二的国家签署了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
专访:中国抗过首轮关税 会再签“购买协议”吗?
美中达成大幅调降关税的协议,让经济界担心的最糟糕的情况暂时没有发生。美中接下来面对怎样的问题?就此德国之声专访德国法兰克福金融管理学院教授、曾长年在中国任教的经济学家勒谢尔(Horst Löchel)。
美下调中国“小包裹”关税至54% 保留每件100美元固定费用
白宫周一发布行政命令,自5月14日起,美国将对来自中国的低价值商品关税从120%下调至54%,并继续保留每件100美元的固定费用。
消息人士:中国解除波音飞机接收禁令
在中美双方达成关税“休战”协议、同意在未来90天大幅降低关税后,消息人士称,中国已解除禁止国内航空公司接收波音新飞机的禁令,为波音公司重返中国市场铺平道路。
中美互降关税下一步?特朗普称本週可能与习近平对话
随著中美大幅削减关税,分析指市场虽然乐见其成,但也存在不确定性,且最终可能美国经济仍可能受到伤害。与此同时,特朗普透露,他有可能会在本週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话。
应议员邀请,蔡英文将于本周访问英国
蔡英文办公室在声明中说,她将于本周应“英国议会友人”邀请访问英国。这一行程正值伦敦努力改善与北京的关系之际。
客座评论:从“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到“矽盾”的认知陷阱
邓聿文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成为热议话题。然而随着特朗普重掌白宫,这样的说法逐渐销声匿迹。政治评论员邓聿文认为,对于北京的武力攻台威胁,台湾社会需要的不再是朗朗上口的比喻,而是更现实的战略定位与风险预判。
客座评论:白烟与钟声——良十四世的改革与挑战
吕恒君
5月8日,美国籍枢机罗伯特·普雷沃斯特被选为罗马天主教会新任教宗,封号为良十四世。华裔德籍汉学家吕恒君从德国天主教会启动的改革进程“共议之路”与《梵中主教任命临时协议》两个敏感议题出发,分析良十四世即将面对的核心挑战。
墙外文摘:中国人权倡导者鼓励美国人“加油”
墙外文摘
中国人权研究者和倡导者王亚秋鼓励对反抗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人说,展示勇气不只是一种道德力量,更是反击逐渐加剧的威权主义的有效策略。“加油!不要放弃!”
特朗普能否阻止伊朗向中国出口石油?
中国是伊朗最稳妥的石油买家,而石油出口是伊朗经济的一个重要命脉,美国虽然不断施压,试图削减伊朗的石油出口,但想切断这条生命线却显得愈发力不从心。
印巴同意停火 特朗普称美斡旋成功
周六,印巴两个拥有核武器的邻国在冲突急剧升级之后,就停火达成了协议。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宣布了这一消息,并向两国表示“祝贺”。美国国务卿卢比奥表示,印巴双方将在中立地点就一系列问题开启谈判。
通缩与关税:中国经济承压加剧
中国消费者价格持续下跌。虽然购物者可能会因此感到高兴,但中国政府却希望看到相反的趋势,因为这种发展对经济构成潜在威胁。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战升级带来外部冲击,经济前景愈发复杂。
客座评论:习近平参加莫斯科胜利日告诉了我们什么?
张俊华
从俄罗斯和西方那里两头吃,是当今中国外交坚守的原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习近平如此做的难度越来越大。而这次他参加莫斯科的胜利日仪式,显然在表明他更向普京倾斜。
客座评论:中国在焦虑什么?
沈凌
经济学家沈凌认为,中国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早就超越了欧美且产业链完备,是时候推广人民币国际化,而不是继续瞄准出口换美元,从而助美支持美元信用。
中国歼-10参与印巴冲突? 美官员:击落两架印度战机
随着印巴紧张局势升级,巴基斯坦疑似使用中国产武器击落印度战机后,中国军工股票大涨。两名美国官员周四也向路透社表示,巴基斯坦使用的是中国战机“歼-10”,击落至少两架印度战机。
德语媒体:中国为何“不跪”
媒体看中国
《新苏黎世报》发表评论认为,早在特朗普的第一个总统任期内,中国就已开始对贸易战进行准备,这给了习近平“奉陪到底”的底气。奔驰、大众和宝马等三大德国车企在华营销业绩均直线下滑,《商报》疾呼,绝不能让这种局面持续下去。
客座评论:教宗方济各的“慈悲外交”与中国遗产
吕恒君
在方济各教宗的众多遗产之中,最富争议者莫过于《梵中主教任命临时协议》的签署。新任教宗如何处理这一敏感议题,势必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教宗方济各:一位保守的改革者
在他十二年的梵蒂冈教宗职位上,方济各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支持难民和无家可归者,并为环境和气候保护而奋斗。但他的内部改革以及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都留下无数争议。
欧盟不急于和美签协议 中国趁机搞魅力攻势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欧盟领导人就双方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中国外交部还称双方“决定同步全面取消对相互交往的限制”。与此同时,欧盟贸易委员谢夫乔维齐则表示,如果美国提出的方案不公平,欧洲人并不急于和美国人达成“糟糕的协议”。
五一消费略有回升,中美贸易战令服务业复苏承压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中国国内旅游消费同比增长8%,达1802.7亿元人民币,但人均消费仍低于疫情前水平。与此同时,中国服务业在4月增速降至七个月以来最低水平。关税压力、消费信心不足以及政策支持缺口,正制约着服务业的复苏。
提高价格、撤离中国:关税战中芭比娃娃躺枪
鉴于特朗普总统实施的关税政策,美国玩具制造商美泰公司计划提高一部分在美国销售产品的价格,同时加快将生产转离中国的步伐。
客座评论:习近平五四的“嘱托“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吗?
张俊华
面对着地区差别,城乡的不平等,青年失业率的攀高,中国需要一个果断和全面的制度改革,从而改变落后地区的医疗、退休金和教育资源的分配。但习近平似乎还是停留在毛泽东那种的思想动员水准上。这必然导致上述的问题无法得到根本的解决。
告别核电 台湾能源撑得过中国攻击吗?
中国过去几个月多次在台海军演,引发对两岸紧张局势加剧的担忧。今年5月,台湾最后一座运转中的核能发电机即将除役,台湾的能源安全也成为讨论话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如果被中国封锁,台湾能维持多久的自供电?
德语媒体:比亚迪的成功秘诀
媒体看中国
上周结束的上海车展仍是德语媒体的热议话题。《南德意志报》评论称,德国汽车工业要想夺回霸主地位,新一届政府必须出台提振措施,以鼓励技术创新和改善市场环境。《世界报》长篇报道,介绍了中国电动车企业比亚迪成功背后的秘密。
德国新内阁出炉:谁和中国有过交集?
继联盟党(基民盟、基社盟)之后,社民党本周一也公布了其部长人选名单。将来领导德国的除了候任总理梅尔茨之外还有哪些人?哪些部长与中国打过交道?哪个部长的仕途堪称励志故事?
客座评论:特朗普治下美式“文革”和中国文革的异同
邓聿文
政治评论员邓聿文认为,特朗普执政以来引起最大内政外交争议、对他个人也有很大伤害的,是由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发动的一场针对极端左派的意识形态革命。中国舆论把特朗普和马斯克的这些举措称为“美式文革”。
前一页面
第7 页,共200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