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中国
中国,为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政权的统称。现今在国际的行使“中国”主权的政权,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还是德国制造好?德领先机器人公司撤出中国
据德国《商报》独家报道,拥有领先技术的德国机器人初创企业Neura Robotics将不再继续在中国制造机器人,而把生产迁回德国。
德国政府下调2024年经济预测 寻找新战略
德国政府将2024年经济增长预测从先前的1.3%降低为区区0.2%。全球需求疲软、地缘政治不安定和通胀抑制消费影响了德国经济从衰退中复苏的预期。不过,德国经济展望中也有积极的一面。
他们为何铤而走险?“走线”的中国年轻人
一段时间以来,“走线”美国的中国面孔越来越多。他们为何选择背井离乡去“走线”,又经历了怎样的旅程?请看DW记者的实地报道。
美国众议员代表团访台 北京:坚决反对
美国众院代表团22日抵台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领军的中国特别委员会主席加拉格尔在会晤蔡英文、赖清德期间,重申对台支持。与此同时,美国国务院21日也对一项对台军售计划开绿灯。
报告: 中国恐无法实现2025年所有关键气候目标
一份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可能无法实现其2025年的所有主要气候目标,因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国加大了对碳密集型产业的依赖。不过,如果中国在去年创纪录的可再生能源安装量的基础上再接再厉,或能实现部分目标。
客座评论: 中国人应学着像德国人一样消费
中国经济学家沈凌认为,中国人应学着像德国人一样消费,像美国人一样投资。他指出,中国经济想要内循环再平衡,一个重要的手段应该是大力发展服务业,促进人们消费。让高强度的996降下来,回到八小时工作制的原有轨道。
德语媒体: 治标不治本的降息决定
中国央行周二发布了今年第一个降息决定,此举是否能给陷入危机的中国房地产行业带来转机?中国电动车行业的迅速崛起,可以给德国政界和汽车工业带来哪些启发?这些都是德语媒体所关注的话题。
欧盟批准对俄新制裁 中国大陆公司上黑名单
欧盟本周三批准对俄罗斯实施第十三轮制裁。该制裁将在本周六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两周年这一天生效,并首次针对涉嫌帮助俄罗斯获取违禁物品的中国大陆公司。
美国否决安理会加沙决议草案 各方如何反应?
美国2月20日否决了联合国安理会一项呼吁立即在加沙实行人道主义停火的决议草案。表决前,美国分发了自己提出的一份替代性决议草案。
为什么西方制裁没能阻止普京?
在过去两年里,西方试图通过制裁打击俄罗斯经济,从而结束这场侵略战争。然而在战争即将两周年之际,这一目标显然未能实现。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取得了多大成果?为什么没能阻止普京的战争野心?
德语媒体:中国眼中的战争与和平
在刚刚结束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中国外长王毅发表的讲话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关注。德国媒体注意到,王毅大谈中国的和平与中立立场,与北京在国际上的所作所为并不合拍。
赴中投资比例创新低 台商怎么看?
台商2023年赴中国的投资再度创新低,与外资减少对中投资的趋势相符。究其原因,可能跟中国经济低迷有关,也受到国际政经情势的影响,使许多台商从中国转向东南亚。台商和学者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专访:美国对华关系跟领导人和政党无关
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创始主任、中美关系问题专家李成近日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接受了DW采访,谈及中国在俄乌战争中所处的两难境地、美中关系现状,以及美国大选对于中美关系的可能影响等话题。
德语媒体:中国何时超越美国?
《世界报》通过模型估算,在最有利的情况下,中国也至少要到30年后才有望追上美国。《商报》写道,在中国做生意经常会处在法律的灰色地带,德企员工也感到担心。
美国官员:中国若向全球倾销过剩产能,将采取行动
美国财政部高级官员向英国《金融时报》表示,他们对中国出现产能过剩局面感到担忧。美国代表团最近访问中国时明确表示,如果中国试图通过向国际市场倾销商品来缓解产能过剩,美国及其盟国将采取行动。
外国对华直接投资降至 30 年最低点
中国官方周末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外国对华直接投资已降至三十年来的最低点。分析人士称,受中国严厉的《反间谍法》以及美国对华制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撤离中国。
中国公安部长访欧 欲与匈牙利深化安全合作
中国公安部长王小洪上周访问匈牙利时对该国总理欧尔班表示,中国愿意对长期以来的战略伙伴匈牙利提供公共安全方面的支持。这一举动超越了贸易投资领域,被认为不同寻常。
墙外文摘:中国人会再次跌入贫困吗?
有评论认为全部土地和整个银行体系的国有制,导致了中国经济增速逐年下降。确定的是这已在发生,还会继续发生;不确定的只是变坏的速度会有多快。如果危机爆发就会突然之间出现大规模失业;但如不爆发金融危机,那么就是“温水煮青蛙”式的逐渐越搞越坏。
八天春节假期:旅游收入激增五成 票房打破记录
根据最新发布的官方统计数据,截至本周六的中国春节假期期间,中国旅游收入同比激增了47.3%。每逢春节假期,中国都会出现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金门翻船事件后 中国要加强"常态化执法巡查行动"
上周,一艘中国快艇遭台湾海巡署追缉时,船只翻覆造成两人死亡的事件发生后,中国方面加强了对相关水域的监控。
中国是和平使者吗?
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中国外长王毅极力打造中国和平使者的形象。他表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愿意为结束俄乌战争付出努力。但很多欧洲政治家对中国的和平诚意表示质疑。
经济放缓,一些中国年轻人更看重自由时间
调查显示,Z世代是现代中国所有年龄段中最悲观的一代。专家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劳动力市场持续紧张,“对于年轻人来说,如何应对僵化的社会不平等、不断加强的政治控制和暗淡的经济前景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押注中国取消关税 澳大利亚酒商囤货香港
澳大利亚葡萄酒制造商已向香港运送了数百万瓶葡萄酒,押注中国将很快取消对澳大利亚葡萄酒的惩罚性关税。虽然全球葡萄酒市场萎缩,澳大利亚酒商对中国市场依然乐观。
欧盟电动车商的挑战:销售放缓和来自中国的竞争
欧洲电动汽车市场正在萎缩。去年年底,德国的电动车销量大幅下滑。而在中国,情况恰恰相反,比亚迪成为全球最畅销的电动汽车。
德语媒体:零和博弈下 众人皆是输家
奥地利《标准报》警告,世界各国不应该只关心“谁输得更少”,而应该努力合作把蛋糕做得更大。《南德意志报》则呼吁德国企业需要做好防范外国经济间谍的工作,不能单纯靠政府。
美高官:支持资助太平洋岛国 抗衡中国影响力
美国众议院高官麦考尔支持为美国盟友太平洋岛国拨款,以对抗中国的影响力。这些太平洋岛国此前警告美方,中国正积极拉拢他们、利诱他们舍弃台湾。
王毅会见布林肯: “坦诚且具建设性”
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分别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英国外交大臣卡梅伦举行会谈。美英双方皆提到与中方存在分歧的问题。
欧委会对中车四方启动反补贴调查
欧盟周五宣布对中国中车子公司中车四方在保加利亚的竞标案展开调查。该公司涉嫌利用国家补贴不当削弱欧洲竞争对手。
解码中国:无可避免的台海紧张局势
刚刚开始的龙年里,台湾海峡会太平无事吗?专家们普遍认为,双方剑拔弩张的态势将会继续保持。而对于美国来说,他们最不希望的就是在大选之年,世界上出现新的危机热点。
德语媒体:德国愿为新疆人权付出多大代价?
围绕德国大众是否应撤出新疆,德语报刊继续展开激辩。《人民之声报》认为,德国正面临艰难抉择:要么为了人权事业而大幅牺牲经济福祉,要么就继续依靠专制政权。《南德意志报》则指出,德国企业现在撤出新疆并不太会遭到北京的严厉惩罚。
两场战争与多个冲突: 慕安会开幕 美中外长会晤
德国总理肖尔茨、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国务卿布林肯、中国外长王毅等100多位各国政府高级别代表云集慕尼黑,参加为期三天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乌克兰战争、加沙战争以及多个冲突地区都列在会议日程上。布林肯与王毅也于周五下午举行会谈。
迎合中国搞审查?雨果奖筛除“敏感”作品引风波
被誉为科幻文学最高奖项的雨果奖去年首次在中国举办颁奖。最近被透露的组织方内部邮件内容显示,几位作者被排除在去年的评奖之外,原因是他们的作品可能会在中国被视为触碰敏感话题。
太空武器今昔
白宫方面宣称,俄罗斯研发了新型反卫星武器,但并没有证实这种可能部署在太空的武器是否具有核能力。根据1967年生效的联合国《外空条约》,各国不得在太空部署核武器或任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是,各签约国却从未放弃过太空军事化的构想。
客座评论:“讲好中国故事”的陷阱
"讲好中国的故事"已经是习近平执政以来叫了相当长时间的口号。问题是,尽管作了这么多年的努力,各个部门特别是宣传部投入不少资金和人工,中国故事还是没有按照中国上层的意愿被讲好。这就不得不让人们去发问,所谓"讲好中国故事"本身是否是一个陷阱。
德语媒体:大众汽车应立即撤出新疆
新疆日益恶化的人权记录以及使用强制劳工的指控,令在当地经营的西方企业也成为众矢之的。上周,德国化工业巨头巴斯夫(BASF)已经宣布撤出新疆。
德国汽车制造商落后了吗?
德国作为汽车大国屹立不摇数十年,但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大众、奔驰、宝马等汽车大厂似乎正被其他国家的竞争者超越。德国的汽车制造商是否已经大幅落后外国竞争对手?
中国快艇金门翻覆致2死 台陆委会:执法无不当
一艘中国籍快艇周三(2月14日)在金门海域越界捕鱼遭到台湾海巡人员驱离,其中2名中国船员落海身亡。 中国国台办表示强烈谴责,但台湾陆委会15日表示该船只因拒绝接受检查而蛇行,导致船只翻覆,而台方执法过程“并无不当”。
与侵犯人权有关联的印尼前将军宣称胜选
印尼国防部长普拉博沃宣称在周三的总统选举中获胜。这位被批评有侵犯人权记录的前将军依据的是非官方的统计。印尼是世界第三大民主政体。该国的选举对美、中两大国也有重要意义。
德语媒体:中国是万恶之源吗?
巴斯夫撤出新疆后,德国大众面临巨大压力。《莱茵邮报》明确提出,任何德国企业都不应该以任何形势参与侵犯人权甚至从中获利。《经济周刊》则指出,中国必须在两年内解决好经济结构性问题,否则全球经济都将跌入衰退的深渊。
中国险些被美国摘走"德国最重要贸易伙伴"头衔
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仍是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但对美国的领先优势仅剩下区区7亿欧元。德国工商会预计,至迟到2025年,美国就会取代中国的地位。"德国制造"最受欢迎的出口产品仍是汽车及零部件。
MSCI指数剔除多家中企 印度成淘金热点
中国股市低迷之际,明晟(MSCI)将微博等数十家中企从中国指数中剔除,数量创2年来最多;印度权重经最新调整后达历史新高,且缩小了与中国的差距。有声音指出,华尔街正兴起印度淘金热。
交男友太麻烦?中国年轻女性定制AI情人
越来越多中国年轻人在寂寞时寻求AI的陪伴。一些年轻女性甚至认为,在现实中与男生约会太麻烦,与人工智能伴侣的互动更自在。
德语媒体:对华贸易不是单行线
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侵略战争后,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严重依赖,曾一度令德国陷入被动。为了不让这样的悲剧重演,德国朝野也在就如何调整对华经贸关系吵得喋喋不休。
联合国巴勒斯坦援助组织:以色列的指控须提供证据
联合国巴勒斯坦救援组织秘书长拉扎里尼要求以色列提供证据,来证明该机构工作人员的确与恐怖组织哈马斯有染,他同时拒绝辞职。美国总统拜登表示致力于促成为期六周的加沙停火;中国呼吁以色列尽快停止军事行动。
德语媒体:德国政府对华立场有改变吗?
德国总理肖尔茨将于4月中访华,有消息称,经济部长哈贝克也考虑六七月份访华。这些迹象是否显示,德国政府对华立场有所变化?中国欢庆龙年,然而经济形势却难以用龙腾虎跃来形容。
中国在南极启用新考察站 西方忧“两用”选项
本周,中国在南极新的科学考察站正式投入使用。这是中国在南极大陆的第五个考察站。有西方研究机构指出,中国在南极的科考活动不能排除服务于情报和军事目的的可能性。
菲律宾指责中国船只进行危险行动
菲律宾海警队周日发布声明,指责中国船只在争议岛礁附近进行为期九天的巡逻时采取了“危险”的阻拦、跟踪行动。
德媒调查中国电商如何偷逃关税
中国电商平台如Temu、Schein和AliExpress大部分商品免关税运往欧洲。每年的包裹数量多达十亿件。西南德意志电台(SWR)调查显示,一些电商利用欧洲的关税和税收漏洞。
客座评论: 中国股市崩盘或将导致社会风险
时评人邓聿文指出,中国股市的下跌已经不能仅仅用经济因素来解释,更多可能是由政治因素诱发的信心危机,必须从政治角度才能得到合理解释。由此也不难明白中国当局为什么要在春节前夕救市了,因为担心可怕的民意反转。
联合国朝鲜报告:武器出口、黑客与奢侈品
一份联合国专家机密报告显示,朝鲜去年大幅扩大进口,其中包括被禁运的奢侈品,如德国汽车。此外,该报告也包含朝鲜向莫斯科运送武器的线索,显示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正在扩大与俄罗斯领导人普京的新联盟。
前一页面
第40 页,共200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