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中国
中国,为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政权的统称。现今在国际的行使“中国”主权的政权,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德语媒体:成效有限的中国之行
德国总理肖尔茨历时三天的访华行程已经结束。中东局势突变、俄乌战争僵持以及德国经济疲软的大背景下,肖尔茨的中国之行自然也受到了德语媒体的格外关注。
德国反对党政治家:对华政策不能全由政府说了算
德国总理肖尔茨访华行程接近尾声之际,德国最大反对党政治家也开始了中国之旅。中国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因此对华政策也历来都是各大政党间争执的焦点。
超乎预期:中国一季度经济增长5.3%
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为5.3%,高于市场此前的预期。但3月份多项数据明显下滑,令人担忧复苏乏力。同事,也有报告指中国的整体产能过剩已越过峰值。
报告:中国异议人士家属仍面臨“连坐罚”
中国近年来加大对异议人士的镇压,人权组织最新报告显示,盡管北京去年底曾承诺不再进行连坐罚,但中国官方仍持续骚扰、恐吓目标对象的亲属。
德国总理肖尔茨在中国 去了哪 说了啥
德国总理肖尔茨在中国的三天行程安排的相当紧凑,在首站重庆,他参观了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的氢燃料电池工厂,在上海,他在同济大学发表讲话。伊朗对以色列发动空袭给这位德国总理在中国的行程带来影响。
媒体:特斯拉将全球裁员逾10%
有媒体引述马斯克给员工的内部信件报道称,电动汽车生产巨头特斯拉将在全球裁员10%以上。电动车市场的低迷让该公司面临降低成本的压力。上海超级工厂可能被迫减产。
要对话,不要对抗:德国汽车工业反对对中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
德国汽车工业主张同中国开展对话,而不要采取相互对抗的立场。汽车工业联合会认为,一旦对中国电动车征收惩罚性关税将会带来极其负面的后果。目前,欧盟正在就中国电动车政府补贴问题展开调查。
悉尼行凶者似以女性为目标 一名死者是中国人
澳大利亚警方周一表示,正在调查一位40岁有精神疾病的男子持大刀袭击悉尼一家购物中心、导致六人死亡十余人受伤的事件中,为何看似以女性为目标。死者中有一人是中国留学生。
两天经济 一天政治:德国总理肖尔茨二度访华
周日,德国总理肖尔茨开始了其为期三天的访华行程。他将先后到访经济重镇重庆和上海,最后在周二抵达北京开始政治会谈。伊朗对以色列发动的大规模袭击行动,为肖尔茨的访华行程蒙上了阴影。
德国总理肖尔茨强烈谴责伊朗空袭以色列
伊朗对以色列发动空袭时,德国总理正在搭乘专机前往中国途中。抵达重庆后,肖尔茨对伊朗的空袭行动立即做出强烈谴责。反对党则批评称,肖尔茨的回应过于迟缓。
墙外文摘:马英九口中的“中国人”是谁?
有评论指出,台湾政大最新调查显示“自认中国人”比率再创新低,仅有2.4%,马英九却仍在习近平面前一口一个“两岸中国人”、“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讲得极为顺口,违背了台湾主流民意。
从稳定到负面:惠誉下调中国评级展望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将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理由是中国经济在向新增长模式转变过程中面临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公共财政出现风险。中国财政部对此表示感到遗憾。
中国商务部长批评欧盟“双标主义”
在访问意大利期间,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指责欧盟委员会针对中国的反补贴调查等行动是“一边高举绿色发展的大旗,一边却挥舞保护主义的大棒”的“双标主义”。意大利外长表示,虽然在去年退出了“一带一路”,但仍然希望与中国加强贸易关系。
美官员指责中国为俄扩充军备提供后援
德国总理肖尔茨前往北京访问之际,美国鼓励欧洲国家对中国施压。美国高级官员表示,中国通过提供无人机和导弹技术以及与俄罗斯共享卫星图像,帮助克里姆林宫加强军事力量,威胁整个欧洲。
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将不再为中国提供低息贷款
据《南德意志报》报道,德国发展援助部国务秘书周四(4月11日)在北京宣布,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与中国之间的广泛金融合作宣告结束。现有的合作项目结束后,中国只能按照市场贷款利率获得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的贷款。
德语媒体:“去风险”的三大支柱
德国总理肖尔茨即将开启的访华之旅面临艰难的平衡任务,《南德意志报》分析了德国经济对华“去风险”的三大支柱,并且指出这项任务“实际操作起来这就像让一艘远洋巨轮在全速行驶的过程中变换航道一样”。
美媒:中国监管机构要求电信运营商淘汰美国芯片
《华尔街日报》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称,中国工信部指示该国电信运营商在2027年前逐步淘汰作为其网络核心部件的美国芯片。此举将冲击美国芯片巨头英特尔和超威半导体公司(AMD)。
中国敦促美国在解决中东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
布林肯希望北京在以伊一触即发的紧张关系上起降温作用。王毅则敦促美国在解决中东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
专访:应同中国谈我们的利益所在
德国总理肖尔茨即将访华之际,维尔茨堡大学研究中国经济的费多丽教授表示,无论是“去风险”,还是产能过剩,德国必须与中国谈这些风险,谈自身的利益所在,这是行得通的。
德语媒体:补贴电动汽车 利及全球人民
面对收受大量补贴的中国电动汽车,欧洲人应该如何应对?《商报》呼吁,要以谦虚又自信的姿态和中国人展开合作。《标准报》认为,没有必要制裁中国,而是应该和中国展开补贴竞赛。
欧盟抨击匈牙利与中国公安合作
两个月前,中国公安部长王小洪访问匈牙利时,双方达成协议允许中国警方前往匈牙利热门旅游景点与当地警方开展联合巡逻。现在,欧盟方面对此提出了批评,强调各成员国必须在自己领土上确保自身安全。
使用中国电商,台湾的人担心吗?
3月底英媒传出,中国电商平台SHEIN,积极推动在美国上市。但美国、德国纷纷对 SHEIN、Temu等中国电商平台,有关其劳工、环境,与中国政府关系,产生怀疑。在台湾,一般人在使用中国电商时会担心吗?
美日友谊下的经济安保牵制中国战略
美日再度举办峰会,除了强调不变的坚固友谊外,同为世界技术先进国的背景下,未来将在经济安保、供应链与宇宙开发等议题上强化合作。除了摆脱过往对中国的依赖外,日本也展现成为亚太地区领导国的信心。
客座评论:“功成”的习近平与“名就”的马英九
詹威克
台湾的前总统马英九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马习二会”落幕并回到了台湾。马英九“虽千万人吾往矣”、不计毁誉、不论成败,也希望能和习近平再次会面,这是为什么?两人说的话中又有何涵义?
德语媒体:耶伦艰难的中国之行
美国财长耶伦一向被视为拜登政府中的对华鸽派,她此次中国之行的目的本是想化解经贸领域的中美争端。但为期四天的访华行程结束之际,耶伦还是对中国政府提出了措辞强烈的批评。
欧盟将对中国风力涡轮机进行反补贴调查
欧盟委员会将对中国风力涡轮机供应商是否通过补贴在欧洲市场上占据不公平优势展开新的调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对欧洲的歧视性措施将高度关注。
调研:中国政府大力补贴绿色能源
周三发布的一项最新调研显示,无论是电动车,还是风力发电设备,只要同绿色能源沾边的本土企业,几乎都会得到中国政府的慷慨补贴。而这种补贴已经对欧洲相关企业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去风险不碍做生意?在华德企的“中国战略”
欧盟提出对华关系“去风险”已经一年有余,德国政府去年出台的“中国战略”也大力呼吁经济界降低其中国业务的风险。然而,依旧有不少企业追加投资在华业务。显然,企业眼中的“去风险”和政界所希望的有很大的不同。
欧盟给乌克兰造弹药 却依赖于中国产硝化棉?
乌克兰目前战事吃紧,弹药告急,欧盟为了提供支援也在扩大自身的弹药产能。然而在火药制造必需的一种原材料领域,欧洲的军工企业却面临着被中国“卡脖子”的风险。
德语媒体:价值观外交到底能有多大效果?
德国总理肖尔茨即将访问中国,德语报刊纷纷就此刊发评论。《奥格斯堡汇报》呼吁肖尔茨必须以更自信的姿态面对中国,切忌重蹈对俄关系的覆辙。《经济周刊》则怀疑断绝与专制国家经贸关系的做法是否会有效果。
“危害国家安全”- 瑞典驱逐一名中国女记者
本周一,瑞典媒体报道称,因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瑞典已将一名中国记者驱逐出境。过去几年来,因中国裔瑞典籍书商桂民海被捕事件,瑞典同中国的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说好了,不跳舞!”——德国总理入驻TikTok
美国总统拜登和法国总统马克龙都先后入驻TikTok,德国总理肖尔茨也未能“免俗”。周一,由总理新闻办公室运营的官方账号在这个颇受年轻人青睐的社交平台发布了第一条短视频。
耶伦:不让“中国冲击波”重演 摧毁美国工业
结束访华之际,耶伦强调产能过剩的威胁,表示中国太大了,世界其它国家无法吸收如此巨大的产能。中国官员则指出,中国企业的快速发展靠的不是补贴,而是技术持续创新。
王文涛晤在欧中企 否认电动车靠补贴占优势
在美国财长耶伦造访中国之际,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抵达法国。两人的出访都围绕著补贴与“过剩产能”争议,但立场大相迳庭。王文涛在法国与中国电动车企举办圆桌会议,否认中国车厂靠补贴取得竞争优势的说法。
分析:荷兰或将按照美国要求 限制ASML对华售后服务
美国要求芯片制造巨头阿斯麦(ASML)停止为中国客户提供部分售后服务,对于荷兰政府来说,是个外交和商业的棘手难题。不过,有迹象显示,荷兰会继续在出口限制上与华盛顿保持一致。
拉夫罗夫赴京会王毅 将谈乌战与国际合作
俄外长拉夫罗夫将开启为期两天的中国访问,据莫斯科方面透露,双方将就乌克兰战争和亚太局势以及国际合作等议题进行磋商。上个月,中国欧亚事务特使李辉刚刚访问过乌克兰。
难赢价格战 特斯拉或放弃低端价位车型?
有内部消息人士向路透社表示特斯拉将放弃廉价电动车生产计划,或与来自中国电动车制造商的价格竞争有关。马斯克回应“路透社再次说谎”。报道发表后,特斯拉股票应声下跌。
客座评论:中国互联网企业是高科技公司吗?
沈凌
经济学者沈凌发现,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无论从营收还是研发费用来讲,都远不及美国同行。如果美国互联网公司算得上是货真价实的高科技公司,那么中国同行们或许真的只是一个垄断平台,并没有什么高科技特质在内。但也有例外。
德语媒体:简单粗暴禁止中国?憾难有效!
来自中国的科技产品充斥日常生活,西方国家应当如何应对?《新苏黎世报》认为,单纯地一禁了之,只会让民主国家变得比中国更中国。《经济周刊》则指出,补贴、禁令等简单粗暴的手段,只会在中国这样的专制国家才会起效,民主国家这样做只会浪费钱。
微软报告:中国利用AI煽动美国内部分裂
2024年是世界多个主要国家“扎堆”举行大选的重要年份。微软威胁分析中心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正在大量使用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在社交媒体上利用虚假账户来煽动美国社会的内部分裂。
剑指中国?美日澳菲在南海举行“海上合作”
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菲律宾将于4月7日在南中国海开展“海上合作活动”,以示支持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四国都将派遣军舰参加。
美财长耶伦:产能过剩害全球 中国:别找借口
在广州进行了两天会谈后,美国财长耶伦4月6日表示,她和中国副总理何立峰都同意继续在全球经济平衡增长等议题上继续保持相互沟通,以缓解美方对中国产能过剩的忧虑。中国方面则认为华盛顿在为贸易保护主义找借口。
为何更多德企从中国向日本转移?
德国在日本工商会对在日德企进行了调查,发现更多德企正在将生产线和管理职能从中国转移到日本。
玻利维亚向中国关怀台湾震灾 吴钊燮怒斥
在台湾发生地震之后,玻利维亚外交部发声明“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表示声援”惹怒台北。台湾外交部回应称,玻利维亚政府受到中国政府“蛊惑”,未能辨明真正应该关怀的对象。
欧美或对中国传统制程芯片采取限制
在美国实行对华尖端芯片出口管制封锁后,欧盟和美国开始对中国在传统制程芯片领域的主导地位感到担忧。传统芯片不涉及尖端技术,但被广泛地使用于日常科技领域。
专访甘思德:中国欲吸外资 从倾听民意开始
美国智库学者甘思德过去36年来多次造访中国,最近一次是参加今年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他接受DW专访,提出他对外商投资信心和中美关系走向的观察。他怎么看待现在的中国?
德语媒体:拉拢中国还是遏制中国?
《世界报》就北约成立75周年刊评指出,自由世界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中国,所以军事同盟北约必须将重心逐步往亚太地区转移。《商报》则刊发前德国驻美大使的客席评论,认为被夹在美中争霸中间的欧洲,应该利用中国焦头烂额的时机来促使北京在欧中关系上让步。
耿爽感谢国际社会关心“中国台湾地区”地震 台湾不满
中国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安理会一次有关儿童的会议上,提及“中国台湾地区”地震,并感谢国际社会表达的同情与关心。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外交部谴责这是利用台湾震灾在国际上进行认知作战的无耻行径。
德语媒体:逢中必反的美国会反噬自身
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奇在瑞士《金融经济报》撰文批评美国如今对中国威胁的担忧程度已经堪称病态,警告这会掩盖科研投入不足、财政赤字过高等真正的长期问题。《商报》则刊登德国汽车产业教父杜登霍夫的客席评论,认为中国车企亟需补课市场营销。
只要你过得比我好——韩国粉丝含泪送别大熊猫福宝
大雨没有阻挡韩国民众为大熊猫福宝送别的热情。 这只2020年在韩国出生的雌性熊猫4月3日返回中国。 喜爱福宝的韩国粉丝目送汽车离去,不少人大声痛哭。
前一页面
第35 页,共200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