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中国
中国,为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政权的统称。现今在国际的行使“中国”主权的政权,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德国执政党议员:台湾已是独立民主国家
尽管#德国官方自1972年起就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但是此次随德国联邦议会代表团前往#台湾观看总统就职典礼的执政党议员Katrin Budde却在接受DW专访时反复说,台湾已经 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
布林肯祝贺赖清德 北京:美方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严重错误信号
昨天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第一时间发表书面声明祝贺赖清德就任台湾总统,他同时称赞蔡英文在过去8年间强化了美台之间的联系。中国外交部对此表达强烈不满。外交部发言人指责布林肯的做法严重违背美国做出的政治承诺。
客座评论:赖清德520演讲为何触痛中国大陆当局?
邓聿文
政治评论员邓聿文认为,赖清德520就职演说公开把大陆说成是对台湾的威胁和对世界和平稳定的最大挑战,通篇没有"台独"二字,但处处是台独的身影。未来两岸的对撞会逐步升高。
德国会议员证实 萧美琴3月造访德南遭柏林拒绝
出席台湾新总统就职典礼的德国联邦议会跨党派代表团主席魏尔胥今天在一场记者会上证实,今年3月,当时仍是台湾候任副总统的萧美琴曾打算从法兰克福乘车前往位于巴伐利亚州的小城进行私人行程,虽然没有与任何政治人物见面的计划,但仍遭到德国外交部的拒绝。
客座评论:国家队进场收房子?
沈凌
中国上周出台新一轮房地产政策。本文作者沈凌对放开限购限价的行政措施表示肯定,但质疑国家队收购库存房产会不会矫枉过正,并造成新的腐败和行政性扭曲。
客座评论:赖清德就职演讲用ROC对上PRC
詹威克
5月20日,曾经被形容是“台独金孙”、自称是“务实的态度工作者”的赖清德如愿以偿地宣誓就职成为中华民国的十六任总统,但是他的就职演讲内容,按照台湾的標准来说,却似乎不是那麽的“台独”。
菲律宾敦促中国开放黄岩岛 允许国际监督
菲律宾认为,自2012年以来被中国实际控制的黄岩岛的周边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希望开放该地区以让国际第三方介入调查与监督。
蔡英文卸任台湾总统 拎两只爱猫搬离总统府
随着赖清德的宣誓就职,蔡英文也卸下了8年任期。这位台湾前总统在卸任前一天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今后她“会继续在不同的位置、用不同的角色,为台湾打拚”。她也张贴了与自己的爱猫爱犬在总统官邸最后的合照。
矿工的儿子 中国的眼中钉:赖清德其人
他出生贫寒,自称“务实的台独工作者”,北京则称他“和平破坏者、麻烦制造者”——中华民国现任总统、前任副总统、民进党主席赖清德身上有许多标签。未来数年,他将如何在国际聚光灯下驾驭日益动荡的台海关系?
解码中国:北京与莫斯科肩并肩
俄罗斯总统普京到访中国,希望加强双方经济合作,也为其对乌战争寻找资助。专家对中国是否扮演调停者的角色表示怀疑。
中国军舰抵达柬埔寨参加军演
中国与柬埔寨正在泰国湾附近举行大型海陆军演。两艘中国军舰周日(5月19日)在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停靠。
中国对欧美日台的化工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
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争端进一步升级:5月1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欧盟、美国、台湾地区、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这种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配件、电子电器、工业机械等领域。
墙外文摘:520来临,中共对台施压有多狠?
有评论认为,北京试图在不违背与华府之“默契”的情况下,向即将上任的赖清德政府施压。这些行动虽然不会立即升高台湾海峡的紧张情势,但引发各方意料之外之军事冲突的风险,仍旧居高不下。
客座评论:最好的投资者应该在路上
沈凌
本文作者沈凌认为,真正的投资者,其实大部分时间应该在路上,即深入了解实际经济,少部分时间在书本上,没时间去关注股票的短期K线走势。
非法芬太尼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美国
2023年,美国官员共查获超过1.15亿颗含有芬太尼的药片。此种阿片类药物通常被掺入街头毒品混合使用,并与药物过量相关。
德语媒体:“美国恐惧”、“法国恐惧”和“德国恐惧”
针对美国最新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特殊关税的政策,德国媒体纷纷发出谴责声音,认为这是美国选战期间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但在欧盟该如何应对的问题上,却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鼓励地方政府收购库存商品房 中国再出组合拳救房市
中国本周五宣布了迄今最全面的稳定房地产业的措施,鼓励地方政府购买“部分”商品房,放宽个人住房贷款规定,并承诺进一步支持“应续建项目”融资和竣工交付。有经济学家认为,政府介入购买住房库存是积极信号,关键是谁将提供资金以及最终提供多少资金。
中国发行超长期国债 举债万亿刺激经济
中国政府于今年两会上宣布的新一轮超长期国债周五(5月17日)开始发行。分析人士认为,此举短期内或有利于保持经济增速,但对能否有效刺激信贷存疑。
选项党欧洲议员克拉是否收了中国的钱?
多家德国媒体报道称,德国安全部门目前正在调查选项党政治家克拉是否收取了中国情报部门的资金。此前,克拉的华裔助手郭姓男子已因涉嫌间谍活动被警方逮捕。
排华暴乱26年后:印尼Z世代华人如何记忆?
1998年5月,印尼爆发排华暴乱。官方直到近年才承认当年的暴动严重侵犯人权,但事件仍未获明查。20多年过去,年轻世代如何记忆?“排华”历史复杂,种族与阶级问题交织,这个阴影会否跨越世代、影响身份认同,甚至族群融合?两名Z世代印尼华人向DW述说他们的心声。
德国经济学家:对中国电动车关税加码是一种政治表态
美国宣布对中国电动车等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对中国的出口经济会造成多大影响?中国电动车出口的重要市场欧盟有会作何种反应?德国之声就此采访了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IFW)贸易政策研究中心的主任辛茨(Julian Hinz)。
微软征询中国AI团队迁移意向
多家媒体报道,微软在中国的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公司为数百名中国员工提供前往其它国家工作的机会。微软称,员工可以选择出国或留在中国。此举正值美国试图收紧人工智能领域的限制。
普京访中考验中俄关系 普习谁能得到想要的?
刚刚开始第五个任期的俄罗斯总统普京5月16日至17日访问中国。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俄罗斯已经成为北京的负资产,中国要在俄罗斯和西方之间继续”走钢丝“越来越困难。
德语媒体:一场贸易战的开始
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等征收惩罚性关税,中国恐怕不会无动于衷。欧盟也正在调查中国的一系列产品。一场贸易战是否要拉开序幕?
菲律宾民间船队驶向黄岩岛宣示主权
上百名菲律宾活动人士及渔民周三乘船前往由中国控制的斯卡伯勒浅滩(中国称黄岩石岛),向菲律宾渔民分送补给品,并宣示对该争议水域的主权。中国外交部警告,若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及管辖权将依法反制。
美国提高关税 "中国冲击波"转向欧洲?
一些经济学者、商界代表警告,随着美国对中国部分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大量中国产品可能转而涌向欧洲。机械等行业呼吁,德国也必须保护本土企业。汽车等行业则警告,欧洲不能效仿美国的做法。
普京寻求深化中俄经济关系
中俄贸易近几年屡创新高,中国被批评帮助俄罗斯发展经济,间接支持普京在乌克兰发动的战争。俄罗斯总统普京本周将访问北京,旨在加强两国的经济关系。
德语媒体:征收电动车关税 德法意见不一
周二美国宣布,将对来自中国的电动车征收100%的关税。欧盟是否也会采取跟进措施,目前并无定论。德法两国在是否应对中国电动车征收惩罚性关税的问题上,意见并不统一。
美国宣布100%关税后 欧洲方面表态审慎
美国政府宣布以高额关税阻挡中国电动车以及其它产品后,欧洲方面呈现审慎态度。德国总理肖尔茨指出,这个问题上,欧洲面临的问题与其他国家和北美不尽相同。
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太阳能电池等产品加征高额关税
美国政府宣布,将对包括电动车在内的一系列中国产品加征关税。拜登在选举之年的这一举动,可能加剧美中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之间的磨擦。拜登也透露习近平曾问他为何对中国如此不公,他的回应则让习近平沉默以对。
两家中企退出罗马尼亚太阳能园区竞标
因涉嫌接受非法国家补贴,欧盟对中国两家太阳能企业展开调查后,上述两家企业已经撤回了在罗马尼亚太阳能园区的竞标申请。
“中国人行动”80周年:汉堡唐人街的最后一片记忆
四十年代的汉堡曾拥有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城,但1944年5月13日盖世太保一次残暴的大搜捕行动之后,中国城销声匿迹,只有位于圣保罗区的香港酒吧得以保存下来。张添林是当年的受害者之一。他的女儿张雪芳接手了父亲的客栈,直到她2021年去世。
德语媒体:习近平让欧洲自爆弱点
上周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结束了对法国、匈牙利和塞尔维亚欧洲三国的访问,《法兰克福汇报》继续分析习此次欧洲之行体现出的欧洲的“短板”。《日报》则关注了欧盟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持续下降。
中美将举行首次人工智能政府间对话
据美国官员和中国官媒证实,中美两国将于14日在日内瓦举行首次人工智能政府间对话,探讨内容包括如何应对AI科技带来的风险。美官员指出,中国在民用、军事和安全领域迅速部署人工智能,可能会损害美国及其盟友的安全。
媒体:美国将对中国电动车关税提高3倍
据美国媒体报道,华盛顿计划对中国的电动车、半导体、太阳能设备、医疗耗材等加征关税。其中对电动车的关税将提高3倍。
客座评论:彭丽媛不太可能公开走向中国政治前台
邓聿文
社交媒体流传一张彭丽媛去部队高校调研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照片。有人猜测,中国领导人要把自己的夫人送上前台,开启夫妻同执政模式。本文作者邓聿文却分析认为,现有迹象还看不到这点。
更多中俄黑客瞄准德国 攻击所求为何?
德国IT行业联合会Bitkom指出,在德国,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网络攻击越来越多。该机构主席霍雷德表示,攻击的背后往往是犯罪团伙,也有外国情报机构参与其中。有些黑客是为了勒索赎金,也有人想要对能源供应或医院等重要基础设施造成破坏。
专访:“跨境镇压 ”下的中国留学生
中国政府的跨境镇压,对于许多在海外加入公民运动团体的中国留学生来说,是时时刻刻需要面对的威胁和恐惧。一位自称为“行动者”的中国留学生,讲述了他所在社群中,同学们遭遇跨境镇压的经历。
大赦国际:中国“跨境镇压”海外留学生
大赦国际发表最新报告《在我的校园里,我感到害怕》,叙述中国及香港当局如何在欧美国家“跨境镇压”参加公民运动的中国留学生,并骚扰其在中国的家人,令他们心生恐惧。
张展4年刑满 维权人士忧难彻底自由
公民记者张展刑满之际,中国内外的人权团体担心在她出狱后政府可能继续软禁或是监控她。此外,有关注此案的中国民众欲迎接张展出狱,却被官方请去“喝茶”。
墙外文摘:母亲节,可以选择不做好女人
有评论批评庆祝母亲节的横幅标语成为整场社会级煤气灯效应的收网动作,认为唯有确保女人有足够的自由去选择担不担起母职,我们才够资格去歌颂母亲伟大。
德语媒体:习近平心情复杂
德语媒体聚焦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刚刚结束的访欧之行。《时代周报》指出,习近平并没有更接近其主要目标。《南德意志报》则认为中方实施了类似“对冲”的策略。
菲律宾派船前往萨比纳礁 “监视中国”
菲律宾表示其海岸警卫队派遣了一艘舰船前往萨比纳礁 “监视中国的非法活动,即建造‘人工岛’”。菲律宾海岸警卫队打算在此处“长期驻扎”。
摆脱通缩魔咒?中国CPI连续第三个月微涨
今年4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了0.3%,维持了连续三个月的上涨趋势。同日公布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继续呈下降趋势,但是降幅收窄。不过,分析人士指出,中国政府需采取更多措施刺激经济,否则5%的经济增长目标仍颇具挑战。
联大高票通过决议 力挺巴勒斯坦入联
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的多数通过决议,支持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然而,巴勒斯坦正式入联依旧面临一大障碍。另外,欧洲多国将于本月晚些时候承认巴勒斯坦国。
美国议员推出法案 白宫政府可轻易限制AI模型出口
美国两党议员小组于周三晚间公布了一项法案,该法案将使拜登政府更容易对人工智能模型实施出口管制,以保护美国极有价值的高科技免受外国不良行为者的侵害。
亲中疏印:马尔代夫全部印度驻军撤离
周五(5月10日),印度从马尔代夫撤走最后的驻军,从而按期完成撤军。
美国超越中国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
数据显示,1月至3月,德国与美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合计达到630亿欧元,而德中两国同期的进出口贸易额略低于600亿欧元。
欧盟商会调查:在华企业市场信心持续下降
中国2023年初重新开放后,并未出现预期的经济强势反弹。欧洲企业在华营商更困难,除中国内需疲弱之外,有关优先本土企业或者不清晰的规定,也增加了不确定性。半数受访企业计划削减成本,其中包括通过裁员。
中美恢复非法移民遣返合作 “走线”“润美”恐遭遣返
据美联社报道,中美双方已悄悄恢复了非法滞留美国的中国移民的遣返合作。去年美国边境官员在南部边境逮捕了超过3.7万名中国公民,同比增长10倍。上个月,美国副国务卿坎贝尔曾抱怨中方未努力控制中国“非法”移民涌入美国。
前一页面
第32 页,共200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