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中国
中国,为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政权的统称。现今在国际的行使“中国”主权的政权,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台湾防长:2025年中国将具全面攻台能力
台湾国防部长邱国正表示,中国大陆现在就有能力犯台,而到2025年将具备"全面犯台"能力。他称现在的两岸情势可谓40年来最严峻的时刻。
不顾北京反对 法澳政治人物接续访台
中国从10月1日以来飞近台湾的149架战机没有吓跑法国前国防部长李察和澳大利亚前总理阿博特。两人前后脚访问台湾,并将与台湾总统蔡英文见面。
德语媒体:戳不得却又不得不戳的泡沫
恒大危机,继续引发德语报刊的密集关注。《南德意志报》指出,整整一代中国人从来没有经历过严重的经济危机,而恒大破产却有可能导致中国经济全面崩盘。《新苏黎世报》则分析,北京如果着手处理债务顽疾,同样可能导致经济剧烈震荡。
蔡英文:台湾若落入中国手中将是一场灾难
台湾总统蔡英文在最新一期美国《外交事务》杂志上刊文,强调台湾对于民主道路的坚持,以及可以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面对来自北京的威胁不断加剧,她发出警告,“若台湾沦陷,将是区域和平以及民主联盟体系的灾难”。
中国多家房企被信用降级 花样年无力偿债
在人们关注恒大危机将带来何种影响之际,中国又一家具规模的房地产开发商花样年爆出支付能力问题。目前多家中国房企已被国际评级机构降级。
华盛顿向日本新首相重申安保承诺
日本新任首相岸田文雄当地时间周二(10月5日)同美国总统拜登首次通电话后表示,日美双方确认将努力增强同盟关系及区域合作,应对来自中国和朝鲜不断加大的安全挑战。
媒体:中国前公安详述打击新疆维族酷刑细节
美媒CNN10月4日引述一位流亡欧洲的中国前公安,他展示自己的任职证明文件,并匿名透露了针对新疆维族的酷刑细节。其中许多情节与CNN采访的另外两位维族受访者的证词一致,情节骇人听闻。
中国军机“扰台”数屡创新高 白宫:正私下沟通
中国自10月1日来已派出149架军机进入台湾防空识别区,中美互斥彼此在“破坏区域稳定”。有专家认为这仍是加大威慑的象征举动,也有媒体分析称这是对西方亲台的警告。
百多架中国军机“扰台” 台湾民众不担心?
10月1日到4日,近150架中国军机进入台湾西南防空识别区,国际媒体纷纷头条报道。但在台湾,人们正常地度过了一个平和的周末。德国之声访问台北街头民众,看他们如何观察对岸军机的“扰台”行动。
恒大港股突停牌 传中国地产巨头入主
继一家国企上周宣布收购恒大在辽宁一家商业银行的大部分持股后,另一家广东大型地产集团也传出要收购恒大物业的信息。
三日近百架中国军机“扰台” 美吁北京停止“挑衅”
根据台湾国防部的资料,中国1日派出38架次、2日39架次战机进入台湾“防空识别区”,创下有纪录以来的数量。美国对此在3日发出声明表态。
重金狠砸近十年 中国足球向何方?
为能跻身世界一流队伍,10年来,中国对本国足球做了大规模投资,种子是否已经发芽,颇值得怀疑。眼下,该运动项目的经济状况引人注目。
德语媒体: 中国能扭转生育率下滑吗?
《新苏黎世报》认为,禁止堕胎、鼓励男性做家务等措施,都难以阻挡生育率下滑的大趋势,长期而言,提升自动化水平、提高劳动效率才是有效应对手段。《莱茵普法尔茨报》则指出,德国企业承担不起退出中国市场的后果。
七张图看一周大事
德国大选结果出炉,中国限电引发关注,高管落马……本周还发生了哪些大事,请看图集。
中国打击饭圈文化 千万粉丝静观其变
中国当局为何打压饭圈文化和“娘炮”明星?是因为他们的“畸形审美”让当局不能容忍,还是强大的网络动员能力让当局感到害怕?
中国司法部前部长傅政华落马
中国公安部原副部长孙力军被双开两天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又宣布,司法部前部长傅政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调查。
在德华人的国庆:疫情拉远与家人距离
昨天是中国的十一国庆,在德国许多华人因为疫情已经近两年,或甚至更长的时间无法返家,他们对于这场疫情怎么想?还造成哪些影响?
在中国国庆“辱华”
中国72週年国庆日,香港街头挂满五星红旗,当局出动8000警力维稳。而在台湾,当地港人及民间团体办了一场“辱华”晚会,向习近平喷漆,并高唱“禁歌”。
屏蔽多名国际记者中国页面 领英被指审查用户
本周三,多名从事中国议题报道的国际记者反映,职业社交网站领英(LinkedIn) 在中国境内屏蔽了他们的个人页面。这些记者都发表过触及新疆、西藏等中国官方敏感话题的报道或书籍。
燃煤之急:中国政府要求确保能源供给
有报道称,中国国有能源公司已接到指令,要求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保障冬季的能源供给。目前,中国的能源短缺,已使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大面积的停电断电、工厂停产减产也使全球供应链出现紧张。
中国限电:工厂求生存 柴油发电机租金翻倍
面对限电措施,中国工厂除了减产,也有小型企业租用柴油发电机因应。但租金负担重并非长久之计,当地工人的心声为何?
中国公安部前副部长孙力军遭双开
在落马17个月后,中纪委通报前公安部副部长孙力军遭到双开。引人关注的是,官方这次措辞罕见激烈。
中国十一国庆疯出游 香港八千警力大维稳
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2周年国庆,中国大陆和香港气氛大不相同。另一边的台湾则有港人带头组织抗议活动。习近平前一天则有一项特别行程。
德语媒体:强大却孤独的中国
《时代周报》分析指出,美国在印太打造包围中国的联盟网络,但中国的盟友在哪里?《法兰克福汇报》关注“减少堕胎”的计划在中国引起的反应。
恒大债台高筑 投资者忧血本无归
中国地产开发商恒大集团深陷债务危机,负债高达3000亿美元,令投资者陷入恐慌。恒大9月30日公告称,恒大金融财富管理已完成首期10%的兑付。
在台协会:美国会继续致力于拓展台湾的国际空间
在美台高官共同出席的一次活动中,一名美国高级外交官表示,美国将会继续致力于拓展台湾的国际空间。
中国缺电危机:俄罗斯称收到北京请求帮助
中国缺电危机正在快速扩大,除了企业工厂被迫停产,民众生活也受影响,官方强调确保“民生用电”,做得到吗?
调研:“一带一路”致贫困国积欠千亿隐形债务 专家不意外
美国智库发表调研显示,中国在境外推进的大规模基建计划,已为贫困国家带来了高达3850亿美元的巨额隐形债务,而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建设项目因卷入腐败丑闻和激起民间抗议而陷入困境。报告还透露哪些信息?
北京冬奥开放国内观众“安全泡泡”保护参与者
北京冬奥将在2022年2月4日揭幕,在东京奥运成功举办后,外界关注中国会推出什么样的防疫措施。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海外观众将无缘参与。
贸易与技术:美欧结盟能否抗衡中国?
随着中国日益成为科技强国,欧盟和美国希望跟上脚步。但新结成的“贸易和技术委员会”却可能面对分歧,而且之前的类似努力也并没有带来完全令人满意的效果。
珠海航展新机亮相 中国大秀航空实力
第13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于9月28日至10月3日在广东珠海举行。为期六日的珠海航展此次吸引全球近40国约700家展商,超过100架飞机参展。多款中国战机在航展上首次亮相。
德语媒体:阻止“中国标准”走向世界
中国与欧美的科技、经济竞争不仅体现在贸易、关税、市场准入,工业技术标准也是一个博弈领域。此外德语媒体还关注了中国许多地区的限电措施对经济的影响。
客座评论:孟晚舟获释,美国遏制中国的难度增大
拜登同意释放孟晚舟,主因还是管控美中关系本身及其面临的国内窘境。政论家邓聿文认为,这并不表明中美从此迎来阳光,双方对抗的本质和态势没有改变。
美国将军米利:与中国密电是受高层指示
美参谋长米利在听证会上说,与中国军官通电话是在长官的指示下进行,并说当时中国已越来越担心美国可能展开攻击。而他针对在阿富汗保留少数军力的说法则与拜登相左。
欧盟呼吁中国恢复人权对话 双边会议谈及台湾
在28日举办的“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里,欧盟外交及安全政策代表博雷尔向中国外长王毅提及了人权、台湾等议题,中国外长王毅则表示他对AUKUS联盟的担忧。他们都说了些什麽?
专访:绿黄两党“对中国将是巨大挑战”
德国大选结束,目前组阁形势仍不明朗。但选前对华政策表态强硬的绿党和自民党很有机会进入执政联盟。这对于未来的德中关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德国之声中文网专访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学武教授。
中国频繁停电现象亦影响德企
近日,中国东北、上海附近工业区和广东等地频繁发生突然拉闸停电现象,引起愤怒。德广联记者从上海发来报道。
恒大集团前途未卜 政府可能“曲线救国”?
分析家们担心,一旦恒大集团破产,中国过去二十多年所形成的房地产泡沫也有可能会顷刻间破灭。同时,有消息显示中国政府可能出动国有企业对恒大的资产进行有选择性收购。
被中国禁止出境的华裔美籍姐弟已返美
自2018年以来被中国禁止出境的一对美籍华裔姐弟周末返回美国。据报道,中国当局禁止二人出境是为迫使其曾担任银行高管的父亲返回中国面临经济犯罪的刑事指控。
专访:新的中国政策势在必行
德国大选后新政府是否会改变默克尔之前的中国政策?德中关系将面临哪些挑战?德国之声记者Rodion Ebbighausen就此采访了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所的Barbara Pongratz。
中国要减少“非医学需要”堕胎 是喜是忧?
中国政府新发布的一份规划文件提到要“减少非医学需要的人工流产”。官方宣传的整体目标是减少意外怀孕、保护女性健康。但也有女权关注者担心女性的自决权将受到限制。
工厂停工、居民困电梯 中国为何大限电?
中国限电停电,造成工厂停工减产,有人受困电梯,目前官方解释是因煤炭紧缺导致供电紧张,真实原因为何?继续限电会影响中国经济吗?
英国军舰罕见穿越台湾海峡
英国皇家海军表示,一艘该国军舰本周一驶过敏感的台湾海峡。这一罕见的举动挑战了北京,中国军方指责其“公开炒作”居心不良,破坏台海和平。
孟晚舟回国 “中国赢了”?
“孟晚舟赢了!华为赢了!中国赢了!”在孟晚舟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和解、乘坐政府专机归国后,中国社交媒体上沸腾了,这被看作是中国外交的巨大胜利。一位加拿大专家则对DW表示,这场博弈没有赢家。
澳前总理:中国是比苏联更强的对手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指出,美中两国发生冷战的危险现实存在,而新的印太安全联盟AUKUS让澳大利亚面临难题。他认为美中尚无意在台海开战,但太平洋是冲突热点。
孟晚舟与两加拿大人回家之后
被控诈欺的华为孟晚舟以及两名被中国指为间谍且关押的加拿大人分别获释返国。有评论认为,两名加拿大公民获释显得北京不是“人质外交”的说法站不住脚。此外,虽然中国官媒称“换囚”有助于缓解中美及中加冲突,但加拿大专家分析,中加关系已经回不去了。
中国限电导致苹果、特斯拉供应商停产
中国多省爆发停电危机,就连苹果、特斯拉的主要供应商也宣布暂停生产。本次限电影响10余省,在情况最严重的东北,民众担心:在入冬之前能结束限电吗?
中媒称孟晚舟获释或缓解双边关系 加国专家看法不同
中国官媒称孟晚舟和加拿大公民获释,各自返国,有助于缓解中美及中加关系,但有专家分析,“信任已经消失”。双边关系还能回到过去吗?
长平观察:“如果信念有颜色,那明明是枫叶红!”
孟晚舟获释回国受到“民族英雄”待遇的盛大欢迎。时评人长平认为,熟练表演时装秀和政治秀的孟晚舟,和大多中国权贵一样,对“枫叶红”的热爱远甚于“中国红”。
北京是否会出手救恒大?
这家中国大型房企陷入困境正值北京捶打私企、加强监管经济之际。目前,恒大命运难卜,中国政府加大了干预措施,据称设立了资金托管专户。同时也有学者指出,无论北京是否施救恒大,中国经济都会受到重创。
前一页面
第135 页,共200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