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中国
中国,为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政权的统称。现今在国际的行使“中国”主权的政权,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德语媒体:中国才是美国安全政策的核心
俄乌边界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令欧洲人忧心忡忡。但更令欧洲人的失望的是,美国人关注的焦点似乎并不是欧洲,而是印太地区。
谷爱凌再次为中国夺金
女子自由滑雪运动员谷爱凌在2月18日的U型场地技巧决赛中再次夺得金牌。她在北京冬奥会上以两金一银的表现创下历史记录,但是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谷爱凌冬奥大热 引发美国华人激辩
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华人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谷爱凌加入中国队,并在北京冬奥会上获得两金一银,成为赛场内外焦点人物。在美国,很多华人把谷爱凌视为是达到常人难以企及高度的“天降紫微星“,但也有人认为她是中国国家宣传机器的产物。
北京冬奥政治化? 中国官员评西疆与台湾议题
北京冬奥每日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冬奥组委的发言人罕见地针对台湾与新疆等敏感议题做出正面回应,现场也立即有外籍记者质疑,该发言人的行为是否已是将奥运“政治化”的证明。
德语媒体:战狼外交令中国受损
长时间以来,北京同华盛顿和布鲁塞尔一直争端不断,而对于这种紧张关系的产生,中国的战狼外交官们可以说"功不可没"。
德国冬奥冠军:比赛一结束就离开中国
刚刚在北京冬奥上斩获两枚金牌的德国雪橇运动员盖森贝格在2月16日的电视访谈节目中,对自己的冬奥之旅进行了批判性总结。她认为此次的东道主中国正与世隔绝,并且承认这次参赛面临着“内心纠结”。
四海奥运健儿 这些人在中国有热度
中国首次举办冬奥会,以前不为人所知的一些冰雪运动选手开始在中国获得知名度。其中一部分人受到特别的关注,并不完全是因为运动成绩。
长平观察:不谈政治,谷爱凌在中国还是超级偶像吗?
谷爱凌因为出身背景和个人能力,在中国成为超级偶像水到渠成吗?时评人长平认为,看看其他华裔运动员的遭遇,我们会发现胡锡进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
英媒:为应对中俄 拜登将提创纪录国防预算
路透社独家报道,为应对可能与中俄发生的冲突与核现代化,美国总统拜登预计要求为2023财政年度编列超过7700亿美元的预算,创下美国历史上的新纪录。
最新民调:东南亚民众担心难以在中美之间保持中立
东南亚是中美争霸的主要竞技场之一,当地民众如何看待这两个国家?最新民调显示,两国在当地的好感度均有所上升,受访者总体上依然更信任美国。值得一提的是,东南亚内部在对华议题上有着明显的分歧。
锁链女到底是谁?徐州八孩案新转折与疑点
震惊中国的“徐州八孩案”週二出现最新转折。有中国前调查记者贴出网友提供、据称为董某民及杨某侠的结婚证。由于证上杨某侠的照片,外貌特征与八孩母亲有明显落差,有舆论质疑:锁链女与杨某侠或许根本不是同一人?
德语媒体:新疆人权与大众的中国业务
新疆恶劣的人权记录受到持续关注,而在新疆开设有工厂的德国大众也因此成为众矢之的。尽管大众坚决否认其新疆工厂中存在强制劳动等问题,但德国政府和欧盟还是决定要对大众展开深入的调查。
期待岁月静好 最终“隐入尘烟”
2022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唯一华语影片的身份,让《隐入尘烟》颇为受人瞩目。聚集柏林的国际影评人如何看待这部中国农村题材的影片?而在中国有机会在公映之前便先睹为快的那些观众又有何看法?
张展传健康状况改善 方斌案件仍扑朔迷离
因报道武汉封城遭北京判刑四年的公民记者张展,近日传出健康状况有好转的迹象。除了能自行行走外,之前因绝食而受损的肠胃,现也传出已有所恢复。但同因报道武汉封城被捕的方斌,却传出目前仍罪名不详。
印度再禁54款中国App
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印度方面以安全顾虑为由,禁止了54款来自中国的App应用软件,其中包括冬海集团的游戏Free Fire。
客座评论:多面向的中国与失信的政府
徐州丰县被锁喉的八孩母事件,是中国进入2022年后一起严重的社会治理危机,自1月下旬在自媒体上揭开后,至今舆论未息,民情汹涌,在民间的关注度已盖过同一时期举行的北京冬奥会。民众始终把质疑指向官方。政论家邓聿文认为,客观来说,调查一起时间跨度
左手挡右手压 美外长忙处理俄中朝问题
就在美国忙著应对俄乌危机的同时,布林肯、韩国外长郑义溶和日本外相林芳正12日在檀香山举行了一天的会谈,重点是朝鲜的核威胁以及中国的挑战。都谈了些什么?
领欧盟挺立陶宛 法称反胁迫草案进行顺利
法国贸易部长13日接受法新社访问时表示,中国过去几个月用贸易与“经济武器”对立陶宛与欧盟施压。他也重申,欧盟正准备通过反经济胁迫相关的法案。
危机谈判依旧无果 澳总理呼吁中国为乌克兰发声
面对集结在乌克兰边境的俄罗斯部队,美欧最高层正在进行外交努力。不过,与普京的电话会谈并没有带来多少进展。德国总理肖尔茨即将启程前往乌克兰和俄罗斯。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则呼吁中国不要对乌克兰危机保持静默、为基辅发声。
阿根廷冒险签署与中国战略伙伴关系
南美国家阿根廷正深陷经济危机,去年,该国通货膨胀率超过50%,就在此时,该国政府公布了扩建与中国经济关系战略。该国总统费尔南德斯还亲自出现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德语媒体:普通观众是否应抵制北京冬奥?
《奥格斯堡汇报》认为,德国观众必须关掉电视机,才能让赞助商断了广告费,从而逼迫国际奥委会今后不再把承办权交给专制国家。《焦点杂志》则明确反对这一观点,指出不论奥运精神遭到国际奥委会或者中国的如何践踏,普通观众对体育赛事的热情都不会被破坏。
中国冰球队“国际化” 球员国籍引热议
三分之二的中国男子冰球队成员是在海外出生,具有浓厚的国际气息。中国为北京冬奥会招募了大批海外冰球球员,其国籍问题留给外界许多猜想。
美国“印太战略”:加大努力抗衡中国 台湾提法略有不同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问印太地区之际,白宫公布“印太战略”,承诺为该地区投入更多外交和安全资源抵御中国,其中也包括重开美国驻所罗门群岛大使馆。
中国应急附条件批准辉瑞新冠口服药Paxlovid
中国国家药监局周五发布消息,应急附条件批准辉瑞新冠病毒治疗药物Paxlovid进口注册。这是中国批准的第一款专门用于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口服药。辉瑞公司代表称这是一个重要里程碑。
客座评论:自食苦果——西方对中俄的误判
乌克兰危机持续续不断,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叫阵”,而中国与西方之间的隔阂与分裂也日益明显。甚至已经有人表示,目前的世界已经进入“新冷战时期”。政治学者张俊华则认为,不管是对俄还是对华政策,很多苦果都是由西方对对方的误判和政治短视造成的。
德语媒体:企业高管应如何面对强权?
当今世界,纷争不断危机四伏,这就要求企业的高管们,不仅要懂得怎么赚钱,更应具备政治家的敏锐。但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
欧盟计划为非洲筹措1500亿基建资金
借助新发起的"全球门户"倡议,欧盟希望能向非洲大陆注入1500亿资金。该计划的目标是,扩大欧盟的国际影响力,并同中国展开竞争。
美国一法院要求郭文贵5日内交清1.34亿欠款和罚款
美国纽约州一家法院裁定,出逃美国的中国亿万富翁郭文贵须在5日内支付1.34亿美元,否则将面临被捕。
印尼向法国购买数十架战机 美国预告对印尼军售
在各界持续关注中国与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势力竞争之际,印尼週四宣布向法国订购42架战机,并预计将向法国购买两艘潜艇。此外,美国同日也宣布可能对印尼进行军售。
中国何时会批准使用新冠抗原快筛?
虽然西方国家已经开始向公民免费发放新冠抗原快筛,但专家说中国的清零政策确保核酸检测成为中国新冠病毒检测的黄金标准。他们认为,除非中国渐渐抛弃清零政策,不然北京恐不会大规模核准使用抗原快筛。
加拿大支持欧盟WTO诉讼案 立陶宛:中国牛肉禁令影响有限
根据多家媒体报道,加拿大週四宣布加入欧盟在世贸对中国提出的诉讼案,强调中国对立陶宛实施贸易限制的举动可能破坏国际贸易体系。同时,立陶宛称中国暂停进口该国牛肉的举动影响有限。
民主指数榜中国名列第148 EIU分析”中国挑战”
英国 "经济学人智库 "周四(2月9日)发表题为”中国挑战”的2021年度民主指数报告,指出2021年只有不到46%的世界人口生活在民主国家。中国在民主指数排行榜名列第148位,台湾排名第8。
德语媒体:西方同俄罗斯相争 中国得利?
因着乌克兰危机,西方同俄罗斯的关系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危险境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那么,谁会是渔翁呢?
立陶宛对台政策惹怒北京
因为允许台北方面以“台湾”名义在维尔纽斯设立代表处,立陶宛成为北京制裁的对象。而夹在中间的德国企业,也遭受池鱼之殃。
中国推动立法:数据出境须安全评估
中国正在草拟中的一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管理法规对数据出境做出更加严格的限制。而欧盟和美国间数据传输法规搁浅的问题,让脸书母公司Meta渐失耐心。
中国海关暂停从立陶宛进口牛肉
中国海关总署宣布暂停接受立陶宛牛肉进口申报。这是台湾在立陶宛设立台湾代表处之后 ,中国对立陶宛采取的又一贸易限制措施。
布林肯抵达澳 四方会谈聚焦中俄联手势力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即将于11日跟四方会谈其他外长举行会谈,预计会议将聚焦中国在印太地区的影响力及北京与莫斯科联手所产生的效应。
美国商会称拜登考虑对中国另启贸易调查
美国商会透露,拜登考虑对中国启动贸易调查,并可能对华会实施新的关税。与此同时,美国还可能和欧洲和其他盟友更紧密合作,向中国要求为国际企业提供更公平的竞争环境。
德语媒体: 中俄结盟 剑指西方?
乌克兰危机愈演愈烈之际,普京和习近平也在北京向全世界展示了中俄两国间紧密的伙伴关系。中俄两国的盟友关系,会给西方阵营带来怎样的挑战呢?
中国航天器“捉卫星”清除太空垃圾
专业人士观测到中国航天器“捕捉”废旧卫星并将其丢弃到一处“太空坟场”轨道。这一举动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注意。
广西百色疫情延烧 首例感染者遭霸凌
360万人口的广西百色市在2月7日因为爆发新冠疫情宣布封城,不过感染源不明,疫情持续延烧。首例感染者成为众矢之的,不堪其扰下接受媒体访问揭露自身处境。
研究:中国开发4分钟新冠检测
上海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已经开发出一种技术,将快速抗原测试的速度与核酸测试的准确性相结合。专家告诉德国之声,实验还需要更大的样本证实其意义。
英国支持欧盟向WTO提告中国贸易胁迫立陶宛
1月27日,欧盟向世贸组织提告北京对立陶宛实施歧视性贸易政策。本周一,英国表示,将与美国和澳大利亚一起,支持欧盟在世贸组织提起有关贸易诉讼。
欧盟追加150亿补贴欧洲芯片产业扩大市占率
欧盟委员会打算向具有战略意义的芯片产业提供数百亿欧元的补贴。欧盟委员会表示,将推动公共和私人投资振兴欧洲的半导体产业。
德语媒体: 彭帅发声 疑惑依旧
去年十一月发表网络实名文章后,一度销声匿迹的中国网球女选手彭帅日前再度现身,接受了法国报纸《队报》的采访。但这场精心安排的采访,并未能打消外界对"性侵"事件的疑惑
为中国冬奥夺金 “雪上公主”难绕开政治?
代表中国队参赛的中美混血姑娘谷爱凌2月8日在北京冬奥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凭借惊人的最后一跳反超对手摘金。这位18岁的"雪上公主"在中国早已是家喻户晓的大明星,备受中国媒体宠爱,尽管她从来避而不谈自己的国籍问题。
客座评论:俄乌冲突 北京倒向莫斯科
前苏联曾是中国的“老大哥”,但随着苏共政权的垮台以及中俄实力的此消彼长,双方的关系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但是出于各种因素,中国和俄罗斯在外交舞台上依然经常彼此支持,“抱团取暖”。尽管如此,政论家邓聿文认为,北京政府在乌克兰危机中如此明显“站队”
拜登政府二度批准对台军售 北京强硬回应
美国政府2月7日宣布核准拜登上任后第二批对台军售,内容是为期5年丶价值1亿美元的爱国者系统工程勤务计画。次日中国外交部强硬回应。
“政治武器”天然气:俄罗斯在欧中之间的盘算
欧盟40%以上的天然气进口来自俄罗斯。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指责俄罗斯把天然气供应当作政治施压工具。上周五,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表示,将把对中国的天然气出口量提高约25%。
中国和厄瓜多尔启动自贸协定谈判
上周末,中国和厄瓜多尔两国宣布正式启动中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前往北京出席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厄瓜多尔总统拉索。
前一页面
第121 页,共200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