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中国
中国,为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政权的统称。现今在国际的行使“中国”主权的政权,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奥密克戎汹汹来袭 上海也封城
鉴于新冠病毒感染数字不断上升,中国多地采取了严格的防疫措施,就连此前一直以“精准防疫”“绝不封城”而著称的上海,也出台了浦西浦东分批封控的措施。另一方面,近几周确诊人数居高不下的香港,第一批宽松措施即将生效。
上海无预警“分区分批封控” 超市涌现抢菜潮
本波疫情以来一直坚称“不会封城”的上海,週日(27日)晚间无预警宣布自本週一(28日)开始采取“分区分批封控”并进行交通管制。封控前夕,许多住宅小区临时“解禁”开放民众外出采购物资,超市再现抢菜之乱引发民怨。
菲律宾指责中国海警船近距离靠近其海巡船只
菲律宾海岸警卫队3月27日通报,中国海警船在南中国海争议海域逼近菲律宾海警船,“限缩”了一艘在附近活动的菲律宾船只的活动,此举违反了国际规则而且可能发生碰撞。
沙特与中国:新交的好朋友?
这个中东国家正向中国示好。这有可能大损它和美国之间的长期良好关系。裂隙有多大?
乌克兰危机:我们距世界大战有多远(近)?
国际社会普遍担心,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有可能会引发一场全球性的冲突。我们距离世界大战难道真的只有一步之遥吗?专家学者们又是怎么看呢?
德语媒体:受苦的民众和中国亟需更好的疫苗
《法兰克福汇报》认为,中国的“清零”政策已经让民众彻底感到厌烦。《明镜周刊》则援引专家指出,中国需要更好的疫苗来避免一场灾难。
朝鲜还有"更多库存" 美国呼吁更严制裁
朝鲜成功试射其有史以来最大的洲际弹道导弹火星-17,美国呼吁对朝鲜进行更严厉的国际制裁。
中国将选择“生活正常化”与“动态清零”共存的防疫路线?
尽管感染人数居高不下,上海至今仍未封城,而是采用分区封锁、大规模核酸检测加上抗原自检等管控方式。上海目前的措施,是否能成为中国之后防疫路线的借镜?
美国FCC将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列入国安威胁清单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宣布将俄罗斯卡巴斯基实验室、中国电信(美洲)公司和中国移动(美国)公司列入国家安全威胁名单。中俄方面随即作出回应。
澳籍记者成蕾秘密受审 将择期宣判
澳大利亚籍华裔记者成蕾被控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案,周四在北京开始法庭审理。中国方面以案件涉及国家机密为由,拒绝外交官旁听。
德语媒体:德国经济继续依赖北京将会多可怕?
德国电视二台关注德国对中国的经济依赖性,并提出问题:如果北京像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一样入侵台湾,欧洲和德国该如何作答?瑞士《巴塞尔报》指出,中国在国际间以和平缔造者自居,但却透过其官媒向民众传递美国是 ‘始作俑者’等论述。
德国病毒学家:中国亟须改变防疫策略
中国正在经历两年以来最严重的新冠疫情,政府采取的防疫措施仍然没有脱离“清零”的路线。中国国内对这一政策的质疑越来越多。德国微生物学家、传染病学家亚历山大·凯库勒(Alexander Kekulé)就此接受了德国之声的访问。
对俄制裁:杀敌一千 自损???
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就像一个回旋镖,也在冲击着欧洲国家的经济。欧中运费已经翻了两番,铁路运输路线被封锁,空运价格昂贵,供应链和供应问题日益严重。这造成了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
王毅落地印度 专家:中印有望破冰但仍有猜忌
这是2020年中印边境爆发流血冲突以来,两国的最高级别访问。专家认为,中印核心问题还是边界,王毅此行或可提出缓和方案。在俄乌战争动荡的此刻,这两个亚洲大国都在西方与俄国之间小心平衡,专家怎么看待中印俄三角关系?
所罗门拟与中国军安合作 澳大利亚表达忧虑
通讯社报道指出,所罗门群岛近日与中国签署警务协议,并准备向内阁提交一项包含军事合作的广泛安全协议。此举引发澳大利亚的忧虑,该国国防部长警告称太平洋岛国要现实地看待与中国的互动。
德语媒体:欧俄相争 中国得利?
为了抗议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行径,减少或禁止进口俄罗斯原油及天然气,这样的制裁措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吗?有人认为,这样做不仅有损本土经济,而且还会让中国和印度坐收渔翁之利。
台国安局长:两岸关系在“蔡总统任内没问题”
台湾国安局长陈明通周四在台湾立法院答询回应有关“中共今秋将攻台”的猜测时表示“不太可能”,他进一步表示,两岸关系在“蔡总统任内没问题”。
中印破冰契机?王毅传週五出访印度
有外媒引述印度政府官员的消息称,中国外长王毅将于週五(25日)闪电出访印度。中印紧张关系可能迎来转折吗?稍早,王毅在巴基斯坦关于克什米尔的发言,却似乎又惹恼了印度。
俄罗斯向中国靠拢 中国愿意吗?
俄罗斯正在远离西方,希望与中国更紧密地结盟。这两个国家在经济上有多密切?而中国是如何面对俄罗斯的这种亲近?中国能把俄罗斯和西方之间的这碗水端平吗?
东航坠机事件:已发现部分遗体碎片
载有132人的中国东方航空MU5735航班日前坠机。目前已发现一部黑匣子,有望解开失事谜团,部分飞机残骸及人体组织碎片也已经找到,但目前尚未发现幸存者。
德语媒体:解开俄乌危局的钥匙在习近平手里?
俄乌危机如何能解?《世界报》发表的一篇评论认为,一个方案是寄希望于中国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商报》则注意到,美国对俄制裁会影响到以美元进行交易的业务,与此同时,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会大大提升。
赫尔松传人道灾难 乌克兰盼习近平协助止战
乌克兰22日再度呼吁中国在停止俄乌战争的过程中,发挥更明显的作用。与此同时,俄罗斯政府发言人接受CNN访问时,声称乌克兰目前没有发生战争。
分析:中国为何仍在避免批评俄罗斯
北京称,“俄罗斯是G20重要成员,任何成员都无权将其开除”,以此回应西方对于俄罗斯是否应继续留在G20的讨论。显然,中国在俄乌问题上仍然没有选择站在西方阵营。有分析认为,中国避免批评俄罗斯的做法已削弱了其自称的中立国主张,是两面手法。
中国疫情不降温 上海否认要封城
中国的新冠疫情仍持续让民众处于紧张状态。曾被视为抗疫“模范生”的上海,在这一波奥密克戎感染潮之下,也受到巨大压力。香港的最新研究显示,接种三剂科兴疫苗对预防重症有明显效果。
134亿元突消失? 恒大“发现”存款遭接管
这134亿元人民币不是小数目,占了恒大物业的现金资产逾九成,为何会突然“发现”已被强制执行?集团负债近2万亿,最新说法是7月底前公布重组方案,公司高层恳请债权人不要采取激进行动。
“过度防疫”惹民怨 “动态清零” 何时休?
中国本土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上海、吉林疫情未见好转之时,辽宁省沈阳市宣布从本周二七对全是住宅进行封闭式管理。病毒的传播令民众不安,同时,缺乏透明性和一致性的防疫措施也引发民怨。
德语媒体:欧洲能源转型,中国是大赢家?
《商报》关注到欧洲能源转型,指出在能源转型的关键原材料上,欧洲或会更加依赖中国,程度可能更甚于对俄罗斯进口能源的依赖。《柏林报》则注意到俄入侵乌克兰打乱全球粮食供应,该媒体表示,全球供应紧张,中国政府和其他国家的屯粮将进一步推动粮食价格。
“递刀子”说升级 为外媒工作的中国记者成官媒眼中钉
中国官媒近日发表了一系列批评文章,将矛头指向为西方媒体工作的中国记者,指责他们帮助外国媒体进行“反华报导”。
指控跨境打压人权 美国:对中国官员限制签证
继上週美国司法院指控五人为“特工”,在美国为北京监控、打压异议人士后,美国国务院週一宣布,将针对中国官员实施签证限制,因为他们在中国境内、甚至境外,镇压少数民族和宗教人士。
再向中国喊话 美批北京“站普京那边”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北京一直不愿意发出谴责,官方也多次重申坚持和谈的立场。但在莫斯科持续侵略下,中国的立场在各种国际场合受到质疑。
德语媒体:中国的“中立”人设?
习近平和拜登通过电话后,北京以中立者的身份发出和平谈判的呼吁,中国真是中立的吗?《商报》一篇评论对此表示质疑。大多数东南亚国家迄今为止都没有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发出谴责,这是为什么呢?《法兰克福汇报》试图寻找答案。
东航客机失事 中国民航发生罕见空难
1990至2000年代发生多次严重空难事故以来,中国大幅提高了航空安全性。3月21日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空难引起中国高层震惊。
主张和平 避谈侵略: 中国在俄乌问题上继续保持暧昧
华盛顿近日警告,若中国向俄方提供援助,将会产生“后果”。美方的施压是否会迫使北京做出更明确的表态?在宣扬和平、却又审查反战声音的当下,中国官方的立场究竟是什么?
客座评论:“鸡同鸭讲”的拜习通话
如果用文雅一点的句子来形容上周五拜登和习近平近2小时的视频通话,可称为各自表述,没有交集;换作大白话,则是鸡同鸭讲。
中国单日确诊破四千例 上海吉林疫情恶化
中国疫情持续升温,3月20日新增本土确诊突破4,000例。吉林依然是疫情最严峻的重灾区,上海则在经过週末的大规模排查后,单日确诊再次推高、突破700例。疫情持续恶化的两地官员在週末都称,当地疫情正迎来关键时刻。
中方称其“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多方呼吁中国谴责俄罗斯
面对国际社会要求中国就俄乌危机表明立场的压力,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发表讲话称:“时间将会证明,中方的主张是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与此同时,包括乌克兰在内的多方敦促中国谴责俄罗斯。
重整军备:除了采购F35 德国还有哪些打算?
德国外交部长贝尔博克(Annalena Baerbock)近期在一场讲话中提出了新的“国家安全战略”,乌克兰的战争正迫使德国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其做法。贝尔博克暗示,在未来,中国可能是真正的挑战。
德语媒体:西方是否应拉拢中国?
习近平与拜登的会谈吸引了德语区各大报刊的关注。《每日镜报》认为,中国也许很快就会加入西方谴责俄罗斯的队伍;《经济周刊》呼吁德国总理也像美国总统一样,努力拉拢北京一同制止普京;《标准报》则对此类言论提出批评,认为就算北京真能制止莫斯科,西方也
俄乌战况:俄首用高超音速导弹 乌总统再呼谈判
俄罗斯首次承认在作战行动中使用了高超音速导弹。与此同时,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再次呼吁和平谈判。在当前的情况下,俄方还强调俄中合作只会更加强有力。
客座评论:北京的“路线调整”和机会主义
中共对俄罗斯到底属于哪种类型的朋友?政治学者张俊华认为,这个问题似乎在这次乌克兰战争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凸显。而最近在中国发生的变化非常值得世人琢磨。
吉林日增千例确诊 中国继续坚持“清零政策”
3月19日,中国再度新增了两例新冠死亡病例,距离上个死亡病例已一年多,凸显了奥密克戎(Omicron)疫情在中国所带来的威胁,此波疫情引发了该国自新冠大流行以来的感染高峰。
美中峰会谈乌克兰局势 习近平称“反对战争”
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本周五(3月18日)进行了通话,讨论美中两国间的竞争和乌克兰战争。习近平表示,“不愿意看到”乌克兰危机,冲突对抗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国家关系不能走到兵戎相向这一步。
专访:中国会支持俄罗斯到什么地步?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中国拒绝谴责俄罗斯,甚至拒绝称其为"入侵"。就中国的角色,德国之声电视部记者采访了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中国问题专家葛莱仪 (Bonnie Glaser) 。
美中元首通话前夕 山东舰通过台湾海峡
由于乌克兰战争,台湾目前处于高度戒备状态,而就在美国总统拜登将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通话前几个小时,中国山东号航母穿越了台湾海峡。
德语媒体:疫情席卷中国 世界工厂面临停工?
由于多个省市再度爆发新冠疫情,政府下令实施了一系列严厉的停摆措施,位于长春和深圳的一些重要企业宣布停产,这无疑给中国和全球经济带来了难以预测的风险。
习近平坚持“动态清零” 新方案释放放宽管控信号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强调,中国防疫将继续坚持“动态清零”,并将以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跟社会影响。与此同时,最新版的新冠诊疗方案显示,中国的严格防疫策略正在发生改变。
阿里巴巴、腾讯传大裁员 中国喊话稳定市场
《路透社》週三取得的消息称,中国的阿里巴巴及腾讯可能将在今年展开万人大裁员,引发舆论热议。与此同时,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也发话稳定市场信心,被认为中国对科技业的监管打压或可迎来拐点。
德语媒体:北京给股市的"定心丸"
中概股从美国的退市风险、俄乌战争背景下的中美关系恶化以及中国国内死灰复燃的新冠疫情,令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前景忧心忡忡,股市一度出现大幅波动。
“中国好声音”西藏歌手才旺罗布被禁言 网传自焚身亡
在中国颇具名气的90后西藏歌手才旺罗布个人新浪微博被禁言。更有消息显示,这位参加过“中国好声音”等音乐节目的歌手已经在西藏自焚身亡,但相关消息仍需要得到独立方的确认。
为北京监控异议人士? 美司法部起诉五人
美国週三公开起诉5名被认为是中国政府特工的人员,这5人被指控为中国政府监视、威胁在美国的异议人士,其中一案还涉及一位美国国会候选人。美国司法部称这群中国政府代理人的行为,是专制政府的“跨国镇压”。
前一页面
第118 页,共200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