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中国
中国,为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政权的统称。现今在国际的行使“中国”主权的政权,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中国前7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1%
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1%。
抗衡中俄:欧盟在拉美发起经贸攻势
欧盟有意更多关注这个它近年来忽略的地区。此非易事。因为,俄罗斯、尤其是中国,此间正在拉丁美洲节节推进。
毛泽东最初并不想要台湾?
中共一直声称,台湾自古属于中国,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但有历史记载显示,开国元勋毛泽东本人曾主张让该岛独立。
墙外文摘:从司马南到胡锡进——危险的丑态
有评论指出,司马南事件曝露了中国“爱国大V”的丑态:藉倡议反美思想、消费台湾、批判中国资本家,为自己带来丰厚收入。又有评论指出,从历史灾难看,胡锡进及其同党的舆论鼓噪十分危险。
客座评论:六十年前,张爱玲的“前线”与“边城”
从张爱玲上世纪六十年代生平唯一一次访问台湾所留下的文本对比,梳理数十年两岸的关系演变和心路历程。这是否能为目前的台海僵局带来一些不同角度的理解与反省?德国汉学家吕恒君进行了一番尝试。
韩国站队美国?萨德问题难解
首尔坚称,部署萨德系统是为了保护国家免受朝鲜的威胁。不过,北京却表示,萨德明显损害中国的战略安全利益。一些专家认为韩国在迎合美国的需要,因此,中韩之间心结难解。
德语媒体:德国到底依赖一个怎样的中国?
《奥格斯堡汇报》认为,鉴于对俄制裁已经让德国承担高昂代价、德中关系比德俄关系紧密得多,因此即便在中国武力攻台时,德国也将无力发动对华制裁。《法兰克福汇报》则担心,一旦中国经济增长乏力,北京就会试图通过攻打台湾来拢聚民心。
台湾如何反击中国的虚假信息
随着中国加强其假新闻操作,台湾人正在寻找方法进行反击。他们与政府形成了独特的联盟,正在努力重建其公信力。
最近的防空洞在哪? 查找APP在台湾受欢迎
台海局势升温之际,在台湾,秒查附近防空洞的APP开始流行。虽然台湾各地都设有“防空疏散避难设施”,但不少设施都面臨年久失修,缺少维生设备等问题。
美媒:脸书推特删除一批推送亲西方内容的账号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脸书和推特过去曾经多次移除涉嫌为中国、俄罗斯或伊朗进行政治宣传的账号。而一份报告显示,这两个社交平台近两个月也删除了一些宣传亲西方论调的账号,它们的来源地可能是美国。
美国防部发布行动计划 加强军事行动中的平民保护
美国国防部计划在明年建立一个平民保护中心,目的是为军事人员提供培训,以避免在世界各地发动军事行动时造成对平民的伤害。
五角大楼:提防中国“太空霸主”野心
由美国国防部多部门合作撰写的《2022年太空工业基础现状》报告指出,中国在致力于到2045年取代美国成为在太空占据主导地位的大国,而且正在“朝着这一目标稳步前进”,美国政府必须采取紧急行动。
极端热浪席卷:干旱限电如何影响中国经济?
极端热浪席卷中国部分地区,川渝成核心灾区,目前两地限电令仍未解除。有分析认为,干旱缺电问题恐令中国经济前景雪上加霜,甚至威胁“世界工厂”地位。目前,中国大小企业、工农业等经济领域受到多少冲击?解除高温警报后能如愿恢复吗?
美参议员见蔡英文 访台称“习近平吓不倒我”
美参议员布蕾波恩(Marsha Blackburn)访台,落地后发文称不会向中共“磕头”,并将中国与“新邪恶轴心”并提,称挺台无惧习近平;北京则誓言将“坚决反制”。布蕾波恩週五会见台湾总统蔡英文,两人见面都谈了什么?
路透:不畏中国军演 美拟9月宣布对台军售
路透社週四(8月25日)报道称,中国对台湾周边展开一系列军演,并未影响美国对台军售计画,美国亦不会在短期内提高军售规模。知情人士表示,拜登政府最快9月公布新的对台军售项目。
巴切莱特:希望离任前发布新疆人权报告
作为联合国人权事务特使,巴切莱特过去四年的任期内,新疆维吾尔人权状况一直是她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离任前夕,巴切莱特表示,新疆人权报告是否能够发表,她并没有把握。
中国又推出新措施 力求提振经济稳定就业
中国总理李克强周三召集国务院会议,宣布出台一系列新措施,要求稳住"经济大盘"。房地产市场疲软,以及当局的"清零措施",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都面临着严峻考验。
台政府大幅提高明年防务预算
台湾行政院本周四通过明年的总预算案,其中整体防务预算创下新高,达5863亿新台币(折合约194亿美元),比今年增加716亿新台币,涨幅为13.9%。该预算案尚需获得立法院通过。
美国务院:中国操纵网络 压制对新疆批评
美国国务院週四(8月24日)公布报告指出,中国试图利用网络“操纵和主导”涉及新疆议题的话语权。在这当中,常见的手法像是发动网军进行网络霸凌,或是透过外交官员、网红等进行大外宣。
中国无人机近拍金门岗哨 台证实士兵丢石驱离
中国社交媒体平台近日流传中国无人机近拍台湾外岛岗哨、遭士兵投掷石头驱离的影像。台湾军方週三证实,并指控中方“藉由剪辑片段影片,制造错假信息”进行“认知作战”,但军方丢石驱离的作法仍受舆论热议。
夏立言见张志军 表达对中国军演不满
台海紧张之际,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不顾党内外反对声音访问中国,并于週三(8月24日)晚间与海协会会长张志军餐叙。夏立言称,已向中方表达台湾人民对中国军演的不满;张志军则回应,军演是打击台独份子的“正义之举”。
专家:香港司法系统沦政府打压公民社会的武器
香港即将开始审理包含《苹果日报》创办人黎智英在内的两起国安法案件,专家告诉德国之声,这两起备受瞩目案件的审判过程缺乏陪审团,反映了香港长期享有的司法独立和法治正受到进一步侵蚀。
英媒:中国造导弹驱逐舰 军事扩张“指数增长”
中国社交媒体平台上近日流传中国船厂打造军舰的图片,有外媒报道,中国已开始大规模生产导弹驱逐舰,军舰能力正呈“指数式增长”。专家指出,中国海军的扩张轨迹与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其他国家相比“形成鲜明对比”。
任正非讲"把活下来作为纲领" 华为怎么了?
中国媒体第一财经本周二报道,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一篇公司内部发表的文章中表示,全球经济将面临着衰退,华为应改变思路和经营方针,"2023年甚至到2025年,一定要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的纲领活下来"。
德语媒体:电荒的影响与政府的抉择
高温缺水闹电荒,德国的在华企业也受到影响,《商报》关注了这一话题。IT新闻网络杂志Telepolis的一篇长文告诉人们,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抉择越来越向后者偏移。
中国高温热浪恐导致农作物歉收
在本世纪的20多年里,中国已经历了4次高温热浪,而今年这次是最严重的。一旦中国秋天歉收,本已供应紧张的国际粮食市场将增添更大的压力。
成疫情受害者 中国电商巨头京东第2季成长趋缓
自疫情爆发以来,中国经济的前景成为中外关注的焦点,尤其是科技业巨头的获利表现。中国电商京东集团週二(8月23日)公布今年第2季财报,虽表现优于市场预期,但仍创下2014年赴美上市以来,单季最差的成长率。
美国将7家中国实体列黑名单 涉航天研究机构
美国商务部于週二(8月23日)公告,基于“国安和外交政策”等理由,将7间中国实体列入出口黑名单,而遭管制的实体主要与航空航天相关,同时带有浓厚的中国官方色彩。
长江水位骤降 古代佛像重见天日
中国多地高温少雨导致严重干旱,长江重庆段位水位大跌。而水体面积大幅减少使得三尊有600年历史的佛像露出水面。与此同时,缺水也引发缺电问题,上海罕见暂时关闭外滩景观照明节省能源。
卫健委:新冠疫情是中国生育率下降的一个因素
中国国家卫健委向路透社表示,除教育与育儿费用高昂外,新冠疫情也是导致中国的结婚率和生育率近年来下降的一个因素。
德语媒体:降息能提振中国经济吗?
中国央行周一再次宣布降息,希望以此提振疲软的房地产市场和受到疫情严重冲击的国民经济。不过,多数经济学家都对降息措施的效果持悲观态度。
赴澳军演 德国空军亮相印太地区
继海军之后,德国空军也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登台亮相:德国欧洲战机(Eurofighter)在澳大利亚参加多国联合军演。
河南烂尾房项目残局难收
成千上万的烂尾房不仅给房地产危机带来新的打击,也苦了选购预售房的业主。出现购房者集体停贷风波后,政府为了维稳,加大了对开发商和银行的压力。但是许多受害者还是难以走出绝境。
中国于西方是制度性对手 在其它地区是合作伙伴
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描述了8个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态度以及它们各自在中美对峙的背景下所持的立场。
客座评论:被诈骗集团利用的“完美风暴”
台湾大约有两千多人疑似被骗去柬埔寨“当猪仔”进行诈骗工作,中国方面说,台湾人遇险可以向中国驻外使领馆求助,台湾则是形容中国“吃台湾的豆腐”,一来一往之间显示的则是诈骗集团得以猖獗的原因。
美日官员专家接力访台 北京表达严正抗议
继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参议院亚太小组主席马基之后,美国印第安纳州州长霍尔科姆率领的代表团和美国史丹福大学胡佛研究所专家代表团均访问台湾。中国外交部表达抗议,并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热热热!中国多地遭遇高温“烤验”
中国多地天气多日持续高温。中央气象台本周一连续11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高温少雨导致多地干旱严重,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湖体面积不断缩小,一个半月水体面积减少约66%。
德语媒体:知道过多内幕的富商
上周五,中国富商肖建华在上海被判处13年监禁。五年前,同时拥有加拿大国籍的肖建华在香港突然失踪,曾引起广泛猜测。媒体报道称,肖建华同中国权力高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知道很多高层内幕。
拯救楼市? 中国央行再降息
为了刺激经济,应对房地产危机,中国央行周一宣布降息措施。有专家指出,此次降息是释放稳定地产政策的明确信号,然而降息并不能解决房产的根本问题。
柏林-北京直飞航班回来啦?——没有的事!
几天前,中国海南航空公司和柏林/勃兰登堡机场( BER )发消息称,柏林和北京之间又有了直飞航班。包括柏林勃兰登堡电台在内,众多媒体也作了相关报道。然而,德国之声的调查结果显示:根本谈不上直航。
美韩军演登场 五年来规模最大
韩国和美国周一开始举行联合军演。这是两国5年来首次如此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投入战机、军舰、坦克和数万兵员。
印度外长批北京无视边界协议
在中印两国持续针对边境局势进行谈判时,印度外长苏杰生21日在巴西表示,中国无视两国间的边界协议,导致双边关系蒙上一层阴影。与此同时,印度媒体认为印度总理莫迪极有可能下个月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于乌兹别克的会议见面。
中俄贸易来往激增 中国天然气进出口总量齐飙
俄乌战争期间,中国在面对俄罗斯时红黑都下注,力求不当"输家"的做事风格成果初显。最新的贸易数据表明,俄罗斯已经连续第三个月稳坐中国最大石油供应国位置。在天然气领域,中国进口和出口的力度都明显增大。
李兰娟:合适的时候新冠将回归乙类传染病管理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近日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新冠将在合适的时候,回归乙类传染病管理”。2020年1月以来,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一直对新冠肺炎定为“乙类甲管”。
日媒:日计划部署远程巡航导弹应对中国施压
日本媒体最新报道称,该国国防部门正在考虑部署大批远程巡航导弹,将现有地对舰导弹的射程提高10倍,足以到达中国沿海地区和朝鲜。
这次,中国还能拯救全球经济吗?
在防疫“清零”政策和房地产市场降温冲击中国经济的背景下,中国央行本周宣布降息以刺激需求。中国经济遇到的问题将影响全球增长,但也可能有助于冷却通胀。
德国经济研究所:德企在华业务在错误的道路上策马扬鞭
尽管有关让德国经济减小对中国市场依赖性的讨论不断,但是今年上半年德国经济依赖中国市场的发展趋势却在进一步加深。德国经济学者警告,必须避免在中国的业务出现“大到不能倒”的局面。
中国免除非洲23笔债务 网民纷纷吐糟
中国表示将免除非洲17国23笔截至去年年底对华到期无息贷款债务。在中国经济受严苛防疫政策拖累的背景下,这个消息引发大量网民讨伐。有人嘲讽道“对外施以援手,对内重拳出击”。
美韩军演将加剧亚洲紧张局势?
在中国与俄罗斯积极展示军事实力的同时,首尔和华盛顿放弃了缓和对平壤关系的政策,举行四年来最大规模的联合军演。此举是否会加剧亚洲紧张局势?专家指出,军演的时间点距离佩洛西访台不到三周,中国不会忽略其重要性。
中国口罩和橡胶手套帮助朝鲜实现“抗疫胜利”?
朝鲜在不久前宣告“抗疫胜利”,而中国海关数据显示,朝鲜曾从中国大量进口口罩和橡胶手套。7月份,中国向朝鲜出口了123万个口罩,价值44307美元,比前一个月大幅增加。
前一页面
第101 页,共200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