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大跃进:科学家克隆胚胎
2002年3月25日据德新社署名安德瑞亚斯.兰德魏尔的文章报道,中国的科学家已经克隆了十几个人类胚胎,但是人们对此晦莫如深。长沙湘雅医学院的科学家刘广秀(音)从事胚胎克隆已经两年了,她说:“我们只是为了医学目的克隆胚胎。我本人坚决反对克隆人。”中国的其它研究机构也从事类似的克隆项目。刘广秀在这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她说:“这是高水平的研究工作。”因此,大多数同行克隆动物。
在用于治疗目的的克隆和干细胞研究方面,中国实现了飞跃式的进展。刘广秀早于美国的高级细胞技术公司克隆了第一个胚胎;美国的这家公司于去年11月份宣布克隆了胚胎,为此遭到了世界范围的抗议。与此有关的伦理问题其实对中国并不陌生,但是很少有中国人认为胚胎实质上也是人。中国政府针对克隆的禁令指的是克隆人,而不是克隆胚胎。因为缺乏法律基础,科学家在这方面的自由度非常大。
刘广秀不愿意多透露她的工作,她的研究成果论文将很快在一份专业杂志上发表。不过,在一篇“华尔街日报”上的报道中,刘广秀确认说,在她的实验室中克隆的胚胎中,有百分之五已经达到“桑葚胚”阶段。在这一初期阶段,刘广秀培育出了干细胞并已经发展了三代。因为她的研究工作需要大量的卵细胞,研究者们就请妇产医院的妇女捐献多余的卵细胞。
刘广秀女士一边从事胚胎克隆工作,一边参与有关禁止克隆人的法律条文起草工作。对克隆研究最激烈的批评者是已经退休的医学科学院的前院长巴德年(音)教授。他说:“必须明确规定什么是可以做的、可以做到什么程度、谁允许做这样的研究和如何进行监。”他担心说:“如果不加以控制,下一步就将是克隆人了。”针对有些从事动物和人类遗传研究的科学家,巴德年教授说:“有些人做的事情是很不对的。”
但是在中国没有人能明确知道谁在做什么。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说,迄今为止还没有见到中国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在声誉良好的专业杂志上发表,也没有相关的专家对论文的鉴定。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有不少大学和研究所从事克隆和干细胞研究工作。例如,为了获得干细胞,中山医科大学陈系古教授在家兔卵母细胞中移植了人类遗传特征载体(取于人体皮肤的细胞)。很多人对他们的研究工作保密。北京天坛医院的一位科学家说:“这样的话会引起很多误解。”
尽管中国克隆胚胎的研究已经很领先了,来自西安的著名干细胞研究者窦钟英(音)说:“我们离世界最先进的国家还有四、五年的差距。但是,我们正在力争达到国际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