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发展报告
2003年5月20日联合国估计,2000年至2010年期间,将有二亿农民进入城市。中国政府已把城市化列为首要任务之一,试图以此解决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南德意志报以此为题分析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难题-农民问题。文章写道:
“过去几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视,但人们往往忽视,中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国和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人民还生活在贫困之中。中国十三亿人口的三分之二还生活在农村。一方面台湾的芯片工厂和德国的移动电话企业在中国南方工业区立足,另一方面中国的统计数字表明,三分之二的人民创造的国内生产总额只占20%。大多数农民的生活状况不好,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为农民的三倍多。城市与内地的差距正在拉大,越来越多的人对此发出了警告。中国日报引用北京经济学家茅玉石的话说,‘在中国的诸多社会问题中,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是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文章指出,进城打工的农民是中国社会变化的标志。但中国的户口制度约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户口把中国公民分成了两个等级,没有户口的农民没有任何权利,其子女不能在城市入学,遇上开展整顿治安等运动时,甚至会被警方押送回乡。不过,中国这套户口制度正在发生变化,文章最后写道:
“这个制度已出现了第一批裂缝:一些城市在户口问题上比以前宽松了一些,但距离废除户口制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政府十分害怕贫苦的农民大军拥进城市,造成无法控制的局面。南美和印度的贫民窟就是令人畏惧的例子。中国的学术界和政界对中国究竟怎样才能正确走向城市化的问题还有争论:是把流动的农民引向现有的大都市,还是建设几千个中小城市?但是,目标十分明确:‘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指出,到21世纪中叶,中国城市人口将占全国人口的75%。这篇报告用中国官方文件惯用的乐观语句宣称,‘到那时,我国将拥有一个有组织的、互为补充的最佳城市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