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图像来源: Reuters/J. Lee
专题报道:中美贸易战
中美贸易战硝烟四起。这场牵动全球的贸易争端因何而起?涉及了哪些核心利益?双方手中有哪些牌?未来又会呈现怎样的走向?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德语媒体:难以打赢的对华贸易战
脱钩、改变和新冷战:中美之间的矛盾已经变得不可调和,贸易战也已经上升为制度之争。
中美首阶段贸协评估在即 华府先表“满意”
中美高层将在周六视频开会,检视第一阶段贸易协定半年来的执行情况。中国虽落后履约进度,美国仍感到“满意”。
美要港货标中国制 港商忧信誉受损
美国宣布取消香港特殊经济地位后,进一步改变97年以来的规定,要求将港产货品改标为“中国制造”,这引起香港政府和商界的反弹。
美中首阶段贸易协议“利”小于关税的“弊”
中美今年初签订第一阶段贸易协定,双方宣布休兵。然而,美中商会问卷调查显示,大部份企业认为,贸易战中付出的关税成本高出这份协议带来的好处。
美国要求“香港制造”改贴“中国制造”
几十年来,香港出口的商品一直具有不同于“中国制造”的待遇,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贸易战关税此前也没有涉及香港货。现在,美国政府一份文件草案显示,向美国出口的香港商品将被取消特殊待遇,受到和“中国制造”相同的贸易战制裁。
锁定中国公司 美发股市摘牌警告
中美贸易战年初以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暂时画下逗号。在疫情影响全球经济下,美国总统特朗普抱怨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意义已经不大,而美国也持续针对中国公司做出新的限制。
首阶段贸协满半年 中美定下周开会
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生效满半年,双方将开会检阅执行情况。但签约后随之爆发的新冠疫情,严重冲击中国履约能力,加上近月中美持续交恶,都让谈话不甚乐观。
调查:美国人对中国负面看法创新高
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最新调查称,近来数月,美国人对中国的负面看法达到历史高点。多数人支持优先考虑人权,即便经济关系受到损害。
德语媒体:中国是竞争对手,还是敌人?
中美两国的紧张关系仍在不断激化,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欧洲是要选边站,还是应当走自己的路?
贸易、科技、安全--美中交恶的风险
它们是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军费开支最多的两个国家。从高科技芯片,到南中国海掌控权,他们的利益交错。美中关系恶化将牵涉到哪些领域?
德语媒体:中国将是全球化的终结者?
在短短三十多年时间里,中国从一个发展中国家一跃成为世界强国。作为当今世界第一大工业产品出口国和第三大进口国,实行一党专政的中国对全球贸易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德语媒体:中美抗争时代的开始
中美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最初的贸易争端已经扩展至双边关系的各个领域。那么,假设特朗普在今年年底的大选中失利,中美关系有可能随之出现转机吗?
签署《香港自治法》 特朗普:惩罚中国压迫
美中再次为了香港撕破脸。华盛顿除了取消香港的特殊优惠经济待遇,也通过法律制裁涉事官员。新冠肺炎疫情下,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没有意愿跟中国谈第二阶段贸易协议。
印度能否打赢印中" 贸易战 "?
日经亚洲评论近日发表文章称,印中在实控线地带发生的造成人员伤亡的冲突已经对双边贸易造成影响。印度政府正在考虑对中国企业和商品做出限制以及加征关税。文章分析认为,拒绝中国的投资,这可能为原本已显疲弱的印度经济雪上加霜。
中美贸协“结束了”? 华盛顿急澄清
美国总统特朗普曾警告中美经济有可能“脱钩 ”,但事实上相关言论与现实不符。中国正在增加进口美国商品,美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仍在扩大,而市场更是对中美经济稍有变动就出现激烈反应。
专访: 中美贸易协议只能靠白宫易主来拯救?
中美关系不断紧张,是否意味着中美贸易谈判已经彻底陷入了僵局?美国大选对贸易战到底有着多大的影响?欧洲与中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又受到中美关系怎样的牵扯?德国之声就此专访了德国科隆经济研究所(IW)的贸易问题学者鲁舍。
美中贸易战令两国竞争力备受打击
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发布2020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新加坡连续两年名列第一。香港排名下滑三位,今年排名第5。中国大陆排名下滑6位,排名第20。美国排名也下滑7位,今年位居第10。
美国农业部:中国连续两周积极采购美国大豆
中国在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承诺大幅增加对美国农产品的购买力度,但并未及时兑现;如今两国关系因新冠疫情论战和中国在香港强推国安法进一步紧张。不过,两周来,中国似乎正积极采购美国大豆。
回应国安法 美拟限制资本流经香港
“港版国安法”备受国际关注,美国继终止香港特殊地位后,再考虑限制资本流经香港,而G7成员国也打破分歧,称七国外长将于短期内就香港局势发表联合声明。
疫情后遗症 中国5月外贸愁云惨淡
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5月,全国外贸额较去年同期下挫9.3%,其中,进口贸易额出人意料地暴跌了16.7%。出口贸易额虽然略好于预期,但是也下滑了3.3%。中国低迷的外贸数据对德国经济也构成了影响。
虚晃一枪?美国取消中国“禁飞令”
美国交通部周五宣布,允许中国航空公司每周运营两个往返于中美之间的航班。两日前华盛顿曾下令,从6月16日起禁止中国航空公司的航班飞往美国。但在中国民航局宣布放宽国际航线控制之后,美方收回了这一禁令。
美中矛盾难解 德国要当“和事佬”?
德国联邦外长马斯表示,德国不希望美中之间的贸易战变成“不可调和”的矛盾。下个月开始,德国将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
美中资本战再添戏码 中国军方关联企业成箭靶
路透社报道称,该通讯社接触到的一份文件显示,美国共和党一些议员本周计划公布一份议案,阻止美国人投资与中国军方有关的外国防务企业。路透社指出,这将成为阻止中国企业在美国融资的最新举措。
德语媒体:与中国脱钩的得与失
美国政府号召企业撤出中国,德国《商报》满腹狐疑地质问:消费者是否愿意为了价值观而支付更多的金钱?《法兰克福汇报》则感叹,鉴于“中国崛起”的真面目已经暴露,美中合作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泽林视点:人大会前的紧张情绪
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北京将要欢庆抗击新冠疫情的胜利。不过德国之声专栏作者泽林认为,在大幕背后,北京政府还是需要面对一些令其不悦的提问。
收紧制裁 美国能否对华为“一剑封喉”?
上周五,美国商务部表示将在全球范围内阻止向华为公司供应芯片,标志着美国围堵华为力度全面升级。虽然华为已经提前调整了供应链,但有报道指出,中芯国际目前只能制造落后于台积电两代的芯片。
北京盼坚守贸协 中暂停对美79商品课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重谈贸易协议表示“没兴趣”之后,中国即公布排除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时机之巧合仿佛是为了维持美方对第一阶段贸易协定的信心。
美拒绝重谈贸协 中国投资降至十年低点
中国传出有意重启贸易谈判,但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明确表示不愿意。而研究指出,中国2019年度的对美直接投资降低到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这会不会进一步使中美经济脱钩?
特朗普: 近期将定调中方是否遵守贸协
特朗普5月4日公开表示,如果中国没有履行第一阶段贸协承诺,购买足够的美国商品,协议将遭终止。这也等于双年长达两年的谈判努力可能回到原点。中方则没有正面回应。
美收紧对华出口 阻半导体流向军方
过去中国通过民用商业途径,获取美国半导体技术后转为军用。对此,美国将收紧对华出口限制,中美关系再添紧张。
德语媒体:贸易战、科技战、病毒战?
关于新冠病毒到底源起何处,美国和中国展开了激烈的口水战。有德语媒体指出,对于这个误解问题的争论,已成为美中之间地缘政治较量的一部分。
美国人对中国负面观感创新高 结果与疫情无关?
在新冠疫情肆虐美国之际,皮尤研究中心的一个调研结果显示,美国人对中国负面观感的比例创下历史新高。尽管如此,负责该调研的研究员分析,美国人对中国的负面观感,并未因新冠疫情而明显提升。
欧洲汽车工业进入“勒紧裤腰带”模式
欧洲汽车产业面临新车需求减少、新冠病毒疫情、中美关税之争造成的影响。作为对策,若干汽车巨头宣布了裁员、降低成本计划。以下我们做一概览。
美联储:中美贸易停战效果有限
根据美联储周三(2月19日)发布的最新政策会议纪录,尽管美中贸易紧张局势已缓解,但美联储官员担心,经济上的危机尚未解除。
专家:疫情、贸易战让中国经济增长更慢
武汉肺炎、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经济将有多大影响?专家告诉你中国本年度经济怎么样。
打击接二连三 香港十年来经济首次衰退
香港周一(2月3日)正式确认,2019年当地经济发展经历了十年以来的首次衰退。除了受到美中贸易战影响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持续数月的反修例风波。而新冠病毒疫情的爆发,更让香港经济前景蒙上一层阴影。
特朗普重燃美欧贸易战 一切因税而起
当各界以为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会让全球贸易稍稍喘息之际,美国总统特朗普却将贸易战的矛头转向欧盟。 他表示,如果欧盟开始对美国征收数码税的话,他将对进口的欧盟汽车开始征税。 欧盟表示,他们预期在未来数周内可与美国就此争端签订协议。
德语媒体:欧盟应对中国的“撒手锏”
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欧盟新任贸易专员的第一把火显然针对中国,他建议立法准许公共招标时“歧视”外来企业。
中方将扩大自美进口 称不影响其他国家
中国在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当中,承诺将扩大从美国进口农产品。外界对于中国将如何实现这项承诺怀有疑虑,但是中国政府对未来的经济扩张展现信心。
农产品出口前景好 美政府预告终止农民补贴
中国在与美国签订的第一阶段贸易协定当中,承诺要扩大购买美国农产品。美国政府认为,农民应当不会再有领取补助款的需求。
孟晚舟引渡案开庭 是否诈欺成关键
中国科技大厂华为的财务长孟晚舟在2018年底被加拿大当局拘捕,至今一年多,都还未能决定是否将其引渡到美国受审。孟晚舟案引发了一连串外交上的争端,是否有可能化解?
客座评论:特朗普要成就的大交易在哪里?
中美在反复谈判后终于签订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国国内有批评声音认为,中国承诺大幅增加进口,而美国对华关税则基本维持不变,因此中国是"吃亏"的一方。经济学者沈凌指出,事情并不像表面看这么简单。
中国经济增速保6 无意外但三十年最低
中国国家统计局在周五上午召开记者会表示,2019年中国的国民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增长6.1%,符合年初6.0-6.5%的预期。但是专家认为,中国未来还面临着其他挑战。。
德语媒体:习近平体制
《柏林日报》指出,习近平无疑是毛泽东之后,中国最强力的领导者。在他执政的过去几年里,中国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美中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水平”
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话来说,之前没有人料到会有这一天。经过了漫长的拉锯战。中美签署了第一阶段的贸易协定。刘鹤表态谨慎的同时,特朗普对该协议赞不绝口。
专访:初步贸协有助于稳定中国产业链
中美在经历了18个月后的贸易战终于迎来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除了关税未除,中国还承诺两年内增购2千亿美元商品。德国之声专访中国宏观经济专家沈凌,请他分析这项协议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美签署第一阶段协议 采购大增关税基本不变
中美之间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酝酿已久,终于在1月15日由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中国副总理刘鹤正式签署。中国除了承诺将会扩大进口2000亿美金的美国商品之外,也承诺将进行一系列实质改革。
中美协议内容将曝光 白宫强调不会降关税
特朗普的贸易战所付出的代价不菲。事实证明贸易战对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和就业机会所造成的影响比以前所以为更广泛,深入和持久。现在就算协议想要扭转局势,许多目标也被专家认为不切实际。
德语媒体:世界可能进入新冷战
《世界报》专栏作者德国经济学家托马斯·迈尔认为,国际社会可能再次进入冷战,分裂成为美中两个势力区。《南德意志报》在线版报道了美国将中国从汇率操纵名单中移除的消息。《商报》则对中国的数字化趋势和由此带来的危险予以关注。
受贸易战影响 去年中美贸易总量减少超一成
本周二,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进出口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价去年中国全年出口同比微幅增长0.5%,进口全年同比下降2.8%。
前一页面
第9 页,共2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