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图像来源: Reuters/J. Lee
专题报道:中美贸易战
中美贸易战硝烟四起。这场牵动全球的贸易争端因何而起?涉及了哪些核心利益?双方手中有哪些牌?未来又会呈现怎样的走向?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G20财长会议:承认贸易紧张 避谈迫需解决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周日在日本福冈闭幕并发表联合公报,称贸易和地缘政治紧张加剧,但却没有呼吁予以化解。
美国财长: 北京允许人民币贬值以抵消关税影响
据媒体援引姆努钦称,中国允许货币贬值以抵消美国关税对其商品成本的影响。 而北京则表示,如果贸易战恶化,中国在货币政策上“有很大空间”。
德语媒体:美国仍是霸主 中俄联合抗衡
中美贸易战和大国博弈仍然是德语媒体本周关注的焦点。《法兰克福汇报》客座评论分析了当今世界的大国权力争霸局势,认为美国仍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中国赶超还需数十年。而贸易战则促使北京和莫斯科走得更近,联合抗衡华盛顿。
美财长:协议能否达成G20峰会后才见分晓
正在日本福冈出席G20财长会议的姆努钦周六表示,华盛顿对谈判持开放态度,两国能否达成任何贸易协议,须等特朗普和习近平会晤之后才能决定。他计划周日与中国央行行长易纲举行会晤,但那“不是谈判”。
Facebook不再允许华为手机预装其应用程序
Facebook周五表示,为了配合美国贸易禁令,将不再允许华为公司在智能手机上预装其应用程序。这是这家中国电信巨头遭遇的最新打击。
稀土或将成为中国反制美国的武器
中美贸易冲突升级。稀土也能成为中国反制美国的武器,但也会带来后果。
特朗普威胁再加码3000亿 北京称“奉陪到底”
特朗普威胁将再对另外3000亿美元中国出口加征关税。北京则回应称,美国如果这样做,也会给自身经济带来损害。与此同时,CNN的民调显示,多数美国民众认为特朗普会连任,也对其经济政策表示认同。
中美贸易相争 越南台湾得利
美国批评北京推诿卸责,歪曲贸易谈判性质和进程。中国则再次高分贝抨击“美国吃亏论”。
德语媒体:香港拒绝遗忘
”六四“当天,北京没有任何官方的悼念活动。而香港维多利亚公园每年一度的烛光集会则吸引了数万人参加。
贸易战阴影下 IMF下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受到美中贸易战的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小幅下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同时中国的服务业增长也出现滑坡。
中国商业信心触新低 美国批北京扭曲谈判
中美贸易战持续升温,在中国提出白皮书后,美国也不甘示弱说中国推卸责任。面对习近平以“新长征”暗示准备长期抗战,特朗普会出什么新招?
中国防长:贸易战愿奉陪 不承诺放弃武统
中国国防部长周日表示,中国随时准备就贸易争端同美方继续对话,但如果美国要打贸易战,中国将“奉陪到底”。
墙外文摘:六四三十年证实香港恐惧
有评论认为,六四的发生,令香港人很快推论出中国政府不会保障香港人已有的权利和自由这个事实;如今,中国政府已证明,他们关注的只有怎样牢牢控制香港,并尽量从中取利。
中国官方对美国FedEx展开立案调查
针对美国联邦快运(FedEx)不久前错误的将两个华为公司的包裹运至美国后,中国官方表示将对这家美国公司展开立案调查。
德语媒体:中国和美国 哪只手更重要
是巧合吗?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和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在同一天访问德国。默克尔总理忙着接待两位重要来宾的同时,德语媒体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面对同时伸过来的两只手,我们应该紧紧握住哪一只呢?《图片报》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特朗普贸易战火力全开 最新目标是印度
美国总统特朗普进入了全面开打贸易战的模式。在决定向墨西哥增收关税一日后,又向印度“宣战”。
举债还赚钱 德国国债利率创历史新低
连续几年在公共财政上实现“黑色零”,也就是没有任何新增负债的德国政府如今可以通过放债赚钱。虽然欧洲也有意大利这样的问题国家,但在英国脱欧和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投资者还是看好德国。
德语媒体: 一山不容二虎
美中女主播翠西·里根和刘欣的越洋对话和中方关于稀土问题的强硬表态引起《南德意志报》的注意。《商报》发表题为"新冷战"的文章,指出中美围绕贸易、科技领导地位和全球影响力的冲突正在升级,而欧洲被夹在中间。
以牙还牙 中国将建立“不可靠实体清单”
不久前,华为上了美国政府的“实体黑名单”,被禁止同美国企业进行业务往来。现在中国开始反击,将向外国公司采取类似措施。而与此同时,追加的新一轮关税也启动在即。
贸易战继续 600亿美国产品面临关税
避孕套、香水、葡萄酒、钢琴均属于中国从周六(6月1日 )起加征惩罚性关税的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这是北京在美中贸易战加剧之际走出的最新一步。
戴相龙:东京“特习会”难以结束贸易战
中国央行前行长戴相龙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6月在日本G20峰会期间的会晤,可能很难取得重大进展,以结束贸易战。
德语媒体:健忘的美国人“战狼”的“流浪地球”
中国在贸易战中的立场和态度以及《流浪地球》、《战狼II》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各自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这是近日德语媒体关注的话题。
中美贸易战恐难很快结束
中国高官张汉晖周四表示,美国“蓄意挑起贸易纠纷的行为,是赤裸裸的经济恐怖主义、经济沙文主义和经济霸凌主义”。路透社评论说,北京的言辞越来越强烈,这表明“中美贸易战没有很快结束的迹象”。
马哈蒂尔挺华为 呼吁美国接受崛起的中国
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呼吁美中双方通过对话的形式解决贸易争端。他还呼吁世界接受中国正在崛起的科技实力,并表示该国会“尽可能多地”使用华为产品。
北京稀土王牌未出 美国严阵以待
中国稀土供应量占全球80%以上。北京威胁禁止稀土出口美国奏效。特朗普政府希望以国家安全的名义放宽对联邦土地,甚至是海上采矿和勘探的规则。 然而即便稀土禁令一出就能伤害美企,但是专家却对其长期影响抱持怀疑。
制美王牌登场? 中国威胁稀土反击
稀土这张制美王牌亮相不久后,中国发改委首次发出明确信号,表示可以用作重要贸易谈判筹码。美国真的会因为中国限制稀土出口而受创吗? 或是可以找到其他替代品?
中国赴美游客减少—不单因为贸易战
贸易战对中国人赴美旅游有影响吗?去年的中国赴美游客人数的确有所下降,不过,这也是由于之前十多年持续高速增长。美国旅游业着眼微信、支付宝、银联卡等平台和支付方式,吸引中国游客。
贸易战恶化:专家警告中国泡沫经济来临
面对中美贸易战进入危险新阶段,北京再次启动宣传攻势安抚民心,除了有经济官员出来挂保证要大家不要过度担心,也有官媒配合写文章,要人民相信共产党和习近平总书记。然而,愈是这样加大宣传,愈有狂风暴雨欲来之势。
华为包裹错送美国 FedEx有心还是无意?
华为的几件包裹被联邦快递送错了地方,而且巧合的是,最后抵达的地点是华为最近特别敏感的对象-美国。虽然联邦快递声称一切只是疏失,但是华为却不见得接受。
从隐者到出镜红人 任正非媒体公关
随着中美贸易战的不断升级,华为的处境也变得越来越艰难。而此前一直很少在媒体公开露面的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也一反常态,近半年来,俨然成了中外媒体的常客。
德语媒体:打不出去的"王牌"?
围绕中美贸易战,《新苏黎世报》关注的话题是:稀土、美债--中国的"王牌"会不会真正使用?
评论:特朗普vs华为 – 智能手机的终结?
Henrik Böhme
美中贸易战愈演愈烈,代表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华为如今成为了焦点。德国之声记者Henrik Böhme忧心忡忡地问道:这场冲突最终会如何收场?
墙外文摘:习近平抓阶级斗争打贸易战?
有评论认为,中美的冷战对全球造成的后果将比美苏冷战更严重,甚至一场热战也不能排除。目前习近平内外交困之下,视重抓毛泽东的“阶级斗争、一抓就灵”为救命稻草。
特朗普访日:看相扑 打高尔夫 谈贸易战
虽然美日之间的贸易谈判相当艰难,特朗普在访问日本的第二天却“忙中偷闲”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打了一场高尔夫球,并向相扑比赛选手颁奖。尽管如此,贸易争端的话题依然挥之不去。
德语媒体:特朗普的支持者不怕牺牲
美国总统对中国发动全面贸易战、经济战,将会给美国经济自身带来多么高昂的代价?巨大的牺牲,又会否让特朗普的铁杆选民改变主意?周末的德语报刊探讨了这些话题。
特朗普和中国,棋逢对手?
美中在贸易领域热战正酣,西方舆论如何看待?是支持挥舞着关税大棒、立志让“美国重新伟大” 的特朗普,还是同情面对不按常理出牌、一言不合就通过推特“下战书”的美国总统,只能艰难应战的中国人?其实很多观点介于两者之间:支持特朗普去挑战中国,但反对
客座评论: 宾夕法尼亚大道和深圳南山区的纠纷
上周,美国总统特朗普颁布行政命令,严格限制美国企业与可能危及美国国家安全的企业往来,打击对象直指华为等中国高科技企业。经济学者沈凌认为,白宫此举可能恰恰打击了中国内部信奉自由市场和法治精神的力量。
中美贸易战:华为中枪 三星得利
美国政府宣布将华为纳入黑名单之后,谷歌正在考虑暂停为华为智能手机提供部分服务。此举意味着,华为手机和平板电脑将在境外市场蒙受毁灭性打击。
关税战正酣 特朗普再次出手援助农民
美中贸易争端一波三折,前景不明,中国IT巨头华为成为华盛顿的主要攻击目标,而美国农户则也成为中方打击的首要对象。美国总统特朗普周四宣布,将向受到美中贸易战影响的农民提供新一笔额度为160亿美元的援助。
特朗普再出招 称华为争端可纳入贸易谈判
因华为争端陷入僵局的中美贸易谈判,周四出现新的转折点。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与记者对谈时,首次表示与华为相关的争端有被纳入最终贸易协议的可能。
专访:生产链不是说搬就搬
贸易战延烧至今,已经带来何种影响?在华外企会搬离中国另寻出路?针对中美贸易争端中的这些问题,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Max Zenglein接受了德国之声采访。
贸易战延烧 姆努钦:加税恐影响美消费者
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周三表示,美国最快一个月后会开始对剩余价值30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并承认在某些情形下,美国消费者可能得承受关税所带来的影响。
德语媒体:中国不怕冷战2.0
随着中美争端的不断升级,双方也在不断增加和变换筹码。《南德意志报》评论认为,中国的专制政体为中国带来了一些优势。
在华美企另寻出路 更多中企恐上黑名单
一项最新调查显示,美企在中国受到非关税壁垒报复,其中很多考虑退出中国或改变投资策略。与此同时,美国似乎有意拓展对中国企业的打击面。
美联欧日抗中 北京再开谈判大门
美国总统特朗普本月将价值20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关税提高到25%,并可能将其扩大到所有中国进口产品。包括电子产品和服装在内的一系列消费品,如运动鞋和iPhone都将受到重大影响。这也引发了依赖中国商品的零售商和生产商的恐惧。
经合组织:中美贸易争端威胁全球经济
周二,经合组织下调了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估,并敦促相关政府尽快就解决贸易争端找到方案。经合组织表示,近来不断激化的中美贸易争端已经对全球经济增长构成了威胁。
“这明显是在争夺科技主导权”
德国信息安全专家认为,美国政府对华为“下手”,并不是因为莫须有的“间谍问题”,而是因为华为代表的中国产业界正在挑战美国的科技霸主地位。在这一过程中,全球的IT界都将受到损害。
德语媒体:华为问题?中国问题!
华为再三保证不会出现被间谍利用的安全漏洞,为什么依然不为欧洲各国所信任?美国在贸易争端中不断挑衅,会不会引起中国的强烈回击?德语报刊探讨了这些话题。
中美贸易交战 欧洲难独善其身
中美相争,欧洲得利?现实却是事与愿违。一项调查研究显示,中美贸易冲突被视为经济前景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反而影响了欧洲企业的商业信心。大多数欧洲企业虽然赞同特朗普批评中国的经济政策,但反对采取惩罚关税的手段。
中美贸易战“台湾最惨”?专家怎么说
中美贸易战可能全面开战,一度传出“台湾最惨”的说法,却又有意见认为有助台企回流,台湾政府更是一直抱持乐观态度。贸易战对台湾到底是福是祸?德国之声专访政治经济学者和第一线接触产业的商界,分析台湾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实际影响。
前一页面
第15 页,共2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