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港媒摘要
2012年2月11日打黑英雄闯入美领馆
香港《苹果日报》报道,重庆市副市长、“打黑英雄”王立军日前突然闯入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简称美领馆),传他向美方寻求政治庇护;中方当晚出动军警包围美领馆交涉,美方于昨凌晨将王交给中方,王随即被押送北京审查。报道写道:"王为中共建政以来首名在境内寻求美国政治庇护的高官。……王立军是周二( 7日)借口出席活动,化妆逃到成都的,并于当晚入美领馆寻求政治庇护,中方派军警包围美领馆。迫于压力,美方于昨日凌晨将王交给中方国安人员。消息指,王在领馆内向美方情报人员透露了大量中共内幕。因他情绪不稳和中方施压,美方最后拒绝王的请求,将他交给中方。据悉,美之所以拒绝王,在于避免影响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下周二( 14日)访美行程。 "
报道继续写道:"王立军被国安人员带走时大叫:“我是薄熙来的牺牲品,薄熙来是野心家,我要与他鱼死网破!”……有分析指或因他在重庆打黑期间,因打压替黑帮辩护的北京律师李庄,开罪已故中共元老彭真(原名傅懋恭)的儿子傅洋,傅为李的老板。也有消息指,王因涉贪腐而遭调查,薄熙来碍于自保,与王划清界线,惹王不满,他于是跑到美领馆求庇护,把事情搞大,让北京接手,以免他在重庆“怎么死都没人知”。"
报道最后写道:"根据国际惯例,民众若投奔大使馆寻求庇护,所在国警察不会闯入捉人,但中国过去多次无理会这惯例,引起外交风波。如 2002年 5月,五名北韩人闯入日本驻沈阳总领使馆,武警强行入内捉走五人,过程遭日电视台公开,令中日关系僵持多月。不过,即使进入使馆也不一能获庇护,尤其是贪官。自中美两国作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成员,根据公约明文规定,贪污案疑犯将不获“政治庇护”,并确立追讨资产制度,务求将外逃贪官绳之于法。"
《明报》本周也发表报道,题为在《王立军事件冲击政情 结果难料》。报道写道:"王立军任内的“打黑”运动曾引发争议,今年2月1日他的分工被调整时,重庆市政府关于他的一个约800字“官方评价”中,称他“坚持原则,敢于碰硬,处事公道,执法公正,要求自己严格”。但不足之处是“工作有时要求急一些,批评人不太注意方式方法”。薄熙来2月3日曾对传媒称“我们哪里出点事,敌对势力就可劲儿忽悠(欺骗)、造谣”,被指是暗示海外传媒对王立军免兼公安局长一职的揣测。
王立军曾任辽宁铁岭市公安局长,2003年调往锦州后,其继任人谷凤杰去年5月“落马”,上月底因受贿罪判囚12年。目前未知王立军是否涉及谷凤杰案,有海外网站称王立军已经“供出”薄熙来“违纪”,但在消息未经证实之下,事件对薄熙来在今秋十八大的仕途有多大影响仍难以判断。"
特首候选人民调引争议
另外在香港,有关大学能否保持独立的讨论最近一直没有停止。除了香港大学因李克强访问而惹出的风波外,最近浸会大学也因提前公布特首候选人的民调而引发争议。
香港《苹果日报》本周发表社评,题为《献媚才是大学的理念?》社评说:"想不到香港的大学在处理政治问题时原来只有小学程度,不是敏感度不足就是过份敏感,闹出风波一个接一个,令人既失望又遗憾。最新鲜热辣的自然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的民意调查风波。根据刚完成的调查报告,较早前抢闸公布特首候选人民调结果风波不涉及政治干预或利益,没有证据显示主角的院长赵心树作决定时有政治目的或受政治力量干预,……事实上今次赵先生抢闸把未完成的民调结果公布是低级又严重的失误,不但打击他个人及传理学院及浸大的声誉及诚信,更难以掩饰及解释。他甘冒巨大风险作出这样一个愚不可及的决定实在教人怀疑背后尚有其它动机及考虑。此外,事件还有太多巧合得令人难以置信的情节,例如提早公布民调的时机居然刚好碰上唐英年民调上升,又例如首先披露这个半生不熟民调结果的是一家支持唐营的传媒机构。单单说赵先生不明智或政治敏感度不足实在难以有效解释事件,更不要说洗清政治干预的嫌疑。"
社评继续写道:" 浸大是不是政治敏感度不足而犯错当然该继续追究,有百年历史的香港大学在“八一八事件”中暴露的那份政治过敏,暴露的那种对当权者的媚态更教人不安及难过。……香港大学是一所有历史、有成就、有贡献的大学,它的建树不需要由任何政治人物或政治领袖来肯定,它的价值不会因某个领导人参加或不参加它的活动而有所改变,它的百周年校庆更不需要特别沾当权政治人物的光。可惜港大校方高层连这样基本的道理都不认识,连大学的尊严都不顾,刻意为去年八月访港的北京领导人办一场百年庆祝集会,并视之为整个庆祝活动的高潮。这除了是刻意逢迎,除了是献媚还能是甚么呢?难道李克强不来香港访问,港大一百周年就静静的度过?又假若来的是比李克强更高级的领导又如习近平或胡锦涛,港大会不会预先庆祝一百五十或二百周年纪念呢?"
李华 摘编
责编:李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