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黎巴嫩
位於亞洲西南部地中海東岸,習慣上稱為中東國家。首都貝魯特。黎巴嫩是中東地區最西化的國家之一。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真主黨在黎巴嫩政府中的角色
黎以已經開戰七天,中東絲毫沒有呈現緩和跡象。以色列空軍在周一到周二夜晚繼續了對黎巴嫩的襲擊,以戰鬥機對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南部的軍事目標進行了轟炸。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周一晚表示,只要什葉派真主黨民兵不放棄武裝,以色列就會繼續對黎的打擊。但是,觀察家認為,真主黨不可能輕易被解除武裝,因為他們組織嚴密,背後有廣泛的支持,且在黎巴嫩議會中佔有合法席位。
中東戰火是否升級,取決伊朗的態度
中東局勢持續惡化。儘管國際社會展開了積極的外交努力,但是中東暴力浪潮何時結束仍難以預料。
梅克爾:八國集團向中東發出強勁訊號
在聖彼得堡舉行的八國峰會上,與會代表經過長時間的討論之後就有關中東局勢的聯合聲明達成一致。周日,聯邦德國總理莫克爾在談到八國峰會最後聲明時表示,這是一個具有 明確政治內容的共同的強大訊號。
以色列黎巴嫩硝煙越來越濃
以色列軍隊周五襲擊了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激進伊斯蘭組織真主黨民兵的總部之後,真主黨民兵領導人納斯拉拉赫威脅將向以色列公開宣戰。真主黨民兵向以色列住宅區發射了喀秋沙火箭彈,導致數人死傷之後,以色列繼續進攻黎巴嫩。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德國和世界媒體評以色列打黎巴嫩
以色列進攻黎巴嫩,在全世界引起了強烈關注。德國和西方各國媒體都作了大量報導,發表了評論。德國之聲將一些媒體的反應譯載如下。
梅裡斯報告餘震未了
聯合國調查委員會主席梅裡斯上周在報告中指出,敘利亞情報機構的高官參與了哈裡裡的謀殺案。該報告在敘利亞和黎巴嫩引起軒然大波。一些阿拉伯國家的報紙認為,該報告有政治傾向性。
德國檢察官爆出哈裡裡謀殺案黑幕
國際調查委員會10月20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提交了有關前黎巴嫩總理哈裡裡被謀殺案的調查報告。報告指出,敘利亞和黎巴嫩情報機構的高官有參與哈裡裡謀殺的重大嫌疑。因為沒有雙方情報機構的配合,很難策劃這樣的謀殺。
阿拉伯世界民主動向,美國並非首動力
巴勒斯坦人首先做出了榜樣,伊拉克人緊隨其後,而現在是黎巴嫩人:目前在中東地區似乎民主的「毒素」開始流行。美國總統布希的外交政策是在整個中東地區實現民主,必要的時候甚至不惜動用武力。目前在中東的民主之風難道是布希這一政策開始初見成效了嗎?
阿拉法特逝世,終年75歲
阿拉法特兩周前被送往巴黎一家醫院。經過同死神的頑強搏鬥,現年75歲的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終於告別人世。他的遺體將首先運往開羅,葬禮也將在那裡舉行。
以黎人員交換在科隆走完第一步
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民兵之間受到國際輿論廣泛關注的人員交換今天在德國西部城市科隆機場順利進行。德國在這一人道主義事件中成功地扮演了調停人的角色。儘管如此,中東衝突並未出現徹底轉機。請看德國之聲記者彼德.菲利浦就此發表的評論。
歐盟展開新一輪中東調停
本周一,西班牙外交大臣皮克出訪約旦,就此,歐盟展開了新一輪中東調停努力。西班牙是現任歐盟輪值主席,該國此前就已明確表示,重新啟動中東和平進程是當前的首要任務之一。
上一頁
第5 頁,共5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