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產品免稅進入大陸,機遇並非免費午餐
2003年6月30日中國內地周日同香港特區簽署了一份自由貿易協定。中國總理溫家寶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出席了簽字儀式。中國商務部副部長安民,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梁錦松代表雙方在文件上簽字。
協定中規定,取消對香港生產的一系列產品的進口關稅,並為更多的香港企業進入蒸蒸日上的中國大陸市場打開門戶。香港希望通過該協定重新振興受非典重創的經濟,同時加強同中國內地市場尤其同相鄰的廣東省的一體化聯繫。
但是也有一些批評人士警告香港不要因此而逐漸喪失政治上的自治權。
據中國政府周日宣佈的消息,在這個名為「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的協議的框架下中國大陸將從2004年起,取消對273種在香港生產的產品的進口關稅。香港行政管理部門說,香港的出口商將通過這一免稅措施,每年節省7億5千萬港幣的。
有關涉及的「香港製造」這一定義今後還將進一步談判。有望在今後幾個月對此做出決定。中國大陸還做出保證,從2006年1月1日起免除對所有在香港生產的產品的關稅。與此同時,大陸還將根據協定的原則幫助香港一些服務性行業,其中包括銀行業,保險業,法律,後勤以及會計和廣告業等行業進入大陸市場。
分析人士認為,考慮到香港的勞動力明顯高於其他亞洲鄰國,因此香港服務性行業擴展到大陸對香港至關重要。去年香港向大陸銷售的貨物額達到414億港幣,僅次於向美國的出口額。向美國的出口額去年達到419億港幣。該此協議還表明,大陸中國對香港企業比按照世貿協定所承擔的義務對其他國家更早地開放了市場。忠於北京中央政府的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表示,這是一個許多國家和地方經濟夢寐以求的協議。
但是,香港特區工商及科技局局長唐英年指出,協議給香港商界帶來機遇,但這並非是免費午餐。香港商界還應自己抓住機遇。
作為中國總理,溫家寶此次首次訪問香港。周二,香港將舉行回歸大陸六周年慶典。但是現在整個香港處於一種壓抑的氣氛當中。
原因有幾個:經濟衰退,失業率達到創記錄指標,高達8.3%,薩斯病的陰影,以及就即將頒布的的安全法的爭論。不少港人擔心,他們享有的自由權將因所謂的安全法而受到限制。預計在回歸6周年慶典那一天,港人將舉行自回歸以來最大規模的示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