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圖片來源: Reuters/D. Martinez
香港主權移交27年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歐洲議會籲釋放黎智英 北京:痴心妄想
歐洲議會15日通過一項涉港決議,要求香港政府釋放《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引發中國強烈反彈。雙方說法為何?
美國務院改口:未決定是否邀李家超出席APEC
在反對聲浪之中,美國務院13日修正聲明,表示先前的說法有誤,美方尚未決定是否邀請香港特首李家超參與APEC會議。同日,李家超強調主辦國有責任邀請成員出席。
《願榮光歸香港》禁案延後 全球港人串連合唱
香港民主運動的代表歌曲《願榮光歸香港》即將成為港府規定的「禁歌」,許多海外的港人12日發起串連活動,唱起這首歌。
反送中四周年 近千人在台北遊行團結挺港
數百名活動人士、學生和居住在台灣的香港人周六走上台北街頭,呼籲繼續支持香港的民主和人權。
字節跳動前高管稱中共曾訪問TikTok香港抗議者數據
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的一名前高管指稱,公司黨委成員可獲得「超級用戶」資格,也被稱為「上帝資格」,查看字節跳動收集的所有數據,包括美國用戶的數據。該公司否認了這一說法。
港府申請禁播《願榮光歸香港》 以免誤認國歌
香港政府週一向法院申請,禁止公眾以任何形式在網路等平台傳播《願榮光歸香港》,即便旋律或歌詞也不行,以免藉此意圖煽動分裂國家、混淆成「香港國歌」,甚至意指香港為獨立國家。
中國社媒審查升級 外國使館微博紀念六四被刪
網友反應,多個中國網路平台在六四期間都出現審查變得更加嚴格的現象,甚至連一些應用也以「系統維護」為由,暫時禁止更換用戶頭像和暱稱。與此同時,不少外國駐華大使館在微博上隱晦地發文紀念六四,但大多都迅速被刪除。
港警稱「涉破壞安寧」帶走六四點燈、持花者
香港自2020年起就不再批准紀念六四事件的維園晚會申請,在上周日的六四34周年當天,香港警方於維園周邊部署大批警力嚴陣以待。根據警方數據,6月4日當天以「涉嫌破壞社會安寧」、「涉嫌妨礙警務人員」為由帶走了一共24人。
香港終院撤銷對蔡玉玲的定罪:「言論及新聞自由受憲法保護」
香港終審法院6月5日撤銷了對香港電台《鏗鏘集》前編導、調查記者蔡玉玲在車牌查冊案的定罪。蔡玉玲此前被控為製作「721元朗襲擊事件」專題報導而調取車牌登記訊息時進行了虛假陳述。法新社報導指出,這對於香港新聞業來說,是一個罕見的勝利。
香港不準公開悼六四 逾20人遭港警帶走
六四34週年這天,根據香港警方週日晚間統計,有1人因「涉嫌妨礙警務人員執行職務」遭到拘捕;23人因「涉嫌破壞社會安寧」遭帶走,其中包含社民連主席陳寶瑩。眾多國際人權組織發聲批評。
台灣六四晚會意義漸增 港人聚集悼念
台北在6月4日這天大雨不斷,自由廣場上的六四34週年紀念晚會吸引了近千人參與,雖然規模不比香港維園往年的紀念人潮,但在中國政府不斷文攻武嚇下,仍有不少台灣各年齡層的民眾到場響應,德國之聲記者也在現場看到幾位不斷拭淚的香港參與者。
六四香港:六千警防街頭悼念 多人被帶走
六四事件34週年,悼念集會連續第四年絕跡香港。在肅殺氣氛下,依然有人在這天現身維園一帶,以不同方式表達紀念,但在數千警力嚴防下,任何行動的存活時間比以往更短。而被囚的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據報於獄中進行34小時絕食。
《5月35日》:香港「六四記憶」能移植台灣嗎?
香港六四紀念劇《5月35日》無法在港公演,今年首度移師台灣——這對香港人與台灣人來說有什麼意義?香港逐漸被「清洗」的六四記憶,能在台灣移植、落地嗎?
「六四」臨近 香港人如何悄悄紀念?
幾十年來,香港一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唯一一個舉行大規模紀念六四活動的地方。不過,2020年香港國安法出台後,這一傳統就宣告中斷。香港人正通過其他方式,努力保持對六四的記憶。紀念活動的主場則悄然移向海外。
六四紀念館紐約開幕 特設香港民運展區
由八九民運領袖籌辦的六四紀念館,正式在美國紐約開幕,展出34年前六四事件的歷史物品。香港曾經作為支援中國民運的集中地,今天也成為展館的一個特別元素。
香港抹去六四記憶 文物保存寄望海外
天安門事件將屆34週年之際,「六四紀念館」在紐約開幕。在香港當局系統性抹去這場大屠殺記憶的此刻,專家告訴DW,海外的紀念活動將延續香港的傳統,也代表人們對自由和民主的渴望不會那麼容易被澆熄。
維族學生下落查明 港府籲國際特赦組織道歉
國際特赦組織日前稱,1名維吾爾族學生赴港後失聯,恐被非法引渡至中國大陸。有韓媒報導該生人在韓國之後,該組織30日更正聲明,表示已查明該生並未前往香港。港府對此表示憤慨,要求鄭重道歉。
香港公民黨清盤解散 梁家傑囑香港人「期待明天」
周六(5月27日),香港公民黨舉行特別會員大會通過特別議案,啟動自願清盤解散程序。該黨的解散被認為是「香港本土民主運動結束的象徵」。
英國呼籲取消香港國安法 港府強烈反駁
英國外相祁湛明(James Cleverly) 向國會提交新一份《香港半年報告書》,指北京仍然不遵守《中英聯合聲明》,呼籲北京和香港廢除香港國安法。對此,香港政府強烈反駁,敦促英國停止干涉「純屬中國內政」的香港事務。
被控制造爆炸 四名香港學生被判
四名香港學生,包括兩名未成年人,被控制造炸彈並在公共場合放置引爆、從事反政府活動,於5月25日被香港司法機關判刑。
對年輕人失去吸引力 香港警隊再度降低入職要求
香港警察隊伍由於近幾年新入職申請人數一直呈低位,香港警務處再度降低入職標準,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但有看法指出,香港警察在2019年「返送中」運動中殘暴鎮壓抗議者導致警察形象嚴重受損,即便政府開出高薪,也無法對年輕人構成吸引力。
國泰航空遭指歧視中國客 官媒:重拳整頓
香港國泰航空近日遭投訴有空服員「歧視非英語乘客們」,嘲諷說普通話的乘客「如果不能用英語說出毛毯,就拿不到」等。香港特首李家超24日稱,事件傷害中港感情,「感到痛心」。
國殤之柱在德國柏林揭幕
香港警方五月初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扣押了紀念在1989年天安門事件的「國殤之柱」。在5月22日,其創作者高志活(Jens Galschiot)在德國柏林為「國殤之柱」複製品揭幕。
北京辦事處遭突查後 「美思明智」 高管撤離香港
路透社5月19日發表獨家報導,表示美國咨詢公司「美思明智」在北京辦事處遭到突擊搜查後,撤離了一些駐香港的員工。目前尚不清楚中方調查的具體內容,不過「美思明智」此前在從事有關新疆的商業盡職調查。
公共圖書館撤書挨批 特首:借書須符香港利益
香港公共圖書館近期大量下架六四相關館藏,連「明顯未涉及國安問題」的作品亦無倖免,遭學者批做法「過火」。16日,香港特首李家超卻說,人們仍可從私營書店取得這些書,「如果他們想買,就買得到」。
「愛國僑領」梁成運被中國以間諜罪判處無期徒刑
中國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5月15日以間諜罪判處78歲的美國及香港公民梁成運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沒收個人財產50萬元人民幣。梁成運是美國德州和統會主席,被稱為「愛國僑領」。
告別《明報》40年政治漫畫 尊子:希望就在轉角位
香港《明報》週六刊載政治漫畫家尊子在該報的最後一期專欄,劃下連載40年的時代句點。尊子漫畫停刊再次引發香港新聞與創作自由收窄的討論,停刊前夕,尊子接受DW採訪,談及他的心境與未來打算。
諷刺時政遭當局點名 香港漫畫家尊子被迫停載
香港著名名政治漫畫家尊子表示,在當局點名批評他的一篇諷刺漫畫作後,《明報》周四宣佈將停止刊登已連載數十年《尊子漫畫》專欄。香港記者協會對於言論自由遭到打壓表示痛心,認為此事件反映出香港「容不下批評的聲音」。
扣押國殤之柱遭批 香港保安局長致函駁斥WSJ
香港警方國安處日前扣押六四紀念藝術品「國殤之柱」,《華爾街日報》(WSJ)評論文章質疑港警「未經正當程序」,香港保安局長鄧炳強致函該報駁斥。他在信中說了什麼?
香港修訂法律 禁止外國律師參與國安案件
香港立法會周三通過的法律執業者條例修訂規定,在「不違背國家安全利益」下,經特首發出證明書之後,海外律師才被允許參與國安法案件。
香港警方扣押「國殤之柱」 創作者稱「太離譜」
香港警方發表聲明稱,國安處周五上午持法庭手令採取搜查行動,在元朗區檢取一件與一宗「煽動他人顛覆國家政權罪」案件有關的證物。「國殤之柱」創作者、丹麥雕塑家高志活稱「這太離譜了「。
韓正將出席英王加冕儀式 引爆哪些爭議?
中國國家副主席韓正將代表中國出席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的加冕儀式,但英國政界部分人士不希望他赴英。他曾主管香港事務,英國政壇對他有哪些批評?
加拿大召見中國大使 考慮驅逐外交官
針對加拿大華裔議員莊文浩的家人受到威脅的案件,加拿大召見了中國大使,並考慮驅逐外交官,但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
年度新聞自由指數出爐 中國排名全球倒數
無國界記者組織3日發佈的新報告顯示,在全球180個國家、地區中,中國、香港的新聞自由排名在全球敬陪末座。報告指出,全球的媒體生態,正受到假訊息、社群媒體及人工智慧的侵害。
香港區議會選舉改制 直選削至19%史上最低
港府提出大幅改變區議會選舉方法及職權,民選議席比例將降至區議會成立以來最低,並由官員擔任主席。這是在立法會和選委會後,當局重整選舉制度的又一動作,民主派需思考是否繼續在這個最後選舉陣地立足。
疑受港警施壓脅迫 香港五一遊行自行取消
香港前職工盟成員原訂於5月1日舉辦遊行,但其中1位申請人卻在26日據傳因受巨大壓力,被迫取消遊行申請。專家告訴DW,這個案件顯示,香港如今已無集會自由,而港府正以各種非正式的作法進一步限縮公民的基本權利。
香港國安法域外適用首案:留日學生返港被捕
一名香港學生因在日本留學期間發帖,返港更換身份證時被捕,引發了人們對香港國安法跨國鎮壓的擔憂。有學者呼籲國際社會介入。
時隔近40年香港教區主教將再次訪問北京
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應北京教區主教李山邀請,於4月17日抵達北京,開始為期5天的訪問。這是時隔將近40年後香港教區主教再次訪問北京。
李強博鰲論壇首秀 對中國經濟樂觀
中國總理李強週四(30日)首度以總理身份出席博鰲論壇開幕式,他說了什麼?其他國家和組織又是如何參與?
抗議填海 香港國安法後首場合法示威遊行
3月26日中午起,約50名香港民眾開始了反對將軍澳地區填海工程、水泥廠、垃圾處理廠項目的示威遊行。這也是香港國安法頒布以來、新冠疫情結束後首次合法示威。警方對此嚴陣以待,並對組織者提出了嚴格的限制條件。
紐西蘭外長與秦剛見面 提及人權、台灣議題
紐西蘭外長馬胡塔訪問中國,這是該國外長自2018年以來對中國的首次訪問。她表示,會晤時向中方提及了人權問題、香港自由狀況以及對台灣局勢的擔憂。馬胡塔也利用對話的機會呼籲中國促使俄方撤軍。
離港擇台 德國智庫紮根台北
為了保護職員不受《香港國安法》威脅,德國智庫,弗里德里希諾曼自由基金會2020年關閉了駐港辦事處,如今遷移到台灣開設新辦公室。週二(21日),在訪台的德國教育部長施塔克-瓦青格見證下,該基金會於台北開設「全球創新中心」。他們為什麼選擇台灣?
香港支聯會前副主席何俊仁保釋被撤銷
香港國安處以「妨礙司法公正」的罪名再度逮捕了支聯會前副主席何俊仁。西九龍法院今日裁決,撤銷保釋,何俊仁須還押候審。
處於保釋期的香港支聯會前主席何俊仁再度被捕
香港國安處本周二以「妨礙司法公正」的罪名逮捕了支聯會前主席何俊仁。香港媒體報導稱,何俊仁涉嫌「在保釋期間干擾證人,妨礙司法公正」。
香港記者流亡海外 藉報導保存文化與新聞自由
因為《國安法》的出台而被迫離開香港的記者,在海外建立了許多線上平台,藉以記錄這座城市的發展。然而,他們卻面臨著資源的短缺,以及新聞來源受限等困境。
支聯會前副主席因違反國安法被判刑
香港支聯會前副主席鄒幸彤及另兩名常委因為沒有遵從《國安法實施細則》通知,拒絕向警方提供支聯會資料被判刑,法院宣判三人各入獄逾4個月。
王滬寧當選政協主席 港澳台事務由他接管?
本周五舉行的中國政協14屆一次會議舉行第3次全體會議,王滬寧不出意料的當選新一屆政協主席。外界紛紛猜測他擔任此職的同時,是否也會一並接管港澳台事務。
習近平掌權這10年
2023年3月10日習近平第3次宣誓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10年前成為中國最高領導人之後,習近平對內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對外推行強硬外交、宣傳東升西降,聯俄抗美。一起回顧習近平執政這10年為中國帶來何種轉變。
客座評論:愛國宇宙最強的甄子丹
香港動作片演員甄子丹日前宣傳新戲時提到,2019年的香港反送中運動不是抗議,而是暴動,結果引起網民巨大反彈,發起連署,要求奧斯卡取消邀請他做頒獎嘉賓的決定。旅居台灣的香港媒體人曾志豪怎麼看甄子丹的這番表態?
棄外國護照才能參選人大代表?香港精英面臨二選一
有英國媒體報導,北京向希望參選人大港區代表的香港政商精英施壓,要求他們放棄西方國家護照,才能獲選人大代表。不少港民都持有英國BNO護照。
上一頁
第5 頁,共42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