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圖片來源: Reuters/D. Martinez
香港主權移交27年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香港任命教育局副局長引爭議
香港特區政府周二 公佈林鄭月娥上台後首批副局長、政治助理名單。其中,親中「深紅」背景的教聯會副主席及福建中學校長蔡若蓮為教育局副局長最具爭議,被形容為林鄭上台後第二個政治炸彈。
香港印尼女傭成"伊斯蘭國"極端化對象
據雅加達智庫衝突政策分析學院公佈的一份報告,在香港從事女傭工作的印尼婦女成為激進組織"伊斯蘭國"極端化的對象。
港府宣佈「一地兩檢」方案 引爆政治炸彈
香港政府周二宣佈爭議多時的廣深港高速鐵路「一地兩檢」方案,在明年通車的西九龍高鐵站內設「內地口岸區」,執行內地法律。該事件掀起社會強烈回響,泛民主派批評方案等同「割地」,違反《基本法》精神。
一國兩制的香港火車站將"一地兩檢"
香港特區政府7月25日宣佈,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將會採用"一地兩檢"方案,中國大陸的執法人員將在此執行大陸法律。
香港書展:政治書籍退潮 劉曉波成「例外」
第28屆香港書展於本周三開幕,一連七天。今屆年度主題為旅遊,被批為最沒文化氣息的書展;歷年深受歡迎的政治書籍,今年卻彷彿退潮 。數本關於剛逝世的劉曉波傳記及文集受追捧,成為了書展中一個「小奇跡」。
習近平「大內總管」女兒成爆料目標
一篇有關習近平的左膀右臂——栗戰書家人在香港擁有巨額資產的文章悄然無聲的登上了馬雲控股的《南華早報》,本來文章發表時的版位並不十分引人注意,但《南華早報》隨後的一則「澄清」聲明,反倒吸引了外界的關注。
專訪:「香港法制已任由北京隨意破壞」
香港政府就社民連梁國雄、香港眾志羅冠聰、獨立的姚松炎及劉小麗4名立法會議員宣誓表現不真誠及不莊重,入稟要求法庭頒令宣誓無效及褫奪4人議員資格。高等法院7月14日裁定4名議員敗訴。
4名議員被褫奪議員資格 社會嘩然
港府就四名立法會議員梁國雄、姚松炎、劉小麗及羅冠聰去年的宣誓提司法覆核,要求撤銷四人的立法會議員資格,高等法院14日裁定4名議員的宣誓無效,議員資格被取消。
香港四名民主派議員失去議員資格
香港4名民主派議員周五(7月14日)失去立法會議員資格。他們是梁國雄、劉小麗、羅冠聰和姚松炎。
劉曉波逝世 香港市民感悲憤 發起悼念行動
因推動中國民主、發起《零八憲章》,被中國當局判處 "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成入獄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今日因肝癌去世,終年61歲。劉曉波辭世消息一出,香港各界反應激烈。
黃之鋒:即便被判監也不後悔
前學民思潮召集人兼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周四在香港高等法院出庭。他和數十人因參與2014年雨傘運動被控藐視法庭罪。出庭前他曾表明自己會認罪並願意承擔法律責任。
三天訪問 習近平為香港帶來什麼?
香港主權移交二十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及夫人彭麗媛訪港三天。專家認為,習近平今次來港,並沒有為香港帶來大禮,也沒有帶給香港人新盼望及信心。
"一國兩制、騙足廿年"?港人七一再度上街
2003年以來,香港反對陣營每年七一都會進行示威遊行,表達訴求。而在主權移交20年的2017年,數萬港人再度走上街頭,宣洩不滿情緒。
"遼寧號"再次"路過"台海!台軍嚴陣以待
中國唯一一艘現役航母「遼寧號」為參加解放軍進駐香港20周年活動行經台灣海峽,台灣軍方高度戒備,派出軍機與艦船「全程監偵」。
「三個相信」!港人信不信?
習近平到訪三天期間,向港人提出「三個相信」,包括相信自己、相信香港、相信國家。而民間人權陣線繼續舉辦年度 「七一大遊行」,六萬人在暴雨中表達對「民主自治」、「重奪香港」的要求。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剛剛過去的這一周,哪些新聞最受關注?七張圖一覽本周要聞。
香港回歸20年 民進黨批''一國兩制''
7月1日是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屆滿20年。台灣執政的民進黨30日發表聲明指出,香港原本引以為傲的自由與法治正受到嚴重壓抑,不僅凸顯出中共違背對香港人的承諾,亦證明了''一國兩制''完全無法適用於台灣。
習近平:香港前所未有的民主、自由
在習近平的監誓下,林鄭月娥7月1日宣誓就職,成為香港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在這場典禮上,習近平誇贊了香港20年來的發展,同時也尖銳地發出警告,不可觸碰「一國」底線。
香港回歸——風雨二十載
在經歷了156年的英國殖民統治後,香港1997年回歸中國。下面就讓我們用圖片來記錄回歸後這二十年裡的風風雨雨。
中國稱中英聲明已成歷史
中國慶祝收回香港主權20周年之際,中國外交部稱,當年簽署的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已成歷史,沒有現實意義。
習近平在港盛大閱兵 抗議運動領袖獲釋
坦克、導彈車、官兵方隊向習近平主席致意。周五(6月30日)檢閱駐港部隊是習近平歷史性香港之行的組成部分。香港目前在政治上處於分裂狀態。
二十年:幾番預言成真,幾多夢想落空?
20年前的6月30日,末代香港總督彭定康從衛兵手中接過了降下的英國國旗;20年後的今天,習近平檢閱駐港部隊。這20年間,香港社會經歷了怎樣的變革?20年前的那些期待與希望,如今又是何模樣?
習近平訪港住四星飯店 大規模安全力量護航
據法新社報導,香港回歸20周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港期間,與隨行人員下榻灣仔萬麗海景飯店和君悅飯店。這兩家四星和五星飯店緊鄰慶祝活動的舉辦地點。
香港20年:老邁的城市 瘋狂的樓市
主權移交20年來,不少香港人覺得令人憂慮失望的元素越來越多。 貧富懸殊嚴重惡化、人口老化急劇、房價高昂,幾近瘋狂,年青人缺乏往上流機會,移民數字在不斷增加。
客座評論:中國的假想敵
20年前的香港回歸本應成為中國實現國家統一的重要里程碑,然而《法蘭克福匯報》評論員Peter Sturm卻認為,恰恰是北京的治港政策催生出了香港的獨立運動。
專訪:不要把香港變成一國一制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香港之際,德國之聲中文網就港人的期待與感受電話採訪了前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麥燕庭女士。
習近平訪港首日:肯定梁振英 "無視"劉曉波
這是習近平擔任中國國家主席以來首次到港,訪問第一日他會見了現任政府代表,稱梁振英這幾年「不容易」。另一方面,民主派人士也準備好要舉行各種集會活動,表達政治訴求。
香港晴空 不見「雨傘」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開始了為期三天的訪港之行。儘管抗議聲音如影隨形,但是當局採取嚴密安保措施,確保將「不和諧」人員隔離在習近平視線之外。
20年過去 港人依然愛看報?
讀報看書是許多人的生活樂趣之一,而在傳媒業發達的香港,報刊更是在社會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香港主權移交20年來,這方寸天地中是否也有所變化?德國之聲中文網記者實地探訪。
香港「一國」與「兩制」的二十年博弈
今年7月1日,林鄭月娥將走馬上任,成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第五任行政長官。
習近平到港 彩旗飄飄 抗議消音
為參加香港回歸20周年紀念活動,習近平一行周四抵達這座近年來出現政治動蕩和經濟困境的特區城市。在機場講話時習近平稱「香港牽動著我的心」,但分析人士認為北京會試圖讓香港習慣中央的強勢。
「富人的天堂」香港:貧富差距40年來最大
香港的基尼系數已達40多年來的高點。房地產市場的紅火擠壓著低收入者的生存空間。
港警逮捕黃之鋒等抗議習近平七一訪港人士
習近平即將首次以國家最高領導人身份到訪香港之際,兩日來佔領香港灣仔展覽中心前金紫荊花像的自決派及激進派政團成員已經被警方逮捕。同時,香港警方已經加大警力投入,保證七一系列活動的順利展開。
香港20年:雨傘下的絕望與希望
香港出現了民主改革集會,並且出現了獨立運動,以回應來自北京的干預。但對一些人來說,香港仍然是一個充滿機會的地方。
習近平訪港3日 萬餘名警察維護安保
香港警方在慶祝回歸20周年之際進入高風險的戒備狀態。外界關注習近平將在香港下榻哪家飯店,以及同前任有沒有區別。
風光不再 香港對大陸失去誘惑
主權回歸20年後,香港對中國大陸居民的吸引力已經遠不如當年。在消費和享樂方面,香港有的,在大陸許多大城市都有。雖然特意前往香港旅遊的遊客減少了,但還是有不少大陸人願意長期生活在香港。
香港20年:身份認同跌停 民心漸行漸遠
20年來,香港民心仍未回歸。隨著本土思潮的與起,香港的部分年青人甚至希望以"純粹的香港人"身份「立身本土」,與中國大陸及"八九民運」的歷史完全切割。而北京則政府強調要加強香港的愛國教育。
香港:回歸20年 懷念英國人?
距離1997年已經20年,回歸中國的香港人究竟如何看待這20年?對於從前的殖民者,香港人又有什麼感想?不同的年齡,不同的經歷,讓每個港人對這些問題給出不同的答案。
遼寧號艦或赴港慶典 台灣感受共軍威脅
據信中國大陸將派遣航空母艦「遼寧號」前往香港參加回歸20周年慶典活動。這一計劃引起了台灣島內的高度關注。台北當局擔心解放軍戰艦會繞台一周,宣召主權。
香港回歸20年:你不能不知道的幾件事
今年7月1日是香港主權回歸中國20周年的日子。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將到香港訪問。中國特有的「一國兩制」的模式是否還能持久下去?
香港回歸日將至 抗議者將金紫荊變"黑紫荊"
「七一」將至,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港之前,抗議者周一在灣仔金紫荊廣場將象徵香港回歸的紫荊花彫塑包裹上黑布。參與示威的「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表示,此舉意在彰顯「一國兩制」的許諾已成謊言。
習近平訪港釋訊號 一國高於兩制?
下周六即將迎來香港回歸20周年紀念活動,習近平屆時訪問香港。港媒報導稱,中國國家主席此次到港將引發活動人士的抗議。
新特首"舊班底" 林鄭欲"公務員治港"
侯任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的班子周三 (6月21日) 正式獲中國國務院任命。班子最大特色,是留任不少上屆政府官員,及起用九名公務員出身的問責官員。
港大民調:「身份認同可以雙贏雙輸」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最新的調查顯示,港人對「中國人」、「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感都下降至低點。
肖建華仍「失聯」 香港警方一籌莫展
中國明天系掌門人巨商肖建華今年一月在香港一家飯店失蹤,從此銷聲匿跡。周一《南華早報》再度撰文披露了這起疑似綁架事件的一些細節。
「六四」28 周年 香港年輕人要與歷史切割?
周日( 六月四日) 是八九年天安門民主運動六四事件的28周年,香港支聯會繼續廿八年來的傳統,晚上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行燭光悼念集會,大會估計逾11萬市民出席,現場氣氛濃厚。然而,今年燭光晚會並沒有任何大專學生會參與。
梁振英最後答問:已主動向中央交代
香港特首梁振英周四出席五年任期內最後一次立法會答問大會,席間火花四淺、火藥味濃厚。泛民議員繼續狙擊UGL事件,被梁振英直斥「政治炒作」。最新港大民調顯示,梁振英民調再創5年新低點。
民調:港人對台灣人最有好感 對大陸人觀感最差
香港大學日前公佈的民調顯示,在16個國家及地區中,香港人對台灣人民最有好感,最差觀感的是中國內地人,29% 表示反感,好感值只有1%。學者認為,近年中港政制發展中的爭拗,再加上日積月累的負面印象,加劇了港人對內地人的負面觀感。
港珠澳大橋混凝土疑造假 21人被捕
計劃於今年年底通車的港珠澳大橋工程日前爆出重大醜聞。香港廉政公署通報稱,一承判商涉嫌在工程的混凝土樣本測試報告中作假,且有貪污嫌疑。目前,該公司有21人被廉政公署拘捕。
贊澳門基本法23條立法 張德江「醉翁之意」 何在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本周赴澳門訪問。中共黨內第3號人物此次巡視澳門時表示,「澳門率先為基本法23條立法,特別值得肯定」。美聯社分析認為,張德江此番表態更是用來暗示同樣作為特區的香港。
上一頁
第41 頁,共42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