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圖片來源: Reuters/D. Martinez
香港主權移交27年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遭英法院拒絕 孟晚舟向港高院再提申請
繼遭到英國高等法院拒絕後,孟晚舟又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類似申請:要求獲取匯豐銀行涉及其引渡案的相關文件。與此同時,加拿大要求中國釋放加國兩名公民的訴求得到美國的有力支持。
香港中大與學生會劃清界限 學生會指校方打壓
香港中文大學宣佈與新當選的學生會切割,校方發表聲明,指學生會幹事當選內閣利用校園位政治宣傳平台,發表失實指控。學生會回應稱校方打壓學生。
港府推「安心出行」APP 港人為何不安心
香港終於放鬆新冠限制,允許餐館、健身場館和電影院開放。顧客須使用港府推出的新冠追蹤App,但下載的人寥寥,因擔心政府監控。
香港電台檢討出爐:寒冬下公共廣播之死?
香港正經歷著史無前例的政治動蕩,媒體業也不例外。多年來角色爭議不斷的香港電台,在反修例運動後成為箭靶之一。近日港府公佈港台的檢討報告,勾勒出香港公共廣播的未來——究竟是出路或末路?德國之聲訪問業者和學者,探討它對港台及傳媒生態的衝擊。
向華強父子移民台灣遭拒 民進黨立委贊「正確決定」
台灣內政部移民署表示,相關單位以規定中的「有危害國家利益、公共安全、公共秩序或從事恐怖活動之虞」駁回香港影視大亨向華強父子的依親移民申請。
持續整肅民主派 香港區議員:政府無底線
港府23日公佈《公職參選條例草案》,欲打壓民主派主導的區議會。被港府點名將失去議員資格的梁晃維向德國之聲表示,這是為了徹底鏟除反抗勢力。
港府擬立法要求區議員宣誓效忠
在中國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強調「愛國者治港」隔天,香港政府召開記者會,公佈向立法會提交的修訂草案,擬將宣誓效忠義務延伸到區議員,不合要求者將被取消資格。
中大撒粉案再拘兩人 宿舍導師也被捕
香港中文大學上月發生保安被撒粉事件,23日又拘捕兩名涉案男子,至今總共7人涉案被捕。
中官員強調「愛國者治港」學者:中國想控制香港
中國港澳辦主任夏寶龍22日發表演說,稱香港的民主發展不能背離「愛國者治港」這個原則,目前極需完善相關制度。專家認為,中國近日表態暗示當局有意整頓香港政治制度。
德國政府警告北京長臂管轄在德港人
德國聯邦內政部認為,在德異議港人雖然沒有受到危害,但他們的抗議活動會受到忠實於北京政府的海外華人的干擾。
黎智英:涉嫌新罪名 再申保釋被拒
據港媒報導,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因涉嫌「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及「串謀協助罪犯」16日在獄中再度被拘捕。 2月18日,黎智英再到高院申請保釋,保釋申請被拒。
國安法如何威脅香港網路自由?
隨著香港政府繼續通過國安法加強對公民社會的控制,自今年1月起,至少有兩個網站已被香港的網路供應商封鎖。專家認為,香港政府將打壓的重心轉移至網路是遲早的事。
全球抗議運動的標誌和象徵
從香港到緬甸,從俄羅斯到阿根廷——世界各地的抗議運動都有蘊含著巨大力量的特有標誌。
拜登:中國將會為踐踏人權的行為付出代價
本周二,美國總統拜登接受CNN的「市政廳」節目採訪。在採訪中拜登就中國處理新疆穆斯林少數民族的問題警告說,中國將會為踐踏人權付出代價。
「8‧18流水集會」案開庭 黎智英等九人受審
黎智英、李柱銘等9名香港民主派人士因涉2019年8月18日舉行的大型集會,本周二出庭受審。該集會是「反送中」運動期間規模最大的抗議集會之一。
港府擬修訂入境條例 大律師公會表關切
香港大律師公會指出港人出入境自由受《基本法》保障,港府修訂現有條例可能會使「權力變得不受制約」。香港保安局則表示,大律師公會未能正確反映條文目的和事實,引起不必要誤解感到失望。
香港法官引國安法案例 禁網台主持人傑斯保釋
傑斯沒有違法香港《國安法》,卻被法官以《國安法》的條文拒絕其保釋,其女兒聞訊痛哭,有法律學者質疑《國安法》被濫用丶產生很多不確定性。
拜登習近平首度通電話 談香港丶新疆丶貿易
這是拜登自1月20日上任後,首度與習近平通電話,同一天,美國國防部將成立工作小組審視對華戰略。
香港法院裁決 黎智英持續被押
黎智英的保釋之路漫長,雖然他曾在去年12月底一度獲得保釋,但2月9日的終審法院裁決,他得被持續收押。
Clubhouse成自由聊天室 可惜曇花一現
在大量中文用戶湧入Clubhouse後,過去幾天那裡出現不少中國用戶與其他華文用戶互動的情況。人們甚至談論敏感議題。不過好景不長,周一不同消息源稱該應用已在中國被屏蔽。
布林肯與楊潔篪通話 就人權議題對華施壓
美國國務卿本周與楊潔篪通話時表示,美方將挺身捍衛新疆、西藏及香港人權,並稱中國必須為威脅印太地區穩定負責。楊潔篪則重申,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干涉。
香港推行國安教育 小學生要懂「四宗罪」
根據《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小學生須學習分裂丶顛覆國家等罪行的名稱,也要認識「保護我們的人」,包括警察和中國解放軍。香港當局強調,國安教育絕對不是政治宣傳活動。
2020全球民主指數報告: 台灣民主進步 香港民主倒退
根據英國「經濟學人智庫」發布的2020年全球民主指數,台灣排名大幅上升,超過日韓,排在第11位。而香港名次下跌,位於印尼和菲律賓之後。這一年,各國採取的防疫措施給民眾自由帶來影響,全球民主平均指數跌至十幾年來最低。
北京冬奧倒數一年 全球抵制聲浪再起
在2022北京冬奧進入倒數一年之際,7名美國國會議員3日提出一項否決在北京舉辦冬奧的決議案,而另有180個人權團體也發布聲明呼籲各國抵制北京冬奧。
香港律師李柱銘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有「香港民主之父」之稱的李柱銘獲得提名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遞交提名的挪威議員希望此舉能夠鼓舞香港民主運動。同樣獲得提名的還有氣候活動人士通貝裡、俄羅斯反對派人士納瓦爾尼。另外,川普和女婿庫什納也都獲得提名。
英國BNO移民新規 幾家歡樂幾家愁
1月31日,英國針對持BNO護照的香港居民,簡化了移民定居手續。但是,獲得了居英權的香港人,是否能快速融入英國社會? 1997年之後出生的香港人沒有BNO護照,他們又能去哪裡尋求庇護?
英國為港人開通入籍之路:誰搭上"救生艇"?
1月31日,英國針對香港人的BNO簽證通道正試開啟,這項史無前例的計劃為數百萬人入籍英國鋪平了道路。儘管英國此舉激怒了北京、引發報復,但許多香港居民對這一通道的熱情不減,一些人迫不及待想在首日就申請加入,更多人也在認真考慮移民。
《香港志》惹議 學者批歪曲歷史
由前特首董建華牽頭編撰的《香港志》於去年12月28日出版後,有人稱讚補足港史,有人批評歪曲港史。學者甚至認為,如此修訂方向有可能是要確立「香港是中國的香港」的身份認同。
在台港人辦年宵 現大量政治標語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一群在台港人日前在台北自發舉辦「和你宵」新春市集,除了有蘿卜糕等港式賀年食品,更出現大量在港已被視作非法的政治標語。 有香港學生形容:「我們是一班有罪疚感的人,聚在一起希望做點事情,或者單純互相取暖。」
香港終院押後裁決黎智英保釋上訴案
《蘋果日報》創始人黎智英2月1日再度出庭,接受香港終審法院對其保釋上訴案的審理。這位媒體大亨去年曾短暫獲得保釋。終院聆聽陳詞後宣佈押後裁決,黎智英還柙候審。
新政生效 BNO港人即日起可申請英國居留簽證
英國政府面向持有BNO護照香港居民的簽證新通道周日開啟,預計未來一年內或有十餘萬名港人利用這一新政移居英國,首批申請簽證者可能以有學歷和財力的中產人士為主。
香港大抓捕:對自由的進一步侵蝕?
香港立法會議員田北辰(Michael Tien)在接受德國之聲「衝突地帶」節目採訪時表示,香港國安法實施後,表達觀點的自由被收緊,但全世界對香港最近大規模逮捕泛民主派人士的反應「過激」了。
中國宣佈不再承認BNO護照
英國政府1月29日宣佈,英國針對香港人的BNO簽證通道將於1月31日開啟。中國外交部隨即宣佈,自1月31日起,中方不再承認BNO護照作為旅行證件和身份證明,並保留採取進一步措施的權利。
專訪田北辰: "黎智英沒有為一國兩製做出貢獻"
德國之聲專欄節目Conflict Zone訪問香港建制派立法會議員田北辰. 就國際輿論對香港的關注、黃之鋒等被判刑、黎智英被抓等問題,田北辰均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稱新疆無種族滅絕 香港建制派議員遭嘲諷
親北京的香港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日前在推特上表示,中國有迪麗熱巴這樣炙手可熱的維族女明星,可以證明新疆沒有種族滅絕。她的這番言論引起了推特用戶的冷嘲熱諷。
柏林撐港「口惠實不至」?活動人士呼籲改變
歐盟曾對香港民主派陣營遭到壓制而聲明譴責,北京政府則反擊稱不允許外部勢力干涉香港事務。但旅居柏林的香港活動人士鄺頌晴認為,相對於香港示威者所受到的嚴酷對待,歐盟的反應實在過於溫和。為了讓德國的民選政府拿出實際行動,她努力推動聯署行動,並促成聯邦議院周一(1月25日)針對香港問題舉辦聽證會。
香港警方獲取被拘民主人士銀行記錄
本月初被拘捕的53名香港民主活動人士中,有6人向路透社表示,警方在訊問中展示了他們的銀行賬目,並問到一些款項的資金來源。與此同時,因凍結民主活動人士賬戶,匯豐銀行行政總裁周二在英國國會接受聽證。
有多少香港人在德國申請庇護?
香港的民權利不斷收到擠壓,反對派人士面臨司法、甚至牢獄之災的不斷增加。流亡者的數量在增加。但近幾年來,在德國申請政治庇護的香港人屈指可數,而獲批准取得避難身份的更是少數。
全球疫情概覽:德國死亡人數破5萬大關
因新冠疫情全國「停擺」之際,德國染疫死亡人數本周突破了5萬大關。與此同時,日本政府再次否認今年將停辦東京奧運的說法。香港媒體披露,為控制九龍兩個地區的疫情,將首次對上萬居民實施「圍封」措施 。
支持香港民主 歐洲議會呼籲歐盟制裁中港官員
歐洲議會21日針對香港的人權狀況通過一項決議案,除了要求港府立即釋放所有自國安法通過後被逮捕的民主人士外,也呼籲制裁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與其他官員。
英大狀受聘檢控黎智英挨批 港律政司陣前換將
一名著名英國資深大律師接下香港民主派社運案的檢控工作,引來英國政壇強烈抨擊,甚至外相點名批評。事件經過一周發酵,香港律政司最終決定換人。
港人移民、 巨資流失 北京會怎樣出手?
英國今年1月對香港啟動新的BNO(英國國民海外護照)政策後,可能會有大批港人攜資金移民英倫,這是否對香港造成嚴重後果?北京政府會採取哪些反制措施?
蓬佩奧下台之際再推涉港製裁 港府:"卑劣無恥"
香港政府本周六就美國最新針對6名中港官員出台的制裁措施表達了「極度憤怒」的情緒,稱有關行徑「荒唐和卑劣無恥」,會「全面支持中央政府採取任何合適的反制措施。」
香港社媒移民潮:WhatsApp壓垮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香港,移民是一個熱門話題,最近在社交平台上爆發了另類「移民潮」。即時通訊軟件WhatsApp宣佈更改私隱條款,在全球多國惹來反彈。不少香港人不單棄用WhatsApp,更決心與其母公司Facebook分手,背後原因是什麼?
香港公務員須宣誓效忠港府 拒絕或被炒魷魚
香港當局發出通告,要求去年7月1日前受聘的公務員宣誓擁護基本法,簽署效忠港府聲明,相關文件須在4個星期內簽署,否則或面臨終止聘用。
香港封鎖「非法」網站,網民擔憂將建「防火長城」
繼「香港編年史」網站被封鎖之後,香港網路注冊管理有限公司發布新版"可接受使用 "政策, 引發網民對於建立「防火長城」的擔憂。
美國國會報告:香港一國兩制已被摧毀
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認為香港的「一國兩制」框架已被摧毀,建議華府為受迫害人士提供庇護。報告還要求政府確認新疆是否存在「種族滅絕」。
港警國安處再抓11人 疑與12港人案有關
14日清晨,香港傳出有11人遭港警國安處上門以「協助罪犯」為名逮捕,其中一人的家屬在臉書指與12港人案有關。
美裔律師關尚義談在港被捕
在香港生活、工作了數十年的美國律師關尚義(John Clancey)曾在若干警局探視被囚者,但從未想到過,自己也會成為囚室一員。
蓬佩奧在美國之音發表演說
周一,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前往位於華盛頓的美國之音總部發表演說,他呼籲美國之音作為對外新聞機構,應以傳播「美國卓越論」為己任,他沒有正面回應有關川普当局試圖將美國之音變成政府宣傳喉舌的指控。
上一頁
第16 頁,共42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