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圖片來源: Reuters/D. Martinez
香港主權移交27年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香港回歸周年多人遭捕 一員警遇襲
7月1日是香港回歸24周年,港警派出大量警力嚴陣以待。一天下來,有19人遭逮捕,19人被開罰單,晚上也有一名警察被一名男子持刀襲擊,男子後來自殘傷重不治。
香港陷人權危機? 北京引經濟數據反駁
國際特赦組織發布報告表示《香港國安法》違反人權 ,此時美眾議員也再提援助在美港人法案。北京和港府如何回應?
中共建黨百年 北京香港氣氛迥異
中國共產黨7月1日在北京慶祝其成立100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天安門廣場發表演說。與此同時,香港則是會以大量警察戒備的方式來度過這天。
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重新被捕
在敏感日期「七一」到來前夕,香港警方撤回了之前對鄒幸彤的保釋,重新將其拘留。今年「六四」當天,她以涉嫌「宣傳或通知非法集結」而遭逮捕。
國安法一年 香港的十個巨變
《國安法》立法一年,香港進入了「二次回歸」,北京不斷「完善」各種制度,並宣稱香港已經「由亂變治」。但對很多香港人而言,這座城市已變得陌生,社會彌漫著恐懼丶不安與哀愁。
香港民主之父李柱銘:教女眼中是何種樣貌
《香港國安法》屆滿一年之際,22歲的香港作家戴味閒,回憶教父李柱銘為香港民主運動作出的貢獻,以及她如何透過與李柱銘多年的相處,瞭解香港人所擁有的一些特質。
香港之後是澳門 台駐澳門官員因拒「一中承諾」返台
因拒絕簽署澳門政府要求的「一中承諾書」,台灣駐澳門辦事處代理處長陳佳鴻已經返回台灣。陸委會證實了這個消息。在此之前,台灣駐港辦台籍人員也因為相同的原因而撤回台灣。
國安法一年:五港人一移民 各國推「救生艇」供落腳
北京在港強推《國安法》一年,21%香港人表示計劃永久離開香港,意味著離港人數將超過150萬。各國紛紛推出「救生艇」計劃協助港人移民,哪些國家的政策最寬松?
國安法持續衝擊香港媒體 記協:白色恐怖無處不在
28日,香港的網路媒體winandmac宣佈撤出香港,《852 郵報》也表示暫時下架所有影片。同日,香港電台多個節目宣佈中止。香港記者協會發布聲明,形容現下香港的白色恐怖已無所不在。
《蘋果》前主筆被捕 立場新聞下架評論文章
在香港《蘋果日報》終止營運數天后,香港警方27日晚間於機場以違反國安法名義,逮捕正準備前往英國的前《蘋果日報》英文版執行總編輯馮偉光。香港記協對此做出強烈譴責。
無國界記者悼"蘋果" 新港警一哥痛斥假新聞
在巴黎和柏林的中國大使館前,「無國界記者」組織為《蘋果日報》舉辦「葬禮」,呼籲國際社會捍衛香港新聞自由。在香港,新上任警察務處處長蕭澤頤則就打擊假新聞發聲。
後梅克爾時代 德國對華政策將轉彎?
德國智庫Merics分析目前德國各大黨派提出的競選黨綱,認為德國未來的對華政策勢必將有所轉變。聯盟黨將中國視為「制度性對手」,社民黨、綠黨和自民黨皆表達了對中國人權及香港議題的關注。
李家超掌政務司 開啟「警察治港」時代?
在「愛國者治港」方針下,香港官場大換血,港府第二把手丶政務司的職務,首次由警察出身的官員擔任,被指是「武官」凌駕「文官」。北京有何盤算?
《蘋果》售完百萬份報紙 拜登籲北京停止壓迫媒體
在《蘋果日報》24日售完100萬份最終版報紙後,國際社會持續針對該報被強迫關閉一事表態。美國總統拜登說這個結果讓24日成為媒體自由的悲哀之日,並承諾繼續支持港人。
香港告別《蘋果日報》
香港《蘋果日報》在創刊26年後被迫停刊。該報在香港社會一向引來兩極化的評價,但不少港人認為該報象徵了香港的言論及新聞自由,它的消失預示香港新聞自由進入寒冬。
香港新聞自由進入寒冬 「反對聲音」從主流消失
香港《蘋果日報》24日出版最後一版後正式消失,傳媒界感到沮喪之際,德國之聲專訪多名學者,解析《蘋果》關閉對香港新聞業以及整體社會有何影響?
《蘋果日報》熄燈 歐盟批港侵害新聞自由
香港的《蘋果日報》在經營了26年後,於24日凌晨正式停止營運,並出版其最後一版的報紙。23日晚間大批民眾聚集在其大樓外聲援《蘋果日報》,該報也印刷了創紀錄的100萬份報紙。
《蘋果日報》末日前夕 三名記者的自白
香港《蘋果日報》敲響喪鐘,23日午夜停運,告別26年歷史。三名留守到「末日」的在職記者,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表示百感交集,「我只不過是想做個稱職的記者,為什麼要承受這些?」
《蘋果日報》即日停刊 主筆李平被捕
原計劃本周末停止運作的香港《蘋果日報》宣佈提前停刊。本周四出版的《蘋果日報》將是該報最後一份印刷版。該報的評論主筆也因被控「危害國安」被捕。
《蘋果》26日後恐停刊 林鄭:新聞不能影響國安
香港《蘋果日報》母公司的壹傳媒董事會21日決定去信保安局,要求在25日之前解封凍結的資產,否則將於25日停止營運。香港特首林鄭月娥22日拒答是否會解凍資產。
聯合國官員盼今年入疆調查 中:應是友好訪問
路透社報導稱,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首次公開表示今年能夠就訪問包括新疆在內的中國多個地區與中方協調達成一致。北京會答應嗎?
北京如何通過國安法重塑香港?
人權活動人士警告說,香港國安法正在為「言論自由定罪」並且迫使香港「宣誓效忠」北京。專家們說:「這是在訓練港人遵守中國共產黨制定的規則。」
近20年來首次 香港七一遊行不辦了
香港民間人權陣線向港媒表示,從今年開始不會再舉辦「七一遊行」,以後也不會再舉辦任何活動,並稱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
台港關係惡化? 駐港辦台籍人員全數撤回
台灣方面表示,因為拒簽「一中承諾書」而無法獲得延簽,已開始撤回其駐港辦人員。民進黨批中共的做法會加深台灣人對中國的不信任。台灣駐港辦的業務據悉將作出相應調整。
港大研究:輝瑞抗體反應高於科興
香港《南華早報》報導,港大進行的一項疫苗比較研究發現,接種BioNTech/輝瑞疫苗的人抗體反應要高於科興疫苗接種者。研究建議科興接種者應補打第三劑。
721元朗白衣人襲擊案:5人被判罪成
涉及721元朗暴力事件的5名被告被裁定暴動、有意圖傷人及串謀有意圖傷人罪名成立。
歐盟放鬆入境管制 美國台灣香港在列
歐盟各成員國常駐代表在6月17日的一次會議上決定,放寬對美國、台灣、香港等8個國家或地區的入境管制,允許遊客入境。
港警再搜《蘋果日報》大樓 5高層遭捕
香港新聞自由再受考驗,警方以涉嫌違反國安法為由第二次搜查《蘋果日報》,高層也被上銬帶回偵訊。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國安法及改變選舉令香港由亂轉治
新任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劉光源稱,有反華勢力試圖抹黑中國,干涉中國內政,中國有權採取反制措施。任何試圖干預中國內政的圖謀都不會得逞。他還指出,隨著《香港國安法》及香港改變選舉制度,香港正由亂轉治。
步香港後塵 澳門暫停運作駐台辦事處
澳門特區政府日前表示,駐台灣的澳門經濟文化辦事處將從6月19日起暫停運作。就在不久前,香港特區政府也宣佈暫停駐台經貿文辦的運作。台灣方面表示,澳門的單方面決定「令人遺憾」。
中聯辦:結束一黨專政會威脅香港繁榮
在6月12日的一場演講中,香港中聯辦主任駱惠寧高調宣稱,要求結束中共一黨專政、否定中共對「一國兩制」領導的人是香港繁榮穩定的真正大敵。這一表述被認為劍指堅持「結束一黨專政」三十餘年的香港支聯會。
香港民主活動人士周庭刑滿出獄
香港知名民主活動人士周庭因參與2019年抗議運動被判入監服刑,周六刑滿出獄,支持者對出獄的周庭高喊「加油」。許多曾與周庭參與抗議活動的民主人士仍被關押。
「反送中」兩周年大事記
兩年前,一宗在台灣發生的殺人案,讓香港陷入主權移交中國以來最嚴重的政治危機,也對北京政權構成嚴峻挑戰。這場「反送中」運動本來的初衷是為港人爭取更大自由自主的權力,但最後卻為自己套上了更強的「緊箍咒」。
加拿大惠港「讀書送永居」 英國允BNO港人申福利
國安法自去年實施後,香港出現大規模逃亡潮,西方國家紛紛推出救生艇移民計劃,加拿大近日再放寬移民政策,英國亦開放政策,讓港人抵英後申請社會福利。
中國通過《反外國制裁法》反制美歐「長臂管轄」
中國人大常委周四表決通過《反外國制裁法》,意在以「法律武器」對歐美制裁進行反擊,「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歐盟商會認為,此舉將不利於吸引外國投資。
教授遭舉報違國安法 香港還有學術自由嗎?
香港大學在最新公佈的全球大學排名中表現整體優異,但許多香港教授對學術自由的擔憂加劇,更傳出港大研究生舉報教授涉嫌觸犯《國安法》。
香港反送中兩周年 在台抗爭者:被蔡英文遺棄
香港反送中運動兩年以來逾萬人被捕,不少香港年輕人轉赴台灣希望安身立命。德國之聲訪問其中兩位,發現他們當初的希望正逐漸破滅。
歐盟官員擬訪港關注人權 中國使團反擊
歐盟高官再次發出聲明,除了批香港選舉新制,也關注香港人權和政治自由,強調這一直會是與中國整體關係的一部份。
香港國安處拘兩人 涉派發「港獨」傳單
香港警方國安處再次引用《刑事罪行條例》拘控異議人士,該條例被指是「殖民地惡法」。此前被控同樣罪名的人民力量副主席「快必」譚得志多次申請保釋被拒,還押候審至今已經10個月。
香港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獲准保釋
鄒幸彤在警署前告訴記者,此次拘捕毫無邏輯,對她的指控「完完全全系一個以言入罪」。她還要求參與打壓者張大眼看清楚自己的行為「是在幫一個劊子手抹去罪行「。
美歐駐港領館點蠟燭悼六四 中國譴責:不要玩火
六四當天,美國領事館大樓和歐盟辦公室在窗邊點了蠟燭紀念,並將照片發布到社群網站上。中國外交部對此表示譴責:任何利用香港對大陸進行滲透或破壞活動的企圖都越過了紅線,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數百移英港人聚首倫敦 燭海悼念六四
六四事件三十二周年,香港出動大批警力封鎖維園禁止燭海悼念,民眾就以手機亮燈照遍街頭。這份香港人精神也傳到英國,約六百名身在倫敦的港人參與當地六四晚會,當中不少是持BNO簽證的移英港人。
港警封閉維園 民眾點亮手機紀念六四
香港出動大批警力封閉維園以防止民眾舉行六四紀念活動。但香港民眾晚間8時仍亮起手機燈光紀念六四。警方在銅鑼灣及旺角等地廣播驅散聚集的人群,截至晚間10時有至少6人被捕。周五稍早之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因涉嫌宣傳六四活動被捕。
匈牙利拒絕譴責中國 德國外交官呼籲歐盟改革
匈牙利再次一票否決涉華決議,阻擋歐盟就香港問題對中國發表聲明。德國一名官員認為,歐盟是時候進行改革,在外交政策上實施多數投票制。
國安法罩頂 香港老師如何教六四?
今日六四32周年,也是香港首個國安法下的六四,六四在校園內變成敏感詞,教師如履薄冰。德國之聲訪問五位中學教師,他們都在重重壓力下設法打擦邊球,而不同校情丶不同科目各有做法。
這些年,香港台灣是這樣紀念六四的
維園六四燭光晚會這一已有30年歷史的悼念活動,在香港國安法推出後,或面臨終結的命運。而台灣或成為兩岸三地唯一可以紀念六四的地方。
管過界? 港警要求以色列公司下架網站
羅冠聰表示,港警使用「宇宙國安法」威脅以色列公司下架香港抗爭運動網站。經過他反應之後,該公司才重新提供服務。
香港六四維園燭光不再 海外港人誓言延續傳統
隨著標誌性的六四維園燭光晚會連續第二年在香港被政府以控制疫情為由禁止,海外的香港民運人士積極找尋方法維系這個傳統,也對香港境內自由度的快速崩壞感到擔憂。
燭光有罪?香港民眾發揮創意悼六四
香港迎來國安法實施以來的首個六四。在政府禁止維園六四燭光悼念集會後,港人發揮創意,通過網路和社群網站,結合藝術紀念六四32周年。
反對建復旦分校 布達佩斯改街名「達賴喇嘛道」
因不滿匈牙利當局將在布達佩斯開設上海復旦大學分校的決定,自由派出身的布達佩斯市長宣佈,將重新命名復旦分校預定校區周圍的街道,改為「達賴喇嘛道」、「維吾爾烈士路」、「光復香港道」等。
上一頁
第13 頁,共42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