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香港
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全境由香港島、九龍、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其中香港島是全港的發展核心;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香港Facebook無故刪除群組被疑受政治壓力
著名社交網站Facebook香港版的一個政治討論群組上周四(2月4日)突然被刪除,該群組的管理員稱這是政治壓力下Facebook的一次自律檢查行為。被刪除的群組以反對香港最大的親北京的政治黨團"民建聯"為主題,被刪除前據稱已經有八萬多網民加入。本周二,記者在調查該事件時,Facebook香港版上已經重新出現了兩個同樣主題的群組,其中一個是原本的恢復,另一個是新建的群組,兩組顯示均有過八萬人加入。
一周香港媒體報導摘要
本周,香港媒體關注的新聞和評論焦點主要有:香港支聯會骨幹人物司徒華身患晚期肺癌;新疆在去年"七五"事件後重新開通手機簡訊業務;北京對美國軍售做出的制裁措施難以為繼,而且陷入某種戰略困境。德國之聲摘編如下:
Chi0402 Hong Kong Nachwahl
上月末,香港泛民主派陣營中的公民黨和社民連的五位立法會議員集體請辭,並計劃再以爭取香港實現普選為議題參加補選,以此促成就普選議題的"變相公投"。香港建制派政黨民建聯和工聯會紛紛對此舉提出批評,宣佈不參加五區補選。五位請辭議員之一、社民連創始人之一梁國雄在接受本台記者採訪時表示,究竟誰能代表香港民意,要讓這次補選的結果來證明。
一周香港媒體摘要
本周,香港媒體在報導和評論中國大陸和香港新聞時的焦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歐巴馬政府宣佈上任後首個對台軍售項目,美台軍售到底是中美之間的事情,還是由於兩岸無法理性相處?香港泛民主派五區總辭正式生效。德國之聲摘編如下:
香港5名反對派議員宣佈辭職
chinanews260110
香港活躍著一支" 80後"新青年運動組織
Neue Protestbewegung in Hongkong
chi2301 HK Presse
本周,香港媒體報導的重要主要有:香港泛民派兩黨21日宣佈,5名議員將於26日向立法會請辭,以此向北京及香港政府表達爭取普選的意願;香港立法會不討論關於要求釋放劉曉波的議案;另外有媒體聲稱,北韓一旦發生戰爭、內亂,金正日最後司令部應該在中韓邊境白頭山(中國稱長白山)地區。
港媒聚焦谷歌事件及香港泛民主派之爭
本周,香港媒體在關注中國新聞時的主要焦點有:谷歌(Google)宣佈可能退出中國市場的背景到底是什麼?中國大陸網路用戶本周一度可以在谷歌(Google)上搜索到大量"六四"的圖片和達賴喇嘛等內容;香港泛民主派在五區總辭問題上發生分歧,李柱銘等人可能推動"公投"。德國之聲摘編如下:
香港公投倡議激怒北京官方
圍繞香港高速鐵路,大陸判處劉曉波11年徒刑和內地大規模展開針對民間資本的所謂打黑行動,香港政界和社會各階層反映出不同程度的不安和緊張。在這個背景下,香港民主人士提出的另外一個政治倡議-公投倡議,就顯得不同尋常。中國官方在對此沉默了一段時間之後,本周五北京時間下午提出了措詞強烈的批評。
鄭宇碩談香港立法會討論釋放劉曉波提案
香港民主派一些議員就劉曉波一案,本周三向香港立法會提交了一份要求北京立即釋放劉曉波的決議草案。雖然該動議沒有在親北京議員佔多數的香港立法會表決中通過,但香港方面就中國大陸人權狀況的社會動員已逐步進入政治高層。就這個基本趨勢,本台中文部記者採訪了香港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鄭宇碩。
香港民主派議員提交議案,要求北京立即釋放劉曉波
香港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鄭宇碩專訪
香港民主派一些議員就劉曉波一案,曾提出動議於周三在香港立法會展開辯論。雖然動議沒有通過,但香港方面就中國大陸人權狀況的社會動員已逐步進入政治高層。就這個基本趨勢,本台中文部記者一通專訪了香港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鄭宇碩。
台灣知識界聲援劉曉波
中國知名異議人士劉曉波日前被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刑11年,在華人世界以及國際社會引起強烈反應。台灣知識界11日也為劉曉波桉提出三問,嚴正呼籲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在劉曉波提出上訴後,尊重事實、法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盡速予以無罪釋放。
香港警方逮捕一名強酸腐蝕襲擊人
香港民主派人士陳巧文被捕後獲保釋
據德新社報導,香港警察周六逮捕了民主派活動人士陳巧文,但當天下午已被保釋。警方指控她涉嫌今年元旦在政府外的示威遊行活動中襲擊警員,以及在去年11月29日一次反高鐵集會時襲擊一名女警。
港媒關注中國建航母造價與進展
本周,香港媒體在報導中國大陸和香港新聞時關注的焦點主要有:深圳餐廳發生漢人與維吾爾族人之間的毆鬥,一名維吾爾族人被打死;解放軍軍官首次透露製造航母的代價和最新進展情況;香港社民連和公民黨就總辭達成協議;香港青年就高鐵項目包圍立法會抗議。德國之聲摘編如下:
香港警察逮捕民主派活動人士陳巧文
Chi0301 Hong Kong Presse
本周,香港媒體在報導和評論中國新聞時關注的焦點主要有:劉曉波被審判,香港社會發起抗議活動;香港是否可能再次啟動二十三條立法程序;中國前首富黃光裕案件繼續引發人們關注。德國之聲摘編如下:
010110 hongkong demonstration
2009年聖誕節第1天,中國著名異議人士劉曉波被北京一家法院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處11年有期徒刑。這一判決引起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元旦之日,成千上萬的香港人舉行示威遊行,在要求更多民主的同時,也抗議對劉曉波的重刑判決。
香港11月接待遊客260萬人
一周香港媒體報導摘要
本周,香港媒體對中國新聞的關注焦點有:中歐雖有衝突,但永遠不可能成為戰略敵人;金正日可能於最近訪華;香港公民黨正式決定參與"總辭",以反對香港特區政府提出的政制改革咨詢報告。德國之聲摘編如下:
香港民主派力推「五區總辭」
Hongkong: Demokratische Abgeordnete drohen mit Mandat-Niederlegung
港媒關注重慶公安內部讀本曝光及深圳學童綁架潮
本周,香港媒體在報導和評論中國大陸新聞時關注的焦點主要:內部讀物《公安機關應對群體性事件實務與策略》、《預防與處置群體性事件黨政幹部讀本》等多種版本曝光;深圳發生多起學童被綁架和殺害事件。
chi0812 charta 08 petition
12月8日是中國作家、《零八憲章》首批簽署人之一劉曉波被當局拘押一年的日子,也是《零八憲章》發表近一周年的紀念日。最初由303名中國知識分子和各界市民聯署的《零八憲章》要求中國政府尊重自由民主人權等普世價值。現在《零八憲章》在網上已經獲得1萬多人的簽名。12月8日,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簡稱支聯會)組織發起請願活動,要求中國政府立即釋放劉曉波,保障公民應有的言論自由,停止因言治罪的做法。
香港地方政府警告房地產市場發生泡沫
美國通用與上汽香港共建合資企業
周五,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同上海汽車集團宣佈,他們簽署了一項旨在另建一處合資公司的聲明。該聲明稱,他們將在印度生產小型商用汽車並在那裡銷售。此舉被看作是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整頓全球業務的一個組成部分。
一香港公民摘取本年度全球"最佳聖誕老人"桂冠
一周香港媒體報導摘要 (零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本周,香港媒體關注的主要焦點是香港特區政府再次推出政制改革咨詢報告,泛民主派一些組織醞釀總辭。香港媒體似乎從之前的立場分化,到立場逐漸接近,亦即對總辭方案提出批評;值得注意的是,一貫立場激進的《蘋果日報》也微妙轉換了立場。德國之聲香港特約記者摘編如下:
香港各界議論政改方案
本周,香港媒體報導和評論的重點主要是:香港特區政府再次公佈政制改革方案,各方議論紛紛。
中國的氣候保護搞「一國兩制」
Presseschau 20.11.2009
一周香港媒體報導摘要
本周,香港媒體的關注焦點主要有:柏林牆倒塌二十周年,與中國有什麼關係?對中國有什麼啟示?美國總統歐巴馬本周訪華,中美之間將有哪些重大行動?德國之聲摘編如下:
一周香港媒體摘編
本周,香港媒體關注的焦點主要有:錢學森晚年提出"中國為什麼出不了大師"的問題,答案到底在哪裡?曾蔭權民望低下,其原因又在哪裡?德國之聲摘編如下:
301009 G89 China Hong Kong
北京天安門廣場民主運動被鎮壓20年之後,今天中國的大學生們已經很少關心政治或民主改革。他們生長在一個經濟迅猛發展和不斷繁榮的時期。此外,幾乎沒有一代人能夠像如今20歲左右的年輕人這樣享受如此多的個人自由。儘管如此,香港仍然有很多批評的聲音。
港媒:香港民主不能寄望北京任命的特首為民請命
本周,香港特首曾蔭權發布「施政報告」,引起各界不同反響;另外,中國大陸在國慶六十年閱兵之後,其航母製造也有新的趨勢。德國之聲香港特約記者摘編如下。
廣州訴訟:海關是否可以沒收在香港買的書
Feng Chongyi gegen Zollamt in China
中國女作家轉道香港返中國大陸時被拒入境
上海女作家李建虹應瑞典斯德哥爾摩文化部邀請在瑞典從事一年半寫作後,於15日轉道香港進入大陸時,遭到海關人員長達三個小時的盤查和刁難,最後被拒絕入境。
一周香港媒體報導摘要(零九年九月十九日)
本周,香港媒體關注中國大陸新聞關注的焦點主要有: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閉幕,審議通過加強及改進黨的建設決定,但沒有提及是否通過增補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出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的事項;中國高層權力也可從另一角度觀察。
香港評論員林和立談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
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於本周五閉幕。會前,有關人事任命,黨內民主以及所謂"制度化反腐敗"和少數民族政策都是外界媒體關注的焦點。本台記者就此採訪了香港中國時政評論員林和立。
香港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鄭宇碩談中共17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會議
數百名香港記者抗議同行在烏魯木齊被毆事件
chi1309 HK Presse
烏魯木齊"7.5"事件剛過了兩個月,當地又發生針扎恐怖襲擊,令中國國慶六十周年前的新疆局勢再度緊張,其真正原因到底是什麼?幾名香港記者在烏魯木齊被毆打,真相至今尚未水落石出;而香港左派此次異乎尋常地站在香港主流社會一邊,其背後的背景又是什麼?這些都是本周香港媒體關心的焦點。
香港記者協會抗議香港記者在烏魯木齊被武警毆打
上周新疆首府烏魯木齊發生大規模群眾抗議事件,示威者要求當局為市民生活提供更多安全保障。官方動用大量安全部隊維護地方局勢穩定。據《蘋果日報》報導,上周五,三位香港記者在採訪抗議事件過程中遭到武警毆打。上周六又有5名香港記者被烏魯木齊地方公安人員以採訪"令民眾聚集"為由被強行帶走。香港記者協會對內地執法人員接連阻撓香港傳媒採訪表示強烈抗議,並到中聯辦門前上訪。
chi0609 HK Presse
本周,香港媒體在報導和評論中國大陸新聞時關注的焦點主要有:烏魯木齊再度騷亂,兩名香港記者被扣押並遭到毆打;為什麼"7.5"烏魯木齊騷亂剛過兩個月,又有漢人騷亂?當地維吾爾族人為什麼要針扎漢人?香港媒體對其背後的深層原因也有分析。
港府向京表示關注記者在烏魯木齊遭毆打事件
港媒看胡錦濤視察新疆和南北韓關係動向
本周,香港媒體報導和評論時關心的問題有:胡錦濤視察新疆,其背景和動機到底是什麼?平壤向首爾伸出橄欖枝,是否意味著南北韓將可能和解,以及南方對北方的策略調整?
一周香港媒體報導摘要(2009年8月23日)
本周,香港媒體在報導和評論中國新聞關注的問題有: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召開在即,北京市內又驅趕上訪者;四川公安扣押香港記者,令中國大陸形象受損;中日印三個亞洲大國需要汲取歐洲經驗,產生"亞洲大智慧"。
香港報摘(2009年8月9日)
本周,香港媒體在關注中國大陸新聞時關注得濟焦點主要有:烏魯木齊事件後,北京為什麼「熱捧「熱比婭?網路上流傳的中共某前高官的談話說明了什麼?大陸似乎開始著手準備兩岸的政治談判或對話。
社科院學者張博樹談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的衝突
上周在香港舉行的中歐社會論壇"中國民族主義"討論會上,社科院學者張博樹作了以"威權政體語境下的民族衝突"為主題的發言。張博樹認為,發生在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的衝突,根本上是由於不合理的政治體制造成的。在接受本台記者採訪時,張博樹介紹了發言的內容,並回答了為什麼許多中國民眾在翁安等社會群體事件中對政府一致譴責,但在民族問題上卻與政府立場高度一致這個問題。
chi2507 HK Presse
本周,香港媒體在報導中國大陸新聞時間關注的焦點主要有:中國最高領導之子執掌的公司捲入國外行賄案,中宣部欲蓋彌彰;習近平可能將於九月擔任中央軍委副主席;歐巴馬將會見達賴喇嘛,北京何去何從?德國之聲香港特約記者李華摘編如下:
中歐社會論壇香港討論中國民族主義
Nationalismus in China - Symposium in Hongkong
上一頁
第93 頁,共10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