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香港
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全境由香港島、九龍、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其中香港島是全港的發展核心;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北京力推人大方案
北京政府正努力推動香港各界支持人大決定
「澳門公民社會正在覺醒」
澳門公投活動發起人周庭希表示,澳門的公民社會正慢慢覺醒,此次的公投賦予民眾一次體驗行使公投權利的良機。
顫抖中的德國車商和香港民主
德語媒體繼續關注德國車商在中國面對反壟斷調查,以及中國政府最新推出香港特首選舉方案所引發的軒然大波。
佔中如箭在弦
佔領中環發起人承認,他們未必能改變政治決定,但會堅持繼續抗議。
香港警方拘捕示威者
在一系列針對中央高官李飛的抗議活動中,香港警方已經至少拘捕了22人。
甄燊港:讓全世界知道香港人在反抗
香港政黨人民力量副主席甄燊港接受德國之聲專訪,談論香港民主的危機與前途。
「穿上緊身衣的香港普選」
中國人大常委會周日拍板香港政改框架,德語媒體相繼做出報導和評論。《明鏡線上》認為,共產黨的真正目的是為鞏固權力。若北京繼續固執己見,阻擋香港的公民社會發展,最終可能將付出代價。
「袋住先」,還是爭到底?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於8月31日通過香港2017年特首普選的框架。按照決定,港人可於2017年一人一票選特首,唯提名候選人的框架十分狹窄,引起不少討論。
港媒激烈爭論普選方案
中國人大正式出台香港政改方案,在香港各界激起廣泛爭論。周一,香港各大報章紛紛就此刊發社論。
香港政改 泛民主派:"中央失信可恥"
香港圍繞政改方案的風波,周一(9月1日)又有了新進展。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李飛在香港機場亞洲博覽館舉行發布會,講解人大常委通過的普選方案;不少香港泛民主派在現場高聲抗議,呼籲「佔中」,一度逼停李飛的發言。
中國堅持有權為香港甄選特首候選人
中國人大常委會周日(8月31日)通過決議,堅持提前篩選下屆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候選人。香港民主派人士對此表示失望並宣佈將繼續推動"佔中"運動。
親北京派澳門特區行政長官獲連任
周日,澳門舉行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四任行政長官選舉。現任第三任行政長官崔世安成為唯一候選人,獲得連任。
香港「撐住」,台灣「冷藏」
人大表決香港普選草案,可能會激起香港更多人的抗議。張顯耀案也許會讓兩岸關係進入「冷藏期」。
北京警告外國莫干涉香港政治
北京政府本周六再次發出反對外國干預香港政治的警告。而「佔中」發起者計劃在方案宣佈的當天組織民眾舉行集會。
「北京不會退讓」
德語媒體認為,北京政府不會對香港普選做出退讓,當局顯然擔心,一旦退讓可能被視為虛弱無力,並使中國其它地區要求更多政治參與權。
媒體報香港街頭目擊中國軍車
據報導,周四凌晨,香港繁華街區目擊到中國軍車。本周日,「佔中」組織者計劃舉行集會。泛民主人士批評,軍車的出現旨在彰顯軍事威懾。
吸毒兒子太"坑爹"
成龍之子涉毒事件也吸引了德國媒體的關注。報導稱,面對或被判刑的房祖名,曾身為中國禁毒形象大使的功夫明星該如何不痛心?
學者呼籲香港接受「不完美」民主
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王振民表示,香港追尋更多民主自由的同時,必須與香港商業精英的利益作平衡。他認為,香港從未如此接近普選的實現,即使是不完美的普選也勝過沒有普選。
香港廉政公署搜查黎智英、李卓人住所
香港壹傳媒集團主席黎智英、工黨主席李卓人住所受到廉政公署搜查。此前,黎智英被指向泛民主派政黨及個別議員捐款。
「不明智的權力游戲」
中國人大常委會周一開市審議香港政改報告。德語媒體認為,真正的民主改革不僅能促進香港發展,還能突現出中國的政治前景。
中國官媒:香港政改,「國家豈會後退」
中國人大常委會開始審議香港特首提交的政改報告,預計周日表決決議案,就香港政改框架拍板。
毒品、遊行與謊言
台灣娛樂明星在中國大陸涉毒被拘引發兩岸三地法律討論。無論是香港"反佔中"遊行,還是中國人的檔案袋裡,都充斥著謊言。
澳門周末將舉行民間公投
澳門民主活動人士借鑑香港民主運動,預定自本周末起舉行民間公投。
北京中央政府和香港代表談政改
8月21日,中國中央政府官員與香港在深圳舉行政制發展座談。在2017年香港普選特首候選人產生方式上雙方未達成一致。
北京「希望港人在普選問題上達成一致」
香港數萬人17日參加「反佔中」遊行。中國問題專家麗貝卡‧廖認為抗議活動是一種訊號,說明北京已明白其在香港面臨嚴重的合法性問題,而且也期望港人之間首先能在內部解決問題。
不信任動議後,香港律師會會長請辭
周二,香港律師會會長林新強請辭。上周四,該會會員通過對林新強的不信任動議。分析認為,傳統上立場保守的律師也認為北京對香港的司法獨立構成威脅,因此表現出更大的決心。
「反佔中」系列活動凸顯香港民意嚴重分歧
隨著上周日在香港市中心舉行的系列活動,長達數周的「反佔中」運動暫告一段落,並凸顯香港民眾在普選問題上意見嚴重分歧。
香港數萬人參加「反佔中」遊行
酷暑下的香港,數萬人遊行「反佔中」。約七周前,香港親民主派人士曾組織一次大規模遊行,要求在未來特首普選中有更大的發言權。
法治、自由與鄧小平的功過
香港首任首席法官指出國務院白皮書的謬誤,台灣輿論警示台海網戰,而謳歌鄧小平的電視劇引發種種批評。
反腐政策導致港澳缺豪客?
有分析人士表示,習近平上台後高調打擊反腐、提倡節儉的做法尤其讓香港的奢侈品和澳門的賭博業受到嚴重衝擊。
港媒曝溫家寶疑捲入宋林貪腐案
香港媒體曝出,中國國家前總理溫家寶疑捲入今年4月落馬的華潤集團前董事長宋林案。
香港人權組織:前中央軍委副主席郭伯雄受調查
據香港「中國人權民運訊息中心」消息,前中央軍委副主席郭伯雄正接受調查,懷疑涉及收受賄賂。
香港將舉辦鄧小平展覽,或觸及「六四」
香港將舉辦鄧小平大型展覽,港媒透露,該展覽或觸及「六四」。
願先接受普選方案— 不明真相所致?
最新民調顯示,過半香港受訪者接受:即使提名程序不盡人意,也應先實行一人一票普選特首。有專家認為可能是因為人們不瞭解具體的提名程序,另有專家擔心,民意兩極分化或將引起更對抗。
周永康的「香港幫」是誰?
有評論認為,中共的反腐敗有一種走向反面的危險。
獨立網媒「主場新聞」關閉
香港傾向泛民立場的網媒「主場新聞」創始人之一蔡東豪26日發表聲明稱,該網站即日宣告結束。
北京陰影下的香港未來
在色彩斑斕的東方之珠,很多居民擔憂這個城市的未來。他們感到,來自北京的干涉越來越多。
沒有抗爭風險更大
香港媒體人認為,如果北京堅持普選特首設置高門坎導致普選失敗,將會帶來很大風險。台灣學者呼籲政府對疑似中國大陸的網軍攻擊採取行動。
大陸學生遭中聯辦迫簽「反佔中」協議
香港主場新聞消息,一名在港的大陸籍學生披露,到中聯辦辦理學習證明時,被告知必須簽署「反佔中」協議才能辦理。
民意、宣傳與人民幣
學者呼籲英國履行承諾,為香港民主挺身而出。台灣媒體對人民幣在台灣大肆吸金拉響警報。
北京抗議英國副相會晤香港民主人士
中國外交部認為,克萊格會晤香港民主人士是干涉中國內政。
港府向人大提交政改報告
香港特首梁振英向中國全國人大提交政改報告。報告呼籲2017年落實普選行政長官,但並未推薦「公民提名」產生特首候選人。香港民陣、學聯等團體對報告失望,表示待8月全國人大回應報告後,再決定是否公民抗命。
"愛國愛港"與關照台灣
香港警員用"尋釁滋事",台灣陸委會遭批。
港議員抨擊英國《香港半年報告書》
英國政府周四公佈香港半年報告書,關注香港新聞自由及政改等議題。香港泛民主派議員批評前殖民者英國不願對香港承諾提供幫助,僅力圖避免使北京難堪。
澳門民間欲傚法香港 組織民間投票
繼香港6月底舉行「佔中」民間投票後,澳門的一些活躍人士現在也開始醞釀類似的民間投票,以期推動民主。
股市:中國高官親屬的「印鈔機」?
當中國高官或其家屬進入股市,結果就是獲利、獲利再獲利。
家教、旗袍與足球隊
正如西諺"魔鬼在細節中",中國政府與港台及少數民族的政治衝突,也是隱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結構的必然"。
媒體人的挑戰
鳳凰衛視咨詢台執行總編、副台長呂寧思就香港媒體的發展狀況等接受本台採訪。
"香港鐵娘子":北京,請信守承諾
《南德意志報》就香港的現狀採訪了仍致力於香港民主未來的前香港特區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日報》繼續關注Primark等西方企業在中國、孟加拉、印度等訂購廉價服裝的問題並就此採訪了德國人權專員勒寧。
香港銀行家投入佔中運動
富有的香港金融家們正挺身抵抗大陸對香港市場和政治環境的影響。
上一頁
第79 頁,共10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