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香港
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全境由香港島、九龍、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其中香港島是全港的發展核心;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香港抗議活動絕非徒勞
瑞士《新蘇黎世報》繼續分析香港民主運動的影響,認為儘管抗議者的核心要求還未實現,但已向北京發出了強烈的訊號。該報另一篇文章則對中國加強對拉美投資和貸款予以關注。
2014年10月9日德國之聲中文網音頻節目
詩人王藏等8人因聲援香港佔中被抓;安倍近期內或與習近平舉行會談;體操世錦賽:中國男團逆轉 日本埋怨裁判;埃博拉入侵西班牙 歐洲岌岌可危?;德語媒體
「沉默的多數」不以為然
香港示威活動持續至今,部分中產階級人士開始對「佔中」運動感到不滿,擔憂抗議活動拖垮香港經濟。
王藏等人因聲援佔中被抓
據美聯社消息,中國警方在北京一次聲援香港民主示威者的詩歌朗誦會前夕拘留了著名自由詩人王藏等8人。
學聯港府周五舉行正式對話
據法新社報導,香港政府和學聯間的正式會談定於在本周五舉行,但泛民主派示威者周三表示,他們對談判能獲得實質性進展持懷疑態度。
"真正熱愛中國的人更多在香港大街上"
瑞士《新蘇黎世》報和奧地利《新聞報》繼續關注香港示威活動併發表評論,對香港抗議浪潮爆發的原因和中國領導人的心態進行剖析。
黃金周:爆棚、堵車、排隊
十一黃金周,許多景區的遊客量都要多於往年,而有著購物天堂美譽的香港,今年黃金周的零售銷售額因「佔中」示威要遜於往年。
香港抗議與天安門運動有哪些共同之處?
香港民主抗議被認為是自1989年天安門運動以來北京面臨的最大挑戰。學者古德斯通向德國之聲分析兩者的異同。
香港學聯本周五與港府舉行對話
持續多天的和平「佔中」示威周二局勢繼續有所緩和。學聯與港府代表見面後表示雙方將會進行多輪談判。
香港:結局未定
香港街頭的示威者數量有所減少。儘管如此,本台評論員Philipp Bilsky認為,在香港多個城區的抗議活動還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香港的易爆混合物
本台專欄作者澤林(Frank Sieren)認為,香港圍繞自由選舉的鬥爭沒有得到解決,而只是推遲。
習近平未使中國更自由
中國總理李克強將於10月9日至15日赴德國主持第三輪中德政府磋商並對德國、俄羅斯和義大利進行正式訪問。 德國《經濟周刊》就此談到香港的暴力衝突對德中關係以及對中國國際形象可能產生的影響。
香港連線
本台記者菲利普‧比爾斯基(Philipp Bilsy)現場報導香港抗議活動的事態發展。
港府學聯政府對話籌備取得進展
佔中行動第9天,仍有不少人留守金鐘政府總部。
局勢有所緩和,危機遠未過去
香港政府對示威者提出的最後通牒到期,局勢有所緩和;示威者方面證實與港府代表舉行了預備性對話;危機尚未解決。
佔中緩和 港媒評論摘要
持續一個多星期的香港佔中示威,周一局勢有所緩和。市民復工、學生復課。香港各大報刊紛紛刊發評論。
香港局勢出現緩和
港府對示威者提出的最後通牒到期,局勢有所緩和。學生領袖稱,抗議運動仍將繼續。
部分佔中人士撤離旺角和特首辦外佔領區
據《星島日報》報導,參與香港佔中運動的集會人士宣佈,周日傍晚從旺角和特首辦公室外撤離,並撤回到金鐘據點。
香港抗爭的短效與長效
分析者認為香港民主抗爭運動短期內很難改變中共的強硬態勢,但是催淚瓦斯不能驅散強大的公民社會力量。
佔中發起人呼籲民眾讓出通道
據香港電台報導,學聯在周六當晚發表聲明「只要政府釋出善意,學生願意再次促成對話。」而「佔中」發起人呼籲集會民眾讓出通道。
黃金周香港"繁華"不見?
"佔中"波及香港旅遊業。德語媒體發文稱,在香港市民爭取更多民主之際,儘管一些到港購物的中國富豪並未受到影響,但奢侈品店和酒吧街卻顯得十分冷清。
梅克爾希望言論自由在香港得到保障
香港民主抗議運動繼續受到國際社會關注。德國聯邦政府總理默克在周六網上影片播客中希望香港保障民眾言論自由,歐洲國家媒體提醒北京領導人真正履行「一國兩制」承諾。
香港局勢高度緊張
暴徒直接襲擊民主示威者,誰在背後指使?
香港佔中第七日圖輯
香港佔中示威本周六進入第7天。
香港佔中有台灣太陽花的影子
香港"佔中"受到全球關注,台灣媒體觀察指出,佔中行動與3月台灣太陽花學運有頗多相似之處。不過,行政院長江宜樺卻強調,太陽花學運的要求失焦,佔中和平理性。
學聯決定擱置與港府對話
德新社報導,香港學聯本周五宣佈決定擱置與香港特區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的對話,他們認為,港府與警方在今天「無理打壓佔領運動,與民為敵,自斷對話之路。」
香港旺角反佔中與佔中衝突激化
本周五,香港旺角以及銅鑼灣,反佔中人士與集會人士發生衝突。尤其在旺角,混亂局面持續數小時
香港特首女兒引眾怒 德國職業培訓抓中文
德語媒體繼續關注香港「佔中」運動,特別是梁振英長女在社群網站上與眾網友的「口水戰」。此外,德國職業培訓增添針對中國市場的新專業也是德語媒體話題之一。
香港佔中第六日
香港特首梁振英周四深夜表示,已委託政務司長林鄭月娥短期內與學生會面。學聯周五凌晨發表聲明,將與林鄭月娥公開對話,期待政府盡快交待細節。
香港佔中持續 抗議人數減少
香港特首梁振英周四午夜表示將和示威者就政改問題展開對話後,本周五,香港街頭的抗議人數明顯減少。下午的一場大雷雨以及一周抗議後的疲憊看來也是許多人沒有再上街的原因。
香港:中國通往國際金融市場的門戶
對北京的金融政策而言,香港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評論:示威者已經取得很大成功
示威者合理的要求不可能一筆勾銷。現在的問題是,誰會做出讓步。本台記者Matthias von Hein認為,就目前的情況看,讓步的不會是北京。
雨傘革命的面孔
每天,香港都有成千上萬人走上街頭,呼籲民主。
梁振英拒絕辭職 承諾盡快與學生就政改展開對話
在抗議者發出的辭職最後通牒期限到期之前,香港特首梁振英周四午夜召開新聞發布會,宣佈不會辭職,但會派代表與學生就政改問題展開對話。此外,梁振英多次強調香港政府與警方「以最大忍讓」對待青年學生集會。
最後通牒到期前,梁振英會見媒體
示威者要求梁振英辭職、收回人大關於香港政改決議的最後通牒周四到期。港府發布最新消息稱,香港特首梁振英將在當天晚間23點30分在禮賓府召開新聞發布會。
「習近平的字典裡沒有『妥協』」
只有北京政府與示威者達成妥協,香港目前的抗爭運動才有可能中止。
香港佔中 台灣心情矛盾
香港連日的佔中示威運動,也吸引了台灣的關注。許多台灣人都對香港示威者持支持態度,但也有許多人希望與大陸維持良好關係。
消息人士稱梁振英不會下台
中國外長就香港問題發表觀點。香港政府消息人士稱,梁振英絕不辭職,但港府願意與抗議者對話。
馬照跑,舞照跳,民主也要!
香港年輕人不再僅滿足「馬照跑舞照跳」;中國崛起引發反抗力量。
留德華眼中的香港"佔中"
德國華人們是怎樣看待香港的 「佔中」行動呢?
十一國慶日 香港佔中繼續
香港的佔中運動進入了第四天。這天同時也是中國的國慶節、香港的公共假期,也是佔中團體此前要求特首梁振英下台的最後期限。
梁振英徹底失敗了
民主黨創建人之一李柱銘說,梁振英必須交券。
香港佔中vs.北京慶祝
中國迎來建國65周年國慶。中國官方媒體一片"全國人民喜迎國慶"式的報導。與此同時,香港"佔中"運動進入第4天。香港學聯表示,如果港府不對民眾訴求做出回應,行動就會升級,"佔領不同政府機構"。
北京宣傳機器開足馬力
嚴格過濾香港民主運動的訊息,報導中則存在歪曲誤導。
香港抗議者的「魅力攻勢」
香港抗議活動得到民眾支持,反佔中組織認為民意會發生變化。
「和平佔中」進入第四天
今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5周年,連續數日的港民抗議行動繼續。
"佔中":國際關注與大陸封殺
"佔中"引起各國關注,英國副首相周二表示要召見中國大使,表達「驚愕和憂慮」之情。
港府無法平息「佔中」
同樣以學生為主的香港抗爭與25年前的「六四」有何異同?本台專訪六四事件親歷者、旅美政治學者王軍濤。
抗命表現公民責任意識
「抗命」是公民責任心的表現,但他們面對一個麻木不仁的對手。
中共對民主呼聲感到憂慮
北京擔心,香港的抗議會給中國大陸的民主運動帶來啟發。
上一頁
第77 頁,共106 頁
下一頁